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论正能量的传承,一个优质偶像对待后辈的态度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就是关于正能量的传承,里面说的人物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人民艺术家蒋大为老师和农民草根艺术家朱之文的故事,故事一开始,让我们先来看看蒋大为老师一生的经历吧:

1947年出生在天津的蒋大为,从小就有点艺术细胞,喜欢画画,喜欢唱歌,但是那个时代,可能没有蒋大为施展身手的舞台,即便心不甘、情不愿蒋大为还是被安排到了乌兰浩特插队落户。

一个文艺青年,成为了一个每天蹲在地里除草的“土老帽”这让年轻的蒋大为,自尊心极度受伤。

但是机会总是有的,在山沟沟里插队两年以后,蒋大为也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机会。

一次森林警察文工团来乌兰浩特演出时,有一个女团员提到了当地来了一个从天津来的小伙子,歌唱的不错,文工团长本来是不想去的,但是抹不开面子,还真的就去找了这个小伙子。

把人找过来一听,美声、高音,有点意思,再加上旁边的人又吹了点风,一高兴他就拍了板,拿了调令,就把这个还在地里种着黄豆的小伙子给带了回去。

后来有人问这团长:“这人歌唱的真的好吗?”

那团长一撇嘴,说道:“歌其实唱的真一般,关键是农民会唱歌这事多新鲜啊,要树立典型!”

论正能量的传承,一个优质偶像对待后辈的态度


多年以后,他自己提到这一茬的时候,也会感慨:“人生真的是一场奇遇,谁也不知道那个拐角就有贵人在等着自己”。

但要我来说,蒋大为的贵人不是那团长,而是那一地的黄豆,你们觉得呢?

从下乡知青摇身一变就成了文工团成员,蒋大为是铆足了劲表现,一会儿唱《采伐工人心向D》,一会儿演《骏马奔驰保边疆》。

逢人就提起自己在乌兰浩特插队的那两年,总说有时间,还要回去瞅一瞅自己的父老乡亲。

但是那些年,忙于艺术追求的蒋大为演出任务重,抽空还要进行艺术创作,所以几乎是没有时间去看一眼自己的父老乡亲。

对了,之前提到的女团员叫张佩君,后来她成了蒋大为的妻子。

论正能量的传承,一个优质偶像对待后辈的态度


然而真正让蒋大为一炮而红的确是接下来的事,1980年,33岁的蒋大为创作的《牡丹之歌》让他红透半边天,但是对于他的人生而言,这还只是开胃菜,1984年,第一次参加春晚的蒋大为在舞台上演唱了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这首歌真正让他家喻户晓,甚至为他冠上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但是蒋大为那会儿还会自谦,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会唱歌的老百姓,担不起艺术家三个字”。

又过几年,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即将开拍,找到了蒋大为,希望他为西游记作一首主题曲,这才有了《敢问路在何方》。

论正能量的传承,一个优质偶像对待后辈的态度


只是蒋大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以后,一个穿着军大衣的农民在舞台上演唱了他这首歌,同样一炮而红,他就是朱之文,但是现在还没有轮到他出场的时候,先暂且不说。

靠着民歌,靠着高音,在中国歌坛混成艺术家以后,蒋大为这时候却选择了急流勇退,选择了带着在中国赚的钱一家人移民了加拿大。

他后来的解释是,去了一次加拿大觉得那儿的教育理念非常先进,空气也很好,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这才带着一家人移民了加拿大。

其实他说了这么一大段就是一句话:“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所以我走了”。

论正能量的传承,一个优质偶像对待后辈的态度


在加拿大,本想接着唱歌,接着在华人圈赚钱,毕竟外国人都说他是中国的“帕瓦罗蒂”了,怎么也不会饿死啊。

可谁知道,一去加拿大,生意就少了,赚钱的门路也少了,没工作,只能啃老本,啃到没钱了,又想到了回国赚钱。

一会儿举办个人演唱会,一会儿参加个《鲁豫有约》,开口就唱《敢问路在何方》,闭口就谈“知情往事”,这会儿别人吹捧他是“人民艺术家”,他还不乐意了,非得要别人摘掉前面“人民”两个字,说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论正能量的传承,一个优质偶像对待后辈的态度


然而就在蒋大为借着往日的名头在娱乐圈里大把圈钱的时候,在山东电视节目《我是大明星》里一个穿着军大衣的“农民”第一次走上了舞台。

他叫朱之文,从小就喜欢在田野里歌唱,村里人都笑话他,那么会唱歌,怎么不去做大明星啊?

谁知这话就被他听进去了,一个人真的就去电视台报了个名参加了选秀节目。

在上台前,编导问他准备唱什么歌曲?

他言之凿凿的说道:“我最喜欢蒋大为,我就唱《敢问路在何方》吧!”

于是,一上台,一开口,台下评委震惊了,台下观众也沸腾了!

论正能量的传承,一个优质偶像对待后辈的态度


英国达人秀苏珊大妈

英国达人秀出了一个会唱歌的“苏珊大妈”,中国也出了一个“大衣哥”朱之文。

蒋大为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唱着他的歌,一炮而红的“老农民”,起先他也并不讨厌这人,毕竟唱他的歌,也能间接衬托出他的名气吗。

星光大道

这不,说来就来,那年《星光大道》就邀请了蒋大为担任嘉宾,甚至直接言道:“大衣哥朱之文要来!”

台下朱之文依然是一身大衣,农民本色,台下蒋大为西装革履,浑身透着一股精英人士的超然,主持人邀请蒋大为点评朱之文几句,他开口说了这么一段话:

唱歌唱的是文化和修养,朱之文需要加强文化修养。

论正能量的传承,一个优质偶像对待后辈的态度


语气里的傲慢和偏见,显而易见。

又几年,朱之文在娱乐圈越来越火,商演也是接到手软,而蒋大为呢,加拿大中国两头跑,眼见着就要糊的时候,突然跳了出来批评农民歌手:

老百姓喜欢你们,因为你们是农民,如果你们把自己称为艺术家,你门都没有,边都不沾,哪一首歌是你唱的?哪一首歌是你创作的?你不就模仿了两句别人唱歌,老百姓就喜欢你了,对吧。

虽然没有点名朱之文,但是谁都能看出他是在说谁。

另有一次,提及他和朱之文的关系时,他直言了:

“我一个字也没有教过他,我不喜欢这个人,他的形象在我心里一度挺痛苦的,但是没办法,他有农民式的狡猾”、“他始终是一个农民,谈不上艺术”。

一个农民出身的歌手,开始嫌弃另外一个农民出身的后辈?千古未有之事。

我觉得一个正能量的传承,是一个优质偶像对待后辈的态度:这种态度更多应该是鼓励与指引,而不是一味的谴责,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良性的社会,正能量才会被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