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舊音雜談:《他們相聚在“泥瓦匠”拆散的家庭》

舊音雜談:《他們相聚在“泥瓦匠”拆散的家庭》

1984年5月的一天清晨,京山縣永興區義和村農民袁生海的妻子易桂香跟一個泥瓦匠跑了!

袁生海與易桂香是結婚十五年的夫妻!

裂痕,是這樣產生的

1969年,中秋之夜,袁生海、易桂香經人介紹,結為優儷。那時候,袁生海虎背熊腰,聰明能幹;易桂香端莊大方,樸實勤快。光陰似箭,轉眼十多年過去了,1982年,袁家禍不單行:二老相繼去世,袁世海也得了嚴重胃病。四口之家,十畝責任田,都落在了易桂香肩上。她起早貪黑,裡裡外外,一個人悶著頭幹,好讓丈夫休息治病。一年過去了,袁生海的病不見好轉,易桂香卻累病了。易桂香埋怨丈夫:不在家好好養病,卻成天到處遊逛!袁生海也不滿妻子:不體貼人,還給自己造亂子!一次,易桂香給秧苗追肥不慎,造成秧苗損失。袁生海責問易桂香:為什麼不問一聲?易桂香聽了氣不打一處來:你能幹,你怎不幹?我是你家長工嗎?袁生海性起,“啪”,一巴掌打去,易桂香當 即鼻嘴淌血,倒在地上。

裂痕拉開了。以後“戰事”頻起,易、袁矛盾在加深。袁生海好交遊,經常引來三朋四友到家吃喝;易桂香不買賬,有時撕破情面,與人爭吵。袁生海十分惱火,以牙還牙,把“戰頭”燒到易桂香的孃家人身上。易的父母來了,袁生海不理不睬,連吃飯也不與之同桌。為此,易桂香多次與袁吵架,但吵一次捱打一次,易桂香悔恨極了。

感情,是這樣轉移的

1984年2月,義和村來了一個外地建築隊,幫村裡打井修水塔。建築隊只有四人,但來自五湖四海。一次,一個名叫周洪勝的湖南泥工病了,袁生海請他到家裡休息治病。

周洪勝三十多歲,身高體健,生點小病,不幾天就好了。臨走時,他跟袁家挑水打柴,幹得汗流浹背。易桂香十分高興,覺得這個人還有點良心,請他以後多來玩。周洪勝倒也聽話。三天兩頭來幫忙做事。山上、田裡、家中,只要易桂香發話,他都下死力去幹。時間一長,她對周洪勝越來越信任,而對袁生海愈是橫豎看不慣。一天,她當週洪勝面訴說自己命苦,聲淚俱下;周洪勝對她表示;只要用得著,願效犬馬之勞。不久,袁生海胃病發作,住進縣醫院。這天晚上,周袁勝闖進袁家,兩眼直勾勾地看著易桂香說:“你跟我走吧。”說著,他抓住了易桂香的手。他又煽動說:“你跟袁生海有什麼好處?我家住在湖南道縣城關,家裡只我一人,我原來是種茶的,吃的是商品糧,你去後可以轉商品糧。那裡活路輕鬆,文化生活又好,我還有很多存款,到時候生活不比這裡好些?”一席話揪痛了易桂香的心病,但她還是拒絕了周洪勝的要求。

周洪勝哪肯死心。兩天後,他懷抱一包炸藥,口含導火索,來到袁家,“葉”地跪在易桂香面前:你不跟我走,我就死在你面前;我死了,你和袁生海都得坐牢!易桂香嚇得兩腿打抖,語無倫次:“我……我跟你走……。”兩天後,易桂香撇下孩子和丈夫,跟周洪勝一起跑了。

