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1944年史陶芬伯格刺杀希特勒的计划究竟失败在哪,成功概率有多少?

军武文斋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1944年史陶芬博格刺杀希特勒基本是成功了,只是运气差失败了而已。

时间到了1944年,德国在二战中的处境越来越不妙。在苏德战场,继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继续失败,1944年苏联人的十次突击基本已经把德国人赶出了苏联领土;在西线,盟军大规模登陆了诺曼底,对德国形成了两面夹击,在这种情形下,德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在德军中出现了一个流派,他们希望能够推翻希特勒,然后发动政变建立新的政权,同美英媾和,或者结束战争,或者和美英媾和之后对抗苏联。

其中著名的组织就是“黑色乐队”,他们之前多次组织过对希特勒的暗杀,但是都没有成功。史陶芬博格就是其中的“黑色乐队“中的一员。

在战争形势急转试下,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史陶芬博格决定亲自动手刺杀希特勒。在刺杀之前,他会见了隆美尔,说出了他的计划,那就是在刺杀希特勒成功之后拥立隆美尔为帝国元首,组织与英美的媾和。对此隆美尔不置可否,但也是默许的态度。

刺杀计划在7月20日执行,史陶芬博格带上自己的公文包,里面装了2枚TNT炸药,身经百战的史陶芬博格知道这种炸药的威力,在计划见面的封闭的办公室里面,环境也会增加炸弹的威力,这种炸弹足以能够杀死在场所有的人。

要启动炸弹的时候,只需要用钳子把雷管夹裂,其中的酸液就会慢慢腐蚀铜管,过个十分钟铜丝断裂就会引爆炸弹。

史陶芬博格原计划是见了希特勒之后,找个机会夹断雷管,然后放进他的公文包,公文包会尽量接近希特勒,然后他找机会离开会场,之后炸弹爆炸,炸死希特勒,人物完成。

但是当天出了些情况,希特勒接见的时间被提前了30分钟,而会议的地点也不是在封闭的地堡里,而是在一间四处通风的小木屋里。

在快要接见希特勒得的时候,史陶芬博格进入了卫生间,手动夹断雷管,但是由于他在战场上受过重伤,左手只有三根手指,所以夹断雷管很慢。这个时候希特勒的副官过来告诉他元首要马上接见他了,为了不起疑心,史陶芬博格此时虽然只夹断了一个炸弹的雷管,但是他想即便是一个炸弹威力也足够了,于是就把炸弹装进了公文包去见了希特勒。

史陶芬博格把装有炸弹的公文包放在了桌子下,距离希特勒只有几米的距离,随后乘着屋子里人们都在忙于讨论情况,溜了出去。

除了木屋的史陶芬博格对于屋子里的情况就没法掌控了。海因兹·布兰德上校为了更好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占据了史陶芬博格的位置,他觉得史陶芬博格留下的公文包碍事,就放在了离希特勒较远的木桌一角,这个木桌是橡木制成,很坚硬,这也一定程度上缓冲了炸弹的威力。

结果炸弹爆炸后,由于炸弹距希特勒较远,又有橡木桌子挡住了部分冲击,希特勒只是受了轻伤。希特勒气的大声咆哮,现场一片混乱。

所以,那次刺杀没有成功,实则属于运气不好,计划非常周密,执行也非常到位,只是出了种种意外而已。

事后史陶芬博格被枪决,还连带了隆美尔。


老威观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本来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史陶芬伯格伯爵带着2枚炸弹执行任务。

