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18年大蒜價格遭遇10年最低,種植大蒜還有出路嗎?

微塵微視界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大蒜作為一種食品調味品,自然有著一定的市場需求,怎麼可能說種植大蒜沒有出路?種植大蒜的出路肯定是有的,但是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市場合理種植的基礎上,打破市場跟風種植的現象,打破蒜週期,讓蒜農獲得合理種植經濟效益才是未來的方向。

就今年大蒜種植行情來說,蒜農已經不是十種九虧,而是誰種誰虧!因為大蒜價位已經跌至十年最低價位,每斤7-8毛的價位,折算下來蒜農每畝大概虧損1000多元,對此不少農民也發出了:農民種地還有出路嗎?“穀賤傷農”的情況在今年再度上演。

科學興農認為,今年大蒜價位下跌有著多方面因素,蒜農跟風只是一方面,而市場信息的不透明則是另一方面。

對於農民來說作為我國 信息瞭解程度最弱的群體,對於市場供給信息的瞭解也最為匱乏,其能感知的不過是什麼價位高我就種植什麼,什麼賺錢我就種植什麼,對於市場需求的瞭解程度很低,因此農民跟風種植的現象也就出現了。由此帶來的後果則是,市場盲目跟風種植,結果由於“跟漲殺跌”所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市場農產品的供給時而嚴重供過於求,時而供小於求,這種週期往復的情況導致了農產品價位的極端漲跌!這也就是所謂的“算週期”。

對於算週期的出現,受益的絕非是蒜農,種植大蒜幾年的經濟效益還不夠一年的虧損,因此打破蒜週期,才能讓農民獲得穩穩的收益。

提高市場透明度,對於市場供給需求政府發佈響應的供給報告,讓農民對於市場有一個整體的認知,引導農民種植,避免跟風種植現象的出現,同時可以由政府引導走訂單農業的方式減少種植風險。

如此情況之下,大蒜的市場供給也會更加合理,處於可控範圍,市場大起大落的情況也會有所改變,打破傳統蒜週期,大蒜價位更加穩定,這樣蒜農種植大蒜又怎麼會沒有出路呢?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原創版權歸屬科學興農賬號所有,侵權必究!

科學興農


2018年大蒜價格遭遇十年最低價,蒜農賠了個“底朝天”!又到大蒜種植季了,種植大蒜明年有銷路嗎?





種植任何農產品都不能供大於求,大蒜價格創新低,就是種植面積每年在增加,而市場沒有擴大,造成產能過剩,供求不平衡,盲目擴大種植面積,還會造成大蒜價格下跌,農民不能跟風種植,應該選擇市場需求量大的農產品種植。

一部分農民改種其它農作物,大蒜種植面積就會縮小,市場供應量也隨之減少,中間商收購不到大蒜,大蒜價格自然就被哄抬上升了。就今年大蒜行情,我認為,大蒜產區農民還是改種小麥、油菜或其它蔬菜為好,小麥、油菜明年價格不會非理性波動的,收入相對穩定。



現代農民,不僅要會種地,而且要會創市場,瞭解市場行情,把握市場規律,規避市場風險,預測市場前景。如果蒜農不改種其它作物,明年價格行情可能還上不去,甚至比今年價格還低!大家還是審時度勢,改種其它農作物吧!


長江三農


今年的蒜農損失慘重,大蒜的收購價已經低至0.3-0.5元一斤的價格,這樣的價格自然是讓蒜農連本錢都賺不回來。很多農民一畝地都會虧損1000元以上,要知道在17年的時候大蒜的收購價在1.5-2元一斤。

其實在17年的時候大蒜的產量就已經有了滯銷的信號,但之後價格卻很快就會反彈回來。主要還是因為中間商的大量囤積,但他們的如意算盤顯然是打錯了。本以為18年種植大蒜的面積將會減少,但實際上卻有更多的農民投入到大蒜的種植中。在17年的時候囤積了80-120萬噸的大蒜,今年的種植面積增加,但大蒜的產量相應降低很多,這樣一來就和去年的產量持平,市場的需求量不變,所以說今年的大蒜還會有100萬噸的囤積。

