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宝宝吃食物噎住怎么办?

梧桐86054336


孩子留给你的抢救时间

只有5分钟

我国每年因气管异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

2~5岁的孩子最容易被异物呛到气道!坚果、果冻、瓜子、花生……这些孩子们平时常吃的零食都有可能造成气管堵塞。

一旦孩子被噎到,抢救工作是分秒必争的!留住孩子生命的机会只有短短5分钟!

如果没能及时施救,孩子就会因为缺氧而窒息死亡!

海姆立克急救法,再忙也要学

在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之前,我们要先教会孩子学会无声的求救——choking sign

在国外的幼儿园,老师会教给孩子们,出现气道异物堵塞时,要做出这个 choking sign 的动作,意思就是:“我被异物卡住了,快来救救我!”

对孩子来说,准确传达出求救信号,生的希望就会大很多。

但是,比“无声的求救”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一旦吃东西时被噎,要立即去找离自己最近的大人求救!或者摔打东西,引起周边人注意。

choking sign(图片来自网络)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怎么操作呢?

针对1岁以下的婴儿:

1.抱起宝宝,将宝宝的脸朝下,使其身体倚靠在大人的膝盖上,用手支撑宝宝头部及颈部,头略低于胸部。

2.用另一只手掌掌根用力拍宝宝两肩胛骨之间5次,再将宝宝翻正,在宝宝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

3.循环往复,直至婴儿可以呼吸、咳嗽、哭泣。

注意:不要将宝宝双脚抓起倒挂,不仅无法排出异物,还有可能造成颈椎受伤。

针对1岁以上的孩子:

1.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宝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头;

2.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

3.持续几次挤压,直到气管阻塞解除。

注意:如果成人发生气管异物,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作为孩子的守护者,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面对异物卡喉,必须掌握能快速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才能避免不幸的发生,挽救孩子的宝贵生命!


科学家庭育儿


倒提法(1岁以下的海姆立克)

1岁以下的婴幼儿,异物梗塞在气管时不可以进行成人版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害腹腔内的器官!

(1)马上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

(2)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

(3)在宝宝背上拍1-5次,并观察宝宝是否将异物吐出。

拍背五次后,如果异物没被排出,则继续下面的动作。

在孩子胸部按压5次:

让孩子仰卧,救护者用一只手稳住孩子的头颈部,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快速挤压孩子胸部五次

挤压深度应为胸壁的

1 / 3~1 / 2


海姆立克急救法(1岁以上的孩子)

宝宝若是疑似卡噎,家长首先要观察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难、嘴唇紫绀的症状,如果有的话,应立即实行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准备施救的同时,您应迅速拨打120。

当孩子被异物呛到,施救者应该跪在孩子身后,从背后抱住孩子腹部,双臂围环住孩子的腰腹部。

施救者应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孩子的脐部以上、胸骨和胸腔的下缘;

另一手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进行,直至卡住的异物吐出或者救护车到达。


儿科医生鲍秀兰


孩子吃东西噎着怎么办?这些急救措施你应该知道!

小孩子吃东西,被噎着,这是一个很让父母担心的事情,那么孩子被食物噎住、卡住喉咙怎么办?处理不好,孩子受罪不说,还可能会很危险。为了避免孩子出现意外,除了了解一些预防措施,还需要知道正确的应对办法,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子,由于咽喉部位发育还不完善,并且吃东西的时候,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旦受到惊吓,或者大笑,都是有可能被噎住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父母不能惊慌失措,孩子被噎住,事情可大可小,父母需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方法,才能及时应对。

孩子被噎住后的急救措施

如果孩子被噎住,不是很严重,那么就可以让宝宝大口喝水,将食物冲下去。如果喝水没什么效果的话,那么就可以给孩子喝一点香油,润滑一下肠道试试。

如果孩子是有东西卡住喉咙,最好是干净将孩子倒提起来,然后拍打孩子的背部,以便将卡在喉咙的食物,拍打出来。

如果孩子是被瓜子壳之类的东西卡住了,那么这个时候,喝水、香油等效果都是不大的,即使是将孩子倒提起来,也不会有多少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赶紧将孩子送去医院,让医生来想办法解决了。