这种炸弹很有意思,一头是一个盛满酸液的管子,里面有一根铜丝。

起爆的时候,只需要用钳子将管子夹裂,酸液就会逐步将铜丝腐蚀。

10分钟后,铜丝断裂,撞针在弹簧压力下撞击雷管,引爆炸药。

当时每个炸弹为1公斤,2枚炸弹则是2公斤TNT,威力很大。

虽然这种炸弹没有弹片,但依靠冲击波也足以将人杀死。

史陶芬伯格伯爵在7月20日去面见希特勒,汇报具体作战情况。

预计,他距离希特勒最多只有几米。根据惯例,会面会在防空袭的地堡中,四面都是封闭的,这会增加炸弹冲击波的威力。

经过反复测算,

那么,只要炸弹爆炸,希特勒是不可能幸免的。

然而,一系列的意外改变了这一切。

首先是,因为希特勒临时决定见加入一个日程,下午会见意大利独裁者墨索尼里。

这导致史陶芬伯格伯爵的面见,突然被提前。

本来他计划在会面之前,假装去洗手间,从容装备好2枚炸弹。

然而,他突然接到通知,会议被提前30分钟,现在就要去面见希特勒。

史陶芬伯格伯爵吃了一惊,这样他就没有时间提前准备好炸弹了。

无奈之下,他就只能先去开会。

结果他发现,希特勒当时身体不好,觉得地堡内太炎热,就改为去一座四面通风的小木屋开会。

木屋门窗都是打开的,这大大减少了炸弹冲击波的威力,也是史陶芬伯格伯爵无法想到的。

进入会议室后,史陶芬伯格伯爵借口去洗手间,带着公文包进入了厕所。

为了安全起见,炸弹必须用钳子才能起爆。

然而,史陶芬伯格伯爵曾经负过重伤,没有了右手,左手只有三个手指,所以处理的很慢。

当他准备好一个炸弹时,希特勒的副官来敲门,告诉他“元首已经到了,命令您立即过去”。

史陶芬伯格伯爵怕引起怀疑,导致功亏一篑,就放弃了另一枚炸弹。

在史陶芬伯格伯爵看来,一枚1公斤的炸弹已经足够了。

他是久经战争的军人,直到1公斤炸药的威力。

他回到会议室,当时军官们正在激烈讨论战役的部署,谁也没有管他。

史陶芬伯格伯爵将装着炸药的公文包,放到距离希特勒只有几米的木桌下,随后借口接电话,离开会议室溜走了。

然而,随后发生的一切,是史陶芬伯格伯爵不能预计到的。

他走后,海因兹·布兰德上校为了靠近希特勒发表意见,就占据了他的位置。

因觉得那个公文包碍事,上校将公文包放到距离希特勒较远的木桌另一角。

这个木桌是橡木桌,非常坚硬,公文包靠在坚固的底座上,威力减弱很多。

结果,轰的一声,炸弹爆炸。

3名军官和1位速记员因此死,另有3人重伤,但都是靠近炸弹的人。

炸弹爆炸后,先是被橡木桌挡了一下,随后冲击波从窗户和门冲了出去,威力大减。

结果就是,距离炸弹较远的希特勒同其他24名军官,只是负了轻伤。

希特勒的裤子被烧焦,皮肤也有灼伤,一只耳膜破裂导致失聪,仅此而已。

政变完全失败,7月21日史陶芬伯格伯爵被枪决。

死前,史陶芬伯格伯爵高喊:不朽的德意志,万岁!

至于希特勒,他对这次暗杀并不在意。

希特勒自称:是上帝选择了我作为德意志的领袖,所以让我一生逃过了12次暗杀。没有上帝的允许,任何人都杀不死我,更别说这一小撮愚蠢的军官。


萨沙


这次刺杀计划又称“瓦尔基里”,事件的主谋是施陶芬贝格上校,参与者维茨莱本元帅、贝克上将、赫普纳上将、格德勒、基尔海姆上校、台尔普神父等。

这次计划的失败,直接导致参与人员全都遇难。

本来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为何最终失败了呢?

这就要从这起事件的主要负责人员施陶芬贝格说起,他原本是希特勒的忠实崇拜者。为了他们共同的理想,施陶芬贝格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甚至为此损失了一只胳膊和一个眼睛。这种为了帝国牺牲的奉献精神获得了希特勒的认可,将其任命为本土兵团参谋长。

可是随着不断的深入了解,他发现德国早已不是他想象中的德国,他目睹了党卫军的屠杀和集中营的阴森恐怖,他觉得德国是时候该做出一些改变了,不然德国一定会毁灭在希特勒手里。思想上的巨大改变促使了“瓦尔基里”计划的诞生。

1944年施陶芬贝格接到了来自狼堡的消息,要求他次日下午一点来狼堡向希特勒作任务报告。这个机会可谓是千载难逢,毕竟狼堡守卫森严,里三层外三层,想要进去还得面临层层筛选。

而施陶芬贝格作为一个国家英雄的形象,搜查人员并没有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这么一个希特勒的“狂热分子”会是暗杀者。他事先与通讯主任菲尔基贝尔约好,只要听见炸弹一响就切断“狼穴”的所有通讯设施,让这里与世隔绝。

本来两枚炸弹要是都能成功引爆的话,那么希特勒肯定在劫难逃。可是由于时间和身体的缘故只来得及准备了一枚。

这种炸弹设计特别有意思,一头是装满了酸液的管子里面置有一根铜丝,要想启动它只需要用钳子将管子夹裂,里面的溶液便会自动腐蚀铜丝,铜丝断裂后,撞针会在弹簧压力下撞击雷管,引爆炸药。

虽然这种炸药没什么碎片,可是考虑地堡的封闭性,光冲击波也能把希特勒给震死。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因为要会见墨索里里,报告时间不仅提前了一个小时,而且还将会面地点由地堡改为了通风的小木屋。这就让得施陶芬贝格的计划全盘打乱。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施陶芬贝格最终还是决定按照既定任务完成刺杀。

因为他事先将皮带和军帽留在更衣室,在前往会议室的路上,他借口对接应人凯特说自己有必要回去整理着装。趁着这个空档,他安装完成了一枚定时炸弹,另外一枚在凯特的催促下不得不放弃安装。因为身体上的残疾使的他安装炸药异常艰难,最后为了避免被人怀疑,只能放弃第二枚炸药。施陶芬贝格自己觉得只要放置位置得当,一公斤炸药也足以要了希特勒的命。