這樣一來到了19年的時候就是200萬的囤積量,這樣一來到了19年的時候大蒜還要面臨著去庫存的現狀。所以說未來一段時間內大蒜的價格還是會持續的低迷,當然現在很多蒜農都將自家的大蒜囤積在冷庫裡,祈求未來的大蒜價格能夠出現一定的好轉。因為蒜農的惜售,現在的大蒜價格也有了上漲的信號。

但這並不意味著大蒜的市場行情已經出現了好轉的局面,畢竟未來的大蒜依舊有很大的庫存壓力。很多人都會想著19年的時候大家都會放棄種植大蒜,也有一些人想要趁機多種植一些。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所以未來的大蒜行情依舊不穩定。畢竟大蒜屬於一種調味料,需求量不是很高,如果大蒜的出口量增加,那大蒜的行情才能真正扭轉過來,大家怎麼看呢?


惠農圈


2018年大蒜價格遭遇10年最低,種植大蒜還有出路嗎?


其實今年大蒜要遭重不是大家心裡都不明白,而是今年大家都沒想到價格為什麼會這麼低!據悉今年5月大蒜才上市的時候,田間溼蒜走貨價格才0.3-0.4元/斤,這個對於今年大蒜種植戶的打擊是很嚴重的,據悉因為今年大蒜價格太低,雲南普洱地區的蒜農乾脆大蒜都懶得挖了,任其在地裡自生自滅。之後大蒜價格有所上漲,到了0.7-0.9元/斤的價格,看著是漲了,實際上現在這個時候賣的是幹蒜了,價格也沒有漲。

下邊我們先來看看截至昨日中國蒜鄉“金鄉”的價格:其中庫外雜交大混1-1.2元/斤,紅蒜混級(好)0.98-1元/斤,雜交紅蒜一般混級0.86-0.96,庫內雜交紅蒜米料0.5-0.62元/斤,雜交混級0.62-0.70元/斤,雜交紅蒜混級(好)價格0.7-0.8元/斤,這還是金鄉的大蒜價格,實際上很多地區的大蒜價格根本不及金鄉,據悉河南部分地區混級價格才0.35-0.45元/斤,可以說最近的大蒜價格並不樂觀。

對於今年大蒜價格如此低迷,老張覺得主要是因為2016年的“蒜你黑”惹的禍,最近你年農作物跟風現象越來越嚴重,當2016年大蒜價格出現罕見的高價位之後,大家突然意識到種大蒜原來比糧食值錢,所以一時間在全國掀起了大蒜種植的浪潮。最明顯的數據證明就是2018年大蒜種植面積比2016年多了130%,一時間屋前屋後都是大蒜。因此盲目擴種是本次大蒜供大於求的首要“罪魁禍首”,導致大蒜價格上不去,連年下降。

當然還有大蒜的需求增長緩慢有關係。這兩年國內各地隨處可見“大蒜抗癌”、“大蒜養生”的標語,可惜的是大蒜雖然被廣告吹噓的神乎其神,實際上畢竟“蒜辣心”,吃多了所有人都受不了,所以實際上上半年大蒜的需求2018年比2017年僅僅上漲了3%,這也是大蒜價格上不去的一個重要因素。

連續兩年來,大蒜庫存量是一年比一年高,7月20日有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大蒜庫存形勢比去年更嚴峻,每個庫都裝的慢慢的,剛開始大家想的是今年大蒜便宜,多囤積一點,可是收著收著中間商也不敢收了,因為今年大蒜豐產,所以“穀賤傷農”也是大蒜價格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國產大蒜品質問題也是一個飽受詬病的事實,咱們的種植戶只重視產量不重視品質,導致咱們出口大蒜品質不過關,造成出口困難,這也是大蒜價格上不去的一個原因。總之今年大蒜老張還不看好,希望給大家有個參考作用!


