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人生苦短应该及时行乐吗?

奇勾明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宏梅(头条号 心理咨询师王宏梅):


王宏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职业指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讲师团讲师、公益人。熟识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叙事疗法。擅长领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沟通。

我不反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句话,但问题是如何“行乐”你就会觉得“乐”呢?

吃喝玩乐是行乐,甚至吸毒都会让自己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是行乐;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高级意义的“行乐”。 哪种行乐会让你觉得是“乐”呢?

想象一下此刻你的生命走到了终点:你会说些什么呢? 就拿上面说的三种“行乐”来说。

第一种人可能说:我吃过了世界上所有的美食,我很开心,死而无憾了。第二种人可能说:我一生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死而无憾了。最后一种人可能说:我的到来给这个世界上带来了美好的东西,我曾经影响过一些人,使一些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死而无憾。

那你觉得哪一种会更加让你“无憾”呢?

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都对“人生的意义”进行过探讨。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重要、有价值,但如若不能搞懂个人的成就建立在对他人做出贡献的基础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人的理想和行为,同样遵从这一原则:对于他人有意义的,才能算是意义。”

开创了“意义疗法”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纳粹时期,因为是犹太人,他全家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在毒气室,只剩下他和妹妹九死一生,活了下来。

在残酷的环境下,人是如何活下来的? 弗兰克尔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观察:人生的意义。

如果是被关进毒气室,确实没有办法逃生,但是并没有被剥夺生命而自己放弃生的希望的人,是因为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比如有的人活着的意义是找到失散的亲人,跟亲人团聚,一旦听说自己的亲人已经离开人世,他也放弃了活着,选择了死亡。

对于弗兰克尔来说,当时他活下来的意义是:一部手稿,这部手稿就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因为这本书能给更多人带来改变和疗愈。不幸的是这部手稿在入狱时被纳粹没收了。 即使在狱中再艰苦、活着的希望再渺茫,他也要活下来,就是为了这本书的出版。所以在狱中生病发烧,朝不保夕的时候,一旦发现一小片纸片,他赶紧在小纸片上记录自己的手稿。 就是这个意义,支撑着他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只到迎来解放。

“意义”决定我们如何度过我们的一生。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意义。朝着这个“意义”“行乐”,你的生命会更有价值。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


人生还真是苦短。

刚刚和我的一个朋友聊会天,他说他家有个亲亲,才38岁刚刚去逝。是因为车祸而死的,丢下了二个女儿,媳妇和两位70多岁的双亲。他的家刚刚动迁,国家争地给了五套房子,卖了两套,日子也刚刚有点起色,但人没了。

人生苦短,人生充满了苦难和沧桑。充满了艰辛与困苦。充满了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人生如此的短暂让我们又怎能的不及时行乐呢。

及时行乐,就是让我们的精神超越一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自信的快乐来看待我们生命中的苦与难,生命中各个阶段的苦难与沧桑,艰辛与困苦。

精神的丰富,是会超越物质丰富的。只要把这种极积向上的精神态度把握好,我们所遇到的任何苦难,任何的坎坷都能够战胜的。

生命苦短,人生有限,让我们在这有现的苦短的生命里去追寻自己想干的事,去追寻我们的梦想,让你我的梦想都成真。

生命是一场旅程,我们等了多少个轮回,才有机会享受这一旅程。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是的,不妨大胆一些……。


手机用户放飞的燕子


人生不应该及时享乐。

在当代社会,很多人因为无法抵制及时行乐所带来的短暂舒适和欢愉,借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理念为人生的无所事事进行开脱。

无法抵制及时行乐的欲望,是我们诸多痛苦的来源之一。

要知道,及时行乐带来了的只是片刻的欢愉,而往后的日子我们都要为此时的及时行乐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就正如《断头王后》里说的,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就是为何有“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朝成名天下扬”这一说,如果你在十年寒窗的时候贪图享乐,荒废学业,那哪会有一朝成名的那一天?等待你的只会是无尽的甘苦。

相反,如果你有着抵制及时享乐的欲望的高自律,便有一朝成名天下扬的苦尽甘来。而你的十年寒窗苦读便是米歇尔教授所提出的“延迟满足”。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学会运用“延迟满足”规避各种诱惑和欲望的打扰,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做出加倍的努力。


东尔黄树



天医本真


及时行乐应该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起码,不能对别人造成伤害。

认识到了人生苦短,大都认识到了时间对人生的珍贵。真的就是白驹过隙,许多问题甚至都没认真品尝过,还不知道原委,就匆匆过去了。只到暮年了,突然明白了,想重新体验了,但已经没有机会了。是不是就成了遗憾?有遗憾的人生,毕竟不圆满。感叹人生苦短,何不及时行乐,也就难免了。

人生苦短,在有限的时间内体会到更多的人生乐事,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追求。心中只有自己的人追求的是“对酒当歌”,积极进取者追求的是更好的工作、更多的收入、更多的贡献。把人生仅仅理解为享乐,在现代人看来,太过狭隘。

应该说,现代社会人们“行乐

”的机会很多,许多娱乐场所,许多美食,老百姓是消费得起的。只是,由于政治不断地向文明发展,科学技术也突飞猛进,现代社会的人们也着实对狭隘的个人享受者瞧不起,人,毕竟是高级动物嘛!

