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在商业竞争面前,除了硬抗和逃避,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在商业竞争面前,除了硬抗和逃避,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大型五金店的老板,长久以来,老板一直尽心尽力的经营自己的生意,客户群稳定,小镇的居民也很喜欢他,所以他的生意也一直不错。

突然有一天,小镇上要新建两家大型的家用建材五金零售中心,而这个老板的店就处在这两家之间,对方的规模大,货品全,价格低,老板心灰意冷,觉得自己的生意就快做不下去了,于是他找到了朋友们,向他们寻求帮助。

朋友知道以后,都聚到这个老板的家,开始为他出谋划策。有人提出在这个问题上要运用逆向思维,建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在商业竞争面前,除了硬抗和逃避,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为什么要等顾客上门,我们可以装一车的商品开到工地,让他们随便选。”

“你可以利用你们经验丰富的员工,把你的店铺变成一个学习中心,还可以让他们可以从你的店里,得到一些关于施工的合理建议。”

“我们还可以做即时服务,如果会员打电话说需要某个工具,我们马上安排人员把工具给他送去。”

“如果顾客只想要一颗钉子,就卖给他一颗钉子,这样顾客就不必买一整盒了,还能增加顾客的进店次数。”

这时,一些女性朋友说到:“每次一想到要进五金店,我就很头疼,现在的五金店的经营方向都是针对男士的,我特别希望有一种可以符合我们需求的商店,你可以雇一些女员工,培训他们,然后从她们口中了解女士最需要的家用产品”

一时间,大家对这个主意产生了兴趣,感觉这个主意非常值得一试。

在商业竞争面前,除了硬抗和逃避,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在听取了这些富有成效的建议后,老板回到店里,重新构想自己的商业模式,他想“这两家建材五金中心卖的都是同样的产品,但是他们的员工基本上都是等人进门,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服务培训,传统的销售话术加上面无表情的服务,就是我的突破点。除此之外,我还要做他们做不到的。”

这两家大型的家用建材中心如期开业,他们依旧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来争夺市场占有率,但是在开业活动之后,这两家的经营陷入了瓶颈。

这时候由于采用了新的商业模式,这家规模不及那两家大型家用建材城的老板,却通过自己贴心的服务、上门送货,专业的合理化建议,灵活的销售模式以及对女性友好的培训,成功的与那两家传统的建材城区别出来,并且,在原有的口碑客户群体之中,又裂变出了许多新的客户。

这个故事改编于史蒂芬·柯维的《第三选择》,其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非黑即白”的抉择而困扰。在面对困难之时,“要么打,要么逃”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的方法,他们在谈判中竭尽全力想要说服对方,却忽视了他们还有“

放下分歧,共同寻找新的解决办法”的途径。

在商业竞争面前,除了硬抗和逃避,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这个老板没有选择与他们正面对抗,也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采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在小镇为自己留下了一席之地。

第三选择,需要双方协同进行。

1、询问对方,我们是否能够放下我们眼下存在的分歧与成见,是否愿意一同

寻找一个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新的方案

2、如果双方均表示同意上一条的提议,那就需要共同界定成功的标准,也就是新方案要达到双方都能认可的目标;

3、双方需要拿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打破常规,不对他人的想法妄下评论,根据成功的标准,建立模型,寻找符合双方利益的执行方案;

4、在双方的协同协作下,共同达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在商业竞争面前,除了硬抗和逃避,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第三选择是协同,不是妥协。

妥协达成的协议意味着双方都有损失;

而协同,则意味着人人都有赢的可能。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挑战,“或打或逃”的思维严重阻碍了我们的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通往成功的路径有很多条。在此,小管家送给您“放下分歧、界定成功的标准、寻找第三选择、协同”这四个步骤,这个四个步骤是“第三选择”的精华与内涵。当你下一次与他人遇到分歧之时,不妨试一试,给自己、也给他人一个新的选择。


本文关键字:商业竞争、商业模式、竞争对手、共赢、协同、谈判、第三选择、创造性、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