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中国•灵沼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灵沼地理位置图

灵沼学者问《灵沼颂》里面的宗周二字具体含义,答曰:这是指从周族始祖后稷到周文王这段时期,是周族的奋斗历史,共有一千多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不同于后世解释宗周二字为追随、附着的意思,是西周以前的历史阶段,它涵盖了自帝喾开始,经历尧、舜、禹、夏、商全部时期。按历史阶段划分在先秦时期,划分的有些粗,称这个阶段为宗周比较恰当,这是周人祖宗时段的奋斗历程。后世所解释的周为宗主国,和本文解释字同意不同。字同音不同,字同意不同,在我们汉语言多有并常见,不足为奇。周人的宗周、西周、东周的整个时段,经历近2000年岁月,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这样明确的划分历史阶段,避免了河南人说成周指的洛阳,宗周指的丰镐。陕西人又根据成王五年铸造的何尊铭文,中国指的丰镐,成周就是镐京,宗周指的丰京,周人宗庙所在之地。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成王五年(公元前1057年)铸造的何尊铭文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郁慕明先生题词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灵沼水文化遗址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长安灵沼政府

《灵沼颂》千字文虽然1004个字,但基本理清了宗周时期1000多年周人的迁徙奋斗的历史脉络(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建立周朝(公元前1046年)的编年,教科书都有记载,无需我们熬述。学界无人深挖灵沼历史,只有靠我们灵沼人自己努力。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长安县灵沼阿底村 文王灵台

要拔高灵沼的历史定位,第一、后稷在灵沼开创的农耕文明发祥之地;第二、周文王在灵沼开创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沣河两岸就是天下粮仓,也是周文王讨伐商周王朝的大本营,后世号称金周至银户县。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稻子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谷子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小麦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玉米

三灵指的是灵台、灵沼和灵囿。三灵文化主要是王在灵沼这段时期创建中华文明的文化,奠定周王朝八百年江山的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在这以前的一千多年中,后稷在灵沼地区发明了农耕技术;开办了第一所国立大学成均;发明了酿酒;制定了礼仪;发明了24节气指导农耕生产。我们千万不能抹掉王在灵沼以前1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切切!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24节气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灵沼宗周祖祠遗址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灵沼冯村后稷祠

灵沼人民身居福地,都应该知道过去的辉煌历史,我们通过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理清和传承这些优秀历史文化,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党中央的政策精神。弘扬和发展德政理念,提倡诚信社会,从我灵沼人做起,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灵沼——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根脉之地

             灵沼颂  (双击可以放大文字)

陕西灵沼宗周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020年1月3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