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古代各個時期烹飪都會用到哪些調料?

歌莉婭機器人


每一道美食的烹飪都不單單是在原料的選擇上,各種調味品的食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呂氏春秋·本味》中有記載:“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濃,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餱”,這就已經說明古人在烹飪美味佳餚的時候,十分重視味道的調和。調味品很多,除了人們常說的油、鹽、醬、醋、糖之外還有蔥、姜、桂、茴香、八角、花椒等。

鹽在我國的歷史十分悠久,《蜀王本記》中記載:“宣帝地節中始穿鹽井數十所”,那時就已經有了鹽井的出現。《管子》記載:“凡食鹽之數,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婦人三升少半,嬰兒兩升少半”。有人說,五味之中,鹽當居第一,而古人調味,首先選擇的也是鹽,《尚書》中有記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醋,又稱為“酢”,《齊民要術》中對酢的釀造記載如下:“七月七日作,大率麥一升,水九升,粟飯九升,一時頓下,亦向滿為限。綿幕翁口,三七日熟”,《齊民要術》中對於醋的製作方法共記載了24種,這只是其中之一,醋的種類很多,三黃醋、小麥醋、麥黃醋、大麥醋、糟醋等,使烹飪出的美食更滑美味。

醬這一調味品從出現至今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了,是一種傳統的調味料,汁濃郁、色烏紅、香溫馨是醬的特點。孔子在《論語·鄉黨》中就說過:“不得其醬不食”,陶谷的《清異錄》中也記載:“醬,八珍主人也”。在春秋時期的祭祀中,對醬的選擇要求也十分高。

Cola


亞洲食學論壇


中國傳統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美食離不開色、香、味。殷商時期,人們已開始用酸酸的青梅來去除異味;秦漢時期,人工調味品特別是醬和醋已廣泛使用;唐宋時期,外來的“辣味”成為餐桌新寵,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貪官元載被抄家時,竟然抄出了胡椒八百石……

  先秦時期流行“酸味”

  從司馬遷《史記》所記來看,早在商代初期,人們對食物的味道已很講究。《史記·殷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伊尹“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伊尹是商初大臣,為了說服商湯用王道治理天下,他揹著一口大鍋(鼎)來見商湯,用烹飪時要調製出好滋味的道理,來說服商湯。可見,把飯菜做得有滋有味,已是當年掌勺者必須會的。伊尹是一位善於烹飪的美食家,因此被奉為廚師鼻祖,至今餐飲界都將他當神供著。在伊尹生活的年代幾乎沒什麼調味品,當時做菜用什麼來調味?

  鹽,大概是人類最早發現的調味品。是菜離不開鹽,鹽因此有“百味之王”的美稱。但鹽作為基礎通用調味品並不是萬能的,如遇到腥羶味食材,鹽便起不了多大作用。從史料記載來看,除鹽之外,中國人最早使用的一種調味品是梅子。《尚書·商書·說命下》有這樣的說法:“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這是商王武丁對賢臣傅說所說的話,意思是,如果我做湯羹,你就是少不了的鹽和梅。《尚書》所記已為現代考古發掘證實,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發現了梅核。如據楊寶成、楊錫璋執筆的《1969-1977年殷墟西區墓葬發掘報告》,在編號為M284商墓中出土的一隻銅鼎內,便發現了當年用於調味的梅核。

在商墓考古中,還發現隨葬有大量狗、羊、豬、雞等很多動物,以及魚形、鳥形、動物形器物,可見當時人類的食材已很豐富。但這些帶有腥、羶氣的肉類,烹飪時除掉異味才好吃,這便少不了調味品。梅子性酸,做出的菜品自然“酸味十足”。從先秦時普遍使用梅子這種調味品來看,“酸味”應該是其時的流行味道,人們喜歡喝酸味湯羹便是證明,不然武丁也不會拿“若作和羹,爾惟鹽梅”來說事。梅子作為調味品使用時,一般用青梅,除了做湯羹調味品外,做魚、肉時也需用梅來去除異味。《晏子春秋·重而異者》所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說的就是先秦人用梅子當調味品烹飪魚肉製品的事實。

