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明钢材更坚固,为何以前的战列舰甲板要用木材来铺设?

魜溣


其实木材是铺在钢板上面的,并不仅仅是一层木头,木头本身不起承重作用。具体作用是防滑、隔热、不结冰、不烫脚等,另外上面铺一层比较轻的木头还能有效降低重心。不仅是战列舰,其实早期的民船、航母、大型巡洋舰都是在最上面铺一层木甲板。

首先解释一下降低重心的作用。都知道同体积木头比钢铁轻,如果从上层为装甲甲板下层为普通甲板那么军舰的重心将会偏上,这对舰炮射击稳定性非常不利。如果改用上层为普通钢板加木质甲板,下层为装甲甲板那么舰体重心将下移,木+钢板相比于全部使用钢板排水量也降低,省下了的吨位可以用在其他方面。下图为大和号纵剖图,我们可以看到水平装甲带并不是直接在第一层甲板,而是自上往下第三层,所以铺设的木甲板跟承重和防护没有关系!

举个例子英国光辉级装甲航空母舰,由于采用全装甲甲板,整个航母的重心上移严重,所以最终只能采取降低飞行甲板的办法来保证稳定性,相比于皇家方舟号航母,光辉号的干舷低超过5米,飞行甲板的降低又导致机库被压缩。全舰装甲总重达到4941吨,占总排水量的21%,机库只有一层,载机只有45架。

另外的作用就是防滑隔热。军舰大风浪航行的时候难免会有海水飞溅到甲板上,另外下雨的时候甲板也会打湿,如果采用钢板装甲那么会非常滑,不利于人员行走。另外钢板被太阳曝晒后会变得非常烫,说点极端情况人摔一下会不会被烫伤了。甲板下面人员的工作环境也会因为上面的高温钢板变得非常热。在那个又坚固有隔热又防滑的材料不多见的年代木头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对航空母舰甲板来说,木甲板有助于增大飞机摩擦,而且甲板出现损坏的时候方便维修。

所以采用木甲板并不是考虑坚固程度,而是看中了木材的轻便防滑耐热。再往后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防滑耐热的甲板取代了木甲板。

关注雏菊西瓜,探讨军事,谢谢支持。


雏菊西瓜Peterpan


战列舰的甲板并非只木材来铺设,而是在钢制甲板表面,再铺设一层木质甲板。

衣阿华号战列舰舰艏的木制甲板,可以看到部分木制甲板已经脱落,露出下面的钢制甲板

铺设木质甲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可以进行隔热

当时的战列舰,并不像现代军舰那样有空调来给舱室降温。如果不在钢制甲板上铺设木质甲板的话,钢制甲板在受到太阳直晒后会发热发烫,这样在甲板下居住舱内居住的水兵就如同进入桑拿房一样受罪,长时间这样,会影响战斗力。

在维护过程中,衣阿华号战列舰舰艏的木质甲板全部被剥离,可以看到露出固定螺栓

2.有防滑作用

战列舰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恶劣海象,在这种情况下,甲板表面是会被海浪打湿的。在铺设木甲板后,水兵在甲板活动时就不容易被滑倒(钢板在沾了水以后会变得很滑,虽然可以在钢板上制造出防滑纹,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是比较麻烦的事)。

3.可以使战列舰更美观

当时各国的战列舰,可以说的上是各国国威的象征,所以需要非常漂亮。在铺设木质甲板之后,可以让战列舰显得比较华丽威严。

20世纪出现的战列舰,在钢制甲板上面铺设的木制甲板一般来说都比较厚(厚度在76至152毫米左右)。而且战列舰所铺设的木制甲板的材质也非常讲究,一般用的都是较好的木材(价格也比较昂贵)。

衣阿华级战列舰后部的木制甲板(三号主炮塔附近)

铺设木质甲板的过程一般是,在铺设木质甲板之前,钢制甲板表面会进行处理,一般是铺设一道防腐蚀和缓冲的涂层。然后用螺栓将木质甲板固定在钢制甲板上,最后进行水密处理。另外,在战时,为了降低可视度和防火阻燃,一般还会在木质甲板表面刷一层涂料。


