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皇城根儿的记忆

皇城根儿的记忆

“山下”也叫“山根儿”,老北京把某建筑群四围叫“××根儿”。例如,住天坛周围,就跟人说:“我住坛根儿。”所以皇宫左右习称“皇城根儿”,故宫两侧,至今有“东皇城根儿”“西皇城根儿”的地名。

皇城根儿的记忆

我打小在皇城根儿长大,少年时代的生活给我留下了许多独特、有趣的记忆。

同学告诉我,皇宫禁律森严,骑马、乘轿的,到紫禁城外的下马碑前,必须下地步行。碑上训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原来“大内”有这等“威仪”,于是跑去察看。果然,在东华门、西华门、午门外找到了矗立路旁的下马碑。然而,碑文跟所云有异,是:“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于是领悟:别人说的,难免舛讹;亲自考察,方洞察就里。

皇城根儿的记忆

又听同窗娓娓称述,故宫每扇大门上的门钉都是横数九个,竖数九行。这“九九”,是“久久”的谐音,意在祈盼皇家天下世代兴盛。这倒有趣,于是一个门一个门去数。数到东华门,惊奇地发现,竖数九行,横数竟然只有八个!

这是为何?问不清楚。后来读了本书,才晓得,太子居住东华门内,由此门进出,礼数不可与皇帝比肩,故每行少一个门钉。

又悟:探究有韧性,谜底才水落石出。

然而,也遇到弄不清的事儿。

一次,到附近同学家玩儿。整点时,冷不丁桌上座钟叮当叮当连敲数下,接着一扇小门啪地打开,出来一对小鸟儿,分左右而立,各鸣叫几声,清脆婉转。随即回归,小门关闭,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

我既惊叹又诧异。在故宫珍宝馆里,才见过此类奇钟,同学家境平平,何以有如许玩意儿?东猜西想,捉磨不透……

故宫外是护城河,夏天清晨,有人在河边钓鱼。按规定,不准钓。太阳升到一竿子高时,“渔翁”尽皆消失。暑假里,我常早早爬起,到护城河看钓鱼。

鱼钩甩到远处水里,见鱼漂晃动,钓者慢慢收线。然而收上来的,常常是几根水草。有时候,钩上挂着条欢蹦乱跳的小鱼儿,不过两三寸长,扔进瓶子。我一会儿蹲在瓶子边瞅“俘虏”,一会儿察看水面动静,忙活老半天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皇城根儿的记忆

冬天,孩子们在护城河的冰面上穿着木板冰鞋溜冰,我总是趴在护城河的矮墙上津津有味地观看,慑于父母训诫,从不敢下河尝试。

每逢“五一”“十一”,只要放礼花,大人孩子喜欢聚到护城河沿儿观赏。天安门广场的礼花,从护城河北端眺望,景象非同一般——礼花在夜幕下腾空而起时,也在波光荡漾的河面绽放。上下辉映,一片璀璨。这是皇城根儿最美妙、最独特的节日胜景。

故宫北面的景山,原先对小学生免费。我最喜欢夏日雨后在北坡的花草间奔跑,追逐翻飞的蝴蝶,十分尽兴,常因晚归遭母亲训斥。

有时还能看到新奇事儿。一次,忽见俩人在林间转悠,指指点点,仰头寻觅。好生奇怪,跟踪观察。只见一人攥根细长管儿,另一人手托泥巴。发现麻雀后,掐点儿泥,揉成小球儿堵住管子一头儿,对准麻雀从另一端猛吹。“噗”的一下,应声落地。惊得我目瞪口呆,原来捕鸟还有这等奇招!

住在皇城根儿,耳濡目染,得知许多左近“常识”。

皇城根儿的记忆

年迈的邻居侃侃而谈,叙说皇宫西面“府右街”名字的来历:当年袁世凯将中南海作为“总统府”,从“坐北朝南”的传统视角看,“街”在“府”右,便由此得名。我还知道,皇宫北面的景山,元代叫“青山”,是个小土丘。明成祖时,皇宫堆煤于此,称“煤山”。后来,将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山上,形成几座“山峰”。遍植松柏、峰顶建亭后,方成如今模样。山上山下风景如画,“景山”的名字油然而生。

除了宫廷附近的“常识”,还能听到皇城的神奇传说。其中一个传说,仲夏傍晚,雷鸣电闪,大雨滂沱。一位故宫管理员下班晚了,锁好门,打着伞,向宫外踱去。路过一座大殿时,忽闻一阵嬉笑。他一愣,驻足谛听,是几位年轻女子在笑语。他更奇怪了,也有些紧张——会是谁呢?霹雷过后,一道闪电。借着电光,万分骇异地瞅见几个宫女端着杯盘谈笑而来,忙躲阶下。宫女们嘲笑着官员的醉态,嘻嘻哈哈轻盈而去……

这故事让我惊诧不已。讲述者摇着扇子说,只有跟古代完全相同的时间和气象条件,才会重现奇景。情节虽荒诞,却引起我无限遐思。

在皇城根儿,还能看到瑰丽壮观的场面。“五一”“十一”游行后,许多游行者从府右街向北、再向东折返。皇城根儿附近早已戒严,空空荡荡。倏地,穿着各式各样鲜艳服装的游行者手持鲜花、彩旗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仿佛自天而降,源源不断,叫人目不暇接。好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街坊们纷纷出来,站在门口欣悦鉴赏。

然而在皇城根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附近一些小吃。

跟父母晚归,必见街上卖驴肉的。点着明亮的电石灯,玻璃罩里的驴肉令我馋涎欲滴。父母从未买过。每回路过,都不由瞅上几眼。

小铺儿的面茶颇受青睐,清晨绝早,顾客就络绎不绝。

皇城根儿的记忆

最诱人的是街头的烤白薯。跟现在的完全不同,软软的,淌着甜甜的汁液,用薄薄的木片儿垫着递过来,香气诱人。

那时,皇城根儿散布着小餐馆、小酒馆,还搭着卖小吃的帆布棚子。食客麇集,生意兴隆。街上一天到晚熙熙攘攘。

多年整治后,皇城根儿好些旧宅拆迁了,一栋栋华美的屋宇、高耸的楼房拔地而起。整洁如茵的草坪,街头的健身器也闪亮登场。但是,原先卖小吃的店铺悄然逝去,街上冷冷清清,人气远不如昔。

或许,这是城市整体规划的需要。但是,我这个皇城根儿长大的人,每在街上徜徉,忆起儿时情景,往往有一丝隐约的伤感。

人气对一个人来说,是声誉的表象;对一项事业来说,是兴衰的指标;对一个地方来说呢,是发展的动力。

皇城根儿的记忆

打造某地人气,就是打造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红火、繁盛的前景。

皇城根儿的人气,尚需提升,且大有文章可做。自然,不宜依赖前卫与时尚,而须仰仗传统与特色。

皇城根儿的记忆皇城根儿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