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蝗虫的蝗字带个皇字,在古代皇权时代怎么没被修改掉?

家比天下大


避讳避的是名字,你这问题和之前有人问为什么古代不避陛下的"陛"字一样


伊森的账号


这是封建时代避讳的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

最主要的原因是:

“皇”这个字不需要避讳。虽然历史上曾有几位皇帝,比如《容斋续笔》记载道,宋徽宗曾一度禁止民间用“皇”、“龙”、“天”、“君”、“玉”、“帝”、“上”、“圣”等等字眼起名。

但条令发布后,实施难度过大,一时之间诸多大臣好端端的名字瞬间变得花里胡哨。比如“方天若”变成“方元若”,“程伯玉”变“程伯起(唔有点怪)”,“张圣行”变“张彦行”,有些不好改的那就抠掉,直接由三字名改二字名。“皇甫”一族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想死的心估计都有了。

最终,不到十年,还是宋徽宗再下令道,这些字眼既不是祖先或皇帝的名字,也没有经典依据来证明不可用,为了不让后世贻笑大方,还是罢了把。于是这条规定被他亲手作废。

这些趣事都记载在南宋文人洪迈的《容斋续笔》里:

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不听人有天、高、上、大之称。官名有犯,皆改之。改姓高者为姜,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叶天将但名将;乐天作但名作;句龙如渊但名句如渊;卫上达赐名仲达;葛君仲改为师仲;方天任为大任;方天若为元若;余圣求为应求;周纲字君举,改曰元举;程振字伯玉,改曰伯起;程脩亦字伯玉,改曰伯禹;张读字圣行,改曰彦行。盖蔡京当国,遏绝史学,故无有知周事者。宣和七年七月,手诏以昨臣僚建请,士庶名字有犯天、玉、君、圣及主字者悉禁,既非上帝名讳,又无经据,谄佞不根,贻讥后世,罢之。

自孔子提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周代礼制后,历代皇帝都凭此制定出了那么些关于避讳的规则:

  • 避帝王名讳。当朝皇帝和当朝历代皇帝之名皆要避开。
  • 避长官名讳。下属要避开长官的名字。比如很出名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因为有个姓登的州官,为了避“登”字,严禁百姓说“点灯”,只能说“放火”,才有了这么句讽刺的名言。
  • 避圣贤名讳。主要是避孔子和孟子,比如孔丘的“丘”,你得改成“邱”,不然就是犯法。有的朝代还避黄帝之名,比如朱元璋当政时。
  • 避长辈名讳。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比如唐朝“诗鬼”李贺,因为其父名晋,通“进”,所以李贺一生不能中进士。比如杜甫其父名闲,所以杜甫从没在他诗里出现过“闲”字。

因为避讳,产生了一些在现代人看来荒诞无比的故事,更甚者引发了著名的“文字狱”等事件。其本质都是统治者为了让百姓时时刻刻牢记其权威而使用的手段。同时,封建时代的迷信色彩,也会为名讳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然了,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

就是,先有“蝗”,再有“皇”。

当然,这个“皇”指的是后来才有了皇权的概念,并不是说“皇”这个字创造的时间晚于“蝗”。

而“蝗”在古代,其实是有好的寓意的,比如故宫有一个螽斯门,取自《诗经·周南·螽斯》里的“螽斯”。《诗经》里描绘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螽斯门"便是希望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

而“螽”便是“蝗”:

"今謂之蝗。按螽蝗古今語也。"——《说文解字》


所以,小小总结一下,蝗字虽然带皇,但因其寓意,在古代皇权时代是不可能被改的,不然就是判祖离宗,也会被有识之士指责禁绝史学。

也没有那个必要去改,要改的话,是不是要连煌、惶、徨......都改了呢?这样的话,那么文天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可能不是为国捐躯,而是想着零丁洋旁还有哪些滩头可以拿来押韵了(手动狗头)


