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医生陈浩是

江苏首批赴武汉支援医疗团队成员之一

出发前,他的妻子护士袁雨

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先有大家,后有小家”

“你放心去,这个家由我来守护!”

夫妻俩对话虽短

却字字千钧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

太多人面临这样的抉择

面对疫情,我们忧虑生死,害怕告别

但同时也感受温暖、传递希望

站在最前线的

是你,是我,是每一个人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走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ICU病房,问诊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当李兰娟脱下防护服后,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

网友纷纷表示心疼:李奶奶,您辛苦了!古稀之年,她仍然像斗士一样冲锋一线。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一个97年小姑娘,瞒着父母支援一线。爸爸知道后,在和她视频通话时,担心地哭了。那是她从小以来第一次看见爸爸落泪。

记者说:“你(对着镜头)给家人报个平安吧。”

她忽然背过身去:“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圈,但我不能哭,护目镜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对不起。”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你把我宠得像个小孩,我会不习惯你不在家的日子。你是军人,又是医生,还是党员,这是你的职责所在。作为妻子,我无条件支持你;作为同行,我更能理解你的选择。你放心,我会照顾好爸妈,照顾好调皮的小孩,照顾好咱们的小家,让你在前方没有后顾之忧……”
这是医生李果的妻子陈琼写给他的信,薄薄的纸张却装满了浓浓的温情。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1月31日,南京,公安检查站,一个戴口罩的男人从车上往下搬箱子。他对执勤民警说:“拿点东西给你们!我从土耳其人肉背回来的。”

打开箱子,是满满一箱口罩,民警问他:“您贵姓?”男人回:“免贵,中国人就行了!”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按照预期,武汉火神山医院顺利完工。一位工人自大年三十接到任务,全程参与了医院建设。拿到工资后,他第一时间询问捐赠途径,想把工资捐给最需要的人。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周浦镇里仁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城中村,村民朱全娟,家里有几间房出租给来沪打工人员居住。

目前有2户返沪人员因为疫情没有外出工作。朱大姐主动免去他们的房租,并霸气地说:“疫情不结束,房租一直免。”

山东日照一主管护士甄潇出征湖北,收拾行李时遭到6岁儿子的阻止。儿子哭得撕心裂肺:“我不管生病,我要妈妈!”甄潇忍着泪水奔赴战场。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武汉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人满为患,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但镜头前拿着话筒的这群人,虽然也害怕,但向全国播报时却异常坚定。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武汉封城,餐馆歇业,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却仍在经营。为了保障金银潭等医院的医护人员就餐,店主小姐姐每天要做将近1000份

盒饭。

一份盒饭里,有胡萝卜炖牛腩,土豆炖五花肉,一个青菜再配上一个鸡蛋或半个玉米,量很足,仅卖16块钱。以当下的物价,店主小姐姐一直在赔钱。

店主小姐姐自己忙不过来,便拉来了父母兄妹。别人不解问她为啥要干。她挠着头想了半天:“我看到医护人员的朋友圈,很受不了,我想做这个事儿。”

武汉封城第一天,86岁的武汉儿童医院专家董宗祈仍然坚持坐着电动轮椅去门诊部坐诊。

有人问他:“特殊时期为什么不在家休息?”他回答:“你说我一辈子为了啥,不就是为了病人吗?”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汪勇,一个平时骑着小三轮,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员。

大年三十晚上,他自发把私家车开到金银潭医院,接送医护人员下班。

在他的影响下,更多人加入进来,志愿工作也慢慢扩展到运送医疗物资、生活用品、盒饭、医生急需的拖鞋指甲剪…….他说,“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菜农秦师傅, 45岁,他听说武汉卓尔万豪酒店里住着近400名医护人员,便骑着电动三轮车,一路打听地赶来。

“听说医疗队住在这里,我送些新鲜的菜来。”

“这是最新鲜的!我只有这么多了。”

40公里路,24箱蔬菜,看着他冻得通红的脸,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哭了。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近日,杭州一位物资捐者“林生斌”上了热搜。3年前,他因为经历“保姆纵火案”与妻子和3个儿女阴阳永隔。疫情当前,林生斌四处奔走,捐赠了价值9万元的5000个口罩。

这一举动引得无数网友纷纷落泪:这大概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最好的体现吧.....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确定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就放心了。”近日,刚解除医学观察的甘孜县公安局南多派出所所长陈林,坚定地拒绝了医生劝他回家休息几日的建议,立即办理了出院手续,于次日返回工作岗位。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湖南常德,90后小伙郝进捐了15000个口罩。这些口罩是去年他所在的打工单位抵扣的工资。村支书要付给他钱,他说:“一分钱都不要,我不能发‘国难财’。”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疫情爆发初期,一位河南女导游,组织她的游客,从泰国买了40大箱防护服扛回国内,直发武汉。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前几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医生点了两份外卖。下单的医生体贴备注:如果快递师傅介意医院环境,我可以到路边拿,不用送上楼。