如果孩子被噎住或者卡住了,父母一定要知道以上这几个急救措施。孩子吃饭的时候,父母应该都留心,能够预防孩子被噎住是最好的。

在预防孩子被噎住的时候,父母就需要锻炼培养孩子专心吃饭的习惯,不然让孩子一边吃东西,一般玩玩具,看电视等。更不要在吃饭的时候都孩子玩耍,或者吓唬孩子,这些都是有助于预防孩子被噎住的。

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也不要因为孩子吃得慢,或者为了省事,就一下子喂一大勺子,然给孩子慢慢吞咽,这是不利于宝宝咀嚼食物的,并且还会增加孩子被噎住的几率。父母给孩子喂饭的时候,最好被喂太多,耐心一点,提醒孩子多咀嚼一下,这样有助于让孩子吃饭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这是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的。

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从半流质到糊状、半固体、固体,让宝宝慢慢适应后,在逐步改变。

在宝宝还小的时候,最好少让孩子吃果冻、坚果、糖果、粘性食物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增加孩子被噎住的几率,等孩子大一些在给孩子吃这些食物为宜。

对于预防宝宝被噎住,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父母需要都用心。因为孩子还小,需要父母细心照料。父母多用心,将危险尽量排除,孩子也会更加安全一些。


儿科医生李树珍


幼小儿童由于吞咽能力较弱,并且安全意识也比较缺乏,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吞食异物,或者是出现食物噎住的情况。

当物体噎住后,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的情况,说明物体进入了呼吸道,这时候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否则会产生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年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

第一种方法:叩击背部法

当孩子吞食食物又无法咳嗽将其吐出,同时出现卡住呼吸道的情况,家长可以一只手固定宝宝下颌部,将宝宝翻转,俯卧在我们的前臂上,用大腿支撑,保持头部朝下。另一只手指翘起,在宝宝两肩胛骨之间快速叩击5次。将宝宝翻转至另一条腿,仍保持头部向下,另一只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在宝宝胸部中间快速向下按压5次,这样连续做5个循坏,查看孩子是否排出异物。

注意:这种方法适用于一岁以内的婴儿,且家长用力要合理不要太大。


第二种方法: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这样由于腹部下陷,腹腔内容上移,迫使膈肌上升而挤压肺及支气管,这样每次冲击可以为气道提供一定的气量,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注意:这种方式适用于一岁以上的幼儿,施救时要保护好孩子的肋骨和腹腔脏器,避免用力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在进行抢救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一旦孩子有异常,在抢救的同时赶快送医院或者打120。


二胎宝妈谈育儿


很多长辈喜欢拿着花生、核桃这样的坚果来逗宝宝玩!

可是,这些坚果很容易跑到宝宝的气管里引起窒息!此时,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唯一的救命方法!

先用拍背法。一手固定住宝宝下颌,将宝宝的身体放在前臂上,两腿分开,手臂支撑在同侧的膝盖上,稳固住宝宝。注意!头低于臀部。另一手在宝宝两肩胛骨之间,用掌根往下往前有节奏地连续冲击5次。

如果实施拍背法后堵塞物仍未排除,再实施5次压胸法。两手臂夹持住宝宝,右手托住宝宝后脑勺,翻转到另一腿上,双腿分开。以1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宝宝乳头连线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5次。

重复这2个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以下食物(物品)请远离宝宝:花生、杏仁、核桃、瓜子、开心果、腰果、葡萄、元宵、果冻、牛肉干、纽扣