此时的希特勒正在和几位军官讨论东线形势,丝毫没想到一场针对他的刺杀正在发生。

施陶芬贝格悄悄的走到希特勒周边坐下,并将这个装有炸药的手提包放置在会议桌下。为了确保杀伤力,他还特意用脚将包往希特勒方向踢了踢。随后以接电话为由,走出了会议室。在他看来一切已经成功,他即将获得民族英雄的称号。

然而梦想终究只是梦想,一分钟后,小木屋传来了一声爆炸,碎屑到处纷飞。施陶芬贝格一想到希特勒死的不能再死了,便高兴的哼着小曲驾车离去。

虽然这次爆炸的确造成了伤亡,可是对于希特勒而言仅仅只是损失了一只耳朵而已,在施陶芬贝格安置好手提包离开后不久,就有一名军官嫌手提包碍事,便将它移到了离希特勒最远的一角。结果炸弹爆炸只是炸死了三名军官和一名速记员。其余的威力都被这坚硬的桌子所抵挡。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德国佬造的东西质量就是好。

受到刺激的希特勒的自然怒火中烧,下令逮捕所有参与这次事件的人们,并将他们全部处死才能泄恨。

这次行动的失败导致数千人被捕,连德国三大名帅之一隆美尔元帅也惨遭连累。就是因为施陶芬贝格没有与之同归于尽的魄力而错失了良机,这才是刺杀失败的原因所在。


历来现实


为了实施1944年的这次刺杀行动,史陶芬伯格做出了巨大努力,灵活的应对了诸多变数。不过,最终人算不如天算,一着大意满盘皆输,功亏一篑的关键是他缺乏同归于尽的牺牲精神。

彼时德国精神领袖希特勒虽然崇拜者众,但国内民众也并非全都支持,年轻的史陶芬伯格就对其行为十分不满,并产生了刺杀念头。

史陶芬伯格在战斗中失去了一只手和一只眼睛,但也因此获得了希特勒的认可, 并将其任命为本土兵团参谋长,1938年被选拔到总参谋部任职。

在他的原本的认知中,德国是一个伟大而国家,而希特勒是英雄的化身,但当他随着部队到达波兰、法国和苏联后,亲眼目睹了党卫队的大屠杀和阴森可怖的集中营,使他对这位高高在上的法西斯领袖产生了不满和怀疑,对第三帝国的幻想也逐步破灭。思想上的巨变促使他加入了一个反对希特勒的组织:黑色乐队。

1944年7月19日,史陶芬伯格接到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要他次日下午一点到“狼穴”向希特勒报告“人民步兵师”的情况。对一个蓄谋已久的暗杀者来说,这绝对称得上是天赐良机。

在前往“狼穴”之前,他特意前往组织碰头,并参加了短暂的会议。会议中,“黑色乐队”总头目贝克将军做了胜利的预言,并向史陶芬伯格承诺:“等你成功后就迅速飞回柏林,占领柏林的行动要靠你来指挥。”此时的史陶芬伯格被将军的承诺冲昏了头脑,完全失去了平时的冷静思考。

其实,如果史陶芬伯格接到命令后,不与“黑色乐队”碰头讨论,而是按照早就谋划好的策略,加上多年练就的随机应变能力,相信这次刺杀的成功率会非常高。但事情永远没有“如果”二字,也许是即将到来的行动令其过于兴奋,也许是贝克将军的承诺淹没了心智,最终导致接下来的任务失败。

到达地堡之后,一系列的变数打乱了原有的计划,随机应变的处置又难掩瑕疵,繁琐的炸弹安装和稍稍欠缺的运气,最终导致了刺杀行动失败。

7月20日,当史陶芬伯格进入“狼穴”后,首先与通讯主任菲尔基贝尔约好,只要炸弹一响,立即切断所有“狼穴”电话、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要让这里彻底与外界和柏林隔绝。

当史陶芬伯格来到凯特办公室时,他故意留下一个“楔子”:把自己的帽子和皮带留在会客厅里,以便找更多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做掩护。不料,凯特尔告诉他,希特勒要接待来访的墨索里尼,所以与史陶芬伯格的会议提前了一个小时,会面地点也由地堡改为地面会议室。

不久之后,凯特与史陶芬伯格离开房间去见希特勒,可两人刚走几步,史陶芬伯格以自己的帽子和皮带为由,让凯特稍等一下,他再次回到刚才的房间里,让当做引爆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硫酸流出来。这些硫酸将会在十分钟后把一根金属丝腐蚀掉,然后撞针就会弹出来击发雷管,从而引爆炸弹。

当他完成释放硫酸的工作后,才与凯特一起走进了会议室,此时的希特勒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最委以重任的史陶芬伯格会来暗杀自己。

希特勒背对着大门而坐,正在听陆军副总参谋长的东线形势汇报。史陶芬伯格直接走到希特勒左边位置坐下,这里与希特勒仅隔着两个座椅的距离。史陶芬伯格悄悄把装有炸弹的皮包放到会议桌底下内侧,然后用脚向希特勒方向推了一下。随后,他以打电话为由走出了会议室。