历史君观


战列舰的水平甲板也是钢制,木材只是在钢甲板上层铺设。用木材来制造上层甲板,主要基于这么几点考虑:

一是木质甲板重量轻,可以降低战舰的结构重量和重心。

二是木质甲板防滑性和隔热性明显比钢板好。战舰航行的时候雨天需要防滑,纯钢结构的甲板不太合适——现代战舰自动化程度高,但一战、二战时期的战舰自动化程度低,基本都要靠人,所以那时的战舰人员编制很多,由于那时没有什么防滑涂料,自然就用木质甲板来防滑;而在晴天的时候,如果是钢制甲板,被暴晒后表面温度能达到摄氏50度以上,人员在上面行走很不舒服,同时甲板下层舰员的工作环境也很糟糕,和蒸笼一样,铺一层木甲板就能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高寒地带也是一样的道理。

三是木质甲板在战斗中被炸坏更容易修复。钢制甲板一旦被炸弹命中,炸穿不说,还容易弯曲变形,修理起来很麻烦,而木质甲板只需要将炸断的部分更换就行了。虽然现在看来钢制甲板比木质甲板更容易维修,但当时情况并不是如此,有不少损管人员都是木匠。

四是风帆战舰时代延续下来的传统在各国海军心中还挥之不去。因此,在二战初中期,美日海军航母的飞行甲板,以及大多数国家海军战列舰、巡洋舰等的上层甲板都采用木质,特别是战列舰采用的还是很贵的柚木。柚木有“万木之王”的美称,木质细密,硬度大,纹理美观。在日晒雨淋,干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不翘不裂;耐水、耐酸、耐火性强,能抗白蚁和不同海域的海虫蛀食,极耐腐。(S)


联合防务


甲板通常指船只的船体上与外界分隔的永久覆盖物, 主甲板是构成船体顶部的水平结构物,既可强化船体,也可供人员在上面行走或工作。因此我们要明白一点,战列舰并不是只由木甲板一层组成,在木甲板下层是一层金属甲板,木甲板只是铺设在金属甲板表层罢了。而战列舰的防护层甲板,则是在木甲板下面的舱室还要往下的位置,形成一个装甲盒,对舰体内的关键部件进行防护。

而且战列舰的最外层装甲怎么可能只是一层木甲板,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各国还要尽力为海军研发各种口径的的穿甲弹呢?但是为什么各国都会在战舰甚至潜艇甲板表面上铺设木甲板呢?

如果题主有幸在轮船上体验过在暴风雨中航行,就应该会明白当甲板被弄湿时,它会非常的滑。在海战中,战列舰由于加减航速以及被炮弹掀起的水浪,甚至于船员的血液,会导致甲板上经常是湿的,如果采用钢甲板的话,则会非常的滑,以至于船员的甲板作业都无法进行,这样会十分影响一艘战列舰的战斗力。

况且,即使在现代船只的甲板上,也是被覆了一层特制的防滑涂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材料是柚木(直到现在,柚木仍然是作为甲板的首选材料)但是在造价相对低廉的舰艇上,如驱逐舰,卫舰和轻型护卫舰,们的甲板通常是用粗砂混合的油漆,即使被打湿,这种涂层仍会拥有很好的防滑性能。

其次,如果表面是钢制甲板,则舰船在靠近赤道的海域航行时,会被太阳暴晒,金属导热系数非常高,因此后果可想而知,下层甲板会变成一个大蒸笼!同样,若是在高纬度海区航行时,又会导致下层甲板变成"大冰柜"。这样的话会十分影响水兵的生活质量,导致战斗力下降。因此在表面铺设一层木制甲板,会起到保温隔热作用,对保持水兵的战斗力由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这样的代价便是增加了一定的排水量。