阿卡酱医生


餐桌危险因子排行榜

进餐环境

热闹、嘈杂喧闹的环境不利于宝宝集中精神进餐,还会引诱宝宝开小差,延长进餐时间。轻者会影响到消化吸收,重者可能导致咀嚼不利、囫囵吞枣、被食物噎到。

解决方法 提供安静的进餐环境

远离电视,提供一个安静、温馨、舒适的进餐环境,最好能配合播放令人放松的轻柔音乐。

吃饭方式

最可怕的吃饭方式就是让宝宝边吃边玩,妈妈举着饭碗在后面追着喂!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宝宝不慎跌倒或兴奋叫喊,满嘴的饭菜不仅会卡在喉咙里,更可能成为异物呛入气管中。

解决方法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最好从4~8个月开始,随着辅食逐步添加,有意识地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餐习惯和餐桌礼仪。如买张宝宝喜欢的餐桌椅,让宝宝养成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吃饭的习惯。

饮食工具

选择适合宝宝年龄段的进餐工具尤其重要。以乳制品为主食的宝宝,如果奶嘴不合适,会造成吃奶时进气儿太多或发生呛奶;以婴儿饭为主食的宝宝,进餐时忌用柄把尖锐、头部过小、金属质地的勺和带金边、彩釉的碗,以免发生意外。

解决方法 选购可靠的婴幼儿餐具

“防呛咳”设计的奶瓶,浑圆柔韧、无毒耐用、不脱色、不掉漆的木质、软塑或硅胶汤匙,通过正规的渠道选择知名品牌的婴幼儿餐具。

食物本身

食物制作不细致可能会噎到宝宝,而花生、瓜子、杏仁、果冻……这些食物更是经常会使小婴幼儿发生气管异物,不仅可以造成呛咳、引发炎症,还可能突发窒息、危及生命!

解决方法 严格选择安全的食物

不要让5岁以内的宝宝直接进食坚果类食品和果冻等零食,认真挑选、精心制作食材。

不同意外,不同应对

呛奶或呛水

当宝宝出现呛咳,应立即松开襁褓、解开婴儿服,让其变成侧卧位,或干脆竖着抱起,以免呕出的奶汁或水再被倒吸回气管内,同时妈妈应将手指屈曲、半握,呈空心状,有节奏地拍打宝宝的后背,直至咳嗽平息、面部和口唇颜色恢复正常,必要时可到医院治疗。

鱼刺或鸡骨卡喉

千万不要尝试用馒头、饭团类的食物将鱼刺、鸡骨强行噎下去,那样只会加重创伤,如果宝宝能够合作,可先用手电观察被扎的位置,如果位置在口腔或比较浅表处,可以使用消毒镊子将其夹出,如被刺到、卡到的位置较深,则应边安抚宝宝的情绪边带其到医院急诊处就诊。

被噎到了

应当让宝宝头向下趴在妈妈的腿上,然后轻轻拍击他的背部,以便通过异物自身的重量和宝宝因呛咳产生的胸腔气流外冲的力量迫使其被咳出来,其后应及时送至医院进一步处理。

《时尚育儿》杂志,为孕、0~3岁家庭提供权威育儿、生活消费指南,点击右上角关注

时尚育儿圈子


有孩子的一定一定千万千万要学!!!今晚我儿子吃米粉呛到了几秒钟的时间嘴唇马上就紫了,哭也哭不出来,我马上用这个方法拍,才哭得出来,真的是吓死了!!庆幸的是之前我就看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懂的马上用这个方法


--是梦终空


你好,宝宝吃食物噎住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处理不及时,很有可能导致窒息死亡,我们应该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简单有效!并且及时拨打120.

