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姓式的象徵圖騰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等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他們有一種超自然力,會保護自己,並且還可以獲得他們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裡,圖騰實際是一個被人格化的崇拜對象。

圖騰是原始時代的人們的保護神。圖騰作為崇拜對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於它所體現的血緣關係。圖騰崇拜的意義也就在於確認氏族成員在血緣上的統一性。

姓式的象徵圖騰

對於圖騰有三種認識:1、圖騰使自己的血緣親屬,他們用父親祖父母等親屬稱呼來稱呼圖騰,並以圖騰名稱作為群體名稱;2、圖騰是群體的祖先,認為群體成員都是由圖騰繁衍而來;3、圖騰是群體的保護神。這是人類的思維有了一定發展後,人類瞭解到人類與獸類之間有很大差異後,他們不再認為圖騰可以生人。但圖騰祖先的觀念根深蒂固,於是產生了圖騰保護神的觀念。

圖騰一詞最早見於1791年在倫敦出版的英國商人人類學家龍格所著的《一個印第安譯員兼商人的航海探險》一書中。圖騰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包括埃及、希臘、阿拉伯地區、以色列、日本及中國等;圖騰崇拜的對象也極為廣泛,由動植物、非生物及自然現象,其中以動植物為主,動物又佔絕大多數。

姓式的象徵圖騰

當前,人們並沒有揭開圖騰起源的真諦。流行的說法有:名目論圖騰名稱是原始初民攪諢號而產生的;食物說因各地的主要生產物相異而產生;生產說集團位置固定後,獵取一定的動物而形成;還有婦人妊娠說、幻遇說、恐懼說及變形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