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美俄安全对话5小时未能发表声明?主要是谁的问题?

今古达观


“美国需要的不是妥协互让,而是让俄罗斯投降!”俄罗斯议员阿列克谢·普什科夫的这句话,不仅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安全高官在日内瓦举行了5个小时会晤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俄关系的症结。普京孜孜以求的改善美俄关系的梦想基本上宣告破灭,这算是俄罗斯在赫尔辛基“特普会”后的最大收获——终于看清了美国政府对俄立场与政策的本质,以后可以减少被美国忽悠、战略欺骗的剧烈伤害。有限合作将成为美俄关系的主旋律。

1、美国与俄罗斯的安全高官8月23日在瑞士日内瓦的会晤,不仅是7月16日的赫尔辛基“特普会”的延续,更是“特普会”达成的共识的具体落实,只是与“特普会”的“恩爱”气氛截然相反的是,美国两位安全高官的会晤,虽然不是剑拔弩张,却是各说各话,几乎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博尔顿的“重大进展”、帕特鲁舍夫的“建设性”的会晤成果的评价,冰冷地揭示了美俄关系的冰冻三尺。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与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帕特鲁舍夫在日内瓦举行了5个多小时的闭门会谈,会谈的议题很广泛,说明美俄存在的问题非常多。

博尔顿与帕特鲁舍夫究竟谈了些什么?博尔顿表示两人讨论了武器控制和防扩散、打击恐怖主义、非法移民、网络安全、俄罗斯干涉2016年美国大选、叙利亚、中东、阿富汗、乌克兰等问题。帕特鲁舍夫则称两人谈了双边关系、反恐、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和有组织的国际犯罪等问题。博尔顿特别强调在俄罗斯干涉美国选举这个议题上与俄罗斯没有达成协议,并宣称美国决不允许俄罗斯干涉2018年的中期选举,会采取一切措施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暗示了美国还会对俄罗斯加码制裁。

博尔顿与帕特鲁舍夫5小时的会晤成果有两个,一个是美俄的分歧与矛盾不可调和,连会晤的联合声明都难产;另一个则是确定了美俄关系的基调:有限合作——恢复美俄的外交、国防接触。

2、美俄在伊朗问题上具有高度的合作与交易的意愿,但双方的交易标的差距太大,导致本轮的交易难产,未来不排除继续商谈伊朗问题的交易,并最终达成交易的可能。

伊朗是美国的另一个关注焦点,虽然口口声声美国不打算对伊朗实施政权更迭,但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改变伊朗的神权统治,换汤不换药,鉴于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伊朗也是美俄的一大议题。会晤结束后,博尔顿透露,帕特鲁舍夫在与他会谈时提出伊朗问题的交易标的:俄罗斯准许美方给伊朗军队在叙利亚划定一个有限的活动范围,交易条件是美国暂停计划在11月5月起实施的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美国誓言将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帕特鲁舍夫的这个提议被博尔顿拒绝了,因为“美国的目标是给伊朗政权施加最大压力”,翻译成白话就是美国通过制裁等手段改变伊朗政权的行为方式,从而达成推翻伊朗神权统治的目标。

从博尔顿这些美国鹰派的角度来看,美国不仅想要俄罗斯投降,更是要要求伊朗等政权向美国投降,纳入美国的秩序,从而腾出手来对付新兴大国。

3、美国与俄罗斯的结构性矛盾不可调和,也就是说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给特朗普制定的“联俄抗华”的战略不仅行不通,在7月16日的赫尔辛基“特普会”后正式寿终正寝,埋葬者正是特朗普的亲信、极端反俄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特。多数美国的行政官员、国会议员与社会精英普遍持有根深蒂固的观念与立场:俄罗斯对美国的霸权构成剧烈的直接的挑战,而新兴大国则是间接的长远的冲击。

通过“特普会”、博尔顿与帕特鲁舍夫的5小时会晤,清晰地表明美俄关系的改善比登天还难,普京应该对美国丢掉幻想,以斗争求破局,求突围。

但是,俄罗斯的根本性困境在于俄罗斯身在亚洲,心在欧洲,哪一头都混得不如意——德国为首的欧洲拒绝向俄罗斯办法欧洲身份证,而俄罗斯又不能接受非亚洲男一号的地位,不东不西,身份认同极度困惑,不知往何处去。


飞狼


赫尔辛基会晤后,特郎普否认了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事实,次日,迫于强大的国内压力,不得己又在原话上加了个"不"字,承认了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事实。在众目暌暌之下,玩舌头急转弯儿,也难为了特郎普那张大嘴了。从此: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己经是美国国内的定论了。

俄罗斯怎么可能会承认干预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内政?!

