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有一部电影,我一直在以往的文章里面有提过,但是并没有为了它专门写一篇文章。

如果看过之前一些文章的人,应该都多少记得,我曾经好几次提过《盗梦空间》这部电影,并且评价相当高。

最近看到的一些电影评价体系中的我不能认同的标准,让我决定,以《盗梦空间》为引子,简单说一下电影评价标准的问题。

《盗梦空间》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盗梦空间》这部电影的名气之大,我觉得似乎不需要专门的做什么背景介绍。它本身的名气,包括它的导演,演员阵容,都是电影爱好者都十分了解的知名人物。

然而,正是因为它不仅不是什么需要引入一些背景和概念的小众高分电影,正好相反,它名气过于大,再加上本身是商业片,直接导致了它是我认为反而因此被很多人刻意低估了的电影。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必须说,《盗梦空间》在我的心中,是在电影里可以排的上TOP3的片子。我对它的评价和情怀,可以和当年的《无间道》媲美,都是我心中的明珠。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有人会说,不对啊,我看某瓣上《盗梦空间》的评分是9.3,可以说是超高分了,在电影总榜上位列第9,这怎么能说被低估呢?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知道,这部电影是极其成功的,也获得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可,只不过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那些少数的,对《盗梦空间》嗤之以鼻,认为它并不优秀的人,大多给出的理由颇为幼稚——不过就是部商业片罢了。

那么好吧,为了部分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我们还是简单的来说说这部“不过就是部商业片”的片子讲的是什么。

当然,首先,《盗梦空间》确实是部商业片,这点没错。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柯布是一名职业盗梦师。盗梦,也就是进入别人的梦境或说潜意识,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完成对情报的获取等任务。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柯布与同事阿瑟和纳什在一次针对日本能源大亨齐藤的盗梦行动中失败,反被齐藤利用。齐藤威逼利诱因遭通缉而流亡海外的柯布,要求柯布帮他拆分他竞争对手的公司,用盗梦的方式在其唯一继承人罗伯特·费希尔的深层潜意识中种下放弃家族公司、自立门户的想法。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为了重返美国与自己的孩子们重聚,柯布偷偷求助于岳父迈尔斯,吸收了年轻的梦境设计师艾里阿德妮、梦境演员艾姆斯和药剂师约瑟夫加入行动。他们教会了艾里阿德妮制造只属于自己的标志物,随时判断自己在梦里还是现实里的办法。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柯布和他组建的团队们进入目标人物罗伯特的梦境后开始了任务,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这次他们不能选择像以往的正常任务一般在梦中自杀或自由落体返回现实,因为这次的任务困难,一层或两层梦境都不够,所以他们用特效麻醉药制造了三层梦境,一旦在梦里死去,他们现实中很可能也永远醒不过来了。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于是他们别无他法,只能在梦境中拼死求生。在最后关头,柯布一个人独自进入了第四层梦境,也就是只有他和死去的妻子梅尔去过的那层梦境,找回了已经在无间梦境中变成了衰老快死的任务委托人齐藤,将他带回了现实,至此,任务成功完成。

一众人从现实中醒来,柯布成功回到了美国,回家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们。他将自己的标志物陀螺在桌上顺手一转,上前拥抱了孩子们,而桌上的陀螺,将转不转,将停不停,在最暧昧的时刻,电影戛然而止。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大家可能都觉得不敢相信,但这部电影从上映以来到现在8年,这8年间,我翻来覆去看这部电影怕是有十几二十次。

原因无他,在《盗梦空间》之后至今八年,我再也找不到一部能给我这样体验的电影了,一次都没有。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后来2014年诺兰导演的《星际穿越》我也去看了,同样是很喜欢的,但是仍然比不上《盗梦空间》在我心中的地位。