新奇角度看历史


公元628年。也就是唐朝的时候,长安一带闹蝗灾。皇帝李世民为了灾民,将几只蝗虫吃到肚子里,来达到消灭蝗虫的目的。所以起名叫蝗虫。

据国家地理杂志记载,古人认为,陆地上的蝗虫和水里的鱼虾可以互相互换的,所谓旱涸则鱼,虾子化蝗。到今天在我国北部依然有人相信,在干旱的季节,鱼虾的卵会变成蝗虫,而多雨的季节的相反,蝗虫的卵会孵出鱼虾。所以往往大旱之后会有蝗灾。




天境桃园


最近,蝗灾闹得很厉害,人们在看到报道的时候,不免惊讶了一下,蝗虫的蝗字里面居然有皇帝的皇字,古代本来就是皇权社会,为何蝗虫的蝗字没被修改掉呢?今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据历史记载,古代是先有“蝗”字,再有“皇”字。当然,这个“皇”指的是后来才有了皇权的概念,并不是说“皇”这个字创造的时间晚于“蝗”。并且,“蝗”字在古代,其实是有好的寓意的,比如故宫有一个螽斯门,取自《诗经·周南·螽斯》里的“螽斯”。《诗经》里描绘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螽斯门'便是希望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而“螽”便是“蝗”:今謂之蝗。这样看来,蝗本身不具有特殊意义。


其次,古代只避讳的是皇帝的名字而已,从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在言谈和书写时,如果遇到皇帝的名字,就要回避,或是用其他字代替,或者缺笔画,甚至还有空一字的情况。举个例子,就像是雍正皇帝的名字是胤禛,他兄弟的名字就在其登基后“胤”字辈分改为“允”,与他名字同音的皇十四字胤祯,改名为允禵,如此看来,这些都只是避的皇帝姓名。

所以,总的来说,蝗虫的蝗虫不可能因为有了皇字就会去轻易改掉,因为这压根不在避讳范围内。


唯恋无名


古代只避讳皇帝的名字,从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

古代的避讳主要针对的是名字。在言谈和书写时,如果遇到皇帝的名字,就要回避,或是用其他字代替,或者缺笔画,甚至还有空一字的情况。

下面就举几个避讳的例子:

清朝皇帝康熙,他的名字是玄烨,玄这个字就要避讳。所以,玄武门改神武门,而“玄孙”改为“元孙”。

再比如,雍正皇帝的名字是胤禛,他兄弟的名字就在其登基后“胤”字辈分改为“允”,与他名字同音的皇十四字胤祯,改名为允禵。

这些都是避的皇帝姓名,而不是皇帝这个称号。

试问:“皇帝”这两个字有什么可避讳的?

大臣难道不要尊称皇上?在书写的时候,难道不称某某皇帝?

至于蝗虫的蝗字,那个皇是用来发生的。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蝗,螽也。从虫,皇声。本身不具有特殊意义。

当然,历史上也曾有宋徽宗试图禁止民间使用皇这个字起名,不过这个决定很快就撤销了,因为贻笑大方。

总而言之,这根本不在古代的避讳范围内。


HuiNanHistory


中国古代,根本就不存在蝗灾这一说法。不信你翻一翻二十四史,是否有蝗灾的记录?那时候,记载有天象灾变,有地震灾害,有旱灾水灾,也有疫灾,象蝗灾这一类,统称为蛊灾或虫灾。

蝗灾的说法是清末以后的事,明显的带有贬意,即是说,这虫子铺天盖地而来,食尽了民生赖以生存的作物,其害无比,煌煌如也!那作威作福的皇帝,害得百姓民不潦生,不就是这可恶的虫子吗?

