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背得更轻,走得更远,人类的追求亘古不变。

伴随着面料科技和负重系统的发展,户外背包的重量一次次下探:从近3kg,到2kg以内,再到如今轻至810g。

轻量化浪潮席卷下的户外背包越来越像哆啦A梦的百宝箱——既万能又灵巧。

告诉你一个冷知识,背包的历史已经上下五千年了。

据考证,最早的背包出现在公元前3400年前后。1991年,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徒步的两名德国游客发现了一具后来被命名为“冰人奥茨”的木乃伊。在奥茨身边,还有一块背包的残片。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随奥茨一起被发现的工具。图片来源:crystalinks

冰人奥兹可能怎么都想不到,陪伴他在冰雪中尘封5000多年的背包,如今竟和4颗苹果的重量差不多。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但背包的轻量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聪明如人类,也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才演变成今天我们熟悉的现代背包模样。

户外背包发展

如果能将东西背在背上,双手不就可以腾出来做更多的事了吗?人类的想象力最终催生出背包的发明。那个时候基本就地取材,“装货”才是最大的要求。

19世纪末背包雏形初现——1880年左右,挪威出现了一种名为“Sekk Med Meis”(直译”带框架的包“)的包,被视为近代背包设计的雏形之作,代表着当时的流行。但直到1910年,“Backpack”一词才被创造出来,用来特指背在背上的包。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早期背包实物。图片来源:inukbag

二战后近代背包出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背包成为战士必需物品之一。随着战后娱乐需求激增,露营和房车越来越流行,以“使用了腰带、并能有效将负重通过背架传送到腰带”为特点的近代背包才出现。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1963年第一个登山珠峰的美国登山家Jim Whittaker和他的团队就是背着Kelty夫妇设计的背包登上珠峰的。当时还上了美国《Life》杂志封面。图片来源:onyourterm

六七十年代发展黄金期——几乎和嬉皮士同时代,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户外大品牌,以Osprey、Lowe Alpine、Patagonia为代表的公司纷纷创立。

群雄竞起,户外背包发展迎来它的“黄金时代”。但当时“轻量”概念还未出现,如果用现在的角度看,那时的户外背包十分笨重。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1974年Osprey创始人Mike Pfotenhauer亲自为登山者和徒步者缝制的背包“MP”重2600g。图片来源:gearjunkie

21世纪后轻量化迎来春天——轻量化形成真正完整的理念体系并得以传播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无论是露营系统,还是炊事系统都在不断革新,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便携。

各大背包厂商均推出其轻量化的背包产品线:2003年Granite Gear的“Vapor Trail”(尾流)背包获得美国《Backpacker》杂志编辑推荐大奖;2007年Osprey的“Kestrel”(小鹰)产品线一经推出,便成为户外圈一代街包之王,至今大受户外爱好者欢迎 。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Osprey Kestrel 38重1350g,以“能装”著称,可以媲美45L容量的背包。图片来源:eastern mountain sports

在这段时期内,以ULA,Six Moon Design,HMG,北风之神等一批小厂和新品牌背包出现,并在如今的市场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自然到合成,面料科技推陈出新

户外背包需要应对多种复杂的户外条件——

  • 行走在雨天要防水

  • 穿梭在丛林要耐磨

  • 背负较重时面料要高强度

当这些基本要求都满足后,对面料的轻量化追求便成为必然。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途中徒步者使用的背包只有810g。图片来源:Osprey Pack

衡量面料时主要有两个参数:

  • D:Denier丹尼尔缩写,用来衡量纱线直径,即D值越大纱线越粗;

  • T:Taffeta涤塔夫缩写,衡量纱线密度,即T越高纱线越密。

早期木头、兽皮和帆布因原料易得而成为背包的主要材料。随着各类超轻薄面料不断出现,木头、兽皮这类原始材料已经退出户外背包面料的舞台,而帆布凭借低成本仍用于其他背包类型的制作当中。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早期兽皮木框包。图片来源:onyourterm

尼龙面料成为标配——1935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聚酰胺66,命名为“Nylon”(尼龙)。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但近半个世纪后,尼龙面料才被用在背包制作上。直到今天,耐磨、防水、轻盈、挺括的尼龙都是户外背包的标配之一。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尼龙面料。图片来源:helloplus

高性能面料层出不穷——除具有良好耐磨和防水性能的涂硅尼龙被大规模应用于户外领域外,面料科技的进步催生出以Cordura、DXG为代表的高性能面料,并成为中高端户外背包的宠儿。常见的科技面料包括:

  • Cordura:本质上来说,考杜拉是尼龙的一种,因而具备尼龙所有的优势。此外,特殊结构使“考杜拉”面料具有轻、速干、柔软、耐久性强的优点,故大受高档背包品牌青睐。但其本身不防水,常在背面加聚氨酯涂层用于防水。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考杜拉面料。图片来源: nnovationintextiles

  • Dyneema:“大力马”可称得上是强度最高的面料。滑且耐磨,但不耐高温。因造价高且不便于剪裁,故商业上很少用纯大力马材料缝制户外背包。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 DXG(Dyneema X Grid):为弥补大力马成本高的不足,诞生了一种用大力马纱线和普通尼龙混纺而成的加强型面料,即DXG这种轻量化、高强度,同时具备大力马和尼龙的优点的面料,也是中高端面料的选择之一。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混纺大力马DXG面料。图片来源:mchalepacks

