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沒有清軍入關,現在中國的面積會止於漢地十八省嗎?

江鐵錚


當然不止。



1.歷朝歷代前期都是處於擴張期,後面都是不斷萎縮,清朝也不例外。

很多人說明朝只有300多萬平方公里,按這個邏輯,其實清朝前面幾十年都是龜孫關外幾十萬平方公里版圖,到乾隆時期才達到鼎盛1300多萬平方公里,到宣統退位時候,就剩半個故宮0.36平方公里了。



2.清朝有鞏固之功,並無開拓之功。

很多人動不動東北是清朝嫁妝,沒有清朝中國就300萬版圖,這個說法是荒謬的,同樣邏輯,清末就剩半個紫禁城,而且清朝滅亡留下的是一個軍閥割據、四分五裂的國家,境內各種租界和勢力範圍星羅棋佈,要不是列強互相牽制,中國差一點被列強瓜分,一切歸零了。



具體而言:

1)東北地區。早在唐朝就有了,後面元朝、明朝也有。

2)蒙古地區。早在唐朝就有了,遼代、元朝也有,明朝蒙古地區臣服明朝,接受冊封,也屬於羈縻管理範疇,最後清朝末年外蒙古也丟了,歷代努力幾乎歸零。

3)新僵地區。漢朝就有了,唐朝也有,不是清朝第一次才有。



4)西臧地區。元朝第一次擁有,明朝也有,清朝只不過是繼承。

3.中國版圖是歷朝歷代奠定的,而不是隻有清朝。

秦朝:第一次統一中國。

漢朝:第一次擁有新僵版圖,把朝鮮半島北部納入版圖,將雲貴大部地區納入版圖。



隋朝:將青海地區首次納入版圖。

唐朝:首次將蒙古地區納入版圖,首次將東北地區納入版圖。

宋朝:深度開發了南方地區。

元朝:首次將西臧納入版圖。



明朝:改土歸流貴州,並大規模移民貴州和雲南,使雲貴永遠納入中華帝國核心版圖,讓中國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大後方。將南砂和西砂納入版圖,時隔千年將安南納入版圖。在中南半島設置三宣六慰,佔有半個緬甸,在印尼北部設置舊港宣慰司,雖然後面這些都逐漸丟了,但是開拓海外,經營海洋的戰略眼光,符合人類由大陸時代進入海洋時代的發展趨勢。



清朝:收復了大部分明後期以來丟失的版圖,並鞏固了各地統治,同樣居功至偉,雖然後面也丟失了很多版圖。



總結:中國現有版圖是歷朝歷代奠定的,都居功至偉!不能為了突出一個朝代的功勞,就抹殺歷朝歷代無數先人的歷史功績。更不能抹殺近現代無數先烈的歷史功績,沒有他們的拼搏,一切歸零!



如果還有人要這樣做,就請拿著清朝版圖找俄羅蘿斯要回外東北等地,要回多少,我就承認你奠定多少,否則不要再扯淡。


可汗說事


如果沒有清軍入關,現在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就會都是中國的地盤。

漢人的政權,才會把統治下的漢人當成自己的子民,不會想清朝那樣,處處提防,搞文字獄,搞愚民政策,培養了一大批奴才,還不願意發展武器裝備,一味保留所謂的騎射。

明朝時,雖然因為倭寇施行海禁政策,但後期逐漸開放,與外界交流和聯繫越來越密切。明朝會主動吸收西方先進的軍事科技,購買和仿製並且改進槍支大炮,不像清政府為了防止漢人造反,禁止研製武器,武器裝備一直固步不前。



明朝末年,雖然明朝處於風雨飄搖,但仍然可以秒殺葡萄牙等殖民者,而且中國永遠不缺乏牛人,比如鄭芝龍,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周旋於東洋及西洋勢力之間,並於1633年在泉州金門島的料羅灣海戰中成功擊敗西方海上勢力 ,在鄭和船隊退出南中國海200年後,重奪了海上主導權,是大航海時代東亞海域舉足輕重的人物。

鄭芝龍對歷史的其他影響還有作為先於荷蘭人的,和李旦和顏思齊等人及部眾在臺灣建立基礎,為漢人移臺的主要據點。併為其子鄭成功留下強大海上基業,鄭成功以此資本抗清並在南京兵敗後以海上武力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



而且有些漢人跑到南洋,建立了數個漢人王國,如1777年,羅芳伯以東萬律為首都建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廣東潮州人張傑緒,納土納島建立張氏王國,自封天子。

福建人吳陽,在馬來半島建立吳氏王國。 三佛齊國王張璉(廣東饒平北部客家人); 婆羅皇帝何顯達(廣東汕頭人); 爪哇順塔國王某(廣東潮州人)等等。


如果當時中國依然是漢族王朝,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中國統治者有了海權意識,鼓勵大家出海,以中國的軍工實力和造船能力,以及龐大的人口基數,那麼整個東亞和東南亞,估計都會拿下!