我还记得当初电影上映时,我还在准备着几天后的考试,那会儿上网少,压根没办法时常关注院线电影动态,去观影前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纯粹是临近电影院听周围的人议论纷纷这部电影很好看,我才买的票。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至今都记得当初在影院看完电影时心中的那份激动,脑海中浑浑噩噩就只有一个念头:这才叫电影啊。

走出电影院回到家很久,我脑海中都在反复播放着电影中的画面。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现在的我看过的电影很多了,评价电影的标准也多元化了一些,你要是一定要我非要吹毛求疵的指出《盗梦空间》里有没有什么小缺陷,我也能给你凑些东西出来。但是那个时候,

在八年前的我心中,《盗梦空间》是一部完美的电影。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甚至不想按照以往的套路去分析它的剧情逻辑,特效水平,演员演技,剧本完善,情节流畅度,刺激程度,够不够嗨这些。说句不好听,你就看在某瓣这样向来对老片更加推崇,对十年内的新片相对严苛的平台上,这部片子能有9.3分

这样的超高分,就知道即使放在八年后的今天,甚至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之后,《盗梦空间》注定是一部会在电影史上留下足迹的经典神作。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这种极致的想象力,结合导演高超技术手法,演员丰富演绎,是真实的给观众们带来了一个极致幻想的瑰丽世界。这是真正的梦境之城。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但凡这种极其优秀的经典作,我反而觉得太多的分析比较累赘。我在之前的某篇文章里面就说过,但凡是9分以上片子,注定了它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短板。《盗梦空间》也一样。这部电影即使放到今天,我都说不上它有什么缺点。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但这也正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因为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对《盗梦空间》不屑一顾的人,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的指摘点,也就是他们认为《盗梦空间》最大的缺点,就是——它是一部商业片。

意思就是它是一部以赚钱为目的的片子。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发誓,即使放在电影评价界我曾经听过看过的无数三观奇怪逻辑有病思想偏激的观点之中,“它是商业片所以不好”这个观点也能排在傻缺排行榜前三……

可怕的是,现在人大多平均受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可以说大部分年轻人,给他一个键盘,他都能像模像样的在网上比比话阐述观点,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带来的其中一个负面影响就是,他们往往在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观点很偏激并且不正确的时候,有能力用似是而非的逻辑陷阱类语言来进行包装。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比如,他的根本意思其实就是“《盗梦空间》是商业片所以垃圾”,然而他自己其实也知道这个观点太傻缺了,所以他会似是而非的说一段话,意思是我们拍电影要有情怀,然后举几个那些不为钱只为爱发电的导演们,歌颂一番,暗暗踩一脚商业片导演。

很遗憾,我看到的80%的关于《盗梦空间》的差评,都是这个套路。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其实作为一部在我的观影历程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地位的电影,我当然是非常喜爱《盗梦空间》的,正因为如此,我会比较关注有没有什么人时隔数年还能提出全新的让我眼前一亮的观点。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也并不希望它有清一色的好评,我偶尔会期待那些给出差评的人能够帮助我从另一个视角看待这部电影。比如,我期待看到这样一个有理有据的差评,细细的说明电影有哪些逻辑上的不足,哪些人设上的偷懒,哪些没有那么神乎其神的地方。

这些全新的视角,可以帮助我在某种程度上微微反省自己有时会有的单一视角和不够宽广的眼光的问题。也可以提醒我今后的观影中应该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

可是很遗憾,这么些年过去了,我也没看到几个这样有理有据的差评。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包括在微米的后台,前段时间有位粉丝留言,不屑我将《盗梦空间》赞为神作,说我过誉了。但为什么呢?不知道。

这是个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盗梦空间》的评价争议,让我对于观众的电影评价标准问题,产生了一些思考。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一点,目前最权威的电影评价网站某瓣,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偏向和倾向。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比如就我观察看来,某瓣比较偏爱的几个特质:年代久远有时光滤镜、外国或港台片、小众片、文艺片……