克里米亚在俄罗斯眼里,是不容讨论的。美国国会决议,永不承认俄国吞并克里米亚。博尔顿一开口,便被顶回,没得谈。

叙利亚战争,日前美国方面发出战争威胁;強硬的普京岂是能认怂?

况且,从发出战争威胁到付诸实施,差了两座希玛拉雅山。

伊核问题,双方针锋相对,各说各话呗,

又添了个扑朔迷离的土耳其问题,,

防止擦枪走火,热点地区,尽可能的控制温度,这一点,肯定会达成共识,谁也不想走的太远。


bindong1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

美俄高官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是在7月14日特朗普和普京在芬兰赫尔基辛会晤之后的首次高级别政治谈话。其目的是试图缓和俄美长期以来对峙冷战局面,寻求政治上的转机或突破。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

从会谈的内容来看,俄美磋商的重点仍旧是老生常谈的几个方面。

一,中东地域的势力纠葛和拓展问题。

二,亚太地区的势力渗透和平衡问题。

三,核武扩散问题和军控问题

而这几个方面一直都是美国国策战略的核心。也同样是俄罗斯大国复兴的转折点和象征。所以,双方会谈的是根本性的国家利益和整体国家战略局势,单指望通过高官谈判解决,根本没有可能!所以可以看出,双方都是没有诚意的。

而从近期美国的动作来看,美国大幅度提升国防预算和投入,海外资金和支持,更是转变以往的保守战略,采取更具主动“竞争性”政治战略。加上此次的会谈官员博尔顿是相当出名的“保守派”,所以,双方没有吵起来已经是相当融洽!指望俄罗斯或者美国单方面退让,从而推动会谈进展,根本是痴人说梦!



结果是长达五小时的会谈成了双方互相指责和细数矛盾问题的“拆台大会”。指望让他们联合发表声明,我都替他俩委屈。

而至于所谓的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事件更像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嘴仗”。只能作为政治指责的口径,却不具备实际意义。

而实质上,无结果会议也能反应出俄美双方对未来国际趋势的规划和态度。争夺区域控制权,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实力,扶植地域新势力和稳固原有势力等。

显而易见,一场强强碰撞的大国竞争正在悄悄“酝酿”。

😂喜欢的朋友请点点关注吧😂


枫落天下秋


博尔顿与帕特鲁舍夫在日内瓦谈了五个小时,双方能以安全对话五小时,说明两国有密秘,有分歧,也有许多共同点,美国特朗普的国家安全助理,这个职务远比国防部长马蒂斯重要,而且权力更大,居然打着解决通俄门为借口,想掩盖美俄首脑互访会谈作准备。看是特朗普访问俄罗斯要好点。因为可以减少美国反俄势力的示威游行。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一下吧,中美就贸易战开打中,中美也在贸易代表之间谈判中,美国与俄罗斯正在改善两国关系,他的动机是什么,大家不知道


随雨飘渺


这仅是两国日程内的例行会议,双方之间没有交集怎能达成一致?只能进行五小时的辩论,还能有什么实质性的共同方案?或达成一致?

这次会谈更像是两个巨人的一年一度的碰头会,只是在告诉对方老实点,不要做得过分。

说实话两国之间不愿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能够坐下来谈一谈都给足了对方的面子,不会有成果都在预料之中。

美国的国防概念是一定要有个与其相当的假想敌,然后国防开支会顺利地在国会获得通过。如果再渲染假想敌对美国或盟友构成威胁,那么国防开支就会大幅增加。美国人不愿看到一个平等的世界,它认为自己拳头大可以通吃,任何国家讨好它都没用。这次与俄罗斯的会谈无果而终,主要原因是由美国的霸道逻辑造成,就是俄罗斯想委曲求全也没用。


风雨兼程LYG


美国的博尔顿和俄国的帕特鲁舍夫23在日内瓦进行了会谈,会后未发表联合声明,这很正常,因为本次会谈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博尔顿把特朗普的“价码”拿出来,让俄罗斯点头!

