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厦门双十中学为什么改称“厦门八中”?

闽南蓑笠翁


厦门双十,与厦门一中、厦门外国语同是厦门最好的中学之一。

厦门的中学教育格局,一方面是清末、民国西式学校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是改革开放后教育水平提升的表现,前者以厦门一中为代表,后者则以厦门外国语学校最突出。


而双十中学,则是这两种情况的综合表现,但在按序列命名的厦门诸多中学中,除了体现原有中学的资历和地位外,更多的是按收归公办的时间顺序。

解放后,厦门的中学开始依照省府的规定,重新以地名加序号的形式命名,“厦门第一中学”的名号当仁不让要给厦门第一所官办中学“厦门中学堂”,此时它的名字为“福建省立厦门中学”,时为1951年。

与一中几于同时,原厦大卢嘉锡创办的私立厦大校友中学转为公立,顺势更名为“厦门第二中学”,之后鼓浪屿的私立英华中学、厦门女子中学并入二中,二中也就成了鼓浪屿的中学。

今日牛逼轰轰的厦门外国语便是在二中的外语试点班基础上成立的,原名为厦门英语中学,后来走出鼓浪屿成就了今日外国语学校。

厦门三中,即厦门城外最知名的禾山中学,在解放初期本来是厦门市立第二中学,在前述厦门二中成立时,改回禾山中学,并在隔年的1953年再次更名为“厦门第三中学”。

厦门四中,即厦门大同中学,最早于1924年由华侨和当地同盟会成员倡办,故以孙中山的天下大同命名。解放后,粤侨中学、道立中学等学校并入大同中学,至1953年,大同中学改为公立,继而成为“厦门第四中学”,其高中部在1958年改制为厦门化工学校(今福建化工学校)。


厦门五中:1955年,厦门一中由玉屏书院迁往现址,而原址仍继续办学,即位“厦门第五中学”。

厦门六中,为1953年丁乃扬、颜西岳等人创建的厦门市私立中级文化学校,1955年改名为厦门私立思明中学,1956年改为公办,于是定名为“厦门第六中学”。

厦门七中,前身为大名鼎鼎的同文书院,在1926年为厦门同文中学,1964年更名为“厦门第七中学”,后来改制成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厦门八中,即今日的厦门双十中学,创办于1919年10月,为纪念辛亥革命,特命名为“双十中学”,1934年增设小学部,在当时是闽南地区学生数最多的学校。

双十中学抗战期间曾内迁平和,到了1956年改为公办,因为学校办学品质佳,一直保持这双十的名号,一直到1965年,才最终更名为“厦门第八中学”,1983年即恢复现名。


因此,厦门双十中学名为八中,只是因为更名时间序偏后,与教学质量并无关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何必在乎叫什么,在什么地方。

与之类似的学校还有泉州五中,虽然名列第五,却不妨碍她成为泉州最好的中学之一。

..............................


圭海四记


最垃圾没有之一的厦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