對話歷史


說實話,不會。

但是,疆域恐怕不會有今天這麼大。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蒙古、西藏、新疆的控制,在清朝是和“清王朝”有關的問題,還是與“博格達汗”有關的問題。

要知道,清朝其實早早就設立了蒙藏院,後來改成理藩院來管理蒙藏事務,根本原因就在於,這很大一片土地的很大一群人,實際上是以“二元制帝國”的方式進入的清朝的版圖,即對清朝皇帝這個“蒙古大汗”的效忠。

自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49個大小領主齊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汗,並奉上“博格達·徹辰汗”的尊號開始,蒙古的共主大汗位置就發生了轉移,到了滿洲的大汗頭上,而順治皇帝在盛京登基時,內秘書院的蒙古文檔中,順治皇帝的尊號和他的父親和祖父一樣,都是“汗”。

兩個月後,在北京再次舉行儀式時,內秘書院的蒙古文檔的記載變成了“即天子皇帝位”,成為了滿、蒙、漢的共主天子皇帝。

當然,如果沒有之前的“汗”位關係,後面的共主皇帝也就無從說起,事實上,隋文帝的聖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都曾經意味著共主皇帝的身份,不過當對方不再恭順時,在古突厥人的碑銘中,就變成了“唐家可汗”或者“桃花石可汗”,也就是另一個對等的政權統治者。

而這個共主身份,明朝的皇帝是真沒撈著的,如果說清朝沒能入關,由大明或大順來統一中原,那麼,可耕地不少的東北地區,很有可能會依靠人口和生產力的優勢,在棉花大量推廣的情況下,最終被漢文化圈實質性佔領。

但是蒙古草原和西藏、新疆,本身納入版圖,就是清王朝作為“多元”身份中的草原之主部分的必要,換成了漢家天子,在必然崛起的衛拉特蒙古的侵襲下,還會不會持續百年的與其在西方萬里之外拉鋸,就是一個需要考慮“性價比”的問題。

事實上,明朝肯定是一個內卷性的王朝,大量的資源都花費在了內部,現實中也沒有這種擴張的慾望, 甚至在其開國之初,所謂的廣大疆域,其實也是為了積極防禦,當防禦線的作用降低,或者成本提升過高時,他們會不停地向內遷移防線,直至成本最佳為止。

那麼,大順朝會不會有變化?

從李自成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和政策來看,他的眼界可能還不如大明朝的職業官僚們,那麼,在蒙古草原和西藏、新疆方向的用力,也就變成不可能了。

所以,可能從可耕地的角度來看,東北地區仍會被漢人朝廷佔據,其他的地方,就很難說了。


劉三解


實事求是的說,沒有清朝,現在中國真的可能沒有這麼大的國土,看看歷史,仔細研讀下,新疆,蒙古,東北,西藏真的是在清朝統治下才慢慢變為中國領土的,但也不排除如果明王朝沒有覆滅,也可能會擴張,但歷史無法重來,無法假設,從歷史沿襲來看,清王朝對中國現今版圖的得來是無法質疑的,歷史上只有滿清正真強力掌控了上述領土的,對漢族而言,他是皇帝,對滿族蒙古族而言他是可汗,對新疆來說,經乾隆屠殺完準格爾部落後,建立了強大的威望,使得其他部落不敢反抗,通過聯姻控制蒙古,與蒙古一起通過宗教控制西藏,單純漢族王朝的話,無法做到上述統治方式,從而控制上述地方。但清王朝對文化的破壞是無法迴避的,摧毀了漢族的士大夫一族,建立以滿族貴族為特權的王朝,但由歷史發展來看,經明朝朱元璋的改變,中國的士大夫一族也與以往朝代有較大改變,中國政治清明的是北宋時期,尤以仁宗為甚。單純討論領土的話,我覺得真的無法抹殺清王朝對現今國土面積的貢獻。


Andrew20180407


在回答問題前,首先了解一下漢地十八省指的是哪裡。



漢地十八省,是指清朝將明朝統治區中的十五個承宣布政使司中的湖廣分為湖南、湖北,南直隸(現改名為江南)分為安徽、江蘇,從陝西中分出甘肅,所設置的18個省份。


這十八個省一直維持著明朝晚期原有的政治制度,而不同於滿人佔領的關外三將軍轄區及新疆、內外蒙古、青海、西藏等其它地區。十八省與其它地區的界限主要是長城。

那麼,如果沒有清軍入關,中國的面積會不會就停止到漢地十八省呢?回答當然是不會了。其實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一、時代不會停止運轉,沒有清朝也會被別的王朝取代。

到明末時,明朝的滅亡已成為必然。而每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初期都在積極拓寬領土,如果滿清不入關,將會有一個新的王朝代替明朝。