半小时后,快递小哥不仅把饭菜送上了二楼,店家还免费送了两个菜,并附了一张字条:“医生:辛苦了。送一份肉一份菜。"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87岁的唐遂成是曾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老兵。近日,他向老河口防疫指挥部捐赠了2万个医用外科口罩。他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老兵,我有义务为人民做点事!"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2月2日上午,90多岁的拾荒老人于大叔来到丹阳居委会,要求捐款200元。

于大叔说:“每天晚上都看到居委会的灯亮着,就知道你们还在加班,我也没什么能帮上忙的,这点钱给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买点吃的和口罩,一点心意。”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他居委会不能接受钱款捐赠,可他却说“又不是给你的,你拒绝啥。”老人的恳切让这份爱心难以拒绝。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大年初五,袁先生的家具厂接到了一笔20万元的为武汉火神山医院预定医疗柜的订单,他当即表示:“不用买,我们免费捐赠!”由于自家储备不足,袁先生积极协调当地家具协会。14家企业连夜加班,一夜之间就凑齐了订单。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美国东部时间除夕前一天,武汉大学纽约地区校友会的公众号变成了日更。30名武大校友科学分组,发起募捐文。

这些没有任何慈善工作经验的上班族和硕博士们,在近30天里,筹集近千万元人民币,将5批次共计270万件的医疗物资,由校友企业配送到武汉及湖北省受疫情影响地区的90多家医院。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95岁教授张礼的直播授课备受好评。由于疫情,学校不得不把课堂搬上网络。许多学生担心老师“玩不转”,毕竟老师年纪大了,对网络这些新鲜事物接触得少,但老教授却在助理的帮助下应付自如。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1月31日,一位热心小哥开着大卡车来到济南西站。将500斤消毒液原液卸载原地后,没留下任何信息,便匆匆地走了。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1月24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中建三局的挖掘机驾驶员毛元斌在吃盒饭。

除夕夜,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灯火通明,建设团队放弃与家人团聚,加紧建设这座专门医院。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原型人物陆勇,近期再次出走印度。为了贡献一点绵薄之力,他和云南大学印度研究院柳老师大年初五跑到印度,筹措到了3000个护目镜和3000个N95口罩。这世界上没有神,但是却有真的侠士。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入户、登记、排查……晚上10点钟,安慧北里社区的社工孙月英挂断了最后一个排查电话,完成了当日100%摸排任务。还有3个月她就正式退休了,她说,要再打好这最后一场硬仗。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赵英明,听到没有,平安回来,一年的家务我做!”

在广元市首批派往武汉医疗援助团队的送别现场,一个男子带着哭腔冲着车内妻子大喊。这一句话被网友称赞为超过“我爱你”的最美情话。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2月中下旬,辽宁辉山乳业向湖北襄阳捐赠牛奶,在外包装上有这样一句醒目的文字——牛奶是捐的,随便喝;医生是借的,还回来的时候一个都不能少。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2月1日,扬州一名10岁女孩来到派出所捐款。从小黄鸭储蓄罐里拿出来的有纸钞,也有硬币,总共495元。同时交给警察叔叔的,还有一张纸条:武汉加油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1月31日20时,吉林市室外温度-20℃,国网吉林供电公司昌邑区供电中心的李欣、李令泽来到了吉林市传染病医院的大门外,对10千伏和平线开展红外测温特别夜巡。6天他们巡视了8次,他俩说定会确保供电,疫情不退去,他们不休息!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绍兴市人民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徐小奇推着小车准备给患者送饭和药,迎面走来一个同样穿着防护服的人,她感觉异常熟悉便忍不住问:“请问,你是陈炳吗?”对方愣了一下:“你是小奇?”夫妻俩紧紧抱在一起,虽然同在一个医院,但俩人已经几天没有见面了。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腊月二十七,刚刚返回江西过春节的90后廖佳明又坐上了返回成都的飞机。他是四川恒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为了生产口罩,他给返乡过年的工人们一个个打电话,不仅承诺报销车费,还发放3倍工资,确保过年期间的口罩生产。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武汉95后护士李慧向上级递交了请战书,她写道:“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父亲在网上看到消息,忍不住给女儿打来视频电话,虽然一度哽咽,但他还是对女儿说:“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等你回家!”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除夕夜当天,即将奔赴武汉的陆军军医大学卢娅利搂紧女儿道别:"你知道的,妈妈是军人,也一直是你的骄傲,和爸爸在家等妈妈回来好吗?"

7岁的女儿一边哭一边撒开了手说:"妈妈,那你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回来。"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一位97年的四川小伙和朋友出钱筹集25万只口罩,并在物流的绿色通道下加急送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机构。

小伙说:"经历过汶川地震,那年还小。这是我长大后第一次碰到灾情,只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帮助医护人员。”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武汉封城,河南沈丘的退伍老兵王国辉听闻火神山建设的消息,忧心忡忡:“吃的怎么办?”