在史陶芬伯格看来,此次暗杀已经算是成功了。等待他的将是民族英雄的称号,更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高位。但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当他走出办公室后不到一分钟,希特勒所在的会议室里就传出了震天响声。这在史陶芬伯格看来,希特勒一定被炸的连渣都难有了。

如果按照正常逻辑分析,史陶芬伯格装好的炸弹内含1KG炸药,完全能够在近距离炸飞希特勒,但没想到在他走出会议室后,炸弹提包紧邻的一人却嫌提包碍事,随手将提包挪到了远离希特勒的会议桌一侧。这样一来,炸弹就远离了希特勒,而厚实的会议桌和隔着的几名军官又成了炸弹冲击波的良好盾牌。

阴差阳错之下,一声巨响之后,希特勒只是受了一些轻伤,没有生命危险。而史陶芬伯格以及参与刺杀计划的数千人随后遭到残酷清洗。

分析此次暗杀的成败得失,能够发现行动中的多个环节存在重大瑕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如果史陶芬伯格再晚一点从办公室出来,自己的提包也就不会被挪动,希特勒恐怕就真的一命呜呼。而史陶芬伯格完全被成功的憧憬左右,却没有同归于尽的魄力,这才是他刺杀失败的直接原因吧。


军备解码


按照计划,成功率可以说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也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犯了许多致命的错误。

且听我慢慢说。

在刺杀希特勒之前,轴心国在战场上已经频频失利,一部分反对希特勒的德国军官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目的就是为了密谋刺杀希特勒,其中一个人名字就是施陶芬贝格。



他是希特勒的爱将,因为残疾才获得希特勒的特别关注。施陶芬贝格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和一只眼睛,他也因此而获得了希特勒的喜爱,因为希特勒觉得他热爱德国,为了德国打仗,结果自己变成了残疾人,而施陶芬贝格确实是因为热爱祖国才有了要刺杀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的想法。

施陶芬贝格被希特勒任命为本土兵团参谋长,还给了他一个可以到自己身边的特权,这是极大的荣耀,而施陶芬贝格也因此获得了可以接近希特勒的机会。

但他们还缺乏一个受德国民众拥戴的人的参与,这个人就是被称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



隆美尔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打了很多打胜仗,在德国拥有很高的人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他还不支持希特勒的大屠杀,包括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他们帮助希特勒算是助纣为虐和全人类为敌,但是他也是在尽一个军人的职业,最后下场以悲剧收尾,也是因为这次刺杀希特勒的原因。

当时施陶芬贝格等人找到隆美尔,跟他说了刺杀计划,隆美尔是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这让刺杀者们信心大增。

7月20号,施陶芬贝格拿了两个定时炸弹,放到了公文包中,但是因为被通知要去参加会议,因为他缺了一只手,左手还只有三根手指头,炸弹在匆忙中只装了一个,所以最后他只带了一个炸弹,威力受到了影响。

这是一个作战会议,当时希特勒正趴在桌子边上看到地图,施陶芬贝格把装有定时炸弹的公文包放在了希特勒的脚边上,然后离开了现场。

只要顺利,希特勒很快就会被炸上西天。

但他们并没有成功。

▲希特勒查看爆炸现场。

当天中午12:42分,希特勒的会议室轰隆一声巨响,会议室的屋顶被掀翻了,施陶芬贝格以为希特勒身亡,还通知其他人准备起义,而希特勒却没有死,只是受了轻伤。

原来当时会场有个军官觉得公文包太碍事,所以把他拿开了,就这样希特勒躲过了一劫。

事后希特勒在全国展开大搜捕,有五千人被牵连而丧命,其中就包括被希特勒逼迫自杀死亡的隆美尔。



其实这些人在制定刺杀方案时,就应该有备选方案,如果希特勒侥幸没有炸死怎么办?他们的刺杀也如同希特勒的指挥一样,带有赌徒性质。如果当初有预备方案,在希特勒没有死的情况下,他们应该有B计划以防万一,但他们没有。

施陶芬贝格在爆炸发生后都没有确认希特勒是否死亡就匆匆忙忙的飞到柏林展开政变,结果希特勒的死忠粉雷莫上校通过电话得知希特勒没死,迅速倒戈到了希特勒的一边。

德国预备军总司令弗洛姆上校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军队,所以刺杀行动的参与者们希望可以说服他,但他还是害怕万一失败,自己会被牵连而犹豫不决,在给“狼穴”打电话确实希特勒没有死之后,他也坚决的选择了希特勒。



这是他们犯得致命错误,没有切断会议室和外界的联系,当时雷莫上校已经被忽悠的抓捕了戈培尔,弗洛姆也犹豫不决,如果联系不上“狼穴”,那种焦躁和压力,很有可能就会在刺杀者们的游说之下参与政变,希特勒就算没死恐怕也无力回天,也许他们会为了保命而再次杀死希特勒。

