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從歷史積澱中感受大學文化

從歷史積澱中感受大學文化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學能夠受人認可,首先源於大師底蘊、學術氣氛,而非高樓大廈。學校辦學過程中的重要歷史事件、歷史名人,培養的社會英才,都是一所大學歷史積澱和文化傳承的直接體現。

例如西南大學在百餘年來,篳路藍縷,玉汝於成,湧現了無數傑出的大家:國學大師吳宓,1950年起先後在西南師範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外語系、歷史系、中文系任教;“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農學系;中國首批科學院院士、中國土壤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侯光炯,歷任原西南農業大學(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譽校長等職;還有國際著名蠶學家向仲懷、中國岩溶環境學的開拓者袁道先等名師學者……

他們篤實研究、鍥而不捨,潛心人才培養、引領科學前沿,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學養基礎,營造了百年西南大學優良的學術氛圍,為後來基礎心理學等國家特色學科,漢語言文學、英語、歷史學、教育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蠶學等國家特色專業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學術基礎。

大學作為社會的精神文化中心,同時還擔負著傳播人類先進文明和道義理想的使命,大學精神和辦學理念就是這種使命的體現。這種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學精神和辦學理念,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澱才得以形成的,需要我們回到歷史中去體味。

比如誕生於20世紀的一批中國現代大學,致力於建立現代大學的精神和體制,對於當時我國高等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有提倡“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幷包之義”的“北大精神”,有蘊含“君子之學,唯求其是”之義的浙江大學“求是精神”,還有孫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學懷士堂前勉勵學子們“立志做大事”的精神……這些大學精神至今仍然長盛不衰,是大學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學持續發展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