  • Cuben Fiber:粗苯纤维采用大力马纤维同时复合了两层PE薄膜加工而成,最早用于船帆上,如今也是轻量主义者的心头爱。其无纺结构是优点也是缺点:质量极轻且防水,拉伸性能好;但无纺结构使之抗刺穿能力差,受力时可能被缝纫线割裂;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 X-PAC:由多层面料压合而成,十分耐磨,深受小厂牌的喜爱。但这种材料功能性不够强,性价比一般。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在X-Pac的面料上隐约能看见的格状涤纶线。图片来源:1gear.cn

  • 芳纶纤维:俗称凯夫拉,常用做加强面料。但不太防紫外线故易老化,质地粗糙磨皮肤,且造价较高。

三大追求,背负系统不止承重

背负系统是户外背包的灵魂。将户外背包按照结构划分,可以分为三种:

  • 有背负系统的包:大容量背包的选择,适用于多日行程、重装的户外爱好者;

  • 无背负系统的包:多以小容量居多,适用于超轻户外玩家;

  • 穿戴式背包:适用于越野跑玩家。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背负系统包仍作为户外背包主流。图片来源:Osprey

1902年,一位名叫Bergan的挪威少年发明了一款帆布包,其倒U形支撑钢管成为现代户外背包“支架”的原型。虽然这款包只用于挪威军队当中,但其独特设计却给日后框架型背包带来了灵感。

如何更稳定?——背负系统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承重,经历了从外架包内架包的发展历程。

1922年,美国人Lloyd Nielsen在Bergan的帆布包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造了一种带背板的包,将钢管改为框架,成为背负包的先驱。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Nelson和它的背包手稿。图片来源:onyourterm

紧接着30年代,又出现了木质框架的包。据考证,这种背包和冰人奥茨所用的“背包”结构类似。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当时的一种木质框架包。图片来源:discussions

出于军用需要,50年代出现了更轻质的铝制框架背包

。1952年美国的登山先驱Kelty夫妇又在Nelson背包基础上推出改良版外框架背包,但问题是稳定性不足。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Kelty夫妇设计的重型背包。推出市场后并不成功,当年只卖出29个背包。图片来源:onyourterm

为解决外框架包不够稳定的问题,1967美国人Greg Lowe发明了内架包,这一设计将重量分担到腰臀部,内架结构沿用至今。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右图为1967年Lowe发明的内架包。图片来源:virgiljames

如何更轻便?——内架式背包的背负系统有铝条支撑背板支撑之别。

60年代,户外爱好者将铝制框架引入户外背包领域。最早的内架包便以一根或两根铝杆/铝条作为承重部件进行承重,目前许多厂牌依然维持这种传统的“

铝条支撑”设计。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几种铝条支撑设计。图片来源:encrypted

内支架有框型、V型、交叉式等多种样式,但收紧背包侧边束缚带时,包背两侧会略向后折弯,导致包体背部与使用者身体贴合性降低。

为迎合轻量化潮流,一些厂商使用更轻薄又有韧性的化工材料作为背板代替笨重的支架,设计较为简单

背板支撑的设计便应运而生。背板面积远大于支撑条,能更均衡地分散受力。

如何更透气?——传统背板支撑最大的问题是不够透气,时间一长使用者会感到闷热。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就不得不提到Osprey和它的创始人Mike Pfotenhauer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年轻时的Mike和他制作的背包。图片来源:glacier-national-park-travel-guide

1976年,Mike率先做出尝试,首次将透气网纱用于背板上使背部更透气。2015年,Osprey推出Anti-Gravity反重力背负系统,替代泡沫背板和面料,使身体和背包有更少接触但获得更棒的舒适体验,对传统背负系统进行升级,将背板极简化做到极致。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AG系统用于几乎所有Osprey背包产品线。图片来源:gearjunkie

框架支撑的背负系统诞生后,由于其通常采用金属或塑胶材料的外框来,中间空出的部分作为背部透气室,利用空隙与外部空气对流,背负时产生的闷热感大大缓解。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采用更轻便的弹性铝制框架做支撑,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又进一步减轻了背包重量。图片来源:Osprey

如今,高端户外背包的背负系统常以

背板支撑框架支撑相结合,保证使用者“背得舒服”。

810g超轻背包横空出世——户外背包从重到轻的背后是面料和背负系统的不断革新。轻薄的面料可以大大降低包体的重量,但市面上很多轻量化背包的设计是以牺牲背部舒适性换来的,如何又能保证面料轻盈,又能平衡背负系统舒适便成为一个大问题。

2018年,Osprey新款背包——白熊,是主流的户外品牌当中第一款自重在850克以内的轻量化背包。

所有人都想要的轻量化背包,究竟是什么?

轻量化如今势不可挡。图片来源:Osprey

Levity白熊背包采用Cordura顶级面料,轻薄坚韧;背负系统由6065铝制框架UL超轻透气背板组成,清爽舒适。

让背包轻10斤的秘密

要想将背包变得更轻,不光要精挑细选装备,还要对目的地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做到有的放矢。以下轻量化Tips可以帮助你在轻量化的路上走地更顺利:

  1. 只带必需:背包里的装备是否有超过一半的时间会用到?不足50%的装备就乖乖留在家里吧;

  2. 一物多用:所带的装备是否有超过一种用途?

  3. 单品最轻:是否还有比现在的这件装备更轻的替代品?

  4. 终级绝招首批限量30只白熊包等你来体验!

注:感谢户外爱好者@彩云指南对本文写作的大力支持。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户外探险outdoo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