君不见,人们也把蟮鱼称为鳇蟮吗?这就是最好的谐音。


一夫82


原因比较多,从秦始皇开始就没有对蝗虫进行名字的更改;还有就是“皇”字在古代并不是被避讳的字

为什么说带有“皇”字就要被修改呢?是因为题主觉得,古代但凡涉及到和皇帝有关的字样就需要被老百姓避讳的。其实题主是走进了一个误区。在古时候的皇权时代,确实皇帝是最大的,涉及到皇帝很多都要避讳。

但需要百姓避讳的字其实并不多,只是涉及到皇帝的姓名以及朝代名称的时候,这些字是需要避讳的。比如在明朝,我们现在的宁波其实是叫做明州的,当时朱元璋为了避讳国号,取“海定则波宁”的寓意,将明州改为了宁波。

秦始皇时期开始就有蝗虫,没有更改的习惯,并且也没人敢更改

其实蝗虫这两个字出现的时期是比皇帝这个称呼要早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位成为皇帝的人就是始皇帝秦始皇了,而早在先秦时期,《山海经》记载中就有蝗虫了,我国最早有记载发生蝗灾的记录也是发生在先秦时期,所以当时得人就已经知道蝗虫了。

三皇五帝时期没有人有皇帝这个概念,而始皇帝登基的时候,也没有对蝗虫二字有过什么更改,流传下来自然而然就不改了。

再有,古代时候,老百姓包括皇帝在内都信奉神灵,他们认为发生蝗灾的时候,是因为有些人惹恼了天上的蝗神,而蝗虫则是蝗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对于蝗虫去过的地方,老百姓不敢捕捉,不敢吃蝗虫 ,只能等蝗虫肆虐之后,摆香案,放贡品祈祷,希望能借此平息蝗神的怒火,对于神灵,自然和皇帝沾边,而且比皇权还要大,又有谁敢擅自更改呢。

其实“皇”字在古代并不是受到忌讳的字

我们现在接触最多的古代故事,就是影视作品了,而听大臣们对于皇帝的称呼都是皇上,不论影视作品是否纪实,但皇上这个称呼是真实的。

如果“皇”字是忌讳的话,是谁都不可以说出来或者写出来的。什么是忌讳,忌讳就是不能提也不能出现在任何场合吗。而皇上在朝堂上老百姓都可以直接喊出来,并且当做一种尊称,可见“皇”字在古代并不被忌讳。

忌讳的都是名字,比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玄烨二字就是在清朝被忌讳的,民间很多的故事人物都不能提及二字。唐朝名将李元霸,评书中其实是李玄霸,只不过因为和玄烨用了同一个字,所以是不能提及的,因此改为了李元霸。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古代的皇权时期,虽然有很多避讳,但是“皇”字是不需要避讳的,因此蝗虫的蝗字,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堂上,因为皇不被避讳,蝗字也就不需要更改啦。


小太阳D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要说蝗虫的这个蝗字在皇权时代为什么没有被修改掉?这就关乎到古代避讳的问题。

避讳是有讲究的,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而主要避的是人名中出现的字。他又分为国讳和私讳两种。

国讳自然指的就是皇帝的先祖和皇帝的名字中的字,一旦遇见就要避。比如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李渊当上皇帝后,所有人遇见虎字就得避。皇帝死后也只能称庙号,不能直呼其名。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时候,有个叫吕留良的学者,在他的著作中出现康熙如何如何的话,就让雍正以大逆不道给治了罪。

那么遇到皇帝名中的字应该怎么避呢?要么换成意义相近的字,比如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彻字,汉初的大臣蒯彻就将自己名字里面的彻字改成意又相近的通字。



要么直接去掉,比如韩擒虎为了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虎字,就直接把自己名字里面的虎字去掉。

还有缺笔、空字等方法。

私讳就是避家族里的尊者名字中的字,其方法和上面一样。

我们在看蝗虫的蝗字,有出现在皇帝名中的吗?貌似没有。如果有,遇见这个字用上面方法避开就行。

怎么可能因为这个字里有个皇帝的皇,就要随意修改呢?本身皇字并不需要避讳。难道高呼吾皇万岁有错吗?



