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雄安每年新增10万人,400万新居民住哪?

雄安每年新增10万人,400万新居民住哪?

雄安每年新增10万人,400万新居民住哪?

  【一】未来雄安新区总人口将达500万

  一切财富的诞生都源于需求,而需求的本质在于人。要弄明白雄安新区的财富蕴藏总量,首先就要知道新区究竟会有多少人,是哪些人?

  所以新区的建设顺序:启动区→起步区→中期发展区→远期控制区

雄安每年新增10万人,400万新居民住哪?

  启动区→建设20/30平方公里→20/30万人(新增)

  起步区→建设100平方公里→100万人(新增)

  中期发展区→建设200平方公里→200万人(新增)

  远期控制区→2000平方公里(建设530平方公里)→530万人(总人口数)

  对比深圳,发现特区设立最初5年人口增速最为迅猛,并在成立十年后,也就是1990年,特区的人口总数就从3万人突破至200万人了。

  【二】冬奥会前雄安每年新增人口不低于10万,多为高收入群体

雄安每年新增10万人,400万新居民住哪?

  2020年| 京雄城际铁路核心工程北京新机场至雄安段将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

  雄安主干道交通系统及启动区建成,新增人口20/30万。

  起步区建成,新增100万人,总人口200万+。

  中期发展区建成,新增200万人,总人口300万+

  全面建成,新增400万人,总人口突破500万。

  太远的美好我们暂且放在心里,先说眼前看得见,抓得住的财富机会,比如冬奥会以前,5年要新增100万人,其中到2022年要新增20/30万人。

  算下来,每年至少要新增10到30万人,更为关键的是这100万人收入也很高!

  根据规划,雄安首先要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依靠政府力量推动,能够疏解到雄安估计有30-50万人。

  其次,以雄安引导布局的高端智能制造、互联网、生物医疗科研、金融科技等产业人口结构特点看,未来的雄安必然是流动的、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集聚区。预计规模也在30-50万人。

  再者,对接、配套、服务高端产业的产业也不会差,对标深圳市专业技术人口比重12%,预计该人群规模也不应低于10万人。

  众多高新科技、金融等金字塔顶部产业的高度集中,决定了雄安将以高附加值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主。不论是从北京转移过来也好,还是从全国吸引过来也好,这些产业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收入水平很高。

雄安每年新增10万人,400万新居民住哪?

  【三】400万雄安新增人口住哪呢?

  从规划图看出,新区建设绝对是翻天覆地的大工程,但凡人口聚集区多半都在新建规划范围内。即使新建区本身涵盖部分居住功能,重点也是以(不能交易的)保障住房体系为主,能解决当地存量需求就很不容易了。

  《纲要》显示,新区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建立公共租赁住房、机构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商品房等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形成供需匹配、结构合理、流转有序、支出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应格局。

  “雄安将不走以往房地产开发的老路,来雄安工作生活的人都有房住。有贡献的人可以先租后买,价格也在一个相对低的区间,人们在这里可以安居乐业。”

雄安每年新增10万人,400万新居民住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