这种隐秘危险的事情,一旦有一点差错,不仅仅是任务失败,还会牵连一大帮人跟着丧命,所以他们的计划真的太草率了。


风云一点通


944年7月20日是陶芬堡伯爵在拉斯登堡狼穴刺杀希特勒的事件我认为失败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首先刺杀集团内部就不团结,虽然他们有个共同的目标是要刺杀希特勒。但是刺杀集团内部又分成了大大小小的派别,每个派员都有各自的诉求。如有的派别是仅仅想杀掉希特勒,但不想废除纳粹组织国家的政体以及退出纳粹德国的占领区停止战争。也有的派别希望在杀掉希特勒后,彻底的将德国的国家政体改造成西方国家模式。也有的派别是见风使舵两头讨好,既希望希特勒被除掉后他们继续在新政权中拥有自己的政治地位以及权势,但也留了一手为自己在纳税国家的高层中的位置上继续稳坐。

其次是陶芬堡在狼穴刺杀希特勒的时候居然接连失误,首先他只用了一颗定时炸弹而不是预计的两颗这减轻了爆炸的威力。其次他也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勇敢,是用自己的身体做人弹努力靠近希特勒与希特勒同归于尽。施陶芬堡的炸弹爆炸以后,大本营主通讯官飞菲基贝尔将军向柏林方面以及西线部队方面发出了政变指令《女武神》但参与政变的那些降临们居然没有发动任何实际行动错过了政变的最佳机会。

等施陶芬堡返回柏林以后发现政集团的主要领导人居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于是,在他的督促下,政变集团派出了大本营警卫营营长雷默尔少校去占领政府重要机关。这位妹妹,少校却恰恰是坚定的纳粹分子,他在抓捕戈陪尔时被他三言两语就给劝反了,回过头来他率领警卫营的官兵返到回政变集团总部,把他们给一网给打尽了。

政变集团最高层的几位领导人的在当时的表现值得人们回味,政变集团的指定指定白勺国家元首贝克大将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维斯勒本陆军元帅把政变领导人们痛骂一顿转身离去、关键的是国内驻防军总司令佛罗姆大将现场反水参与抓捕了政变的主要领导人们。

以上政变的种种失误,如果仅有一个也许事件可以挽回。但是政变集团一连串的失误,使得他们丧失了最宝贵的机会,所以他们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用户夏天的风


我是葛大小姐,我来回答。

据统计,针对希特勒的刺杀有十多次,而史陶芬伯格实施的“瓦尔基里行动”毫无疑问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时间回到1944年7月20日,这是一个差点改变二战历史进程的日子。

刚刚被任命为国内某驻防军总司令部最高长官不到20天的史陶芬伯格,第三次来到“狼穴”,参加东部战役方案的讨论。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史陶芬伯格决定动手。

在他的手提包里有两枚W型塑胶炸弹,每个重一公斤,两公斤TNT炸药足以要希特勒的命了。

这两枚定时炸弹是英国制造的,一端是一个盛着酸溶液的玻璃管,里面有一根铜丝。

只要打碎玻璃管,10分钟内就可以酸溶液熔断铜丝。

铜丝断裂后,撞针弹出,击发雷管,让后“轰”的一声,多么完美的计划。

而且这种炸弹没有机械转动发出的声音,也没有任何气味,很难被人发现。

10点30分,史陶芬伯格到达“狼穴”,原定他汇报时间是下午一点,地点在防空袭的地堡里。

在封闭的地堡里,炸弹的威力将更大,按照史陶芬伯格的测算,希特勒绝对不可能幸免。

所以,他就不用急着组装炸弹,因为组装好的炸弹会要在15分钟内起爆。

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因为希特勒要会见墨索里尼,所以,会议提前了。

希特勒12点到达狼穴,并决定立即开会,就连会议地点也变更了。

因为地堡里太闷热,临时改到一个四面通风透气的小木屋里。

这样,炸弹的威力将大大降低。

这个变化让史陶芬伯格措手不及,他只能先去开会。

进入会场后,他借口去卫生间,在那里组装炸弹。

在这里他要安装延时引信,并且用钳子将装着酸性溶液的玻璃管捏碎。

对于正常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而对于史陶芬伯格来说却是非常吃力的。

因为他在战斗中被炸弹炸瞎左眼,炸断右手,左手也只剩下3根手指头。

他费了半天劲,才给一颗炸弹安装好引信,就在这时,凯特尔副官不断敲门催促。

“元首不喜欢有人迟到!”

