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最能詮釋董卿的詞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最能詮釋董卿的詞了

最近《朗讀者第二季》開播了,在未開播之前,因爆胡歌要擔任朗讀者的嘉賓,而讓董卿在火了一把,說起董卿,大家對董卿的認識應該是春晚,除了在春晚是作為主持人之外,在春晚的節目上作為劉謙的託,讓魔術表演更加神秘。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最能詮釋董卿的詞了

1973年出生的董卿,從7歲開始每天刷碗,中學放假到賓館當清潔工,每天早上到操場跑一千米,不許照鏡子、要背詩背古文……這就是董卿的童年。

可能正是這樣的童年,讓董卿僅在央視工作了兩年就成了臺柱,從05年開始主持春晚後,連續13年主持春晚,然而在董卿在以為是她事業巔峰的時候,她卻選擇了出國留學來充實自己(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下我們的胡歌,她們兩可謂是娛樂圈的楷模)。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最能詮釋董卿的詞了

然而學成歸來的董卿從此開啟了收獲季,《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董卿文化功底的表現讓觀眾大吃一驚,就連

一個國防大學的教授說她文學修養令人讚歎,一位文學教授忍不住發微博問:“董卿是真的這麼厲害,還是節目組幫她準備的?”

然後就有第二季的百人團選手盛夢珂發微博說,董卿沒有提詞器,“所有和點評嘉賓、選手、百人團的詩詞互動全部都是張口即來”。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最能詮釋董卿的詞了

如果說《中國詩詞大會》是董卿的開門紅,那麼《朗讀者》就是董卿的成名作,或許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是為《朗讀者》而做的,23年的從業經驗,讓董卿有能力來打造這樣一個情感類的大節目,把名人、普通人都請到舞臺上,以每期的主題詞為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最能詮釋董卿的詞了

正是因為有著23年的主持經驗,董卿緊緊抓住文字和人的故事之間的情感紐帶,再擴展開來,形成情緒的磁場,給觀眾強烈的情感刺激,在節目中達到情感共鳴。從《朗讀者》第一季開播就受到大家稱讚。特別是在《開學第一課》節目採訪過程中,在採訪96歲的翻譯家許淵衝先生的時分,3分鐘3次下跪的行為,被網友們稱讚“跪出了最美的中華自豪”,看著董卿跪地的畫面,覺得仍是非常的夸姣,這是對周圍老人家尊重以及敬慕。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最能詮釋董卿的詞了

在父母的眼中董卿是好勝,而在老師的眼中是執著,在白巖松眼中是化蝶,在撒貝寧眼中是知性又感性,而在我眼中董卿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從《春晚》到《中國詩詞大會》而後《朗讀者》讓我們領略到了一個主持人的美。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最能詮釋董卿的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