這個新王朝的初期在領土上肯定不會侷限於當前時期的現狀。瞭解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即便是宋朝,在初期也是積極向外拓展領土的,雖然被北方的遼國打敗,結束了北伐,但在南方仍然保持攻勢。比如雲南的鎮雄縣就是在北宋時期才成為中國領土。

二、不要盲目誇大滿清功勞,拓土源於國家的底氣。

這裡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清朝增加的領土,是清朝皇帝的個人能力,還是中國本身就有的軍政基礎呢?有書君認為,是中國已有的軍事和政治基礎,才獲得了開疆拓土的機會。也就是說,能開疆拓土是因為這是中國,而並非因為這是清朝。

比如,同樣是入主中原。為何遼金就無法滅亡宋朝。而為何強如元朝,打南宋,也打了五十年。而滿清自1644年正式入關開始,只用三年就打到南方。因為清朝繼承了明朝的軍事實力。

再比如。長江天塹,以及各大城池的厚重城牆。獲得紅衣大炮和水師的清朝,就一路摧枯拉朽。而紅衣大炮和水師,是明朝時期留下的寶貴財產,叛逃滿清的尚可喜、耿仲明帶去的。


而假設沒有清朝,取代明朝的新王朝,在水師和紅衣大炮的助工下,一樣可以拿下厚重城牆!

但這些東西都是因為中國才有,而並非因為清朝才有。

三、其實清朝只有鞏固之功,但並無開拓之功。

很多人認為東北是清朝拓展的,沒有清朝中國就沒有300萬版圖,這個說法是荒謬的。



具體點說:東北地區,早在唐朝就有了,後面元朝、明朝也有;蒙古地區,早在唐朝就有了,遼代、元朝也有;明朝蒙古地區臣服明朝,接受冊封,也屬於羈縻管理範疇,最後在清朝末年丟了外蒙古,歷代努力幾乎歸零;


新僵地區,漢朝就有了,唐朝也有,不是清朝第一次才有的;西臧地區,元朝第一次擁有,明朝也有,清朝只不過是繼承。

然而,在清朝末年,卻只剩下半個紫禁城,而且清朝滅亡留下的是一個軍閥割據、四分五裂的國家,境內各種租界和勢力範圍星羅棋佈,直至今天,還沒完全收回呢,要不是列強互相牽制,中國差一點被列強瓜分,一切歸零了。

所以,以中華傳統勢力範圍為基礎,再統一中國的各個內藩,清朝能做到的,換個政權。依然可以做到。但不管是明清還是其他政權,佔領並長期統治中國傳統領土之外的地區,則較為困難。


總而言之,中國現有版圖是歷朝歷代奠定的,都居功至偉!不能為了突出一個朝代的功勞,就抹殺歷朝歷代無數先人的歷史功績。更不能抹殺近現代無數先烈的歷史功績,沒有他們的奮勇拼搏,就不會有如今繁榮昌盛、國富民強的大中國。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個問題提法有誤,我們知道“漢地十八省”是清朝時形成的概念,明朝時期只有“兩京一十三省”。雖然兩個概念面積相差不大,但是涉及到一個“兒子像爸”還是“爸像兒子”的前後邏輯問題,因此後繼的王朝只能和前朝進行對比。也就是說,他們要比較的不是“漢地十八省”,而是“兩京一十三省”

不過不管多少省,我們都可以確定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

如果沒有清軍入關,今天的我國肯定不會止於漢地18省。畢竟已經神州陸沉,文明毀滅,疆域可能連100萬平方公里都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就是像越南那樣分成50個省又能怎麼樣呢?

今天的很多人動不動就是:清朝入關毀滅一切,清朝入關罪大惡極。彷彿沒有清朝入關,明朝就可以點開科技樹,開疆拓土,征服西伯利亞,超越西方,吊打世界,最後成為超級大國。而清朝入關就是毀滅了這一切,而且還是通過無恥的趁虛而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毫不過分,簡直就是不要臉,非常不要臉。

對於這一切靜夜史除了呵呵,還是想多說幾句:如果明朝能爆發,那早就應該爆發了,不用等到明朝末年;如果漢家王朝真的能夠吊打世界,那根本就不會有清朝崛起的機會。

有時候,承認差距比接受差距更困難!

