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這座大橋,23年前,橫空出世,從此構築了武漢城市發展新格局

武漢長江二橋,是長江武漢段自武漢長江大橋後建設的第二座大橋,也是長江上第一座特大型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還是世界上第一座主塔墩立在深水區的雙塔雙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它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下游6.8公里處,全長4678米,通航淨空24米,1991年開工建造,1995年6月18日正式建成通車。它氣勢雄偉、線條流暢、比例協調,一出世就成為武漢新地標。更重要的是,它與武漢長江大橋聯手,組成了江城28公里內環線,構築了武漢城市發展新格局。

這座大橋,23年前,橫空出世,從此構築了武漢城市發展新格局

二橋之後,兩江橋樑不再以序號命名

這座大橋,23年前,橫空出世,從此構築了武漢城市發展新格局

說到武漢的橋,人們總會首先想到武漢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橋,是武漢人特有的城市情結。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38年後,第二座長江大橋聳立在武漢的江面上,它也是武漢市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座橋。

“橋樑的名字一般都隨工程名字叫,但武漢長江二橋不一樣。”中鐵大橋局高級技術顧問、曾任長江二橋工程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兼總工程師的劉長元回憶說,“施工時它叫長江公路橋,主要是區別於長江大橋是公路鐵路合建橋。當時的武漢市長想請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為橋樑題名,起個什麼名字好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前面已經有長江大橋了,這個就叫二橋吧。”

於是,武漢長江二橋的名字確定下來。武漢人通常把武漢長江大橋喊作“大橋”或“一橋”,把武漢長江二橋喊作“二橋”,一橋二橋聽來如一個家庭中的兄弟。這暱稱裡既體現著一種偏愛,也可視為一種“特權”。二橋之後,無論在長江或漢水上建的橋,都不再以序號命名,而是以地名來命名,如陽邏大橋、天興洲大橋等。

這座大橋,23年前,橫空出世,從此構築了武漢城市發展新格局

二橋通車,百萬市民為之激動

這座大橋,23年前,橫空出世,從此構築了武漢城市發展新格局

二橋從1991年開始建設,這座橋主跨達400米,其浩大的深水基礎以及施工所採用的大型鋼圍堰規模、基礎鑽孔樁直徑、鑽入礫岩層深度,均為當時全國之最,並創下多項世界第一,有20多個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90年代先進水平。

1992年至1993年期間,曾幫助中國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蘇聯專家組組長西林,來到二橋工地。西林找劉長元要了一段黑色波紋管帶回國作紀念,他說:“過去你們是我們的學生,現在我們是你們的學生!”

武漢長江二橋凝聚了劉長元大量的心血,他也被業內稱為“二橋之父”。在二橋的建設過程中,劉長元患了嚴重的腿疾和糖尿病,但他仍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這座橋上面。憑藉技術創新,二橋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鐵道部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建築魯班獎”等一系列獎項。

建設者們為二橋傾注心血,江城市民也對這座橋投注了殷切的期望。“我每天上下班要走一橋,每回過江時,都會往二橋那邊多望幾眼。‘橋柱子’起來後,經常是全車人都在討論這座橋,儘管大家互不相識。”市民吳先生回憶,“那時候覺得一座城市有兩座跨長江的大橋,蠻傲,蠻自豪。”

二橋確定在1995年6月18日正式通車,當年6月11日起,武漢市允許市民提前上橋免費參觀。一時之間,人們奔走相告,傾城出動。頭三天內就吸引來了百萬名參觀者。據當時的新聞報道,在徐東路口值勤的交警說“來參觀的人像潮水一樣往橋上湧”。登橋的參觀者當中,有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

這座大橋,23年前,橫空出世,從此構築了武漢城市發展新格局

通車23年,改變的不僅僅是交通

這座大橋,23年前,橫空出世,從此構築了武漢城市發展新格局

“沒有二橋的時候,過江幾麻煩喲。”家住徐東的吳爹爹說,二橋建成前,從徐東去一趟漢口簡直像要出城。要麼坐船,要麼轉幾道公汽走長江大橋,耗時漫長。二橋的建成,讓武漢結束了“三鎮交通一線牽”的歷史,坐上公汽十來分鐘就到了漢口。

更重要的是,一橋、二橋聯起手來,組成了28公里武漢內環線。

交通內環線的建立,對一座城市意味著什麼?

二橋的落成,徹底拉開了武漢的城市格局。在沒有二橋時,整個武漢三鎮的城市交通只能圍繞長江大橋一線牽,如果一橋沿線出現交通堵塞,整個武漢的交通就癱掉一半。有了二橋,城市的幹道成為雙軸線格局;同時,只有一橋時,城市核心商圈只是沿著武勝路、鍾家村、中華路分佈,二橋的建成,相當於做了一個蛙跳,把武漢的城市中心軸線,從一橋向東跳了6.8公里,永清片和徐東片開始形成新商圈,為城市跨越式發展拓展出空間,沿線上百萬人可從中直接受益。

如今,一橋二橋環抱三鎮45平方公里的繁華區域,連接鐵路、港口、民航、機場,以及穿越武漢的諸條國道及省幹線。

武漢市內交通平面立體並舉,江河兩岸三鎮形成貫通格局。

“老武漢”李大爺每天都會在二橋下散步、打太極。“二橋沒建前,徐東和永清一帶都很荒,不是貨場就是農田、菜地。”他對記者說,“二橋建起來後,就不一樣了。這才二十來年,你看,現在這裡幾繁華、幾漂亮!”

繼二橋之後,一座又一座現代化大橋接連出現,這些宏偉的橋樑,是城市交通與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不斷拉昇著武漢的城市形象與居民的生活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