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新中產的需求是什麼?

誰也無法忽視這股力量,忽視者只有滅亡。

新中產的需求是什麼?

今日還是得屌絲者得天下?我想應該是的,你看看去年騰訊和網易的遊戲收入就知道這句話是不是真的了。不過改變正在零售行業裡發生,而這些改變正是我今天想講的。

這些改變正基於中國的新中產的崛起與壯大,新中產是一群與屌絲群體對立的人,他們有著一定的審美需求,對生活有著自己的品質追求,並且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同時,作為中產,他們擁有較高的收入,因而也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新中產式的消費,是審美消費和品質消費,他們對價格的承受能力比較強,對於產品的美觀與品質還有品牌價值有著比較高的要求。這是他們的特點,而因為這些特點,我們才會多了這麼多新聞頭條標題,中國遊客跑到日本買馬桶蓋和電飯煲,澳大利亞超市的奶粉貨架被中國旅遊團一掃而空,日本大米淘寶賣幾十元一斤。這些現象的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問題,都是因為中國國內的需求端的高層次需求與供給端的低層次供給不匹配所引起的。

當國內媒體嘲笑遊人跑到日本買回中國製造的馬桶蓋時,它並沒有告訴你,中國的工廠只是負責製造而並不掌握技術。我們新中產群體逐漸的壯大,隨著消費能力和品質意識的增強對產品的層次要求越來越高,以前的人要的只是一個能快速煮熟飯的電飯煲,而現在的新中產要的則是能把飯煮的更好吃同時還兼具不粘鍋、易清洗、環保無害等特點的電飯煲。而這些要求,是中國企業所做不到的,因而大家跑到日本購買此類產品無可厚非。

為什麼說中國的新中產能夠重新定義中國的零售?因為,中國現有的電飯煲,馬桶蓋,衣服,鞋子,等所有低品質,低審美的東西都將陷入漸漸賣不掉的境地!這些企業如果沒有進行革新,那麼他們就會倒閉,而如果革新了,則將繼續適應生存,在這倒閉與革新中間,新中產已經重新定義了中國的零售。

舉個例子,這個例子是關於中國人穿的鞋,福建晉江的鞋從前在中國個個鼎鼎大名,而這兩三年卻都在走下坡路,其中也不乏倒閉的曾今行業龍頭。361度、特步、安踏、德爾惠、喜得龍、鴻星爾克、匹克、中國喬丹、貴人鳥,等等多得數不過來,其中的德爾惠與喜得龍已經倒閉,而其他的品牌幾乎都在走下坡路。為什麼?有三大主要原因!

第一,品牌價值低,相較於國外的阿迪達斯、耐克、新百倫、AJ,等品牌毫無可比能力。國內這些鞋子品牌只能依靠打價格戰來應對這一情況,而這個價格戰又把自己逼入了下一個死衚衕裡,我們下面再說。

第二個原因是,鞋子的品質差,材料與設計創新極少,導致穿著感覺差。

第三個原因是,鞋子的外觀設計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除了李寧和安踏等少數品牌開始注重設計,其他品牌似乎哪雙鞋都長一個樣,幾乎無時尚感可言。為什麼說價格戰又把自己逼入了死衚衕?因為低價格註定低投入,這樣的低投入,鞋子材料的創新與外觀設計幾乎不會有什麼進步,因而陷入死循環,想通過低價格生存,最終卻自己讓自己被淘汰掉。不願意革新者,必適應不了新的生存環境,當國外大牌蜂擁而至,晉江鞋廠卻都靠吃老本繼續苟延殘喘,繼續下去,終究會全部淘汰。誰都有可能是下一個德爾惠與喜得龍!只有少數企業能最終實現產品升級,去和阿迪耐克決一高下。

除鞋之外,中國零售幾乎所有的行業現在正面臨這樣的挑戰,服飾,家電,傢俱,都面對著新中產的高要求而被一次次的否定。消費者有自己的選擇權利,你太low消費者可以選擇不買,並且可以到別處買更加高級的東西。這樣的情況必然會逼迫我們中國的零售企業進行產品的審美升級與品質升級以及進行品牌價值的確立。如今新中產的消費能力佔社會的總消費能力的比例終究會越來越大,誰也無法忽視這股力量,忽視者只有滅亡。

新中產必然重新定義中國零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