關於清朝入關的問題,靜夜是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經多次分析,這絕對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事件。而且從疆域保留的角度,清朝入關是我國古代史上的一大幸事。沒有清朝入關,就沒有有今天的960萬平方公里領土。

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大一統局面無法再現

無法再現大一統,指的是後期的王朝無法完成中原的統一,以及解決邊疆的少數民族問題。

李自成集團的迅速失敗,已經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

朱元璋進行的釜底抽薪式的文化改革,對明朝以及我國社會後續的發展都產生了極端不利的影響。

朱元璋以八股文對知識分子進行前所未有的空吸,將大量知識分子塑造成百無一用的書呆子,再加上儒家仁義禮智信的薰陶,使得我國的知識分子階層出現了整體的淪陷,這也是造成我國自明朝時期開始落後於世界大潮的重要原因。

到李自成扯旗造反時,根本就難以找到像劉伯溫這樣臥虎藏龍的人物。李自成集團學歷最高的就是宰相牛金星,但也只是個舉人。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知識分子盲目擁護所謂的封建正統,對於改變歷史走向的農民起義嗤之以鼻,這使得李自成集團根本就難以得到知識分子的擁護。

再加上作為領導的李自成本身能力不足,又以“追餉”得罪了整個地主階級,所以李自成集團的迅速敗亡也在意料之中。

而李自成集團在當時的中原地區還是勢力最龐大的。此時的中原,東北有吳三桂,西南有張獻忠,東南還有南明苦苦支撐,中原大地實際上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雖然中原地區的地主士紳階層都擁護南明,但是南明內部腐敗不堪,內訌不止,根本無力對李自成集團等其他集團形成威懾。

此時的吳三桂雖然兵強馬壯,但是奈何人數太少,也是難成氣候;西南地區的張獻忠本身就有割據自保的意圖,更是無力統一天下。

所以如果沒有外來勢力的參與,中原地區將長期保持割據分裂的狀態。

我們知道,但凡中原地區陷入四分五裂時,也是周邊少數民族,特別是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的最佳時機。

而此時的長城以北,少數民族早已完成了資源的整合,其中清朝已經建立了和明朝類似的政治制度,且將漠南蒙古收入囊中。

這意味著清朝已經做好了入主中原的一切準備,如果中原地區短期內無法迅速完成統一,並對關外的清朝形成毀滅性打擊,那麼清朝入關將是歷史的必然事件。這個時間可能會晚幾年,但是一定會發生。

2、周邊侵略者虎視眈眈

大分裂的存在,造成了中原地區內訌不止,給了周邊的少數民族以可乘之機。

但是我們要相信,除了虎視眈眈的少數民族,紛至沓來的外國侵略者,也將是中華民族的巨大威脅。

從元朝末年開始,倭寇就逐漸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大禍害。至明朝中期,西方大航海時代到來後,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先鋒,列強紛紛開始踏足東方的土地,我國也開始遭受西方侵略。

1522年的西草灣海戰,是我國和西方殖民者的首次交鋒。在西方殖民者不斷向全球擴張時,西草灣海戰發生第一次,就有可能發生第二次和第三次,而且勢必一次比一次猛烈。

而此時和西方殖民者越戰越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明朝由於軍備的廢馳,腐敗的橫行,導致平均戰鬥力水平越來越弱。

到1633年明荷料羅灣海戰時,明朝已經淪落到需要大海盜鄭芝龍充當主力的尷尬境地。

如果沒有清軍入關,中原地區可能有兩種情況發生,一是明朝苟延殘喘,在這樣的局面下,明朝不可能長時間保持不敗,鴉片戰爭必將提前發生;二是明朝滅亡,後繼王朝仍然為漢家王朝,那麼由於小農經濟的歷史慣性,漢家王朝的對外開拓程度仍然非常低下,海上實力仍然不強,面對從海上紛至沓來的西方殖民者,漢家王朝的戰敗是歷史的必然。

而且比海上殖民者更危險的,是陸地上遠道而來的沙俄侵略者。從1582年哥薩克越過烏拉爾山開始,沙俄就開始了鯨吞西伯利亞的歷史進程。1600年前後,沙俄到達貝加爾湖附近,對蒙古形成了嚴重威脅。1643年更是侵入黑龍江,嚴重威脅東北。

此時的沙俄,一方面尋找珍貴的毛皮,另一方面也在為沙皇竭力尋找溫暖出海口,因此沙俄對東北和蒙古的覬覦一直不曾減弱。

所以,擺在中原王朝面前的歷史任務是異常繁重的,它不僅要迅速統一中原,還要迅速北上消滅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最後與沙俄爭奪東北和蒙古的統治權。

而我們知道中原王朝一直是小農經濟,這意味著在開疆拓土方面勢必不如清朝走得更遠,最起碼在時間上就已經不允許。漢家王朝在建立初期疆域是大大超過兩京一十三省,但邊疆多是羈縻,且沙俄不會給你機遇。

所以,無法在與沙俄爭奪的過程中佔據主動,中原王朝就只能處處被動,等沙俄侵佔了整個蒙古,將勢力延伸到長城以北。加上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華文明能否存活下來都是個未知數。

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兩京一十三省是核心統治區,也是我國古代文明存在的底線,如果當時連這350多萬平方公里都難以保全,那麼隨著國力的衰落,今日我國疆域將更有可能走向分崩離析。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當然不會啦



關於清代的領土貢獻,我已經講了很多次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翻我以前寫的十一篇的清代領土控制和之後的清代領土的問答,我今天要說的是為什麼說沒有清朝,就沒有這麼大的領土?