  秦漢飲食突出“鹹味”

  從文獻記載來看,現代烹飪中使用的大多數山東諸城前涼臺出土漢代畫像石《庖廚圖》局部,先秦時均已使用,如花椒、桂皮、姜、蔥、芥、薤、韭等都上了中國人的餐桌。《禮記·內則》即稱:“膾,春用蔥,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蔥,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獸用梅。”可見,先秦時,對以辛香為主的各種天然調味品的開發和使用,掀起了中國美食史上的第一波“滋味”革命。然而,在今天看來再尋常不過的調味品並不是當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直到秦漢時期人工調味品特別是醬、醋的發明和廣泛使用,尋常百姓才真正吃得有滋有味了。

  秦漢時發明的人工調味品主要有用大豆、面為原料製造出來的醬、清醬(醬油)及豆豉一類,一經發明,便帶來又一波“滋味”革命:以前不好吃、無法吃的食物,因有醬而能吃,好吃;而且,經醬調製後菜餚還“好看”,美食因此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烹飪要求——中國人的飲食中從此離不開醬系列。西漢元帝時,黃門令史游所作兒童啟蒙讀物《急就篇》中,記述了當時飲食中常用的調味品:“葵韭蔥薤蓼蘇姜,蕪荑鹽豉醯酢醬。芸蒜薺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

  醬並非秦漢時才有,與醋一樣早就使用,但先秦時醬稱“醢”,醋叫“醯”。醢用肉為原料,即“肉醬”,所以《說文解字》在解“醬”字時稱:“從肉,從酉。酒以和醬也。”醢為何後來改寫成“醬”?唐代學者顏師古在注《急就篇》中的“醬”字時認為:“醬之為言將也,食之有醬,如軍之須將,取其率領進導之也。”意思是吃飯時少不了醬這種調味品,就如軍隊打仗少不了指揮將領一樣。古人認為醬和醋的調味功能相當重要,宋人陶谷《清異錄》中稱:“醬,八珍主人也;醋,食總管也。”醬鹹醋酸,秦漢人飲食風尚因醬而發生了“重口味”的鉅變,秦漢及以後“鹹味”開始突出。隨著原料的豐富,醬的品種和口味也在進一步發展。如明代以後,辣椒進入中國,“辣椒醬”又成為一道流行美味。

  古人認為五味中“甜味”最美

  先秦時,中國傳統飲食中的“五味”概念已深入人心,味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已被充分認識。《周禮·天官》中“瘍醫”條有這樣的說法:“凡藥,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鹹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在五味中,古人認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詞。古人用什麼調味品讓菜餚變得甜美?早期主要有飴、蜜、蔗漿等,到宋代時,現在常用的紅糖、白糖已能生產,而且質量上乘。在甜味調料中,“飴”使用最早。飴,即麥芽糖,現在仍有製作。飴的生產,應該在殷商時已出現,到西周時已是常見調味品和食品。《詩經·大雅》裡的《緜》篇中,便提到了“飴”:“周原膴膴,堇荼如飴。”意思是,周原土地肥沃,長出來的苦菜像麥芽糖一樣甜。