悔淚,是這樣流下的

幾個月後,易桂香、周洪勝拖著疲乏的步子,帶著滿身的泥土,來到湖南道縣。原來他倆是因路費不夠,一路做小工流浪輾轉而來的。

在一間小瓦屋前,周洪勝站住了,說:“到家了,進屋吧。”易桂香愣住了:不是說一棟新瓦房嗎?而眼前的這片小屋雜草叢生,搖搖欲墜。進屋來,一股黴氣嗆鼻,端蝠、老鼠亂竄。易桂香疲乏不堪,想找個位子休息一下,找遍了屋子,最後才從一堆垃圾裡拖出一把三條腿的椅子來。

往後的日子更難過。家裡一貧如洗,全部家當是一張木床、一口木箱、一壘半塌鍋臺。被子是周洪勝從外面帶回的,衣服是易桂香從家裡拿來的,吃的是從街上高價買回的。一天早上,家裡斷炊了,一問,方知無錢買米。“不是有存款嗎?”易桂香問。周洪勝臉上顯出狡黠的笑:“當初是在哄你!“什麼東西喲1”易桂香氣極了!

不久易桂香便從鄰居那裡得知,周洪勝並非孤身一人,他曾結過兩次婚,都因感情不和而離異,留下一個八歲的兒子。周有父親健在,只因周好吃懶做,不堪教育,父親帶著孫子在旁單過。於是她怒氣衝衝質問周洪勝,而周洪勝卻反唇相譏:木己成舟,還能反悔?她責罵周洪勝,周就拳腳相向,她落得鼻青臉腫。此時此刻,易桂香才如夢初醒:自己貪圖享樂,反倒給騙子當了玩物!

悔恨的淚水,從她那不再迷惘的眼睛裡流出!

破鏡,是這樣重圓的

袁家盼易桂香歸來,望眼欲穿!

易桂香的出走,使袁家生活更亂套了:田裡無人照管,家務沒人料理,孩子哭著要媽媽,袁生海坐臥不安。在嚴峻的教訓面前,袁生海開始覺醒:近幾年來,自己身患有病,家裡、田裡全是易桂香一手料理、她日夜操勞,忙裡忙外,人都累病了,我卻難得有一句好言相待……他越想越悔,越思越恨,恨自己缺情少義,至使妻子離他而去。他找到縣婦聯,希望縣婦聯能幫他家人團聚。

京山縣婦聯熱情接待了袁生海,詳細詢問了事情的前前後後,並立即派出調查組。很快與湖南道縣婦聯取得聯繫。不久,道縣婦聯回信查有此人,急盼回家!京山縣婦聯當即通知袁海生,併為他出具了證明,讓他和村政法主任一道,到湖南道縣接人。然而,周洪勝得知消息,暗中活動,轉移了易桂香。袁生海只好徒手而歸。

京山縣婦聯對此十分氣憤,立即信函道縣人大常委會,請求支持。湖南道縣人大常委會跟極極協助,秉公執法,處理了周洪勝,收容了易桂香。京山縣婦聯聞訊,立即派副主任田遠英以及鄉、村政法主任到湖南道縣。1985年1月15日,離家半年的易桂香,終於帶著滿面的愧色回到自己的家園,開始了新的生活!

易桂香、袁生海破鏡重圓,可喜可賀。然而,喜慶之餘,人們不禁深深感嘆;易桂香,這個當初樸實勤勞的婦女,後來竟墮入泥潭,為什麼?究其源由,袁生海不同農事,態度粗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個泥瓦匠的要扶、利誘更是直接原因,但是,作為一個妻子,在丈夫生病、家規窘困之時,應當挺起腰桿,維繫家庭的平安。遺憾的是,她在固難面前低了頭,在錢財面前動了心,在享樂面前做了俘虜,置夫妻情義於不顧,拋夫棄子,出走他鄉,結果上當要騙。追求享受卻被享受所拋棄。對於易桂香來說,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而對於許許多多的人來說,難道不是一面可資鑑戒的鏡子嗎?

希望喜歡的能關注下舊音雜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