看其他的回答說,如果沒有清朝,我們漢人的進取精神,地盤會更大。甚至有人列舉清代的東北封禁政策,說因為清政府害怕,所以封禁,導致失去外東北,如果是漢人王朝,一定比這開放,所以領土會更大,這真的是寫文章完全不看書的,開局一句話是歷史,其餘全靠自己編。關於封禁政策,我之後會專門講。

為什麼說沒有清朝就沒有這麼大疆域?我先列舉幾個事例:一、西漢全盛時西有西域,但到漢朝後期,十三州到玉門關就沒了,只比傳統漢地多了交趾和朝鮮一部。二、唐朝全盛的時候,有蒙古,有西域,有東北,但到了唐後期,連漢地的雲南遼東都沒了。三、明朝全盛時,西至哈密,北有東北。等到明朝萬曆之後,就只有漢地兩京十三省了。只有清朝,從全盛的近1300萬到清末1100多萬,在清末新政時,清政府還在東三省建省,在蒙古改革,在新疆青海建諮議局,在西藏廢達賴,漢化改革,這些是前朝末期是不可想象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中國觀的變化。

在清朝之前(注:本文的清朝之前僅指漢人政權,不包括元朝等少數民族政權,對於少數民族政權會之後另講),中國是不同於當代的,什麼是中國,就是漢地。只有漢人才是中國人,至於那些回部、草原人,他們是不屬於中國的,他們是藩民。就像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寫到的,我們的皇帝們都認為藩民不是我國國民,藩漢有別,所以我們在編戶齊民時是不計入各藩部的,這是一種華夷之別,帝國對於這些人是沒有管理義務的,這些藩部也不是帝國的必需,帝國只需要管理好本國國民就行了,不求天天愛護諸夷。對待藩部,我們一向是他來進貢,我們同意,但我們不會主動的去管理他們。對於皇帝們來講,我是中國之主,番邦是外人。漢朝皇帝不會認為西域民眾是本國國民,而是仰慕我國的藩民,是什麼龜茲國、樓蘭國的民眾,這與我們的漢民是有區別的。這一點,在儒家思維中非常明顯,比如在漢武帝時期鹽鐵會議中,儒生的意見就認為以鹽鐵充軍餉,是“以有用之民取無用之地”。而且這一思想在當時支持很多,公孫弘反對置朔方、滄海二郡,“以為疲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淮南王劉安也有諫用兵閩越,主父偃的諫伐匈奴。這些在《史記》《漢書》中多有記載,而那些支持開疆的韓安國等人的意見卻很少出現,兩個史家都是儘量避而不談,甚至班固把支持開疆的朱買臣等人稱為“好事之臣”,司馬遷還大誇支持恢復和親的汲黯。這些人對開疆的看法可見一斑。再比如《後漢書》中,“建武中,西羌皆遣使求內屬,願請都護。世祖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訖不許之”、“建初元年春,酒泉太守段彭大破車師於交河城,章帝不欲疲弊中國以事夷狄,…不復遣都護。二年,復罷屯田”。連貞觀賢臣魏徵在《西戎論》都說:“自古開遠夷、通絕域,必因宏改之主,皆起好事之臣”。這就是古代漢人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態度。

而另一方面,由於治理模式的區別,各地的藩民對於帝國也沒有那麼大的歸屬感,因為各地僅僅是上層與中央的互動,大多數藩民是沒有中央政府的概念的,因為他們完全感受不到中央的存在,他們的一般民眾接受當地首領的管理,按照當地習俗自治,沒有漢地百姓一樣的中央權威,也沒有很強的中央向心力,畢竟中央政府怎麼樣,與他們無關,中央改朝換代對他們的影響幾乎為零。也因此,朝代交換不影響番地歸屬。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元明交接時,西藏直接是和平交接,因為換個朝貢對象罷了,幾乎沒多大影響。還有像清朝接受外東北一帶也是招徠形式,因為他們對前朝真沒有多少忠誠度。為什麼直接治理會加強地方向心力呢?因為在直接治理下,才能培養歸屬感。就像如果你們家對你不管不問,任你自生自滅,你會覺得這是你的家嗎?比較典型的就是港臺,這幾地實行地方自治,但是分離傾向愈加明顯,青少年對中央的認同感也不斷下降。(目前菜政府主要選民就是青年,不過我們說是被蠱惑,並不是認同。),而我們內地從小就和政府息息相關,歸屬感不言而喻。這就是均質化治理的效果。

在清代之前,各代很少對各地實行均質化治理,對於各藩部抱著懷柔遠人的態度,客觀上造成帝國與各藩部的距離感。同時帝國中央的華夷之別,也造成各代對藩部的不重視,表現出放任的態度。這就可能會導致兩種後果。