到春秋時,比飴甜度更高更好的蜂蜜使用增多。與此同時,一切有甜味的果實均可用於烹飪。《禮記·內則》稱:“棗、慄、飴、蜜以甘之。”這種烹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甜味調料還具有除臭解腥的功能,能緩和辛辣味所引起的刺激,增加鹹味的鮮醇,行話稱之為“提鮮”。另外,烹製時糖還可以加深菜餚的色澤,如烤肉時塗上糖,可使外表變成誘人的焦黃色。《楚辭·招魂》就曾提到用甜味調料製作美食的方法。在煮甲魚和烤羊羔時,用甘蔗漿調味、著色,即所謂“胹鱉炮羔,有柘漿些”;而“粔籹蜜餌,有餦餭些”和“瑤漿蜜勺,實羽觴些”,則顯示當時製作甜麵餅時是用蜜蜂和麥芽糖;飲酒時摻蜂蜜喝,沖淡了苦味,讓美酒更美。江浙、四川等南方人做食品時最喜歡放糖,曹丕《與朝臣詔》中即有“蜀人作食,喜著飴蜜”的說法。這一飲食偏好,至今未改,如江南蘇州、無錫、常州一帶,菜餚以甜味為主,與齊魯偏鹹、淮揚偏淡、湖湘偏辣明顯不一樣。

  唐宋時期“辣味”受寵

  在五味中,含有揮發性成分的辛香調味品,對人的口、鼻刺激最直接,可極大地誘發食慾。這方面的材料主要有椒、桂、姜、蔥、蓼、芥等,這些都是中國原產的本土調味品。其中,花椒和生薑最有特色,古人很喜歡,用得也多。先秦人最離不了的辛辣調味品應該是生薑,時人吃飯時多少都要來點,即《論語·鄉黨》中所謂“不撤姜食,不多食”。在烹製牛肉等菜餚時,也總少不了生薑,且常與椒、桂一起使用。據東漢張衡《七辨》,漢代人制作肉類食物便是“芳以姜椒,拂以桂蘭”。

  但引發新一波“滋味”革命的並不僅有上述這些本土調味品,還有“胡味”。西漢時,張騫從西域帶回了蒜、芫荽(香菜)等,這些“胡味”讓中國人最早品嚐到了外來風味。再後進來的“胡椒”,則一直是古人眼裡的高檔調味品,尤以唐宋人最為崇尚。胡椒原產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時引種中國,之前一直靠從中亞、南亞一帶進口。胡椒的價值賽黃金,宋人陶谷《清異錄·藥譜》中便稱胡椒為“金丸使者”。而黃金常見,胡椒難買。唐宋時,家裡有胡椒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徵。有一件事可以說明胡椒的特殊地位。據《新唐書·元載傳》,曾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貪官元載被朝廷抄家時,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明代愛國名臣于謙曾為此大發議論,他在《無題》詩中稱:“胡椒八百斛,千載遺腥臊。”

  在“外來風味”中,明清以後能對中國飲食產生革命性影響的是“辣味”——辣椒的味道。辣椒原產美洲,在被西班牙香料商發現後移種歐亞,明代後期,辣椒被當作觀賞花卉引種中國。講究口味的中國人很快發現了辣椒的食用價值,尤其是一向嗜辛辣的四川、湖南等地,一改對花椒、生薑的依賴,戀上了辣椒,“無姜不食”變成了“無辣椒不食”。從此,“辣味”成川菜、湘菜等菜系的主打味道。


棗報


古代的調味品遠沒有現代這樣豐富,我國最早的調味其實只有酸味和鹹味。說到酸味,人首先想到醋。但在古代最早是沒有醋的,酸味來源於梅子,鹹味來源於鹽。

《尚書》中說:“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就是這個意思。

後來調味品漸漸多了起來,主要有醯、鹽、梅、姜、桂、醬、醢、豉等。醯即醋。

醢,就是肉醬,是以鹹為基本味的各具風味的精美調味品的總稱。此外還有蔥、姜、蒜等,姜和小蔥是中國原有的,大蔥、大蒜則要等到西漢張騫鑿空西域後才傳入中國。糖大約是唐代才有的,還有“餳”,是類似於糖的東西,由飴(麥芽糖)加上米粉製成。


竹子學學


中國自古以來到處都生長著豐富的調味品資源,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了甘、酸、辛、苦、鹹五味,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的積累與探索,創制了豐富多采、名目繁多的調味料,對飯菜飲饌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極重要的作用。

