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贾兰的最后结局会是怎样?

贾兰在前八十回中,出场不算少,但每次都是跑龙套,戏份不多。作为荣国府唯一的草头辈男丁,他更多地是跟母亲李纨联系在一起。李纨“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贾兰是她唯一的寄托和希望。李纨的后半生,势必跟贾兰紧密联系,不容分享。

贾兰的最后结局会是怎样?

所以,贾兰的结局,从李纨的判词判曲中,可以窥见一斑。

李纨的判词: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写她的青春到生育贾兰就结束了,丈夫一死就“槁木死灰”,与青春无缘。但“到头谁似一盆兰”,是个反问句,表示否定。看来不会像高洁的兰花一样。“如冰水好”应该是字谜,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答案。最后一句则指明其结局,是一个笑话。

这四句显然是说,李纨苦苦的守节教子,并没有取得一个正面的好结果。但是关于细节,我们仍无从猜测。

再来看判曲: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

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位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

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除了前面几句,重申早寡守节的命运之外 ,下面强调了风光荣耀。“簪缨”有两种意思,一指达官显贵的冠饰,一指女子发上所戴簪子的吊坠。这里应该指前者。因为强调李纨的发饰没有意义,况且寡妇并不盛妆。那么,这句是写贾兰在贾府败落之后,重新走上仕途,成为显贵。

下几句“胸悬金印”“爵禄高登”就更直白,是贾兰显贵。为什么放到李纨判词中呢?当然是母以子贵。

但是最后三句,急转直下,风格突变,写忽然死亡,写只留虚名。有研究者分析,李纨在贾兰中举后不久即死,没有享受到儿子带来的荣耀。但是李纨一个妇人,就算守节多年留下虚名让“后人钦敬”,可她的死怎么扯得上“古来将相”?

按照我的理解,这里说的早死,是指贾兰,而不是李纨。李纨毕生寄托、全部希望,都在贾兰身上。贾兰也的确争气,考中科举,进入仁途,可惜英年早逝,撇下李纨,更加凄凉。

贾兰的最后结局会是怎样?

更要命的是,贾兰的死,冥冥之中另有前因,并未完全出于意外。还是在判曲中,“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这句非常突兀,但又非常扎眼。李纨母子,为了“莫受老来贫”,啬惜钱财,做了伤天害理的事,以至于伤阴骘、损阴德,在阎王爷的生死簿上缩短了贾兰的性命。

以贾兰的家教,似乎不会主动去害人。但是在大观园起诗社时,李纨不肯出钱,拉王熙凤赞助,已经表现了这个人的吝啬。闹书房一回,宝玉跟人起了冲突,被金荣误砸了贾兰贾菌。一方面亲叔叔受人攻击,一方面自己遭人误伤,贾兰却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不惹事,但毫无血性。

贾兰的性格出于李纨的教导和影响,反过来也是李纨性格的折射。发展到八十回之后,想必是落难的贾家,有某个弱小而无辜的人,需要救助。当然不会是贾赦,也不会是王熙凤。他们自作孽,不救他们也不受阴骘。也不会是政治罪行上的救助,李纨母子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只是某个无辜弱者,需要钱财上的支援。而李纨贾兰母子二人,明明有能力,却见死不救。这才是伤阴骘。

贾兰的最后结局会是怎样?

吝啬守财,苦读诗书,终于皇榜得中,被授高官。但是阎王爷那里记了一本帐,损了的阴德要用寿命来抵偿。贾兰戴簪缨、挂金印、登爵禄的日子没过几天,就泉路近一命呜呼了。只剩下年老失子的李纨,苦度她没有希望的岁月——跟鲁迅《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