没有办法,他只好带着提包进入会场。

只要炸弹距离希特勒够近,一颗炸弹也足够了,他深知1公斤TNT的威力有多大。

会场中,20多名军官环列在一张长桌子四周,正在倾听希特勒的演讲。

史陶芬伯格不卑不亢的向希特勒行礼。

“元首阁下,因为我的听力曾在战争中严重受损,所以请允许我站在您的身边听讲。”2

希特勒傲慢的点了点头,史陶芬伯格走上前,随手将装着炸弹的公文包放到距离希特勒仅有2米的地上。

刚坐下,门卫电话声响起,侍从官走进来说“上校,您的电话。”

这是内应菲吉贝尔打来的,是让史陶芬伯格脱身的借口,他快步离开了会议室。

史陶芬伯格的突然离开,引发了连锁反应。

副官波兰特为了能看清地图,就走到史陶芬伯格的位置,他觉得脚下的公文包碍事。

于是就顺手把公文包挪到了距离希特勒较远的另一个角落,刚好被木桌的桌腿挡着。

这个木桌是用橡木制成,质地坚硬,将朝向希特勒的炸弹冲击力抵消了很大一部分。

可以说,厚重的橡木桌子成了希特勒的保护屏障。

很快,“轰”的用一声巨响,炸弹爆炸了。

24个与会人员中的4人当场死亡,水泥屋顶坍塌一半,地上炸出一个大坑。

希特勒仅仅烧伤了大腿和头发,震坏了耳膜而已。

史陶芬伯格亲眼看到炸弹爆炸,他顺利离开现场飞往柏林,准备启动“瓦尔基里计划”。

几小时后,他就得到消息,希特勒没死,并发表了电视讲话。

7000人被逮捕,5000人被处决,很多人并没有参与行动,史陶芬伯格和他的父亲被枪毙,这是幸运的死法。

很多人则被盖世太保虐待致死,并拍成纪录片,共希特勒欣赏。

36岁的史陶芬伯格高喊“我们神圣的德意志帝国万岁”,被枪决了,他的尸体被希姆莱挖出来焚烧,并撒到污水沟中。

现实中史陶芬伯格及其家人,以及去世20周年纪念活动,借此向敢于刺杀恶魔的勇士致敬!


葛大小姐


提起希特勒,相信大部分的人都非常的熟悉,有人认为他是站在巨人上的领导者,有人认为他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军事家、领导家。确实在他领导国家的过程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成就是很多领导者无法超越的。只是就算是这样优秀的存在,因为政治观点的差异,也有和他站在对立面的人。在历史上就曾记载:施陶芬伯格曾经就密谋计划,想要去杀死希特勒。

施陶芬伯格到底是谁呢?

其实他算得上是一个希特勒身边的要领人物,只是因为本身手残疾,所以也不会被别人怀疑。平时和希特勒本身的接触也比较多,但是因为政治上的偏差,使得他对希特勒其实内心存在着很大的不满。加之当时他们又和其他的同僚一起制定了所谓的‘女武神’计划,希望能够通过推翻希特勒的政治统治,使得德国能够变得更加强大。

这样一个内心充满抱负的人在其他人的鼓舞之下,利用一定的计划想要去刺杀希特勒。可是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他失败了,并且所谓的女武神计划也以失败告终。出现这样的情况,让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的诧异,当时的情境到底是怎样的呢?

像刺杀这样重大的事情,他们必然不可能是儿戏一般,所以在刺杀之前,已经做了非常明晰的计划,不管是时间、地点还是武器的选择,都比较精密。所以施陶芬伯格在进行这个计划之前是抱着‘我要成功’、‘我一定可以’的想法。

首先武器的选择,他选择了威力比较大的炸弹,希望能够通过炸弹的波片冲击,使得希特勒命丧当场。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炸弹本身的声音也较小,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再者,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已经得知,他其实是可以有机会靠近希特勒,而当时他选择的地点就是在会议室。只是不曾想,会议室本来是在地下最后却被安排在地上。最后,他将炸弹放在公文包之中可以掩人耳目。加之炸弹并不是所谓的普通炸弹选择定时炸弹让人有喘息的机,会让自己可以逃脱。

通过以上三点,很多网友表示希特勒运气真的好到爆,原本对刺杀希特勒这件事情,胸有成竹,事情都一直朝着他想的方向发展,但是又在一开始出现了一些差错。比如他准备放两颗炸弹,不曾想有相关人员来叫他开会,这时候避免被别人发现,所以直接只使用了一颗炸弹。

之后他将装有炸弹的公文包放到了希特勒身旁,差不多有五六米左右,也就是说,在十分钟之后如果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公文包,一定会出现炸裂的情形。可是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当时有一个将军看到了公文包,感觉十分碍事儿,就直接将它踢开,离希特勒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

虽然施陶芬伯格的计划是万无一失,但是就是因为各种各样无法预料的事情,使得这次的计划失败。不管是会议室的转变还是炸弹的投放,又或者是将军将公文包踢开,其实都算得上是这次计划的意外。所以希特勒未被刺杀致死也有可能是它本身运气的成分,这也就暗示施陶芬伯格在计划实施过程之中缺乏一定的运气。

但凡在上面所说的一些步骤之中,没有打破原有的计划,他就有可能得知成功的消息。比如说放上两颗炸弹,又或者公文包真的放在了希特勒的身旁。只是历史已经发生,我们已无法去思考当时的情境,毕竟任何发生的事情都不可能转变。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想要去思考,到底这件事情成功的几率是多少呢?从上面一系列的布局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如果运气成分存在,这件事情一定会成功,所以它的成功几率高达99%左右。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猫眼观史