蝗字比皇出现的早。在秦始皇之前都称君王,没有称皇的。而蝗字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已出现。蝗,螽也。部曰:螽、蝗也。

而且这个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含义。又不需要避讳,那有何必要要改呢?

皇帝也不能由着性子来。宋徽宗时就曾下令,皇、龙、君、圣等字民间都不能用,可是这样一来,人名和文字都改得乱成了一锅粥。最后不得已又自己下令废除了自己的命令。



那有皇这个字的字也有很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是改一个字,如果要改那就变成了系统工程。最后整不好还得自打嘴巴改回来,哪个皇帝会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说史听涛


孔子曰:“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意思是说,地位尊贵的人的名字要避讳(避而不用的意思),亲人长辈的名字要避讳,远近贤人的名字要避讳。比如说,孔子名孔丘,孔子之后,孔家传承至今80多代、数百万人,无一人名丘。

简而言之,要避讳的是名字,而非官职。

皇帝虽拥有至高无上的至尊之位,又是全天下百姓的父母,毕竟也只是个职位,不过有些特殊罢了。

故,古人要避讳的是皇帝的名字,而非皇帝这个职业称呼。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蝗”字,《说文解字》上说:

“蝗,螽也。今謂之蝗,按螽蝗古今語也”

意思是说,蝗虫,在古代叫蝗螽。

《说文解字》一书,可是东汉年纪的著作,此书中加个“古代”二字,亦足见蝗字之源远。在《说文解字》之前,先秦时期吕不韦所作《吕氏春秋》一书中,也记载了“蝗”字:

“蝗螟农夫得而杀之。”

吕不韦死的时候,秦始皇还是秦王,中国还没有“皇帝”这个称呼,可是蝗虫已经叫蝗虫了。秦始皇选了“皇帝”作为自己的封号,就没有想过给蝗虫换个名字?亦或是按照古书所云,称蝗虫为“螽虫”?

倘若如此。

那么,为了避讳丞相这个称呼,大象要不要改名?为了避讳司马这个称呼,胯下战马要不要改名?为了避讳大王这个称呼,拥有众多人口的王氏要不要换个姓?

秦始皇之所以没有避讳蝗虫的“蝗”字,是因为《礼记》上说了:

“礼不讳嫌名,名不偏讳。”

啥意思呢?按照礼法,读音相同却不是同一字,不用避讳;两个字的名字只出现一个字时,也不用避讳。比如,皇帝的皇与蝗虫的蝗虽然读音相同,却不是同一个字,不用避讳;即便蝗虫的蝗去掉虫字旁,也因为只用了皇帝中的一个字,不用避讳。

不过,秦始皇没有这么做,不代表所有皇帝都不这么做。

“大艺术家”宋徽宗就不一样,他在位时期,偏偏将避讳的范围扩大,不仅让全天下百姓避讳宋朝皇帝的名字,还避讳了诸如皇、龙、天、君、玉、上、圣等等代表至高无上的字眼。

如此,蝗虫就真的要被叫做“螽虫”了。随着蝗虫一起倒霉的还有城隍庙、黄鼠狼、黄毛丫头……

仅从这些名词的变动就足以看出,这些常用字的变动,对民间影响之大!若是龙字、圣字这些不常用的也就罢了,上字和天字这些常用字,如何避讳?

