03.04 “哭聲免疫法”創始人的孩子後來怎樣?多次想自殺,原因令人心酸

哭聲免疫法"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提出,他在1928年出版的《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一書中曾表示,對待孩子就要鄙棄情感,才能讓孩子早早地學會獨立。

書中所推崇的"哭聲免疫法",簡單來講就是在孩子哭喊時不抱,只有在孩子不哭時才抱。企圖通過這種行為讓孩子明白哭是沒有用的,讓孩子早早地學會獨立。

倡導並踐行"哭聲免疫法"的約翰·華生,他的孩子後來都長成什麼樣了呢?

“哭聲免疫法”創始人的孩子後來怎樣?多次想自殺,原因令人心酸

約翰·華生的孩子長大後多次自殺,原因令人心酸

約翰·華生一共有3個孩子,但在這種冷漠式的教育風格下,他們有著各自的痛苦,過得並不如意。

大兒子雷納一直活得很痛苦,曾經多次自殺,並在三十多歲的時候自殺成功。

二兒子則是一直在流浪,生活貧困潦倒,需要約翰·華生接濟才能過活,最後也是在年紀輕輕就死於胃癌。

“哭聲免疫法”創始人的孩子後來怎樣?多次想自殺,原因令人心酸

而女兒 Mary性格沉默易怒,還經常地酗酒,也曾多次的想要自殺,而 Mary還有一個女兒,也就是約翰·華生的外孫女,長大後也是像她母親一樣酗酒並多次試圖自殺。

可見,一直受到"哭聲免疫法"這種理念下成長的約翰·華生家族,長大後都有活得如此痛苦,而原因就在於他們都長期感受不到愛與關注,被錯誤的育兒觀摧殘,真是令人心酸。

"哭聲免疫法"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

"哭聲免疫法"曾經在美國風靡,並禍害了整整美國一代的孩童,包括約翰·華生自己的兒子女兒甚至外孫女,也是因這種冷漠的教育方式而飽受痛苦。在這種冷漠教育方式長大的孩子,比較輕的可能患有睡眠障礙,嚴重的可能會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

“哭聲免疫法”創始人的孩子後來怎樣?多次想自殺,原因令人心酸

曾就有網友分享說他的鄰居是倆知識分子,對"哭聲免疫法"很是相信,他家孩子出生後就單獨睡房間,不管孩子怎麼哭就是不管。結果,孩子到了6歲還不會說話,後來就被診斷為自閉症。

從家長們的角度來講,想讓孩子成才,早早鍛鍊孩子的自我獨立能力,這點並沒有錯,但在孩子還沒有任何的生存技能,甚至還不會講話就讓孩子早早地學習獨立,是否操之過急了些。

嬰兒啼哭,可能只是因為孩子渴望你是擁抱和親近,而作為母親卻狠心對孩子置之不理。這樣的冷漠,容易讓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同時也容易讓孩子覺得得不到關愛,情感缺失。

讓孩子有安全感,哪怕以後在成長中遇到煩惱痛苦的事情,在心裡也依舊有一個可以依靠的臂彎,難道不比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重要嗎?

“哭聲免疫法”創始人的孩子後來怎樣?多次想自殺,原因令人心酸

寶寶哭鬧時爸媽該怎麼做?

在孩子還沒有語言功能之前,孩子的每一次的哭聲背後都是有著不一樣的含義。

1.給個抱抱

寶寶哭一會兒,停一會兒,哭聲中還帶有鼻音,說明寶寶在向你撒嬌,想要親近你,這時候只要你親親他,握握他的小手,或者抱抱他,哭聲自然就會停止了。

“哭聲免疫法”創始人的孩子後來怎樣?多次想自殺,原因令人心酸

2.趕緊餵奶

餓了就哭是嬰兒的本能,當寶寶是因求食才哭的話,把手指或奶嘴放在寶寶嘴邊,寶寶會做出吸吮的動作。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給寶寶餵奶了。

3.及時發現異常

當寶寶感到自己不舒服時,比如嘔吐、腹瀉,可能還伴有痛苦的表情,那可能是孩子身體有哪些地方不適想要提醒家長,家長應引起重視,找不出原因就趕緊看醫生。

“哭聲免疫法”創始人的孩子後來怎樣?多次想自殺,原因令人心酸

結語:

孩子在還不會說話的時期,哭聲是孩子給父母的信號,家長要注意分辨寶寶哭聲的含義,才好做作出對應的舉動。切莫信奉"哭聲免疫法",等毀了孩子的一生再也後悔莫及。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A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