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小楼诗话」王翼奇:绿痕庐(十八)

「小楼诗话」王翼奇:绿痕庐(十八)

借式之对

少陵“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逐客”(被放逐之人)为一偏正式词组,别构为动宾式词组(驱逐宾客),借以与动宾式词组之“悲君”为偶对,乃是借音、借义之外又一种借对,予称之为“借式”。徐俯“故山黄叶下,梦境白鸥前”,以末字言,“下”借方位义与“前”偶对,乃是借义;以末三字言,则别构“黄叶下”为偏正式词组(黄叶之下)与“白鸥前”偶对,亦属借式;统观之,乃是借义与借式复合之借对。近人咏张汉卿先生、赵一荻女士诗有“将军手拨乾坤转,淑女心期冰雪清”一联,下句“心期”义为“襟怀”,属并列式词组,而别构为主谓式(心中期望),以与“手拨”(主谓式)偶对,斯即借式之对。尝赠退休之庄姓友人诗云:“老庄今告退,山水此未游。”称谓之“老庄”自是偏正式词组,然字面之原典出陆机《文赋》,(“老庄告退,山水方滋。”谓玄言诗为山水诗所取代。)故“老庄”据原典别构为并列式(老子、庄子),以偶“山水”,即用借式,其中亦含借义。汤济武挽天枫联:“不分伯仁由我死;再交公瑾待他生。”上下句末三字亦系借式之对。“借式”之外,尚有“借类”,详见下《借类之对》。

借式之对(续一)

自来言借对,大抵含借义、借音二端,且大多就单音词而言。然借音义以偶对之后,包含上述借对之双音词或多音词即生成又一种借对:借式。换言之,借式须是双音词或多音词之偶对,且以所含单音词之借义、借音为依托。前述少陵“逐客”“悲君”二双音词间之借式为对,即以单音词“逐”之借义为嚆矢。旧作七律《感事呈郭在贻兄》颔联“下榻所延非孺子,高楼在卧欠元龙”,先因“下”(放下,动词)借形容词“低下”义与“高”为对,从而双音词“下榻”方由动宾式转为偏正式,借此式以偶偏正式之“高楼”。又,拙撰楹联中尝以“千年黎庶遗风”“一曲桃花流水”为对,其中“黎庶”借音“梨树”以偶“桃花”,从而亦借“梨树”之偏正式以偶“桃花”,是为借音、借式复含之借对。

借式之对(续二)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或谓“海水”为偏正式词组(海之水),“江山”为并列式词组(江与山),实不相侔,何以为对?予即以“借式”为言,曰:“江山”诚为并列式词组,然亦可别构(非“别解”)为偏正式(江上之山),即借此偏正之另式以与“海(中之)水”偶对。论者曰:“汉字为方块字,所谓对仗,终为每一方块字之对。”其意即海自对江、水自对山耳。此诚一说。苟持此论,亦无所谓“借式”。然诗有句意,其对仗终须就句意读解。“海水”“江山”终是双音词,又确各为偏正、并列,话对之态势显然,故“借式”之说最为畅达。

借类之对

少陵“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竹叶”乃酒名“竹叶青”之略语,然“竹叶”本义未变,其与“菊花”之偶对,并未“借义”,乃是“借类”,即专名词类之“竹叶(青)”借植物名词类之“竹叶”以偶“菊花”。此种借对尚有:“水月松风招白鹤,石泉槐火煮乌龙。”“乌龙”乃茶名,义固是黑色之龙,并无所谓借义,乃是借类为对。尝以“武松”对“文竹”,“松”人名,而义固是“松树”,乃借类为对(专名词类之“松”借植物名词类之“松”以偶“竹”)。准此,“友鸾和绀弩,画虎皆白痴”(聂钳弩赠张友鸾句),鸾、绀(均为人名中词字)皆以人名词类分别借动物名词类、颜色名词类以与“虎”、“白”为对,亦系借类之对。“借类”、“借式”,皆非“借义”、“借音”所能包纳,而前人似无觉察,故不辞词费缕言之。

单借双借

借音、借义为对,一联中有单借、有双借。如借音,“姓名虽蒙齿录(绿),袍笏未换牙绯”(沈佺期),“绿波东(冬)寄情千叠,红豆春生子万枝”,“六桥秋柳凉(粮)风外,一市春茶谷雨前”,皆单借;“清(青)秋方落帽,子(紫)夏正离群”(刘禹锡),“诗名齐岱(黛)岳,族望共清(青)河”,则为双借矣。(所引如未注作者,皆为拙句。下同。)又如借义,“归心千古终难白(借颜色义),啼血万山都是红。”(真山民),“乱世英雄空复尔(借代词义),一家词赋最怜君”(陈恭尹),“世无遗草(借植物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林则徐),皆单借;“风鸣两岸(借傲岸义)叶,月照一孤(借孤高义)舟”(孟浩然。按此联实兼“借式”),“去国悠悠亡(借通假义“无”)数子,登台衮衮又(借古义“有”)诸公”,则为双借矣。