因此,宋徽宗推行的“避讳字扩大法案”遭到百姓的普遍抵制,此法在推出十年后,宋徽宗不得不亲手将其废除。宋徽宗在废除这条避讳时,还煞有其事地说:

“既非上帝名讳,又无经据,谄佞不根,贻讥后世,罢之。”

译文:既然这些字都不是皇帝的名讳,古书中也没有相关的避讳说法,为了避免百姓使用麻烦,同时防止后人嗤笑,还是收回这些避讳吧。

要知道,皇帝们为了民间避讳方便,也常常为自己的名字头疼。因为皇帝一旦起了个常用字的名字,那要改的可就太多了——

吕不韦在秦朝的官职是“相邦”,到了汉朝就成了“相国”,为啥会有这样的变动呢?因为要避讳刘邦。吕不韦不过一民间小相国,唐朝时期,为了避讳李世民的“世”字,观世音菩萨都被改了名字呢。

可见,避讳这种关乎百姓生活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搞出个大新闻。

喜欢看清朝宫廷剧的同学,不知有没有注意到一点:清朝的皇子们,起的名字大都是生僻字。估计啊,清朝的皇帝们也在想:万一哪个儿子当了皇帝,可不能让他的名字给百姓添麻烦啊!

如此,还想让蝗虫避讳吗?


记者李满


这个问题有意思,提出来时极具创意的,但是缺了一些逻辑性的思考。按照题主的意思,同音、同结构、同部分的字太多了:黄、惶、煌、凰、蝗、湟、隍、篁、徨、遑、鳇等岂不是都要改?就拿凰这个字来讲,凤为雄,凰为雌,所有就有了凤求凰。如果皇帝真的这么避讳,那他为什么不叫凤帝,而是要抢一个雌鸟的名号叫“皇”帝呢?

所以,对皇帝的名号避讳是有规章制度的,不是随心所欲的。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

古代避讳制度的大纲,所有的名号避讳基本上涵盖在其中。

为尊者讳

所谓尊者,不外乎帝王、君上、王上、天子等最高统治者。直接举例子:九子夺嫡雍正胜出之后,随即下令将所有兄弟的“胤”字改为“允”字,“胤”字成为了皇帝的专属。

还有一点是先帝祖宗的名讳,在本朝尚未结束之时也是要避讳的。比如康熙皇帝本名爱新觉罗·玄烨,自玄烨死后到清朝覆灭之前,上至皇亲国戚,下至乡野布衣,都是要避名讳,不能用这两个字。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帝王含义的字,如皇、帝、王等,这都是为尊者讳。

为亲者讳

这是离我们最近的避讳。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取名字都排字,既是文化传承,又是本宗血缘标识。在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后代取名字是不能和前辈起冲的,即不能重字,否则就会落入“与祖先同辈”的误区,乱了名分。

有些家学渊源的人家时代修有族谱,有些世家大族甚至有不得与祖先同名的规定。族谱记录越久远,取的名字越多,族谱名序越长。

为贤者讳

这个更好理解了,从古至今,孔丘、李耳、李世民、毛泽东等大圣大贤,没有人敢随随便便取,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样的硬性规定,但是这种观念似乎已经深入人心。

笔者上高中时有一个舍友名字叫做岳小飞,他告诉笔者,刚出生的时候其实想取名字叫岳飞,结果没几天就在长着的阻挠下,迫于压力在名字中间加了个小字。为什么要改名呢?用我们这里的话说叫做:“背不住名字!”岳爷爷是何等人也?一般人是扛不起这个名字的。

除了避讳的种类,还有避讳的范围!

避讳名号。所谓名号,指的是名、字、号。就像大家所熟知的,古人一般分为姓、名、字、号。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不论是至尊至圣,还是至贤至亲,都不会避讳姓。在李唐王朝,没有任何皇家血统的李白仍旧可以使用李姓。

避讳的是什么?避讳的是名、字、号。但是在后期,名字合体,号也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最重要的避讳就落在了名字上面。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名字指的是名与字,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姓名。如唐高宗李渊,“渊”字从李唐王朝开始就要成为帝王避讳,不能轻易使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皇、帝二字仅仅是不能直接用,与其同音之字数不胜数,但是其含义却大相庭径,所以根本不用避讳“蝗”这个字,我想也没有皇帝会跟一个虫子抢名字!


【文 / 楚南青史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