帕特鲁舍夫应普京的要求——凡是要满足美国的都是一个字“不”!

双方的会谈更多是一种应景的表演而已!

主要的问题是美国,而美国又在特朗普身上。

会谈五个小时,除去翻译的时间,也要说很多话,那他们说了些什么?太空问题,估计美国不会让步,中、长程核导弹控制,美国不感兴趣,通俄门的问题博尔顿不可能触及,能谈的就是对俄罗斯的制裁、叙利亚美国的利益、伊朗的未来。

第一,鉴于以前多次高级别的会谈,双方都达成了共识,并且发表了共同声明,结果却是过不了几天,特朗普的一条“推特”,就推翻了许多人的努力,也推翻了广大看客的期待,自然让贵为“总统安全事务助理”的博尔顿也不敢轻举妄动,发表什么“联合声明”自取其辱!

第二;伊朗问题是特朗普的工作重点,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态势!俄罗斯心知肚明,但是,美国对俄罗斯的层层加码制裁,让俄罗斯心里泛不起一丝儿“合作”的欲望,指望俄罗斯做出什么让步,仅凭特朗普的那一点所谓“私交”,岂不是痴心妄想?现在,欧洲出手1800万欧元对伊朗的援助,无疑是掌了让特朗普清醒的嘴巴,也给伊朗吃了一颗定心丸,美国制裁伊朗的效果能有多大?

第三,叙利亚,特朗普对叙利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那就是不感兴趣。最初特朗普说要撤军,后来说要建立以沙特为首的盟军代替美国,后来又说撤军,最后又说“美国全面介入中东事务,是史上最大的错误”;本人观察,特朗普对待中东的策略一脉相承,没有多少变化,只不过许多事特朗普并不能全面做主,他需要妥协——军事行动是五角大楼在推进!俄罗斯在叙利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哪会把这种优势拱手想让或者自愿“分成”?

第四,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的局势不太美妙。两个昔日的得力干将为了自保而倒戈,并倒打了一靶子,特朗普的位子“风雨飘摇”,假如不能连任,特朗普要想保住自己的“协议”,全凭继任者的心情,就如同特朗普自己一样(说推翻就推翻),故此,俄罗斯也就是以谈促拖,磨磨时间,应付应付,不当真也不能当真,“当真”就是自欺欺人!

刚刚媒体报道,美国对俄罗斯制裁,27日实施。就这能发表“联合声明”吗?


见肿消世界


美俄双方5个小时的会谈而没有发表任何声明,就已经说明了双方的矛盾太多,同时也是未来的美俄还不会走向合作。对抗和冲突必然围绕着美俄众多问题的左右。美国最近几年来不断的逼迫,已经让俄罗斯不可能在某些问题上与美国合作,就像美国要求俄罗斯不要干预美国国内的中期选举一样。俄罗斯凭什么要听你美国的,俄罗斯还不让你美国干涉乌克兰呢?怎么你咋不听呢?
美国安全助理博尔顿


而这次8月23日在瑞士日内瓦,美国国家安全事物助理博尔顿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会谈了5个小时,而双方没有发表任何联合声明。这是既7月16日赫尔辛基的美俄首脑会谈后,美俄高层的首次会务。内容涉及核不扩散,伊朗,朝鲜,军控,叙利亚,阿富汗,美国国内中期选举等问题,只是可惜这涉及的问题太多了,双方并没有获得一定的成果。


在众多的国际事物中,美国给俄罗斯设置了太多的不幸,让俄罗斯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委屈。比如,北约的不断东扩,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不断的在俄罗斯家门口搞军事演习。远了不说,今年3月的由英国引发的“间谍门”事件,美国一次性就驱逐了60名俄罗斯外交人员,而当事国的英国,却也只驱逐了23人,美国搞的确实有点大,这让俄罗斯怎么能对美国有那么一丝好感?



在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美国采取的态度,和不断紧逼的架势,已经让俄罗斯的盟友承受巨大的损失。又对俄罗斯单独采取经济制裁,并且特朗普与普京的会务并没有获得美国的承认。那么美国这样的国内反感俄罗斯,俄罗斯怎么可能就要配合美国的态度呢?