一, 主動放棄。為了維護龐大的疆域,必須有強大的國力做支撐。特別是維護廣大的藩部統治,更是要花費極大的精力,如駐軍,如派官,如金錢,這對於中央政府的實力有較高的要求。因為我之前也說過,帝國對於各藩部一般不進行民事管理,也就是不收稅,最多是收貢,但這對於高昂的佔領成本來講無疑於杯水車薪(不過後來的清朝也充分證明了,正常的收稅也不夠維持直接統治,以新疆為例,帝國每年新疆的稅收全部用於本地軍政事務還不夠,還要中央的輸血)。所以維持藩部,對於各代政府,更像是一種負擔。而受到傳統中國觀的影響,各代對藩部也不重視,並不是不可分割。所以在清之前,中國各代會常常見到主動棄地的做法。唐太宗滅突厥,草原諸族俯首,唐的疆域一度包括整個草原,但不過十幾年,唐代就主動減弱了對草原的控制,突厥之後的薛延陀多次入侵。雖然之後又平薛延陀、後突厥等,但每次都是曾經擁有,佔領後不久,就軍隊後撤,留下了權力真空,所以有唐一代,草原就沒有安定過。還有如宋代河湟開邊,在取得巨大戰果後,由於國力消耗太重,不得不撤回原界。再比如明代成祖時期曾有東北安南哈密,但到了宣宗時期,就自行從安南撤軍,西北退至河西一帶,東北的衛所退至遼東一線,幾乎又回到漢地範圍。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太耗國力,於國無益。這就是主動棄地,只保漢地即可。

第二種情況是被動棄地。這個就很好解釋了,由於實行藩漢有別的政策,所以很難得到當地人的真正認同,特別是想要加強對地方管理時,這種中央與地方的對立矛盾必然激化。收地易,收心難。當帝國想要干涉地方內部事務,削弱地區獨立性時,地方上往往會發生叛亂,由於國力問題,逐漸被打回傳統邊界線,甚至還少。亦或者由於外敵的入侵,帝國被迫放棄土地。比如,隋唐初有青海中部(滅吐谷渾後),但隨著吐藩的強大,唐軍又被迫退回湟水一線。初唐有云南,但南詔建國後逐漸強大,還與吐藩聯合,在滇池大敗唐軍,唐的勢力範圍從此退至四川。宋初還有寧夏甘肅一帶,元昊強大了,連陝西都受到威脅。到了明朝,明宣宗時期還有河西走廊和青海,但到了武宗時期,蒙古人就長驅直入,佔領了青海河西。在遇到當地的反抗軍或強大的外敵時,本著以華為重的宗旨,在國力衰弱的情況,被打的國界不斷後退,直到退回漢地。



這就是清代之前的中國觀下的領土變化原因,由於華夷有別,各代很難長時間保有很大的領土,往往是祖上曾經闊過,但撐不了幾十年,又退回傳統漢地,就成了曾經擁有。但到了清朝,情況就有了變化。

由於清王朝是少數民族政權,所以沒有華夷之別的界限,在清朝皇帝的眼中,無論是藩部還是漢地,都一視同仁,漢人與回部藏部沒有區別,所以對於各地進行均質化的統治。在遇到外敵時,往往更加積極主動,並且清朝對各地的統治總體上是不斷加強(之後會專門出各地統治時間線的專題),這與之前的朝代大不相同。比如,清初新疆僅到哈密,但在與準格爾和和卓的不斷戰爭中,不斷擴大,並且在清朝時期,由於加強了統治,回疆動亂頻頻,如烏什動亂,張格爾之亂,七和卓之亂、吳勒子事件等等,但每次動亂,清廷往往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平定,之後再次加強制度統治。這要是在前朝,誰願意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去收回一個沒多大好處的地方。以張格爾之亂為例,清廷花費白銀1100萬兩,更不用說善後的費用了,這種傾全國以衛藩部,對於我們漢人皇帝來講,是不划算的。再比如清朝在西藏駐軍1500人,滿漢官吏數百人,這些人的用度要從四川運輸(清世宗為體恤藏地百姓,駐藏官軍用度餉銀由四川運至西藏,不取藏地一毫),可駐藏的1500人僅餉銀就一年6萬兩(光緒三年),對於四川財政是一個不小的壓力,但清廷都堅持下來。這種各地平等,藩部亦為中國的觀念是清朝能在藩部維持數百年統治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不是說清朝就沒有華夷之別了,實際上清朝也有,而且一度成為主流思想。比如康熙平準格爾時,就有不少大臣認為準地距京甚遠,人未開化,不值得動用刀兵。康熙對此進行駁斥。再比如康熙五十七年,準部入侵西藏,在討論進兵時,“王大臣懲前敗,亦皆言藏地險遠,不決金兵議”。康熙力排眾議,命令進軍。這一思想在乾隆初年更是明顯,乾隆剛上任,以儒家皇帝自居,減少邊務,以減輕民眾壓力。乾隆十四年,為減少四川壓力,清駐西藏軍裁為150人(結果第二年發生郡王叛亂,不得不恢復舊制)。而對於新疆,乾隆初秉持“來則誘降,去則不理”、以免多生事端的政策,減少西部駐軍(結果先是準部入侵,後又大小和卓叛亂),結果乾隆的寬宥藩部政策反而使邊地不寧,所以乾隆二十年之後,一直是剿撫並用,不斷加強對地方的直接控制。但這一思想還在不斷延續,到了清朝末期,先有李鴻章等棄新疆,後又有康梁等人賣掉新疆西藏等地。“夫內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寒瘠,毫無利於中國,反歲費數百萬金戍守之。”(《譚嗣同集》)。這就是在清代的華夷之別體現,所幸並沒有真正實現。

