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买房是提前还款好,还是慢慢还款好?

EI诺


  要不要提前还款取决于自身投资理财能力,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如果自身投资理财能力差,比如只把钱存在银行或购买一些货币基金,那么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提前还款措施,以避免货币在自己手中贬值。

  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因为存在通货膨胀,特别是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通胀水平特别高。比如最近几年CPI一直徘徊在2%上下,而通货膨胀最近30年平均也高达4.6%,而去年(2017年)上冲到7.5%,在前年甚至抵达8.5%。

  所以,不管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还款,相对人们的收入,月供是一件越来越轻松的事儿。而房贷利率是处于低水平的贷款利率,如是信用贷款往往是房贷的三倍。也因此,为避免某个时候急需资金进行信用贷款,并不建议提前还款。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通货膨胀通常表现为社会财富增长,如个人财富增长跑不赢社会财富增长,即把钱存在银行或购买货币基金。那么相对于社会财富增长,个人财富同样处于贬值。

  也就是说,货币贬值不仅体现在贷款上,还体现在投资理财上。如投资理财收益率不如贷款利率,那么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可选择适当的提前还款。


三人聚众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遇到,早房价高企的现在,很多人都很难全款购买房产,而更多的是采取贷款的方式买房,问题随之而来就是要不要提前还款,提前还款对我们是否有利这些问题。小编先说下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的意见是不要提前还款,下边我们来具体的说一下原因:

第一、从融资贷款的角度来讲,银行里贷出的钱成本相较其它渠道来说是很低的,能从银行里带出来低息的资金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不着急归还。

第二、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最近10年我国的M2货币超发平均每年大约是15%左右,CDP增幅为平均8%左右,CPI每年按照3%计算,那么每年货币大概贬值10%,那么现在100万元10年后的购买力大概只有39万元左右,所以从货币贬值的角度来说也不建议提前还款。

第三、货币的超发的主要载体最后还是体现在实体经济上,比如08年到18年这10年房地产行业是货币超发的一个主要载体,同时10年件工资收入的增加也是货币超发的载体,通过这种形式来抵消货币超发对个人产生的影响,那么我们10年后或者20年后的工资水平肯定是要远远高于现在的,比如2000左右贷款买房每个月还1000元房贷已经是压力很大的事情,当时北京市的平均工资才1200元左右,而现在2017年北京市的平均工资为8400多元,当时的1000元贷款可以说在生活中已经不算什么了。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我个人不建议提前还款,但是如果你是个别比较极端的例子除外。


首席投资官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建议不要提前还款,慢慢还款好。

从货币的时间价值看,现在的钱总会比未来的钱更值钱,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总离不开货币发行量的增加,货币发行量增加必然推高通货膨胀率,导致钱的购买力下降。所以你现在把不提前偿还贷款的钱进行投资或者购买贵重物品,往后会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而你如果将钱提前还给银行了,则无法享有较高的投资回报。

从偿还贷款压力看,归还贷款时间越长,你的收入会越加增加,则偿还贷款的压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小。

从融资成本看,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利率较低,比社会任何金融组织机构或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钱成本要低,所以贷款越长,相对承担的支付成本就越小。

有这么多延迟偿还银行贷款的利益,何乐而不为?我看不到万不得已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银行催你提前还贷款,你可千万不能提前还贷。


开伟观察


如果你是等额本金这种贷款方式,那当然越快还越好,但是如果还了10年,那么再还意义我觉得不大,因为后面还的大部分都是你的本金,利息很少,直接看图

如果你是等额本息还款,我觉得可以考虑提前还款,但是不建议,因为利率再上浮,物价上涨,只要基准利率不变,你的月供就不会发生变化,人民币在贬值,收入提高,所以压力越来越小。


综合上面两种方式,我觉得等额本金没必要提前还款,因为前期大部分利息已经还了,后面提前还的基本上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本金,而等额本息这种前期还的少可以考虑提前还,但是个人不建议,毕竟银行贷款一般比其他的机构贷款利息是少很多的。

谢谢大家支持,欢迎下方留言一起讨论。


悟空房说


9年地产人黎沛沛答:当然是慢慢还好。原因如下:

1工资是迅速上涨的

我2010年买房时,贷款100万。那时我的工资是2500一个月。月供5200。

愁得睡不着觉。

真的就像蜗居里的海清那样:一睁眼,就是170块贷款要还。

然后申请外派,年薪10万。

一年后,辞职重新找工作。因为外派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北京也能找到年薪10万的工作了。还款后能养活自己了。

