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个税调整不能只看起征点

今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

“公平”是个税改革一以贯之的考虑>>>

个人所得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二次分配”。公平,是其内在要求。

这种公平建立在几个方面:一是设置免税项目;二是以“量能课税”为原则,设立递进税制,收入越高纳税税率越高。个税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削峰填谷,也就是说,个税主要是把过高的收入降下来,再通过支付转移间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出现,个税作为收入分配调节的功能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近20年来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改比较密集的时期,而讨论也集中在一点上,即起征点设在哪里更能体现二次分配公平。起征点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哪些家庭开支可以免税。

经过多年公开讨论,应该说社会共识正在形成:费用扣除要更多考虑纳税人赡养情况等家庭负担因素,以体现量能课税原则。从公平的要求出发,的确要考虑诸多因素,不仅是孩子的教育、还有赡养老人的问题,甚至还有纳税人自身养老、医疗保险等需求增加,此次个税法修正案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正体现了降低工薪阶层个税负担的考虑。

此外,一些人的财产性收入增加,比如投资房地产、住房出租的收入显著增加了,个税也将有相应考虑。起征点不是个税公平的全部,更关键的是对税制进行改革,使之尽量与当今收入分配格局相匹配。

鼓励劳动而不是坐享其成>>>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个人所得税,这样表述:“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鼓励人们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凭借辛勤劳动的双手迈向富裕,而不是鼓励人们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或者整天钻营着以钱快速生钱、热衷当“包租公”;鼓励成为劳动者而不是食利者。这些都是在传递并端正一种社会价值观: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迈向富裕,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多了解一点>>>

个税调整不能只看起征点

制图:张莉

一起算笔账(在考虑“三险一金”扣除(假定“三险一金”扣除2000元)基础上):

月收入5000元以下者将不需要缴纳个税,税负降幅为100%;

月入1万元者,现有税制下需缴纳345元个税;改革后个税为90元,降幅超过70%;

月入2万元者,现有税制下需缴纳2620元个税;改革后个税为1190元,降幅超过50%;

月入5万元者,现有税制下需缴纳10595元个税;改革后个税为8490元,降幅约20%;

月入8万元以上者,税负降幅在10%以内。

算好个税明白账

10大关键词不可不知

个税调整不能只看起征点

1.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从国际上看,个人所得税制主要分为综合个人所得税制、分类个人所得税制以及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三种模式。综合个人所得税制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取得的各种来源和各种形式的收入加总,减除各种法定的扣除额后,按统一的税率征收。分类个人所得税制是对税法列举的不同应税所得项目,分别适用不同的扣除办法和税率,分别征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兼有上述两种模式的特点,即对一部分所得项目予以加总,实行按年汇总计算纳税,对其他所得项目则实行分类征收。

2. 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总体来看,凡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所得,均可界定为工资薪金所得。

3. 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独立劳务取得的所得。

4. 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作品而取得的所得。

5. 特许权使用费>>>

特许权使用费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其中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6. 基本减除费用标准>>>

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是对个人收入征税时允许扣除的费用限额。当个人收入低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时,无须纳税;当个人收入高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时,则对减去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后的个人收入征税。

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外,现行税法还规定了其他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的项目,如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公益事业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等均可在税前扣除。

7. 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基本减除费用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允许叠加扣除的项目。根据草案,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五项。

8. 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法规定,自行汇总计算全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额,汇总后适用统一的扣除规定,按照适用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结合已扣缴税款,确定该年度应补或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结清全年税款的行为。

9. 自行纳税申报>>>

自行纳税申报是指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需要自行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主要情形包括:一是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二是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三是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四是取得境外所得;五是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六是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七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10. 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作者:长江日报评论员华智超 杨于泽 李尔静

综合新华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