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当客户买完理财后,你认为银行拿着这笔钱去做什么了?银行如何才能利用客户的存款创造高收益?

洞明哲人


现在银行所出售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不是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有的理财产品的业务本身超出了银行的营业范围(如保险),这些理财产品大多数是代售产品而已,代售本身并没有超出银行的营业范围。由于大家是从银行购买的,所以通常会认为这是银行自己出售的产品,这是典型的误区。当理财出了问题的时候,你再去找银行的时候,人家会把你签过的协议拿给你看看。

通常有以下套路:

1)鱼目混珠,瞒天过海

代销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时,不主动揭示业务的性质,且有误导性的认为这是银行的产品;

2)高利引诱,到期无法兑现

很多人都认为理财产品的兑换是刚性兑付,其实不然,而且所显示的预期利益也不是真实的实际利率。

3)保底承诺

实际上,这是银监会已经禁止的销售方式,因为理财产品无法保本保息。而银行人员在销售时会倾向性引导客户这样认为。

当然,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是这样,但是存在这种现象。

回到题目中来,大家都知道银行是吃利差的,存款的利率低,银行自然可以拿来贷款,这样一来就可以有利差可以吃了。但是理财产品的利率高,那么再以相同的贷款方式也就吃不到利差了;那么,有哪些方式呢,实际上,具体得看理财产品的类型?

1)高息贷款

比方说,一般的理财产品也不过是4%左右,那么银行可以用这笔钱去买陆金所的产品(比喻而已,银行本身不屑于这样做,有更高级的方式),利率至少在6-7%左右,在安全性方面比较高,还能稳吃利差。

有人说银保监会不会同意贷款式的理财产品,当然了,银行本身也许不会做,但是代售的理财产品会不会呢?股票质押贷款算不算贷款呢?

2)股票

这一般是股票型或者是混合型基金,这种类型的风险和收益都比较高;

3)债券

债券一般以国债和企业债为主,企业债利率也比较高,但风险相对较高,在经济好的时候,这类企业债也比较靠谱。但是承担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

4)货币基金市场

5)外汇市场等

创造收益的方式多的很,关键要看好理财产品里面的介绍。


非专业人士,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如有纰漏,请见谅。


以股易金


银行理财的去向是很明确的,而且可以在权威网站上查询得到。

这个网站是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om.cn,是中国银监会主导建立的,是正规官方的网站。

理财的去向主要是债券、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等标准化资产

根据理财网公告显示,目前银行理财的去向主要是一些标准化资产,包括债券、银行存款,同业拆借跟买入返售,合计占到67%左右,其中债券占比最高,42%。

从大类上看,余额宝也是这么几大类,所以,银行理财的大部分资金去向是跟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很接近的,但是银行理财的债券比例要相对高一点。

银行理财的债券主要也是国债、地方债、央票这些,当然也会一些商业性金融债券、企业债、公司债,只是这些债券占比相对不高。

银行理财还买了些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但是整体占比不高

非保本浮动的理财,主要的资金投向是公募基金,各类权益类资产(其实主要是股票)这些,大宗商品类资产(原油黄金这些),还有就是非常少的一些金融衍生品,比如股指期货什么的,但是买期货什么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把控风险的考虑。

但是,上述的投资在理财中的占比很低,并不是主流。

银行吸收的存款被严格监管,去处有限,不是想怎么投就怎么投的

银行作为单个金融主体,受到的监管是很严格的,特别是老百姓的存款安全,这个事情关乎国计民生,所以,不是银行想怎么投就怎么投的。

银行吸收的存款最主流的去处是以贷款的形式放出去,赚存款跟贷款之间的利差,除了这种方式外,银行通过存款获得的收益是很有限的。



金融笔记


这题其实没什么讨论的空间,只是很多人不清楚,还有的人误导视听,造成了我们认知的混乱。

我认为银行拿这钱做什么,我认为有用吗?

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会有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上有一项叫投资范围,详细的标明了本理财产品本金投资范围都包括什么,可以投资的比例是多少,只要是在这个范围内的投资渠道,或多或少或没有投资,但是不会出现范围外的投资,一旦被发现投资超出产品说明书公示外的投资,处罚力度相当大,银行是不会打这个擦边球的。

而且作为某银行负责过上报银监局报表工作的人,我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之前银行理财采取“资金池”开发的时候,可能会存在投资标的不明的情况,而现在,以某市银监局要求为例,银行每一只理财产品,具体投资什么,投资比例、投资金额都要按要求报告,比如某债券类产品投资的是“18中化01”,募集金额5000万全部投资,这些都属于市场公开信息,在交易所都能查到的,银行敢欺上瞒下?疯了吧。