这次博尔顿与帕特鲁舍夫的会务,每一个洽谈的议题都会美俄产生分歧的焦点,那么不合作的态度就是必然。博尔顿要求俄罗斯不要干预美国中期选举,这明显就是命令俄罗斯。可是俄罗斯怎么可能再受美国这份气呢?你美国也不让干的事,俄罗斯就是越想试试,就动动你美国的神经。

所以说这个问题不能说是谁的责任问题,双方都是各自拥有各自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用美国的要求来批判俄罗斯的不对,更不能以美国的霸权来批判俄罗斯的不合作。



这就像两个人打架一样,在美国人不断的打击俄国人的时候,俄国人就不能还手了吗?难道俄国人还手了,就说俄国人不对吗?那么这次会务没有成果很正常,毕竟总想要求别人,而自己却不守规矩,那么怎么可能获得别人的合作呢?

淡然小司的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谢谢大家的点赞,转发和关注!!


淡然小司


可以肯定地说,“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始终是双方尤其是白宫方面的“痛点”,这把时刻悬于美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都让特朗普政府如“芒刺在背”。

就在美国中期选举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与此同时,美俄关系由于美国实施新一轮制裁而陷入冰山谷底。8月2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在瑞士日内瓦会谈5个多小时,内容主要包括核不扩散、伊朗、叙利亚、阿富汗、军控及半岛北方等多个问题。



虽然,美方博尔顿在会后说,双方会谈取得了不少进展,俄方帕特鲁舍夫也说会晤具有建设性。但由于美俄之间就“通俄门”的问题上有分歧,所以会谈后并未发布联合声明。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23日会晤,是继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1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会晤后,美俄之间的首次高级别安全对话。也是美俄之间领导人会晤后的“成果落实”,即开展多渠道沟通机制来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

据博尔顿披露,他在会谈过程中警告俄方,不要试图干预今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但俄方“根本没有回应”。甚至在随后的联合记者会上,他又重申,美方“明确表示不会容忍”俄方干预今年的选举,且“已准备采取必要措施阻止”俄方干预。众所周知,距离11月6日的中期选举已不足百日,加上2016年大选“通俄门”的持续发酵,已经让美方“患上了俄罗斯干预大选的惯性思维”或者说是一种恐惧心理的阴影!



由此可见,美俄之间在这一分歧上越走越远,俄方的帕特鲁舍夫告诉俄罗斯媒体,声称美方想要在双方共同的联合声明中加上“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但又拒绝承认”的字样,俄方对此表示接受,提出还应该加上“美国不得干预别国事务”,但美国博尔顿团队最终放弃了发表联合声明的想法。


无论,俄罗斯有没有干预美国大选,但是但凡遇到美国选举时刻,美国人都会“如临大敌”一般地紧张。日前,特朗普就曾宣布只要俄罗斯总统普京愿意在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上进行合作,美方可以考虑取消对俄制裁。而今,博尔顿也说,如果俄方不再干预美国选举,“就不会面临新制裁”。说起来有点可笑,美方一方面严厉制裁俄罗斯;另一方面又使出浑身解数想诱骗俄罗斯进行合作。但是,很明显的是美俄之间的裂缝是源自于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也是根本无法调和的战略对手。


东震木


七月中旬,美俄两国领导人在赫尔辛基实现了历史性会晤,这被很多人视为两国关系从严重对立走向缓和的开始。也就是在这次领导人会谈中,双方还确定了各自建立一个专门安全小组来进行接触,这次日内瓦会谈也说明了这一机制已经正式启动。

但接触是一回事,能够解决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

众所周知,美俄都是有全球利益或有全球利益需求的两个大国,这就决定了美俄双方利益在很多方面的不一致,这也是今天造成美俄双方根本性矛盾的原因。再说现在世界上有如二战时美苏结成同盟的诱因吗?或能够使得双方暂时放下岐见来共同应对的某种威胁?可问题是恰恰相反,美国自己才是当今世界上一个最大的麻烦。