  從周代起,人們即已認識飲食中調味與健康的密切關係,因而,有因季節不同及時變換調味品烹調飲食的習慣。大致可分為六類。


  一、食用油脂。有:花生油、動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芯油、米糠油、棉子油、葵花子油、茶油、椰子油、油橄欖油、桂皮油、海松油、花椒油、紅花油。

 

 二、鮮調味品。有:大蔥、蔥頭、大蒜、生薑、香菜。


  三、香辛調味品:大茴香、小茴香、蒔蘿、食茱萸、花椒、丁香、桂皮、辣

辣椒、竹葉椒、砂仁、陳皮、甘草、當歸、川芎。

 


 四、粒粉調味品。有:食糖、芝麻粉、花椒粉、辣椒粉、椒鹽粉、胡辣粉、五香粉、沙茶粉、蝦籽、豆豉、紅曲。

  

五、醬制調味品。有:醬油、豉油、蝦油、糟油、魚露、食醋、酒、腐乳汁、甜麵醬、辣椒醬、辣瓣醬、沙茶醬、蒜頭醬、蜜桂花、芝麻醬、花生醬、菌油、筍油。


  六、花調味品。有:桂花、菊花、茉莉花、玫瑰花、夜合花。等等。《周禮.天官.食醫》:“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

【補充】

古代的辣味調料

在中國古代,辛辣的調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傳入中國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

花椒在中國古代的辛辣調料中地位重要,歷史上又稱川椒、漢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國種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詩經》中便多處提到花椒。特別值得說的是中國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傳統。歷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謂“三香”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為首。過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由大小茴香、丁香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組成。


創意麵食


中國古代商周時期就說過,烹飪之道,大羹不和也。意思就是為了吃到食物本來的味道,有意識地在一些羹中不放調味料,八大菜系之中粵菜最多這樣的菜式,例如白斬雞,白灼對蝦,打邊爐等,都是不放調料煮熟即食。

相對於古代,環境還沒有被汙染,山清水秀,食材新鮮,吃起來顯然會更有口感,就拿走地雞和棚養雞來對比一下,飼料餵養的雞一般一個半月就上市,這些雞與其說是長大的不如說是催熟的,棚養密度高,容易生病,所以餵養的時候不可避免要使用激素,這樣的雞吃起來根本沒有口感,肉質軟而鬆散,除了用調味料加味別無它法。而走地雞不符合經濟效益,長期放養起碼要三個月才能上市,因為是自然生長,這樣的雞肉肉質韌性高,口感好,即使不加任何調味料就這麼用清水煮熟也遠比棚養雞好吃。所以古代即使沒有調味料,食材也是遠比現代要生鮮。

再說所謂調味也不一定需要調味料,例如國宴用的開水白菜,用母雞.母鴨.火腿.乾貝.肘子煮為一鍋上湯加少許鹽然後用這樣的上湯去澆熟白菜心,用的調味料也就是鹽而已,但湯清如水,鮮味十足,很多山珍海味也不及這樣的味道。

再比如沿海一帶的漁民烹飪海鮮一般都是清水煮熟,尤其是螃蟹貝類,過多的調味料反而適得其反。

真正會吃的食家往往吃的是食材本身,而不是調味料。所以古代烹飪調味料少未必比現代的調味料多就難吃。


你的小晉哥哥


鹽、辣椒、八角、陳皮、生薑、蒜肯定會有的,味精、雞精、料酒這些化學調味料是近代才有!


夏夜繁星76346001


鹽、香料、辣醬、醬油


樂遊好吃走天下


酸甜苦辣鹹

糖,唐太宗時傳入中國。

辣椒,明朝時候傳入中國。

在此之前,我們只有花椒,鹽,醋,醬油等調味品


我在南方吹著風


酸甜苦辣鹹

糖,唐太宗時傳入中國。

辣椒,明朝時候傳入中國。

在此之前,我們只有花椒,鹽,醋,醬油等調味品。


斗酒詩李白


古人最旱用調料其實中草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