老張談三農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當年禽流感時,很多養雞的紛紛說養雞虧本不養了。結果,該養的還是會養的,只是規模減少而已。

當年養豬的,生豬肉價大降時,也有很多人說不養豬了,改去種番薯。結果,番薯沒多少人去種,而養豬的人,還是那麼多。

其實,在中國,不管種什麼,養什麼,都會有一個價格低潮期。這是市場經濟裡的必然規律。既然決心種大蒜了,就要堅持下去,當遇到價格低潮期時,可以通過減少種植規模來度過。但完全放棄,我覺得是不可取的。

首先,如果你放棄了,那麼前期投入的成本,如土地租金,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學習等等,都等於徹底丟棄。行業經驗這東西是何其寶貴的,說放棄就放棄,不可惜嗎?

當你放棄種植大蒜後,你又準備去做啥呢?你是否還有精力和資金去從零開始進入一個新行業呢?畢竟做任何行業都是開頭難的,也都有行業的低潮期。當又遇到新的行業低谷期時,你是不是又要放棄呢?

所以,像那些長期種大蒜的老蒜農,真不應該隨意說放棄就放棄的。

今年大蒜價格這麼低,我們繼續堅持種大蒜,還有出路嗎?

我的建議是,減少種植規模,把多出的土地可以種點別的經濟作物來降低風險。

同時,學會去通過互聯網收集市場信息,瞭解市場動態。很多時候,蒜農豐收了賣不得錢,減產了又被商人算計,主要就是因為市場信息滯後。

像今年大蒜存量特別多,按照市場消耗速度看,明年大蒜都不一定供需平衡。所以大蒜價格,在明年不太可能得個好價錢。建議蒜農們可以適當減少種植規模。


村哥小凡


看到了各位老師對於種植大蒜還有出路嗎的詳細回答!心裡感覺很踏實了!對於常年種植大蒜的蒜農來說!我覺得一句話應該能夠代表他們的心聲。“種不種植大蒜是我自己的事,收不收跟貴不貴只能聽天由命了”。簡單的說就是莊稼不收年年種!萬一它貴了呢?針對今年大蒜價格不高我想大部分蒜農都會有心理準備的。對於明年種不種植我就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說我不是自命清高,跟大蒜也打了好幾年的交道了。親自見證了2016年大蒜價格的最高,也看到今年號稱大蒜十年的最低的價格!對於今年大蒜價格低的原因我就不在一一闡述了。簡單的說我這幾年大蒜的種植面積就一目瞭然。2014年3畝地,2015年8畝地,2016年15畝地,去年同期的時候大蒜價格叫我差一點賠錢!再看看左鄰右舍的和其它村莊的再大規模的擴大種植面積!我去年就把我自己留得蒜種就給賣了!2017年我種了2畝地。所以今年大蒜的價格對於我來說還是讓我深感痛惜的!我今年的大蒜賣了0.42元每斤!二畝地賣了2095元不夠本錢。

其次對於今年種不種大蒜,說實話我心裡還沒有考慮好!我需要考察考察我們周邊的村莊裡剝蒜種的人多不多,無論做什麼事情我都相信毛主席教導我們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根據今年大蒜的價格和庫存量來看,今年大蒜的種植面積肯定會減少了,希望廣大蒜區的蒜農們能夠統一的都減少種植大蒜的面積,特別是老的大蒜產區正好趁這個低谷期,改茬種植其它的農作物。這樣的話就能提高了我們的大蒜品種!更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引導大家種植大蒜,搞好區域種植。

希望大家能夠群策群力共同度過難關!經濟作物都有其週期性。希望大家能夠留言看看你們那裡現在種植大蒜的人多嗎?


豫東小農


2018年大蒜價格遇到10年最低,種植大蒜還有出路嗎?



