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40年疯长1万倍,冬虫夏草凭什么?

已于2016年被“踢出”保健品圈子的冬虫夏草,价格仍稳居高位。按照目前20-30万元每千克的价格,40年来已增长了1万倍!

而由于近年冬虫夏草分布范围正在萎缩,原材料更加稀缺,西藏药业、华东医药、青海春天、佐力药业、康美药业等在内的多只虫草概念股也一度上涨。

40年疯长1万倍,冬虫夏草凭什么?

40年涨价1万倍

虽然现在的虫草是不折不扣的天价药材,在上世纪70年代,冬虫夏草还是一款亲民产品。当时在青海、西藏等原产地,国家收购价每千克20元上下,而且没有品相优劣之分。

然而,由于成功炒作了其“保健”概念,冬虫夏草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进入疯涨模式。80年代,上等冬虫夏草火速涨到每千克300元,90年代突破千元大关。进入21世纪后,冬虫夏草轻松冲破万元大关。

根据中国中药协会信息中心官网中药材天地网的相关信息,近几年以品质最好的2000条每千克的规格为例,今年在青海、西藏、四川三个主要产区的收购价格一度飙升至20万元/千克。

40年来,产地收购价已然飙涨了1万倍!

零售价格则更为“可观”。2根一克(也就是2000条/千克)的冬虫夏草网上平台售价约为每克290-386元左右(参考京东价格),合每千克29-38万元,价格相当惊人。

40年疯长1万倍,冬虫夏草凭什么?

业界追捧仍未停止

然而,冬虫夏草真的像广告中说的这么“滋补”吗?

事实上,早在2016年,原食药监总局就发文终止了冬虫夏草的保健品身份。也就是说,现在以保健品、滋补品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冬虫夏草,根本就没有正规身份。

40年疯长1万倍,冬虫夏草凭什么?

同时期,原食药监局还曾发文提示大家,冬虫夏草是中药材,并非药食同源物质。根据相关监测,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均超标,约为4.4~9.9 mg/kg。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 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40年疯长1万倍,冬虫夏草凭什么?

为提示消费者别再花冤枉钱,今年2月原食药监总局再发文提示“这4种保健品不保健”,被神化的虫草高居榜首。

在目前的科学文献中,对虫草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做的,而且研究水平基本上处于“成分识别”的层次。没有什么高质量研究能证明冬虫夏草对人体健康有特殊功效。

再加上重金属砷超标,连安全性都无法保证,还谈什么养生?

40年疯长1万倍,冬虫夏草凭什么?

3月,原食药监总局再发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冬虫夏草不能用于保健食品的原则。

40年疯长1万倍,冬虫夏草凭什么?

然而,业界对冬虫夏草的追捧却仍未停止。

在近日,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显示,由于长期过度采挖和环境气候影响,药用菌冬虫夏草分布范围在逐渐萎缩之后,西藏药业、华东医药、青海春天、佐力药业、康美药业等在内的多只虫草概念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情况。

同时,据新京报报道,青海春天和康美药业也并未放弃保健品市场,仍在申请虫草保健食品的评审。

企业的热情并非无的放矢。

虽然原食药监总局已数次“揭露”冬虫夏草的本质,但市面上对冬虫夏草“养生”“保健”的宣传仍未停歇,买卖热度有增无减。这一伪装如果不能被彻底戳破,冬虫夏草的价格还将虚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