而比较排斥的几个特质:新片、小鲜肉参演的片子——豆瓣目测写影评的用户应该是男性较多,女性用户一般即使不喜欢长相精致的花美男,也不会带太大恶意、国产片、女权主义片——什么原因不用说了……还有就是商业片。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其实有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是很矛盾的。

这一点在我总结社会上大家对一种事物的评价标准的时候尤为明显——女生上学恋爱要禁止,但大学毕业立刻结婚生娃就是人生赢家;女性没有事业做全职太太就是蛀虫,但是工作上进就是不顾家不顾丈夫面子;男性能赚钱给家里就是有本事,但是每天下班就回家陪伴家人孩子反而容易被讽刺为没用男人……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太多的评价体系彼此间就是互相矛盾的,它不断的伤害着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个人,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这其中有一个矛盾尤为明显:你只有情怀,赚不到钱,就是没本事;但是你要是为了赚钱做一件事,你就是一身铜臭的商人,不配和艺术沾边。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这个评价体系放在电影评价中也是一样的:用爱发电没有票房的导演被讽刺为吃不饱饭;但真有人拍出了惊世之作商业片,又被讽刺为一身铜臭,不配被称为热爱电影的艺术家。

我真是呆了。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放开一切的标签束缚,真正的凭借本心去看待一样事物呢?

为什么我们一边瞧不起赚不到钱的人,一边又同样瞧不起为了赚钱而拍电影的人?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凭什么说,拍商业片的导演,就没有对电影的热爱呢?就因为他赚到了钱?为了赚钱,而最后也确实赚到了钱的导演,就一定是不热爱电影的导演?

你自己不觉得,这话很酸吗?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不知道某瓣上是怎么个情况,反正我在微博上看到的绝大多数抱着这种奇怪三观的大V影评以男性用户为主。有时我确实承认中国的男性生活压力比较大,尤其是经济条件一般的男性活在这个国家,往往会相当没有安全感。这些我都理解也明白。

这或许也导致了很多男性影评大V有时会有非常奇怪的三观:他们看不起饭都吃不饱的导演,但同时又微妙的嫉妒着名利双收的商业片导演。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所以你会时常发现他们对所有商业片一视同仁的打了低分。这样想想,中国男性网友在金钱和经济上的敏感度或许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高的,他们迫于生存压力,可能真的没有办法完全抛开世俗标签,抛开个人偏见评价一部商业片。反而是女性观众往往不会太在意一部电影的外界标签,商业片什么的关我什么事,我只在意我喜不喜欢。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为此感到遗憾。我虽然是新时代不拘泥于性别偏见的影评工作者,但我也曾经期待过一向被期待为更加理性客观,逻辑能力更强的男性影评工作者能写出关于《盗梦空间》的最有理有据的差评,让我换个视角看电影,但是八年过去了,仍旧没有出现几篇。

然而对于商业片的偏见,这八年来,却从来没有减弱过。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无论是对电影,还是对待这个世界,我或许终生都会欣赏不卑不亢,心怀温柔,不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些优点的人,不论男女。如果你自以为是这样的人,你可能反而会陷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困境,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不自知的温柔,才是更坦然的温柔。

而温柔的人,不会有太多偏见,更不会因为一个简单的标签将一部电影,或世上的任何事物,打入死局。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自己也将尽量保持客观公正,不管是对电影还是其他,但也不会拘泥于完全公正。我认为,只要我们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是理智的,什么时候我们是控制不住的感情用事的,并且包容自己偶尔的不理智,承认自己的不冷静,那么理智就不会真正离我们而去。

你们凭什么瞧不起小李子的这部电影?

我将始终对任何电影抱有期待,并且始终期盼着明天就会有又一部《盗梦空间》横空出世,带给我八年前一样的震撼。我将不在意任何标签,不拘泥任何背景,我将不歧视任何商业背景下的电影产物,只要他们真的优秀。

希望你们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