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揭祕:中醫有多牛?丨外科手術曾世界第一(貳)

揭秘:中醫有多牛?丨外科手術曾世界第一(貳)

揭秘:中醫有多牛?丨外科手術曾世界第一(貳)


中醫眼科術

漢末華佗曾為司馬師做了“目瘤切除術”,當時司馬師還不是魏國大將軍,只是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手術非常成功,大家可以想到在當時那種條件下,這種手術有多難了吧。司馬師術後近50年才復發去世,這是有史記載最早的眼科手術。

傅仁宇(著名中醫眼科學家·明代)談到“針撥之針”是始於華佗,“針撥之針”是為何物?用現代醫學來解釋,就是“晶狀體針拔術”。

史書中也有很多記載,白內障手術採用針拔的方法,均復明無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觀《秘傳眼科龍木論》,可以對古中醫眼科方面有一個認知。

揭秘:中醫有多牛?丨外科手術曾世界第一(貳)

耳喉鼻科,中醫也能治?

大家知道,耳鼻喉科手術是要求比較嚴格的,我們也很難想象,百年前的中國已經有了這樣的技術,著實令人佩服。這裡選擇一例鼻息肉的摘除手術。

“取鼻痔秘法:先用回香草散連吹二次,次用細銅箸二根,箸頭鑽一小孔,用絲線穿孔內,二箸相離五分許,以二箸頭直入鼻痔根上,將箸線絞緊,向下一拔,其痔自然脫落,置水中觀其大小。預用胎髮燒灰同象牙末等分吹鼻內,其血自止。戒口不發。

——出自:《外科正宗》(明·陳實功)

這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關於鼻科手術的治療案例,關於鼻息肉摘除手術的文獻記載,裡面手術前麻醉和手術後止血,這一整套完善的步驟,表明在明代該類手術已經很成熟了。

中醫骨科有多牛

揭秘:中醫有多牛?丨外科手術曾世界第一(貳)


中醫骨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正骨、推拿按摩、用夾板固定等,在如今西醫骨科盛行的時代,依然還有很多朋友會選擇中醫來治療,很多朋友對中醫骨科的瞭解,僅僅只是一些非創傷方面的治療,認為對於一些粉碎性的骨折,中醫是沒有辦法的,真的是這樣嗎?

在《諸病源候論》中,記載了這樣一個醫案:

“夫金瘡始傷之時,半傷其筋,榮衛不通,其瘡雖癒合,後仍令痺不仁也。若被瘡截斷諸解、身軀、肘中,及腕、膝、髀若踝際,亦可連續,須急及熱,其血氣未寒,即去碎骨便更縫連,其愈後直不屈伸。若碎骨不去,令人痛煩,膿血不絕。不絕者,不得安。”

這是最早記載的關於中醫治療粉碎性骨折的案例,書中詳細描述了具體步驟:去碎骨、復位、縫合。

揭秘:中醫有多牛?丨外科手術曾世界第一(貳)

中醫心肺復甦術

說起人工呼吸、心肺復甦等等,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從死神手中搶命的不二法門。在我們的印象中,好像並沒有中醫會急救的概念,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中醫與急救已經基本失去了聯繫,讓我們以為,這些急救措施與中醫毫無關係,彷彿是西醫所獨有的,真的是這樣的嗎?

傳說中,心肺復甦急救的最早臨床醫家是神醫扁鵲,而文獻中最早出現心肺復甦,是在醫聖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之中,書中所記載為由於上吊自殺而導致的心臟停搏,原文如下:

“救自縊死方: 救自縊死, 旦至暮, 雖已冷, 必可治。 暮至旦, 小難也。 恐此當言陰氣盛故也。 然夏時夜短於晝, 又熱, 猶應可治。 又云: 心下若微溫者, 一日以上, 猶有可治之方。 徐徐抱解, 不得截繩, 上下安被臥之。 一人以腳踏其兩肩, 手少挽其發, 常弦勿縱之。 一人以手按據胸上, 數動之。一人摩捋臂脛, 屈伸之。 若已僵, 但漸漸強屈並按其之, 並按其腹。如此一炊頃, 氣從口出, 呼吸眼開而猶引按莫置, 亦勿苦勞之。 須臾,可少桂湯及粥清含於之, 令襦喉, 漸漸能咽, 及稍止。 若向令兩人以管吹其兩耳罙好。 此法最善, 無不活也。”

文中所提到的“以一人手按據胸中,數動之”,張仲景的這一套急救措施與現代西醫非常相似。而在患者甦醒後,吞服少桂湯及粥清,這說明在那個時期,對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急救後的恢復已趨於完善。

如今我們所用的心肺復甦術流程,雖然更加科學,更加完善與嚴謹,但作為華夏文明的一份子,我們也必須得知道,這是我們祖先的技術,是我們中醫的一部分。雖歷經千年的急救術,已被淘汰,但不可忘記,不可不知。


如果您有更多古中醫的一些資料,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投稿。

本文為《揭秘:中醫有多牛》系列第二篇,瞭解更多請關注:三一養生

關注:三一養生 你所認為的“偽科學”中醫,可能恰恰是真正的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