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連李清照都在用的SCQA,你竟然不知道?(上)

連李清照都在用的SCQA,你竟然不知道?(上)

從去年開始,電視節目掀起了一股古詩詞熱潮,央視更是憑藉《中國詩詞大會》和最近大熱的《經典詠流傳》圈了一波粉。而小缺老師作為曾經的小學語文課代表,看這些節目的時候,記憶總是能被拉回那段搖頭晃腦背誦古詩詞的日子。

連李清照都在用的SCQA,你竟然不知道?(上)

而最近我發現,古詩詞不僅承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其中也有很多值得我們現在學習的寫作思維,比如SCQA。

SCQA是結構化思維的一種,可以讓我們輸出的信息更容易被對方接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教授曾經說過:“這個時代,有價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即如果我們所表達的內容不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再好的內容也無法產生作用,例如我們的工作彙報。

連李清照都在用的SCQA,你竟然不知道?(上)

而想要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往往離不開SCQA。這種思維模式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作用?是因為Complication(衝突),即SCQA中的C。多數的內容表達都是圍繞“衝突”展開的。例如,“昨天凌晨,我的一個同事突然微信給我轉賬了10000塊,什麼話也沒說”,這是不是是你很期待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只要圍繞衝突來進行表達,就可以讓你的內容更有吸引力。

那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第一個方法:SCQA

我們先看一個小故事:大家都知道,切洋蔥容易流眼淚,所以小明閉著眼睛切洋蔥(S)。但是他還是流淚了(C)。到底是怎麼回事(Q)?因為他切到手了(A)。

l Situation背景:在背景中,構建一個穩定場景,讓人產生代入感

l Complication衝突:衝突部分,擾亂穩定的狀態,讓受眾認識到有問題存在

l

Question提問:通過提問產生轉折,引起不安定感

l Answer回答:最後回答,解決提出的問題,讓論述有頭有尾

而李清照《如夢令》的中,則很好的運用了SCQA: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連李清照都在用的SCQA,你竟然不知道?(上)

背景情況 S:昨夜雨點稀疏,晚風急猛,我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

發現衝突 C:本以為大雨之下花都謝了,問卷簾的侍女,她卻說海棠依舊美麗。

提出問題 Q:知道為什麼嗎?

回答問題 A:原來是因為葉多花少,起到了保護作用。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對SCQA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思維方式,在我們實際的職場工作中該如何應用?

連李清照都在用的SCQA,你竟然不知道?(上)

我們以銷售人員推介產品為例,很多銷售人員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平鋪直敘的給客戶直接介紹產品的特點,很容易引起客戶不耐煩的情緒。

那如果我們用上SCQA的思維模式,先為客戶構建一個可以使其代入的穩定場景(S),再去尋找到客戶在這個場景下的痛點,製造“衝突”,讓客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C)。銷售人員再順勢引出問題(Q),並給出解決此問題的方案(A)。

銷售人員如果能以這樣的結構化方式去介紹產品,會更加能夠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SCQA的應用還有很多不同的場景,大家可以慢慢去發現它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