大年三十早上5点,他起床拍门叫醒本村村民,让大家起来收拾菜。20多口人半天集齐并装车了5吨蔬菜。

王国辉只身上路,年三十儿晚上八点,把菜送到了武汉。他曾在武汉服役:“1998年抗洪,我在一线。2008年冰灾,我在一线。这次疫情,我理所当然也该去。”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山东日照,一名环卫工大爷在派出所扔下了12000元钱,还附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急转武汉防控中心,为白衣天使们加一点油,我的一点心意。落款是:东巷环卫。

媒体辗转找到了这位环卫工大爷,他告诉记者:“人家能豁出生命,咱不能做点贡献吗?我只是为武汉人民做一滴水的贡献。”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尽管疫情形势严峻,浙江省嘉兴市出租车司机周勇仍坚持出车。他每天都要去定点消毒,车位座套隔一天一换。他表示,出租车是城市的门面,虽然乘客少,但总会有需要他的人。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骑行代购”是90后王震的义行善举。他每天在赵洼村、镇里药店、超市间来回穿行。哪怕是一瓶抗压药、一袋纸尿裤、快递收取……他都尽量满足居家群众琐碎的购物需求。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坐镇一线、眼神坚毅的钟南山院士;剪短长发的医护人员;相濡以沫、共战病魔的老夫老妻……61岁的云南退役老兵周明华每天都手绘油画。

他说,自己关在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与其干着急,不如想办法为这些“最美逆行者”加油鼓劲。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把村里种的大葱捐了!河南嵩县竹园沟村的村民想为武汉做点贡献。

由于找不到机械,村支书朱德林带领300多名村民用手刨出了10万斤大葱。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我打算不举行葬礼、不开追悼会,已经联系了殡仪馆准备火化,明天一早我们直系亲属参加安葬。”

1月29日,武威高速路政大队副大队长周生红的父亲过世,周生红立即向组织这样保证。办完父亲的丧事,周生红便又迅速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

武汉一群环卫工人在医院做保洁后,到酒店隔离14天。退房后,酒店经理却几度哽咽,这些房间干净得完全不像有人住过。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据报道,今年以来,面对医疗防控物资紧缺的形势,全国有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 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业务,几乎是行行“跨界”,全体拥“医”。

在很短的时间内,不少汽车、化工、机械企业都投入到这场紧急保供的战斗中,他们有的“强行”转产,从无到有建起口罩生产线;有的加速研发,用新技术新工艺让防护物资加速到达一线;有的全力培训工人,少量人力也能快速投产。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网课学习、军体对抗、兴趣拓展……近日,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学员们通过网络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近日,身在湖北支援的火箭军某部队医院主管护师赵晓林收到了儿子刘奕良的来信,有几处文字是这样的:
亲爱的妈妈:您在那里好吗?……我上小学时,您去参加刚果(金)维和、部队抗震救灾这些任务。读初中时,您是护士长,有时半夜也要去抢救病人。去年一年,您经常出差,我也习惯了和爸爸一起过。但这次您要去抗击疫情,我真的很难受!……
对不起老妈,我现在给您写信,写了几行字纸就湿了。您走之前的那晚,因为您误会我在玩电脑,我顶撞了您,伤了您的心,让您一晚上没有睡好……


我会照顾好自己,按照学习计划去努力,放心吧妈妈。加油,武汉!加油,妈妈!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2月17日,火箭军某部医院副主任护师李晓莉作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武汉,其子王子凯为其作诗壮行:
庚子新岁,荆楚染疴又逢雪披,举国战疫犹酣,万众心手相牵:“谁说春天来临?那只是日历的谎言,只要还有一座冰城,我们就不忍心立春”。
十七日凌晨,我英勇的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再次闻令而动。相煎何急?江城晦瞑的冬疬;驰援为谁?祖国明媚的春意!故,为出征将士赋壮词以寄之。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段梦秋和同在医院工作的丈夫、四级军士长许龙飞都是湖北人。接到医院要抽组医疗队支援湖北的通知后,段梦秋迫不及待主动请缨。
出征前一天,恰逢儿子6周岁生日,全家人一起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儿子悄悄地趴在段梦秋的耳边告诉她,他许的生日愿望是希望妈妈可以早点打败病毒,早点回来!

这些故事悄无声息地发生在你我身旁

这群人不要赞扬与褒奖

不图报酬与名利

只是想用实际举动

为“抗疫”贡献微薄的力量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生活在继续

爱心仍在接力

传递接力棒的

可能是大城小镇一天未休息的药店的营业员

可能是从清晨到深夜巡逻在城市郊县、大道小路的城管

可能是站在人口最密集地方的超市售货员

也可能是自发站出来的千千万万个志愿者

……

记住这50张面孔,不仅仅因为感动……

爱像圆周率,无限不循环

疫情让我们空间隔离,心贴的却更近

让我们暂时窘迫,却更珍惜美好的生活

殷忧启泽,多难兴邦

当信心、耐心、爱心环环相扣

请相信

我们马上就会拥抱最美丽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