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万箭穿心》李宝莉: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要说悲催,莫过于《万箭穿心》中颜丙燕饰演的李宝莉了,被出轨、被离婚、命运捉弄成为单身母亲,好不容易供养孩子上了大学,却还被孩子撵出了家门。为什么很多任劳任怨的父母,付出一生,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万箭穿心》李宝莉: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01没有给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近日重新看了电影《万箭穿心》,尤其是后半部分,看的特别心酸。

李宝莉是城里姑娘,有个售货员的工作,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在那个年代,条件还算是挺优越的。

她跟来自农村的知识青年马学武结了婚,两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学历不同,在婚姻中的问题慢慢凸显。

争吵、咒骂,马学武受不了强势的李宝莉而出轨了,甚至想离婚。李宝莉心有不甘,在悲痛中举报了跟情人在小旅馆约会的马学武。

马学武工作和名誉都受到重创,忍受不了而跳河,就这样,她成了单亲母亲。

失去丈夫的李宝莉,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支撑着整个家庭。她供养着孩子和婆婆,但是由于家庭负担太大,她做起了担担,靠挑扁担养活一家人。

前半生她太强势,后半生的卑微来“还债”。


《万箭穿心》李宝莉: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辛辛苦苦半辈子,好不容易儿子考上大学,本以为是举家同庆的时候。儿子小宝居然在这一刻,赶她出门。

看着电影中青春期的小宝,感觉特别生气,对于多年来用肩膀撑起这个家庭中的母亲,居然这么狠心,活脱脱一白眼狼。

小宝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查到了父亲的死跟母亲有关,他认定,如果不是母亲举报,父亲也不会承受不了压力而自杀。

可是,明明是小宝的父亲有错在先,作风不正(出轨),被举报后承受不了压力而把一家子遗弃了。

要知道,活下来比死去更要艰难。

可是李宝莉费劲艰难那么多年,换来的,竟然是儿子的仇视。为什么她付出这么多,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呢。

返回电影开头,我们看到,幼年的小宝,看到更多的是母亲对父亲的责骂和各种不给面子。再后来就是眼见着父亲的离开,再后来,由奶奶来教导。

对于小宝父亲的死,奶奶对这个儿媳妇肯定是有怨恨的,如果她同意离婚,也不至于这样。

奶奶在教育孙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把对儿媳妇的仇视带给孩子,这是显而易见的。

而李宝莉,在多年来的,最多的是工作挣钱,跟孩子的交流极少。她似乎除了作业写完了没救没有太多交流。

再加之她自己的三观也有偏颇,种种境况下,让孩子形成了很奇怪的是非观。把父亲的死归咎于母亲,把母亲多年的付出看作是理所当然。

《万箭穿心》李宝莉: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02你的爱,没有界限

但是还有一种孩子,跟父母的交流并不少,而且在年幼的时候,非常听父母的话,特别乖巧,但是一到青春期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最可惜的,是有些孩子,一有不顺了,就会想到自杀,去跳楼。因为父母不给买新手机而威胁要自杀。因为父母不让看电视而去跳楼。

电视剧《奋斗》中,因为打游戏而没有毕业的高强,回到家受到父亲的一顿数落。威胁父亲跳楼结果真的一跃而下。

生活中如此极端的并不少。为什么这孩子会这样,他们没有看到父母的付出,而只顾自己一时的心情之爽呢?

听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讲课中,她提到一点儿:“你的爱没有界限!”

因为太多次只要他要你就给,而且他觉得给父母提任何要求,父母都会答应的。有时候纵使开始不答应,他闹一闹、撒个泼也会答应的。

这是你从小没有给他一个限制,让他感觉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这样的孩子,他不会换位思考,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容易漠视规则,也不懂得感恩,而且容易在自己的情绪里钻牛角尖。甚至一旦失意了,就容易走极端。

《万箭穿心》李宝莉: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03给他一定的自由

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是非观,给他设限,但是也不能太过。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走另一个极端。你就得按照我设定的道路去走,我都是为你好。

这样长大的孩子,在上学时可能会说学霸,也很乖巧,但是一旦走向社会,脱离父母的视线,性格容易出现心理畸形。

网络几年前看到一个北大博士好几十年不联系父母的消息,母亲在临终找她,想见他一面,得到的缺是很冷漠的拒绝。

对于孩子的限制,从小就太过,以致于最后他形成叛逆。《小欢喜》中的乔英子,在母亲宋倩的各种要求和压迫下,被弄得喘不上气来,一步步走向抑郁。

给孩子设限太多,容易把他逼入另一个死胡同,你的爱需要锋芒,但是也不能满身都是,刺得孩子遍体鳞伤!

《万箭穿心》李宝莉: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项调查显示,懂得感恩的人罹患抑郁和焦虑的概率更低。

不懂感恩的孩子,最后总会感觉失望和不满。

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是非观,让他心存感激地面对这个世界;给他设限,让他懂得敬畏规则;给他一定空间,让他能够展翅高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