还有,在战列舰上,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露天炮台,而这些后膛炮的弹药在作战时则会摆放在甲板表层上,也就是炮台的旁边。而使用金属甲板的情况下,由于金属和其他材料之间摩擦而产生静电,万一在战时,静电积攒到一定的量被释放导致电火花,很容易引爆甲板上摆放的弹药,导致一场灾难。而木头的绝缘性,使其成为了铺设表层甲板的绝佳选择!而且木制甲板在战损后,也便于更换。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保持传统,在军队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海军中。况且海军作为三军之中的贵族军种,更应当配备有昂贵的木甲板,使用木甲板可以让军官以及水兵,体会到早期的风帆战舰的传统。而在木制甲板的材料里,最高品质的材料则是柚木,战列舰作为一个大国的象征,大都会采用高品质的甲板,二战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一直都在使用柚木作为甲板。柚木具有耐腐蚀,不易燃,质量轻的特性,因而被大量采用。而相对贫困的日本海军,则是采用台湾的红桧木作为甲板。


雷姐的机械空间


这问题问的,战列舰时代,甲板表面确实是铺的木头,但这只是木质地板,是铺设在装甲钢板之上的。装甲钢板才是真正的主甲板,木头层只是主甲板的上层外皮罢了,战列舰的甲板就是钢质的。

就像现在家用的木制地板一样,难道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木地板,就奇怪为啥不用钢筋混凝土做楼房地面,而用木头吗?晕。

从来就没有一艘战列舰主甲板是木头的!

1,木头不防弹,无法提供水平防护;

2,战列舰主炮塔每个都是上千吨的,什么样的木结构甲板撑得住?即使勉强撑住了,开火时的后坐力,会把木结构顶个稀巴烂!不用别人打,自己开一炮,本舰报废。

3,更何况,甲板上的上层建筑,都是依托主甲板受力的,相当一部分结构也是装甲的,这些重量不比3、4个炮塔轻多少,用一层木头支撑?搞笑呢?

当时使用木头原因很简单:保温,防滑,保护钢质甲板,容易保养。更关键是那时,木材来源容易,价格便宜。当时不光战列舰,航母、巡洋舰……等等大中小舰船,即使是商船,也都普遍使用木材在主甲板上铺一层地板的。

现在这种做法很少见了,一个原因是木材越来越贵,更重要的是木材来源越来越少,现在更多的是使用橡胶一类合成材料在甲板上直接铺设地板了,不必像木甲板那样必须时常保养,效果反而更好了。


道边的黄花


随着工业的发展,新的装备产生了新的需求,现代战舰舰载机起飞时的高温喷气射流和化学武器、核武器的防护。航母甲板要求耐高温,各种各样的甲板涂料也被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木质甲板就逐渐不再铺设了。

涯系客家起闻欢迎大家评论发言,互相交流,谢谢。


客家起闻


就跟手机贴膜一样。

木头下面还是一层钢甲板,这层才是真货。上面铺上木头,就能防滑隔热抗磨损,而且木头不贵易加工,取材也方便,坏了能很容易的就更换。

现在为啥不用了呢?拜二战后迅猛发展起来的石油化学,现在能做出很多便宜的有机油漆,厚厚的涂一层,隔热防滑耐磨都能比木头好。这在二战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朂嬡de輑輑


这与当时舰船制造工艺,和节约钢材、减重有关




由于当时钢材防腐蚀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和当时钢材锻造加工工艺局限,连接工艺主要还是采用铆钉连接,当时的舰船攻击方式是大炮和鱼雷,所以水线以上钢材主要是起防护作用,其它地方还是用的木材,

一战以后,焊接技术慢慢提高,就出现了以焊接技术为主的全钢战舰,主要还是当时的焊接技术不够比较落后,所以夹板上还是用的木材

直到二战,采用飞机攻击方式,美军率先采用了全钢甲板,以防止飞机从上空对战舰的破坏,二战以后就慢慢的放弃了木制甲板


室内细装修


自己认为是主要还是考虑到减轻重量的问题,因为当时的动力有限,二是为了防止结冰和防滑,因为当时的工艺所限,还不能压制出带有防滑功能的板材,防晒也是一方面,因为舰员都居住在舰舱里,没有排风和空调设施。


大海2199859


也可能以前科学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木头便于加工,一直到七、八十年代还是用木头造船。值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现,各种牌号,各种型号钢飞速发展,到近几十年,不管船只大小都用钢铁所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