1944年7月20日,在德军东部战场总部“狼穴”之中,一个装有定时炸弹的皮包突然爆炸了。这个炸弹造成了4人当场死亡,近十人重伤。但可惜的是,这次行动的目标希特勒,却只是受了一点小伤。

这场行动,以北欧神话中奥丁神的婢女瓦尔基里命名,被称为“瓦尔基里行动”。行动的策划者叫做克劳斯·施陶芬伯格,是一名德国陆军上校。

(影视中的施陶芬伯格)

那么,为什么施陶芬伯格要刺杀希特勒?这场行动为何以失败告终呢?行动失败后,施陶芬伯格的结局如何呢?

施陶芬伯格于1907年出生在德国贵族家庭,身份尊贵。一战之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遭到了欧洲列强的分割。小小年纪的施陶芬伯格非常悲伤,他当即明确了志向:一定要让祖国强大起来。

后来希特勒上台,施陶芬伯格成为了一名纳粹主义崇拜者。他非常欣赏希特勒的纯净德意志民族理论,并下定决心要追随希特勒。

进入军队后,施陶芬伯格辗转多个战场,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1943年初,他奉命前往北非战场。在数月后的一场战斗中,施陶芬伯格遭到炸弹攻击,他失去了左手两个手指和整只右手,甚至连右眼也完全失明。

虽然无法继续在前线领兵,但希特勒赏识他的才能,将他调回了东部战场总部任职。

当时的德国,刚刚遭遇了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全军气势低落。尽管曼斯坦因随后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中扳回一城,止住了德军的颓势。但苏联方面也迅速在库尔斯克作出了回应。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的败相已现,整个军队兵败如山倒。

(曼斯坦因)

苏德战场的不断失败,让整个德国一片哗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希特勒的统治,反战的呼声也越来越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施陶芬伯格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他的心态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在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后,施陶芬伯格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他只忠于德国,而并不是忠于纳粹主义。如今德国深陷战争漩涡,儿郎不断战死,而希特勒却依然一意孤行。那么,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刺杀希特勒。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施陶芬伯格越发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他暗中联系了一大批军官,开始准备刺杀计划。

一开始,施陶芬伯格联系到了一名愿意和希特勒同归于尽的死士克莱斯特。当时德军即将改用新军服,一些军官将会试穿并接受希特勒的检阅,而克莱斯特正是其中一人。

按照计划,克莱斯特会将炸弹绑在腹部,等到希特勒上前时便主动引爆。但存储新军服的工厂在不久后被盟军飞机炸毁,最终导致了检阅取消。第一个刺杀计划落空了。

一计不成,施陶芬伯格随即启用了第二个计划。当时他担任后备军司令弗洛姆的参谋长,常常有机会同希特勒进行接触。他决定亲自用定时炸弹结果希特勒的性命。

1944年7月11日,施陶芬伯格和希特勒、戈林一起呆了接近半个小时,但他却并没有想着引爆炸弹。在他看来,希特勒、戈林、希姆莱这三大魔头都是必杀的目标,少一个都不行。

(戈林)

但随着机会越来越少,施陶芬伯格也意识到时不我待,他最终将必杀目标只锁定到了希特勒一人的身上。

7月20日,施陶芬伯格提前得知了希特勒将会到来的消息。他在自己的公文包中放了两枚炸弹和一个定时装置。但在中午时分,施陶芬伯格却被告知,因为墨索里尼会在下午两点半到来,原定于一点开始的会议,被提前到了十二点半。

施陶芬伯格的计划被彻底打乱,他赶紧躲进厕所开始组装炸弹。但由于他只剩3个指头能动,组装的速度实在是快不起来。最终,施陶芬伯格只匆忙地装好了一个炸弹,便被迫去到会议室里开会。

作战会议一般都会在地下室举行,如果炸弹爆炸,威力将会非常之大。但偏偏那天的会议却在一座木屋里,有三个窗户,炸弹威力大大降低。施陶芬伯格决定放手一搏,因为他担心再也找不到机会了。

来到会议室后,施陶芬伯格将皮包放在了桌子下大约离希特勒两米远的位置。不一会他启动了定时装置,并以打紧急电话为由离开了会议室。

然而,当时有一名军官却觉得桌下的皮包太碍事。他将皮包捡起来,又放到了桌子厚厚底座的另外一端。

几分钟后,一声巨响从会议室传来。24名参会者中有4人当场死亡,而希特勒因为趴在桌子上看地图,仅仅是烧焦了头发、震坏了耳膜。

听到巨响后,施陶芬伯格迅速抵达了附近的飞机场,第一时间飞向了柏林。在他的计划中,炸死希特勒只是第一步。他必须趁敌人不备,迅速将纳粹在柏林的势力扫除。

不过,几个小时后,他得到了希特勒未死的消息,一切努力都化成了泡影。

这件事后,希特勒气急败坏地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他抓捕了7000多名涉案人员,其中有5000多人被处死。施陶芬伯格并没有逃出去。他在死前仍高喊着:“德意志帝国万岁!”


