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2018年度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揭曉 礄口區劉敦謙家庭上榜

2018年度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揭曉 礄口區劉敦謙家庭上榜

2018年度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揭曉 礄口區劉敦謙家庭上榜
2018年度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揭曉 礄口區劉敦謙家庭上榜

5月14日,全國婦聯在北京揭曉2018年度全國“最美家庭”,1000戶家庭獲選。武漢市張小紅、張國賢兩戶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5月15日,全國婦聯在北京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五好家庭表彰大會,1000戶全國五好家庭受到表彰。礄口區劉敦謙家庭與李凌超、楊昌林、吳彩榮四戶家庭榮獲“全國五好家庭”稱號

,楊昌林家庭作為全國五好家庭代表在人民大會堂領獎。

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揭晓 硚口区刘敦谦家庭上榜

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婦聯主席張青蘭

在2018年全國“最美家庭”活動揭曉儀式上接受採訪

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揭晓 硚口区刘敦谦家庭上榜

楊昌林女兒楊紅梅(右四)

上臺領獎

張小紅、張國賢、李凌超

劉敦謙、楊昌林、吳彩榮

6戶家庭事蹟簡介:

張小紅家庭

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揭晓 硚口区刘敦谦家庭上榜

1995年,一個原本平凡而幸福的小家因兒子出生一下子由幸福的巔峰跌倒了谷底。原因是孩子被診斷為神經發育遲緩及自閉症。面對這突如其來厄運,前景難料的困難,張小紅夫婦以如山的大愛撐起了孩子的希望。他們自強不息,永不言棄,不僅給孩子悉心的照顧與關愛,更為孩子的成長付出了極大的心血,讓這個俗稱“星星的孩子”在音樂的世界裡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並獲得省市及全國鋼琴的大獎,張小紅夫婦用自己的堅守創造了愛的奇蹟。

張國賢家庭

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揭晓 硚口区刘敦谦家庭上榜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張國賢家庭將這種心存向善的溫暖力量、胸懷敬老愛老的樸素情懷詮釋的淋漓盡致。父親去世,年近92歲的母親是一名一級視力殘疾人,為了照顧老人,他們夫妻與老人在一起生活,悉心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他不僅在家中做到了愛老敬老,還將這份情懷延續到工作中,拓展到社會上。最終在他的帶領下,妻子的全力支持下,身邊形成了一支關愛老人的團隊,五年來,敬老車隊在張國賢的帶領下,一直堅守著自己的承諾,為老人提供免費車服務。

李凌超家庭

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揭晓 硚口区刘敦谦家庭上榜

夫妻倆情繫藍天,工作中相互支持,各自在工作崗位上取得傲人成績;生活上以大局為重,無數次放棄回家團聚的機會,先後出色完成抗雨雪冰凍災害、汶川抗震救災、亞運會消雲減雨、“東方之星”沉船搜救、未知條件下實兵拉動等重大任務,多次榮立三等功。他們注重培養兒子獨立自主能力,用部隊英模事蹟教育他,用部隊雷厲風行、吃苦耐勞作風薰陶他,在父母耳濡目染下,孩子知書達理,成績名列前茅。

劉敦謙家庭

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揭晓 硚口区刘敦谦家庭上榜

家住礄口區韓家墩街古五社區的劉敦謙家庭,兒子和孫子都是聾啞人,憑藉著愛與責任、樂觀與堅韌,劉敦謙兩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陽光的心態,將子孫撫養成才。兒子甘雲山不僅是市第一聾校先進教師,還是優秀共產黨員,被評為武漢精神踐行者、榮獲“五一”勞動獎章。孫子甘宏安今年光榮加入共青團。劉敦謙和老伴不僅把兒孫教育成人成才,還堅持揚善助殘,17年來,熱心幫助前來聾校陪讀的學生家長,力所能及的為他們解決各種困難,用真誠的愛心反哺社會。

楊昌林家庭

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揭晓 硚口区刘敦谦家庭上榜

13年的援藏經歷,讓楊昌林與妻子次仁德吉相愛成家,與西藏結下一生情緣。他和老伴39年如一日關愛藏族學生,致力於為藏族發展、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培育優秀人才,和子女接力踐行“把援藏事業堅持做下去”的承諾。自1978年起,他做了39年藏族大學生的“漢族阿爸”,搭建“武漢之家”,幫助學生近萬人次,將自己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用於這項事業。兒子1992年進藏,至今仍留在楊昌林夫婦當年工作的阿里地區。女兒援藏7年,現與父親一起扛起藏族之家重擔,為藏族學生奔走操勞。

吳彩榮家庭

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揭晓 硚口区刘敦谦家庭上榜

1999年冬天,時任村婦聯主任吳彩榮就將設置愛心茶壺的善念付之於行動,她買來茶壺和茶葉,把泡好的茶擺在村委會門口供群眾飲用。多年來,吳彩榮的丈夫、兒子、兒媳都十分支持,還常常為之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建議。18年來,村委會變成居委會,辦公室歷經四次搬遷,小巧的陶瓷茶壺換成不鏽鋼茶桶。起初喝茶的多是灣子裡的村民,下鄉走訪的幹部,走街串巷的小販。後來,喝茶的農民工也多了。從60後的吳彩榮到90後的陳瑩,幾代燒茶人守著這份美好和善念,歲月在燒茶人身上雕刻出生命的輪廓,燒茶人卻賦予了茶和壺永恆的溫度。

END

中共礄口區委宣傳部 礄口區媒體傳播發展中心

傳播礄口好聲音 講述礄口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