宝宝发生噎住的原因:食物或者异物卡喉,同时是宝宝在进食或者嘴里含着异物时嬉笑、打闹或者哭闹而造成,所以,宝宝在进食或者嘴里有异物时严禁逗宝宝嬉笑或者和宝宝打闹,以免造成卡喉噎住现象。

宝宝噎喉急救法

1.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一岁以上的孩童)

施救者摆好姿势,前腿躬后腿蹬姿势站稳,将被救者坐在自己的躬腿上,身体略向前靠斜,然后双臂从被救者两腋下环抱,左手握拳紧贴被救者腹部肚脐偏上位置,右手紧握左手腕,然后双臂使劲用力勒紧挤压,依次循环,迫使膈肌上升而挤压肺及支气管,冲击出气管内或者噎喉部位的食物或异物,直到被救者吐出卡喉食物或者异物为止。

2.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一岁以下孩童)

施救者摆好姿势,前腿躬后腿蹬姿势站稳,施救者应左手拖住被救者正面部,左手拖住被救者颧骨部位,使其面部朝下,倚靠在施救者的腿上,右手拍打其背部五下,如果被救者没有吐出异物,则把被救者翻转过来面部朝上,用食指和中指摁压被救者胸廓和肚脐下的腹部位置,用力一定要适当,千万不可伤了宝宝内脏,此动作依次循环,直到吐出异物。

宝宝不适宜吃的食物

1.果冻。果冻的个体是独立的,而且是非常柔软的,易成团,容易卡喉的机率还是很大的,还容易被吸入气管内,所以尽量避免孩子吃果冻。

2.坚果。比如瓜子、花生、南瓜子等等所有坚果都容易造成卡喉现象。

3.独立个体水果。比如葡萄、樱桃、杨梅等等这个独立的个头比较小的水果就非常危险。

4.糖果。糖果粘性很大,而且吃在嘴里特别滑,很容易囫囵吞下,极易卡喉。

5.肉块。宝宝在没有足够的咀嚼能力时吃肉块很危险,所以宝宝吃肉一定要切碎或者打成肉泥来吃。

6.多刺的鱼。宝宝吃鱼一定要选择无刺的鱼或者将鱼刺仔细剃干净。

宝宝被鱼刺卡喉怎么办

大多数人的做法是直接吃馒头往下咽,或者喝水喝醋等,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最妥善的,因为这种做法会造成食管和喉部的损伤,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将鱼刺吞咽下肚,所以最有效的做法是,让孩子张开嘴,仔细观察是否能够看见喉部卡住的鱼刺,如果可以看见,拿一个消毒的镊子轻轻夹出即可,如果看不见,最好到医院去就诊。

宝宝预防噎喉的注意事项

1.家里茶几上或是宝宝能够拿到东西的场所,不要放置坚果和糖果一类的食品。

2.宝宝吃水果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吃切碎的水果或者直接喝水果汁。

3.家里在孩子能够够到的地方不要放置小型物品,如五子棋子、瓶盖、铅笔头、磁铁、绣花针、个体很小的玩具零件等等能够塞入口里的东西。

4.让宝宝养成吃饭的好习惯,不能在吃饭的时候嬉戏打闹。

5.宝宝还是需要家人时时刻刻的陪伴,保证宝宝一切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多妈辅食分享



如果碰到婴儿被食物噎住,可用:

1)拍背法:让婴儿趴在抢救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四下,使小儿咯出异物。也可将婴儿倒提着拉背。

2)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千万不可喂水。

以下这些食物容易让宝宝噎住,最好不要给吃,或者在看护下吃!

1.花生酱,黏稠度过高,不适合幼儿吞食。

2.坚果类,体积太小,有时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3.果冻。幼儿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家长可不能轻忽大意!建议家长给孩子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幼儿食用。

4.麻花、糖果。不适合3岁内的幼儿食用,如果真的要给幼儿食用,可以先切成丁状再使用。

5.鱿鱼丝、牛肉干。属于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不适合给幼儿吃。

6.长面。面条太长幼儿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

7.多刺的鱼。家长可以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幼儿食道与口腔,此外,老人也容易被刺到。

8.小巧带核的水果。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幼儿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家长可剥开去核后再给幼儿食用。

9.芹菜、豆芽等多纤维蔬菜。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幼儿,如芹菜、豆芽。

10.大肉块。大块的肉块幼儿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