其实俄罗斯也一直有与美国改善关系的愿望,但从目前看来,这对于俄罗斯来说,至少这还只限于想缓解西方对自己的战略压力,这与美国一心想实施的印太战略是有根本性区别的。那么俄美目前是否就能够在各自的战略中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来缓解甚至改善双方关系呢?可问题是美俄两国要达成全面交易,暂时的利益交换双方都会认为自己付出的成本比对方要高。在经济议题上,美国虽然说欢迎俄罗斯重新加入G7,但这个已经衰落的俱乐部显然没有了之前对俄罗斯的吸引力,解除对俄制裁吗?可这样会使特朗普会更加难于抹去“通俄”嫌疑,政治风险太大;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那么欧洲盟友对此会怎么看?北约这根安全绞索今后还要不要?如果真是这样,欧洲盟友的离心倾向恐怕会更加严重;当然,美俄关系目前更为头痛的是中东问题,叙利亚问题其实已经演化成为今后两国在中东大搏弈的一个点,相比两国在应对恐怖主义的所谓共同利益方面,伊朗和土耳其才是美俄双方在中东新的着力点,而双方也很难对此作出实质性让步。那么在长期利益方面呢?今天的俄罗斯怕是很难承受美国战略转移的风险,毕竟美国追求的是绝对的霸权。

当然,虽然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也是当前美俄双方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美国“反俄”的政治正确的要挟之下。但美国一开始就拿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说事,无非是想首先就把对方置于不义之地的谈判策略,好迫使对方在其它方面作出让步,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来换取对方实实在在的好处,其实质还是说明了美俄两国深层次的矛盾问题,第一次会谈就无果而终,甚至连今后该怎样展开会谈的意向都没有宣布也就不令人奇怪了。


十八子功




一、大国利益博弈,平衡与掣肘是双方共同的追求和矛盾。从美俄两国关系来说,美国占据掣肘优势,俄罗斯寻求的是平衡平台,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封锁围困,以及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是对俄罗斯的利益侵犯和打击,是迫使俄罗斯做出利益妥协让步的筹码。而对俄罗斯来说,美国的打压手段本身就是要高俄罗斯一头,美俄对话不是平等对话,这就是普京核威慑的关键所在。说白了就是,美国在俄罗斯妥协、让利于美国时,才有可能消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当然很大可能是部分制裁。而俄罗斯则是基于美国必须消除对俄罗斯的制裁,然后再在其它问题和事务上进行两国协商,这本身就是矛盾的,也是两国对话很难进行下去取得实质进展的难题。



二、这次日内瓦会谈,是赫尔辛基会晤内容的再次探底和碰撞。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赫尔辛基会晤还是日内瓦会谈,涉及内容基本上都是核问题、通俄门问题、地区事务问题等。当前的俄罗斯经济羸弱、综合国力低下,但是强大的核武是俄罗斯高傲的脊梁,也是美国忌惮俄罗斯的唯一原因。通俄门嫌疑则是属于美国政治问题,在特朗普被爆出前律师和竞选经理违法问题后,特朗普和共和党都面临中选失利的困境,并且特朗普还要面对被弹劾的可能,而通俄门的真相就会是压垮特朗普的那根稻草,特朗普、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想要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对于地区事务的博弈,当前主要是针对中东地区叙利亚和伊朗的,是建立在美国优先的基础上,俄罗斯肯定不干,如果让美国的中东战略得以实现,那美国就会在军事、经济和地缘政治上,全面压制俄罗斯,一纸协议和声明能否制约美国?俄罗斯是不会冒险的!



三、美俄两国关系的改善,不可能是一两次会谈就能解决的。纵观横看赫尔辛基会晤和日内瓦会谈,从暴露出来的消息以及现实举动来看,并没有什么实质变换和改善,美国还是启动新一轮制裁俄罗斯,俄罗斯还是高调支持伊朗和土耳其,美俄还是都不会从叙利亚撤军。所以说,这次日内瓦会谈没有发表联合声明,那是预料中的事情,毕竟两国元首会晤都没有什么好结果,还能指望两名手下做出开天壮举,可能吗!这也不是说是谁的责任,或是谁责任大的问题,牵扯到国家利益,能进则进,没有对等利益交换,双方都不可能妥协让步。从国际局势和国家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现实看,美俄关系的改善是势在必行,只不过两国利益平衡还很难达成,但是这两次会谈已经为美俄对话打开了僵局,今后类似的会谈对话必定继续进行,直到达成平衡和共识。

总之,在现阶段美强俄弱的情况下,俄罗斯以核威慑为核心,追求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是参与地区事务,突破美国封锁打压的唯一出路。给美国内政和外交制造麻烦和矛盾,是俄罗斯扩大影响和联盟的需要。俄罗斯在底牌和筹码较弱的情况下,与美国的会谈不可能做出实质性的承诺和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