对酒当歌或许没错,但你无视天下人,随随便便要坑害天下人就行不通。我们要过美好的生活,别人家也是有这个权利的。

活到六、七十岁了,觉得自己怎么也还没怎么地,一下子就老了,确实有无数多个不甘。这个不甘,主要是感叹时光流逝,没有完成许多夙愿,对于人生的享受,考虑的并不多。我是过来人,说的是良心话。

人生确实苦短。古代诗人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限”,是无奈,但自然规律,谁有能力违反?

我觉得,人应该活的有意义,在有限的生命过程里,去创造更多的人生佳值。不枉此生,足已。





逸散哥


这个问题首先要确认一下自己的乐是什么了。

如果一个人能看破表象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我想大家差不多,无非也就是无论身处任何状态、遭遇、环境都自在、舒适、没有困扰、脱离苦厄。以这种脱离无明的状态为乐,也就是解脱。那么生活中时时多角度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使自己随时处于脱离无明的状态,所谓住相即烦恼,离相即菩提。这种乐我认为应该随时保持。

而如果不能认识到真正的乐,只把一些暂时取得舒适感的途径、手段当作是乐。这种状况的及时行乐,错把途径之一当目标,只会使自己彻底迷失于事物的表象,从而更难以认识到自己所追求的真实的乐是什么。实为南辕北辙,只会离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


即心是佛213


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你的眼里既要有远方的目标,也要有眼前的风景。

其实人生无论何事,都是一个度的把握。及时行乐不一定会影响你实现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理想也不一定要求你放弃眼前所有的快乐。

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个小时。

但上帝也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的24个小时都过成了不同的样子。

根据很多科学家的研究,人的一天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个人如果能够每天保证8小时的高效学习或者工作,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绝大多数人可能四五个小时就已经是极限了。

那剩下的时间怎么办?当然就是休息和玩乐了。

休息是一种迅速让自己恢复状态的方式,每天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会让一个人的头脑更加清晰,甚至会产生很多意外的超链接,把日常接触的碎片化图景创造性的拼接起来。很多脑科学家甚至认为,睡觉本身就是学习的一种。

如果除去睡觉的时间,那么其实还有8小时左右的时间。除去一些必要的日常消耗,估计一个人每天还有三四个小时是可控的。

你当然可以用这三四个小时从事一些低效的学习或者工作,装成一副非常努力的样子。但我劝你不要这么做,因为这样极容易造成很多重大的失误,不仅影响了效率还会影响心情。

这三四个小时最应该用来放松一下,与几个朋友小聚,与孩子嬉闹,看一场电影,玩一会喜欢的游戏,读一本轻松的小说,去周围的商场逛街,这都是一些放松的好办法。这样的一些活动会释放学习或工作中带来的压力,缓解紧张的情绪,让人能够轻装上阵。

所以,如果你想收获成功的人生,就一定要好好努力;如果你想收获更成功的人生,就一定要在努力的时候,享受一些人生的乐趣。

快乐不是放纵,努力不是苦行。

只有掌握好劳逸结合的节奏,才是实现人生的真正之道。


新爸妈成长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工作归工作,当累则累;娱乐归娱乐,当乐则乐。世上万事没有绝对,不应该把工作、事业,与娱乐对立起来,不还有劳逸结合一说嘛!“逸"依个人所好,酣睡、静养、逛商场,又或是跳舞、K歌等方式,不一而足。正因为人生苦短,所以更应该去享受,除了工作、事业或生活琐事之外,难道不应该活的轻松些?看那日薄西山的大爷、大妈,尚趁余光旅游、跳广场舞,不亦乐乎?更何况是年轻人,在除了挤出时间去充实、提高自我之外;闲暇之余,在不违法、不伤风败俗,或在不影响、损害他人权益的前提下,难道不能尽可能放松自己,通过及时行乐作自我调整,又有何不可?


浮云渡生


题主您好,很高兴跟您探讨这个话题,有追寻生命意义的感觉,猜您也在对生命的价值积极思考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念和回答,我尝试从自己的视角和您分享,希望能对您的思考多一些参考。

“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像一个是让人放纵自我,一个是催人发奋向前。这两种表面看似冲突的人生态度,从某种角度看其实是交融在一起密不可分,简言之:两个是一回事。如果你的人生之乐就是功成名就,少壮努力的就是学习和工作去拼搏;如果人生之乐就是消遣享受,少壮要努力的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社会比较期待和鼓励前者。而事实上,光奋斗毫无消遣的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光消遣从不奋斗的人是很难拥有内心真正的快乐的。因为每个人本能都有追求自我享受的欲望,这是生物我的需求,同时又有展现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欲望,这是社会我的需求。或许最佳的态度是:既能够埋头打拼,又能够享受生活。而不是在享受的时候焦虑自责,在奋斗的时候偷懒怀疑。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活在当下”。

什么时候该努力,什么时候能享受,外界会给我们很多要求和参考。但这实际是件很个人化的事情,抛开杂音听到自己的声音,找到属于自己的乐事儿,哪怕就是贪图享受,那也是值得你去努力的。当然,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价值,值得去用力展现,每个人。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它。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吴秋凡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人生苦短,哪能十全十美,是物都有瑕疵,是人都有缺憾,走好脚下的路,欣赏自己的景,不要总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要总抱怨天时,地利,人和,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相信自己,你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识时务者为俊杰,生活中别把自己举得太高,这个世界多你不多,少你不少,也别把自己压得太低,因为你独一无二,更不可复制。人生的旅途,崎岖不平,哪个不是跌跌撞撞,摸索着前行,没有谁的人生一直走的顺顺当当,心胸开阔点,豁达大度点,你就会活的轻松很多,快乐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