赠战垒兄联

曩曾书赠吴战垒兄一联:“清渊以后一脉到云礽,见说才调惊人,斯评允当;吴越之间三君称伯仲,若道文章华国,吾友尤贤。”清渊,谓吴渭(清翁)与吴莱(渊颖)。沈雁冰先生答兄书,有“信乎吴郎才调之亶亶也”之语。又,兄与沪上吴士余、彭城吴功正被目为“三吴”,故下联云云。

流水对之界定

相偶对之上、下句实乃语意连贯之一句,有如流水不可切断,此方称为“流水对”。如少陵“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请看”为动词谓语,“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为其全部宾语,十四字只是一句话。元微之“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苏子瞻“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诗人玉屑》举曾几“又从江北路,重到水西亭”、“如何万家县,不见一枝梅”,以及唐人周朴“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欧阳詹“不知吹者意,何似听人心”,亦皆为流水对。古人于此表述为“二句一意”,“十字(或十四字)一意”,亦中肯綮。然“二句一意”之二句,实为一句,有异于“二句一事”者,如前人屡举老杜“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二句虽一因一果,并不必为一句,不应目为流水对也。曾几“又得清新句,如闻謦欬音”二句一事,非二句一意,《诗人玉屑》举为流水对便非是。尝有句云:“谁知花月春江夜,又作东南孔雀飞。”后十二字亦为“谁知”之“全部宾语”,即二句一意,应是流水对。

流水联

上下二句一意,然而二句非偶对者,予称之为“流水联”,盖亦如流水之不可切断、上下实乃语意连贯之一句者也。如:“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闻有茅堂在,衡山第几峰”(洪升)。

买断

高翥《西湖暮归》:“风荷百顷占涟漪,烟树冥濛乳燕飞。买断小舟休唤客,暗穿萍叶载诗归。”买断,今成商贸、人事之俗语词,不碍菊涧当时之雅人深致也。

绿痕庐吟稿(十八)

吉诃德堂杂诗(四)(三)

绿痕吟稿(三)

南征北战飒英姿,小胖音容系我思。

历尽劫波终得道,铁牛今是汉钟离。

影片《南征北战》中扮战士小胖之演员铁牛,今扮《八仙过海》之汉钟离。

八卷煌煌令眼明,渡河三豕足心惊。

向来霸上真儿戏,谁是周侯细柳营?

读诗词汇编本。

秋风歇浦识孙郎,王粲而今鬓已霜。

各有蜗居容啸傲,与君依旧客钱塘。

赠孙伯伯。

担煤每过皇亲巷,负米还从清远桥。

春山一塔如相笑,似此书生信不娇。

寓居皇亲巷时情事。

赞歌一曲传天下,可惜歌词屡变更。

见说蒙歌有梁祝,至今犹作断肠声。

听胡松华旧唱《森吉德玛》。

益阳处处说三周,资水欢声日夜流。

昨过分宜询父老,严嵩二字至今羞。

益阳为周谷城、周扬、周立波故乡,因忆入湘前过江西分宜之事。

云堂昔受禅师牒,法舫师尊释太虚。

承教季王惭入室,二公门系出陈朱。

儿时受戒牒于法舫法师,太虚弟子也。长入燕园,受教王力、季镇淮先生,实承陈寅恪、朱自清先生薪火焉!

乃祖难封缘数奇,莆阳礽裔有灵思。

吁天一纸求恩泽,便庆甘霖一润之。

夜偶忆莆田李氏事。

身后方干识已迟,晚成大器竟何时?

伤心最是清人句:“不到胡廷君不知。”

清刘献廷诗也。一作“不嫁单于君不知”。

莫写新妆赵飞燕,青莲曾被玉环嗔。

知君正坐杯弓影,道是明皇有后身。

宋于皇言陈静编剧事。

记者生涯何所事,文章专卖与官家。

会得画眉深浅意,脑瓜生锈笔生花。

答客问。时在七十年代初。

「小楼诗话」王翼奇:绿痕庐(十八)

王翼奇(1942- )字羽之,原名萧佛寿,祖籍福建省南安县,生于厦门市,现居杭州。中国当代古典文学家,骈文、诗词家,楹联家,书法家。《诗刊》2016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得者,2014年中国楹联十杰之一,曾参与《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任浙江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兼《作文报》总编辑等,受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现为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辞赋学会、浙江省楹联研究会名誉会长,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顾问,西泠印社社员。著有《绿痕庐诗话·绿痕庐吟稿》等。

本期审核:尚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