綜上,清代排除華夷之別,對各民族進行均質化統治,將各藩部納入新中國觀的範疇之中,對任何威脅國家統一的勢力給予嚴厲打擊,為奠定現代版圖和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貢獻。有清一代,對各民族的統治和發展,加強了中央的向心力。所以,我們看到直至清末,清政府還在各邊疆進行改革,在新疆東北設省,在青海蒙古設諮議局,在西藏廢達賴,設學校,這是前朝無法做到的。(之前各王朝,最後幾十年,幾乎都沒有藩部了,早就放棄了)。

如果取代明朝的另一個漢人政權,我不否認我們可能會有很大的地盤,可能會有新疆西藏蒙古東北,都有可能。但也就是曾經擁有。大致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我們一度達到新疆西藏,但由於回部或蒙古人勢力很強,被迫退回。二、帝國打敗了回部和蒙古,帝國駐兵回藏蒙滿各地,但沒過幾十年,帝國發現對國力消耗太大,主動撤回了。三,各藩部與中央保持朝貢關係,帝國主義入侵,帝國認為你們藩部的事不要煩我,我們不願意為了藩部勞累自己,隨他去了。結局就是,中國還是中國,中國就是漢地。

所以,無論是哪個漢人政權,都不會自甘墮落,把漢人和蠻夷同等對待,也就不可能形成新的五部合一的中國觀,更不會有如此廣大的疆域,所以請正視歷史,少一點不切實際的yy。


李子木沆


不邀自答。

先說一下我的結論,如果清朝不入關,列強侵華的可能性會大大提前,並且將內地與邊疆地區瓜分乾淨,亡國滅種。到時候不用說18省,20世紀後東亞大陸上絕對是小國林立的局面。

清朝入關後,經過長達一百多年的征戰,憑藉著西來的火器、強盛的國力以及滿洲人尚未泯滅的武德,先後吞併了臺灣、黑龍江流域、蒙古、青海、西藏和新疆,並在西南地區推行改土歸流,將大量的土地納入帝國直接統治之下,鼎盛時期疆域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即便是清末,民國也從清朝手裡繼承了1100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土。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土地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財富。為什麼這麼說?第一,土地本身就是一種資源,可以耕種的耕地、地下的資源、以及利用土地發展工業,都是對資源的利用;第二,地盤越大,戰略空間就越大,轉圜的餘地就越大。比如二戰時期,蘇聯憑藉其巨大的體量拉長了德軍的戰線,並最終轉入反攻;抗戰時期中國也憑藉巨大的國土使得日本在1938年暫停了侵略的腳步,畢竟補給線長,容易打不動。

其次,大一統的王朝可以憑藉權力的高度集中保證其獨立性。在近代,亞洲僅有少數國家能夠保證本身的獨立,比如說中國、伊朗、泰國。伊朗和泰國是引入外部勢力維持國內列強勢力的平衡,進而保證其獨立性;中國除了這個方面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地盤足夠大。反例就是南亞大陸上的印度,印度莫臥兒王朝衰落,國內土邦林立,英國佬正是利用這一優勢完成了對印度的吞併,使得英國國王的桂冠上多了一個“印度皇帝”的頭銜。

第三,如果大清沒有打下13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或者說清朝沒有入關,那麼沙俄的南下絕對會提前。新興的準噶爾也無法有效面對沙俄的威脅,更別說已經衰落的蒙古和小國寡民的滿洲。以俄國人的貪婪,他們絕對會繼續南下染指華北,而以工商業立國的西歐,絕對不會坐視中國這一龐大的市場被俄國人獨佔,他們必然要進來分一杯羹。此時的英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都已經在東南亞和南亞建立了比較穩固的殖民據點,對他們來說,只要國內統治者意志堅定,征服他們想要征服的地區並不是不可能,甚至不排除尚未在東南亞建立殖民據點的法國都會插一腳進來。以明朝面對歐洲武裝商人蹩腳的表現,根本無法阻止歐洲各國正規軍的聯合攻擊,等待中國的只有被瓜分成殖民地,甚至亡國滅種的這一種可能。

