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启功,孙晓云,龙开胜,王卫军写的"厚德载物"您认为哪幅最好?

王青海的诗书画影


一副都不行!

条幅书法由于字少,写出的字要庄严,大气,要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所以多以正书为主,使人看了舒服,肃然起敬,书和意相反相成,相互衬托,浑然天成。

在看看他们条幅作品,虽然他们都是书法家,但是他们的字不是适合写所有的作品,就拿他们写的厚德载物来说,给人感觉都是弱不禁风,没有一点能和厚德载物相匹配的形状。由于他的书写风格,写出来厚德载物感觉有点怪异,失去了书法的美感。

所以比较来比较去,一三四差不多,半斤八两,第二幅最差,出现败笔(载),如果没有败笔,那么他的又是最好,所以书法的成败在一点一画之间得以体现。







墨九三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四个人的情况。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曾任中书协主席。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

孙晓云,1955年8月生于江苏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特聘书法教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南京市书协主席,南京书画院副院长、沧浪书社社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龙开胜,1969年8月出生于湖南隆回,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专业本班。现役军官,现为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王卫军,1972年生,江苏泗阳人。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首届全国书法“三名工程”书法家、首届“中国书法院奖”获奖书家、首届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江苏省十大青年书法家。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常委。

以上四个人都有中书协或地方书协的“官衔”,也都是从事书法工作的文艺工作者,是大家所说的“行家里手”。但从书法来看,厚德载物四字,启功的刚柔并济、隽永挺拔,孙小云的字墨透纸背,柔中带刚,龙开胜的书法蜻蜓点水、行笔轻盈,王卫军的书法结体奇特,拙中藏巧。但实话说除启功的以外,其他的都不算出彩,尤其是龙和王的字,写得我只能说有名无实,有点对不起他的头衔!

发图,各位评价吧!



校傲临风(书画)


当然是启功写得最好!

虽然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但既然题主费心把四个书法家的作品粘贴在一起提问,我就用自己的评判标准说说我的看法,打打分数,对字不对人。

抬眼看过去,启功、刘晓云、龙开胜的作品是行书,王卫军更应该算是行楷作品。我给出总分100分,从五个方面来评判,每个方面占20分。

1、从作品的气势来看(占20分)

从气势来看,孙晓云率先占得先机,可能是孙晓云作品使用浓墨产生的夺目效果所致,虽然我有点不服气,但气势上孙晓云的确胜过启功作品。启功位居于次,龙开胜再次之,王卫军最不济。

2、从墨色变幻来看(占20分)

从墨色变幻来看,启功作品虚实变幻运用精到,相映成趣,无疑表现最佳,龙开胜次之,孙晓云再次之,王卫军又垫底。

3、从笔法来看(占20分)

从笔法运用、汉字结体来看,启功作品清秀典雅,笔力遒劲,水平稳定发挥,当居首位,龙开胜次之,孙晓云再次之,王卫军还是第四名。

4、从章法布局来看(占20分)

从章法布局来看,启功作品疏密得体,天地平齐,四个字个个都写得很精彩,而且相得益彰,落款钦印合规,并达到了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我觉得他必须是小组第一名,龙开胜次之,孙晓云再次之,王卫军还是第四名,原谅我实在是欣赏不来王卫军先生的作品。

5、从作品意境来看(占20分)

作品意境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仅仅是一种观者对作品内里乾坤的个人感知,我觉得启功作品在意境表达上更是棋高一着,符合作品“厚德载物”的创作作品思想,的确给人一种稳重大度、高山仰止、至真至善的化境,我再次把启功放在第一位,孙晓云次之,龙开胜再次之,王卫军再次担任后卫。

上边说过了,总分100分,单项第一得20分,第二得15分,第三得10分,第四得5分,那么王卫军总分25分,龙开胜65分,孙晓云65分,启功95分,遥遥领先,获得冠军!

必须承认,我个人喜爱启功书法,因此上述卷面分有浓重的个人情感色彩,因此不必当真哈!


永书101


明显启功先生的字结构紧缩,笔力虚亏软弱无力,是后生仿品无疑,而且是九流写手仿写,还有什么可比较的?



笔画人生


事实求是讲,这四幅书法都不怎么样。也许各位看官觉得我说话狂妄,但听我细细到来,你们就会觉得非常有道理。

这四位都称得上真正的书法家,真正的书法家都是以小字见长的,很少写榜书大字,因为每个书法家都深深懂得,写字非常不易,写好就更难,写大字更是难上加难,字大一圈就难写十倍,所以真正的书法家都把写大字视之为畏途,除非万不得已,才免强为之,因为他们知道,大字很难写好。即便是那些如雷贯耳的古代书法名家如王羲之、褚遂良在世,都不一定能写好大字,因此,那些传世名帖,如《兰亭序》、《祭侄文稿》、《书谱》等都是小字,很少见到这些古代书法大师的大字榜书。