现在,月供仅占我税后收入的四分之一,还起来很轻松。



2人民币是快速贬值的

2010年的5000块和现在的5000块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2010年,去个超市,很难花到100块。而现在去个超市,没有200别想出来。

稍微买个好点的水果,买块三文鱼,可能300块就没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策略是尽可能地把金钱固化,以避免贬值。

怎么固化?找好的投资渠道。例如买房、投资自己。



3两个极端的对比

我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当初买房时,贷款100万,压力山大,每次攒齐10万块,就慌慌张张跑去提前还款。几次下来,建行那柜员小哥都认识我了。前前后后还了40万。

我同事也是和我一起买的房。人家不还,人家攒了40万,又入手了一套小的商住。商住才2万一平!然后用商住的租金还月供,轻轻松松。好气哦!羡慕嫉妒恨!



所以,国家既然愿意贷款给你,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个杠杆呢?

听姐话,慢慢还,慢慢还!


已注销1985


房贷是提前还还是慢慢还,是许多房奴们扭结的问题。提前还吧,已付了大部分利息,且手里的钱还可用于其它投资;慢慢还吧,总觉得在还债,心理压力大。

还事都要谋而后动,分清利害,分析后再做决定。

道理—说就明:

1、若非买房,想从银行贷到几十万、上百万的贷款,是不可能的。货款难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2、担心利率上调。利率上调远比物价通胀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小得多。利率4.9%,上浮到5.88%(20%上调),最高40%上调,也只有9%左右,但中国通胀率为12%左右。

3、提前还贷,意味看手里的大把资金没了,再想在其它领域投资,无本钱了。

4、提前还贷,手续烦杂。必须还款或半年或—年后,向银行提出申请,1~2个月等银行电话通知,去房管局解押,本人到场方可。


慢慢还吧。其实,在目前利率下,投资的方式是很多的。不会投资昨办?利率5%多,放在×宝,收益只有4点多。这就要学习理财了,充实自己,才是财富增长的正解。


诚实君就是我


个人观点:尽快还好!

还房贷的情况,纷繁复杂,每个人还款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分类来说。

一、资金紧张的还款

有的人贷款买房,那是因为资金紧张,否则的话,谁还会贷款买房,毕竟要给银行利息的。本来房子是50万元,贷款10年,十年还完,付给银行的利息就是147800多块。无形中房子的成本就增加了将近15万元,如果有钱,谁贷款呢!

这种收入也不高,经济也不宽裕的客户,只能慢慢还,别无选择。

二、资金宽裕的还款

有的客户贷款,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钱被别的项目占上了,但是,房子还得买,这种情况的客户,可以视情况来定。如果资金回来了,又没什么投资渠道,这种情况下,个人建议,可以选择还全部尾款,或者少留一部分,进行部分还款。这样的话,可以减少很多利息,因为,部分还款的本金所对应的利息可以不用还了,可以省下来。

三、有投资渠道的还款

有的客户是做生意的,或者有什么投资渠道。毕竟银行贷款的利息不算高,资金充裕的时候,可以选择还掉全部尾款,也可以选择不还款。不还款的话,你可以用资金作为生意的流动资金,利息又很低,生意的收益又很高,只要赚出来房贷需要承担的利息钱,那么,客户用着就是很合适的。

本人从事金融行业多年,曾经碰到过一个客户,54岁了,和家人一起来咨询还款的事儿。我就把我的想法和她们一说,这个客户说想买养老保险。我立马赞同。结果去了社保局,真的就交了社保,当时是允许补缴的。这样的话,过了55周岁,社保就可以开工资了,然后用开工资的钱还可以还房贷,最后剩下一个劳保,真的是一举多得的事儿。当然,这只是个案,没有代表性。

总之就是:经济紧张的慢慢还,做生意的赚出利息钱的不用着急还,有了闲钱,没什么投资渠道的,可以选择部分还或全还,这样的话可以少花利息,您觉得我的观点如何,欢迎沟通交流。


财富滚雪球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很久。三种情况不同对待。

1生意人,对于做生意钱不多需要流动资金的人,肯定是选择慢慢还了。首先要满足自己赚钱的方面需求。

2工薪族,对于上班族来说收入稳定变化不大,但是每月月供也是一次较大的开销。这份开销肯定会对你的生活质量有所影响,所以前期咬咬牙尽快提前还完,少了一份开销提高了生活质量,利息也相对来说少还许多,且压力也小了很多。

3有钱人,这就不说了。有钱嘛看心情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