而中國在近代之所以能夠維持獨立,並避免了奧斯曼帝國四分五裂的結局,正是因為清朝地盤夠大,洋人沒有那麼好的牙口去消化,只能通過租界作為貿易的橋頭堡,而且清政府能夠適時引入外部勢力來平衡國內列強勢力,使得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獨吞中國,從而避免了被瓜分殆盡的結局;同時也因為大一統王朝權力高度集中,通過《大清皇帝退位詔書》的法理,避免了四分五裂的結局,完成了清政府和民國政府之間的平穩過渡,從而使得帝國的疆域、臣民被民國較為完整的繼承,其意義不亞於英國的“光榮革命”。

再者,自從中國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中國就被拉入威斯伐利亞條約體系,清朝能夠及時調整政策,將其所治下的疆域轉化為帝國主權領土,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並且為中國的領土主權奠定了法理基礎,這也是清帝國的一個重要的歷史貢獻。

好了,就說這麼多。


北洋海軍炮手


看了很多回答,說清軍不入關,現在中國的面積會更小的人,看似尊重史實,但其實陷入了一個誤區:第一、清軍不入關,明朝,或者另一個取明朝而代之的漢人王朝(我們簡稱為“明+N”朝,不一定就不會開疆拓土;第二、大航海時代開始後,“明+N”朝在與西方文明交手時,未必就會是輸家。如果“明+N”朝打贏了西方列強呢?說不定中國的疆域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的確,明朝末期的領土基本就和秦朝差不多,但如果清軍不入關,“明+N”朝就不能也出現一個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然後發展出先進的火器、艦船,開始海外殖民——至少是拓展?我認為,“明+N”朝出現這種歷史變局的可能,至少比清朝要大,因為這畢竟是一個漢人王朝,在用人上,會比清朝有底氣,更不拘一格。

如果這一情況發生,“明+N”朝成為了東方列強,那開拓領土的選擇就遠比西歐列強要多。可以北上進取西伯利亞,可以西進中亞一路打到中東,當然更可以走向海洋,將東南亞打造成海外領土,直到壟斷太平洋、印度洋航線,最終成為日不落帝國。漢地十八省?太保守了。


切割地球


一提起清朝,很多人都以清末的割地賠款為恥,甚至還認為滿清耽誤了中國200多年。其實這樣的評價是不準確的,誠然清末那半個多世紀,滿清政府喪失了大量的國土。但是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清朝初年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間斷的平定準格爾部的叛亂,保證了中國的西北,特別是康熙年間,平三藩、收復臺灣、抵禦沙俄,正是有康熙帝的這些豐功偉績,才最終確認了今天中國的大致版圖。

在研究今日中國與清朝時期版圖之間的關係之前,不妨先看一下明朝時期的帝國疆域。據《明史·地理志》載:“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千里長沙,萬里石溏”。根據這段史料記載,大明的疆域大致是東邊與朝鮮為界、西邊佔據了青藏高原、南邊佔據了今天越南北部地區、北邊到達了漠北沙漠。此外“千里長沙,萬里石溏”指的是現在的南海,說明了早在明朝時期,南海就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但是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在女真崛起之後,明朝就失去了東北地區,而且“北距大磧”僅僅發生在明初朱元璋、朱棣時期,朱棣之後韃靼跟瓦剌的崛起使得明朝長期地龜縮到長城以南一線。至於南邊的安南省僅僅維持了不到半個世紀,西邊的疆域雖然是控制了青藏高原,但是對西北新疆一帶卻始終沒有實際的控制權。簡單地說,明朝的實際疆域只有漢地十八省外加青藏高原,這與今天的“雄雞”相差甚遠。

在看看清朝的疆域,我們都知道清朝時期,中國的版圖是一片“海棠葉”,據《清史稿·地理志》載:“自茲以來,東極三姓所屬庫頁島,西極新疆疏勒至於蔥嶺,北極外興安嶺,南極廣東瓊州之崖山,莫不稽顙內鄉,誠系本朝。於皇鑠哉!漢、唐以來未之有也”。這還只是康熙、雍正之後的帝國版圖。按照《清史稿》的記載,清朝實際控制了外東北以內的東北地區,西邊的新疆地區此時正式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南邊也到達了廣東一帶(包括今天的海南、南海)。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建國後與蒙古部落建立了婚姻聯盟,當時的蒙古部落都歸順了清朝,北邊邊境到達了今天的蒙古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的南部。

明清兩朝兩相比較之下,不難發現正是因為清朝的存在中國在真真正正的控制了東北地區、蒙古地區以及西北新疆地區。如果沒有清軍的入關,相信無論是老朱家的明朝還是李自成的大順,都無法將中國的版圖擴大到今天的960萬平方公里。有可能在明朝或大順的治理下,現在我們只能擁有漢地十八省外加青藏高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