只有那些功力不深,书法修养不够的半瓶醋才动不动写大字,逢到笔会场合,提笔就是四个大字,什么“厚德载物” 、“海纳百川”、“禅茶一味”、“观海听涛”等等,又黑又大,粗蠢至极,实则是博取眼球,无知者无畏的表现。

可以肯定,这四位书法家的“厚德载物”,绝对是应酬之作,大字不是他们善长的领域,写起来捉襟见肘,毛病百出,比起他们成篇的小字书法,其艺术性不可同日而语。这四幅字,写得实在一般,根本算不上好。

如果真要从中找出一幅稍微理想一点的,我认为孙晓云的这幅相对要好一些,其他三幅,过于单薄。瘦硬,固然有筋力之感,但骨力内蕴,有血有肉,给人的感觉会更加雍容大度,气势非凡。




秋夜为我长


启功第一人无疑[赞]下面几张是我硬笔临的启功的字






湘遇咏春


他们写的都很好,各有所长。我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也写一幅厚德载物。



墨缘7144611883


启功先生的好,其余谈不上好,和天津唐云来主席的比一比就知道了。什么是大家!靠炒作是没用的,只能欺骗一时。



漢父


首先说明一下,咱客观公正的论字,只论字而不论人。

一,从“精气神”上看,启功的字当数第一。从“形神气色”上看,启功的字在“色”上稍显不足,这个“色”就是墨色的变化。启功的字,笔法单一,字形单薄,少了厚重感。但是,从整体上说,它仍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仍然充满着一股清正之气。这就好比一个人,虽然形体瘦里巴几的样子,但是他非常精神,非常健康,头脑非常精明,说话办事的风格非常干练利索。

启功的字,结体字形紧致然不失疏朗之感,点画线条有筋有力,干练而痛快,唯在体势变化上稍显不足。

二,孙晓云的字,总体来说以“形、意”取胜。用笔用墨以重为主,这既是她的特点,也是她的不足之处。“厚德载物”四字,从整体上看,缺乏明朗之感,略显濡氲之气。这就好比那个天空一般,虽是晴天,却看不见蓝天白云,虽有风拂面,却感不到一丝清凉之意。又好比一个人,穿着厚厚的冬衣,跑到竞技场上去打拳击,显得那样的笨拙。

“厚德载物”四字行书,‘厚’字第二笔撇画,明显是一个断笔,下面齐刷刷的断掉了,这在行书的境界里是不可取的。‘厚’字下面一弯钩又是一拙笔,‘载’字右边一戈勾,以及戈钩上面一撇画,似乎是用笔抹上去一般,少了明快爽利的感觉。行书用笔以力取胜,点画线条要有筋骨力道,如铁画银钩,爽利明快,干净利落,孙晓云在这方面似乎还差很多。

三,龙开胜的字,字形散淡,点画线条虚飘无力,与孙晓云的字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孙晓云的字以形取胜,点画笨拙,但是她的字里还有一个深沉含蓄的“意”,这个“意”,实际上就是心与神的结合体。而龙的字,则是“有形无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态度问题,龙的字,缺的是一个至真至诚的态度,“厚德载物”四字,给人一个非常随意的、吊儿郎当的感觉。

四,王的字更不消说了,勉勉强强的拿来点画,勉勉强强的把它们做(组装)在一起,显得那样的机械,那样的呆板。做出来的字是看不见气脉的。没有气脉的字是没有生命的,反过来说,没有生命的字也是没有气脉的。

要把字写活,确实很难。


98明明德


以书论书。我最喜欢龙开胜的书法。

启功先生的书法是真的好,但是,启功先生的习气也很明显:其一,只有笔画的粗和细两种状态,粗的笔画,毛笔按到底,看不出提的意思;反过来,细的笔画,也看不出粗细变化所带来的线条变化律动。其二,字的体势过于单一,都取纵势,且过于平整,缺少变化,缺少生动感。

孙晓云先生的书法,厚重又不乏轻快飘逸,是让人一看就喜欢上的那种。然而细细品味,总觉得空间太紧密,甚至紧密得使让人窒息,缺少一点雍容的大度。另外,线条“太黏”,也使人感觉不够爽利。

在这个问答中,我忽然觉得启功先生和孙晓云先生刚好是个反例,尤其是在线质上,他们刚好相反。如果您仔细体味,是否也会有这种感觉呢?

龙开胜是我非常喜欢的书法家,线条飘逸,结字稳重且富有变化,章法节奏轻快,气息落落洒脱,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但是近几年来,龙先生的书法变化不大,我真的好期待先生能出一些有新的想法,在技巧上有新的突破的好作品。

江苏真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近些年高水平的书法家不断涌现,李双阳,陈海良等等,江苏书法军团,在全国极有影响力。孙晓云先生算老一辈了,王卫军,则是江苏书法军团的佼佼者,清新,平和,典雅是他书法的特点。因为都是江苏的,我始终觉得孙晓云和王卫军书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师承关系,他们的作品在某些方面有一致性,以我的心情和对书法美的渴求,要是他们的书法再洒脱一些,再性情一些,我会更喜欢。

个人喜好,仅代表个人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