至于你说银行如何才能利用客户的自己创造高收益?我想只有一条,好好按照合同约定去投资,获取更好的收益。

以某银行预期收益率5.22%的理财产品为例,先来说这个预期收益率是怎么来的,计划投资预期收益率3.5%的货币市场工具(类似货币基金)投资比例5%,投资预期收益率5.3%的同业存款和债券类资产90%,投资预期收益率5.4%的银行承兑汇票5%,那么预期收益率就是3.5%×5%+ 5.30%×90%+ 5.40%×5%=5.22%,也就是如果投资都达到了预期收益率,那么这款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就是5.22%,如果低于这个收益率,银行只能赚取0.3%/年的产品销售费,如果高于这个收益率,银行才有可能赚取超出预期的收益,这还要看合同如何约定,超出预期收益是全归银行,还是跟客户按比例分。

所以,银行理财产品(注意是银行自身理财产品而非代理产品),一定会按照合同约定去投资,也只有认真尽责的投资谋取更多的投资收益才能获取更大的收益。

不懂可以多学习,千万不要瞎想瞎说,不要害人害己。


鑫财经


当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后,银行会如约将资金自行投资或交付给负责投资方进行投资。而银行利用客户存款创造收益的主要方式为存贷差。

按照约定统筹调度资金

当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后,银行自然会按照事先所约定的事项,按照自营或代销,将资金调度到负责管理方。

1.银行自营理财产品。在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后,银行会按照《产品说明书》及相关协议,将资金投向自己所负责投资管理的理财产品。

银行从中收取托管费、销售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

2.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倘若为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银行会及时将资金调度给负责投资方进行投资。银行收取相关代销费用。

如果事先约定由银行自身对该理财产品资金进行托管的话,那么银行会将资金存入专用托管账户中进行托管,并按照约定收取托管费。

而银行主要将储户的存款进行放贷,依靠存贷差获取收益。当然也可以利用银行间同业拆借赚取利息,由于体量巨大因此收益不菲。


冀蒙嘉澍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存款和理财是两种产品,风险和收益都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银行存款是债权投资,存款人是债权人,银行是债务人,即银行存款属于银行资产,具有对资金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通常表现在银行的运营策略上,比如借贷。

  而理财是类信托型的权益投资,投资人是委托人,银行理财(或证券和保险理财)方为受托人,即理财产品的资产非受托人资产,风险也非由受托人承担。简单来说,对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人来说是“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受托人在这里扮演的角色仅是按照产品说明书,包括并不限于《受托管理合同》、《认购说明书》、《风险提示函》和《投资组合说明书》等,进行策略性配置资金,即资金配置的局限性很大,仅能在《投资组合说明书》中筛选产品并按一定的策略配置资金。

  如果买的是银行理财,银行不能拿这笔钱做什么,银行理财的部门仅能按照《投资组合说明书》的投资标的配置资金。如果要想获得预期收益率,那么这种配置策略也基本确定,即配置比例确定。

  而银行存款属于银行资产,按照银行自身的运营策略,可以做它想做的事,借给想借的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局限性。然而,并不能给存款人提高收益,因为存款的利率是固定的,银行获得多少利益与存款人没有关系。

  总而言之,题文本身有问题,不可解,理财和存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

  在这里还有一点要提的是,在银行买理财不一定买的是银行理财,银行代销第三方理财产品,定期类有预期收益率的主要包括证券理财和保险理财,而不具备有固定期限的理财主要为基金,包括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三人聚众


在我们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通过说明书或者合同,一般可以知道我们的钱会被投资于哪些地方。其中正常理财产品投资去向都包含以下几种:

1.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和信用债(如企业债)等,这个收益一般不高。属于较为稳定的一种。

2.现金及银行存款,这个大部分是定存的,利率一般也较低。

3.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主要有投资信托产品,借给信托公司钱,委托信托公司投资,这部分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的高低。



一般来说,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占比直接影响整个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以上就是拓天速贷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你。


拓天聊财经


银行的主要工作就是吸储放贷。

银行收了你的钱,给了你微不足道的利息,比如一年期定存利率大概在1.5-1.95%左右,然后银行用你的钱再去放贷给大企业或者大客户等等,贷款利息大概在8-10%不等。可见,银行挣了大头儿的利差,而你只拿到了一点儿小头。所以在中国最盈利的企业是银行。

所以把钱存到银行是不保值的。你的资产是缩水的,跑不过通胀的。

没事儿好好看看这本书吧。投资理财是每个人必须都要弄明白的,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你以为把钱放在银行里边就安全了?其实风险更大。因为你的资金是贬值的。




蓝色梦想


银行的理财种类也很多啊,有自己内部理财、委托代售基金、年金保险等等。

放在股票应该是收益最高的,当然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