张生全精彩历史


1944年7月20日,因为一批德国军人在这天展开了刺杀希特勒的行动,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当时位于东普鲁士拉斯登堡的德国大本营“狼穴”一间会议室发生爆炸,参加会议的就有德国元首希特勒。这次刺杀又称“瓦尔基里”,主谋是施陶芬贝格上校,参与刺杀的有维茨莱本元帅、贝克上将、赫普纳上将、台尔普神父等人。

检阅军服时引爆炸弹

本来这次刺杀计划并不是在会议室,而是在希特勒检阅新军服时。1944年年初,年仅22岁的德国陆军中尉艾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接到电报,要求他立即归队。克莱斯特也没在意,以为是东部战线告急,所以召伤员再次参战,可等他回到部队时,才发现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原来这封电报来自于德国后备军参谋长施陶芬贝格,此时他已经是反纳粹运动的秘密首领,最终要的任务就是弄死希特勒,以求结束战争。施陶芬贝格找到了克莱斯特,希望他在希特勒检阅德军新军服样品时刺杀,到时候将炸弹捆在腹部,待希特勒上前时来一个同归于尽。

毕竟是要人命的任务,克莱斯特要求给他点时间考虑一下。施陶芬贝格也很干脆的同意了,这么重大的事情他肯定要做足功课,也知道克莱斯特的父亲是反纳粹先锋。

克莱斯特一回家就找自己的父亲商议,他的父亲深明大义,虽然很舍不得儿子,但还是表示了支持,他说如果你不把握这次机会,将会抱憾终身。克莱斯特一听既然自己的父亲都这么说了,自己看来也只有一死了,于是他决定豁出去了,准备拉着希特勒一起爆一爆。

狼穴引爆

可惜事不凑巧,就在行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时,施陶芬贝格也在检阅新军服的兵工厂安排妥当时,这批新军服竟然被盟军炸没了。希特勒一看衣服都没了还检阅个锤子,于是他就下令取消了阅兵式。这就有意思了,盟军竟然间接让希特勒躲过一劫。

但是该杀还得杀,不能因为这点小挫折就放弃,至少也得把自己的命搭进去才行。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召开各兵种开会,施陶芬贝格就是与会者之一,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于是“瓦尔基里”计划就此开始。

这一日早8点,施陶芬贝格就乘飞机飞往德军东线司令部“狼穴”,他随身带着的牛皮公文包里放了炸弹和引爆装置。

11点,施陶芬贝格准时抵达,一位负责接待的副官发现他的皮包非常重,但被神情自若的施陶芬贝格以有很多事情要谈为由挡了回去。

施陶芬贝格在进入会场会,趁机将皮包放在桌子下,离希特勒只有两米的距离。在离定时炸弹爆炸只有5分钟时,他以打紧急电话为由溜出会场。爆炸准时发生,一声巨响后,24名与会者中4人当场死亡,水泥屋顶塌陷一半,地上被炸出一个大坑。

施陶芬贝格则神不知会不觉地返回柏林,通知启动“瓦尔基里”计划,假托动员卫戍区镇压国内骚乱,组织1000名骑兵控制柏林城,准备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核心一网打尽。

然而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希特勒竟然没死,原来当时有人发现了这个公文包,并觉得碍事就顺手将其拿到了别处,所以没伤到希特勒。当晚6点,希特勒就发表了讲话:“一伙野心勃勃、毫无理智的军官企图弑君篡夺领导权……可天意让我继续为人民服务。”

随之而来的报复

大难不死的希特勒可不相信什么必有后福,他立刻展开了血腥报复,共拘捕约7000名涉案人员,并处死了其中的5000余人,虽然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没有直接参与刺杀。施陶芬贝格也被抓获,并立即枪决。据说他在最后时还高喊神圣的德意志帝国万岁。

甚至被称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也因为这件事被毒杀,隆美尔希望停战是真的,但是参与刺杀希特勒却并没有证据。之前准备和希特勒同归于尽的克莱斯特也被抓了,但是随着前线的节节败退,希特勒并没有心思再关注这个无名小卒,反而让克莱斯特成为了唯一的生还者。

实际上,当时的绝大部分德国人对希特勒非常忠诚,是坚决反对刺杀行动的,而且盖世太保的工作几近完美,任何接近希特勒的人都要接受检查,就连小刀都不能带在身上,所以这一次的刺杀行动从前半段来看成功几率很大,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施陶芬贝格不能像克莱斯特一样抱着炸弹和希特勒同归于尽。当然关于这个问题据说施陶芬贝格也提出过,但其他人认为刺杀希特勒后新政府必须马上成立,而施陶芬贝格是无可代替的领导人,所以希特勒要死,施陶芬贝格要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