2018年大蒜價格可謂坑苦了蒜農,由“蒜你狠”現象到了今天的跌至“蒜農慘”的情況,大蒜價格跌至十年來最低的價格,起初價格為0.3~0.5元/斤之間,蒜農每畝虧損成本1500元左右。儘管目前大蒜價格有所上漲,但幅度不大。先看一下目前國內幾大大蒜市場價格:



從以上截圖看,普通大蒜價格還維持在五六毛錢,優質大蒜價格在1元左右每斤,最高價格達到2.2元/斤。就目前河北市場大蒜積壓量在1.5億斤,據新聞媒體報道,河北副省長也為大蒜銷售代言,為農推銷大蒜。可看大蒜銷售壓力之大。

鑑於目前情況,種植大蒜還有出路嗎?儘管大蒜種植壓力大,但也不是沒有出路,出路一定是有。下面簡單分析一下理由:

1、大蒜作為一種美食調味品,是消費者不可或缺的東西,只是今年大蒜生產量特大,超出了市場需求量,出現了供過於求的局面。但大蒜作為消費品,是遠遠不斷的需要消費的食品。所以大蒜不能不種植,但必須合理化種植面積,畢竟大蒜消費量有限。

2、儘管目前大蒜出現了供過於求的現象,市場出現了滯銷,給市場一段時間消化,漸漸的消化掉市場積壓大蒜。相信13億人的大蒜消費量,這就是大蒜的種植出路。

3、大蒜的出路必須有計劃種植,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干預,合理化種植面積,及時公開種植面積信息,這樣就能控制住大蒜全國生產總量,保證蒜農的利益,不可盲目擴張種植大蒜面積。這才是大蒜種植唯一的出路。

總之,目前大蒜市場行情壓力大,出現了滯銷現象。要想種植大蒜有出路,必須合理化種植面積,就像黃煙的計劃種植一種模式,這才是大蒜種植的真正出路,但大蒜必須種植,而且必須種,因為大蒜是消費者喜愛一種調味品。


三農一姐


2018年的大蒜價格得確是十年的最低價,一度擊破五毛大關(每斤),真是哀鴻遍野呀!我想問一問,2019會是最近十一年的最低價嗎?2020會是最近十二年的最低價嗎?

我個人猜測,2018應該是觸底的年份。2019年的價格取決於蒜農究竟能減少多少面積,我感覺減種不會太少,因為傷的太狠了,真是不種蒜不知道疼啊!所以,我預測2019年的大蒜價格應該是高於2018年的,最低應該一塊左右,最高一塊五到一塊八之間!當然了,如果面積減少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多,甚至會出現兩塊到四塊的高價,只是有這種可能,微乎其微的!



綜上所述:2019種蒜應該還是不錯的,應該是一個觸底反彈的年份,既不太高,也不是太低的年份!

個人看法,歡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私聊交流!有分歧才有行情,不喜勿噴!


強哥觀農


你好!隨著市場的變動自然價格就會有變化的,低了也是沒有辦法的,市場嘛肯定是會有波動的,但這之中發現個小小的問題,什麼問題呢?這價格為什麼會有如此波動呢?以後該如何避免這種波動呢?這個才是兩個關鍵的問題,那麼這個價值趨勢怎麼會這麼波動呢?

是和市場飽和了有很大關係的,所以以後可以參考大數據,利用大數據為農業服務,種蒜的人不知道供大於求,就造成了這樣的局面,看人家種什麼就種什麼,以為會賺錢!不懂得利用大數據真的不行了,以後沒有大數據做農業很是會吃這種虧的,種地要種的科技化些,以避免市場的飽和出現的愧疚問題!農業要有規模的經營,要有負責科技經營,以避免類似情況出現造成損失!





互聯心聲


商品的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供大於求,引起價格脫離價值,引起價格下降,否則價格上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適合任何商品經濟。

前年,大蒜價格嚴重脫離了價值,那是一路狂飆,超市價格賣到12元一斤。我去年買了400元大蒜種子,結果連種子錢也沒出來。農民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往往是盲目的,是沒有科學引導的。前年的價格暴漲,有些農民看到有利可圖紛紛種植大蒜,這種現象發生勢必引起價格暴跌。所以農民種什麼千萬不要跟風,不要眼紅,千萬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中,以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農民種地是幸苦的,千萬不要搞一窩風。要尊重市場規律,搞多種經營,穩定盈利,這樣才能在市場中利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