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此人本来正直,但为了权势变谄媚不惜娶一老妇人为妻

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时候肯定有所差异,但大体是一致的。所谓明显的不同,都是日后经历之不同、造化之不同导致的。人之初,性本善。当人类还是赤条条的婴孩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可爱的。至于日后的善恶忠奸都是后天遭遇不同的结果,人鲜有能一以贯之的,即使是大圣人也常常觉的今是而昨非。只不过圣人所坚持和朝向的,自始至终偏离的没有平常人那么厉害罢了。肉体凡胎,泱泱中华五千年够得上称为圣人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是平凡人,是凡人必有七情六欲。在经历了一番人事的春秋后,多多少少会被磨砺的前后大相径庭。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某某人之前做的挺好的,正人君子一枚。可是三日不见真让人刮目相看了,只不过另人刮目的是那种由好及坏的急转弯。唐朝人窦怀贞就是这样一个人,先前做的挺好的,突然就变了个人似的。一个曾经一身正气,勤俭节约的年轻人,摇身一变竟成了谄媚的化身,小人的代表。那种两个极端的转化,着实让人有些肺腑隐隐作痛。

此人本来正直,但为了权势变谄媚不惜娶一老妇人为妻

窦怀贞的爷爷曾是隋朝的西平太守,他爸爸也是隋朝旧臣做过唐朝左相。如此说起来窦怀贞也算是出身在官宦之家了,虽然生不逢时,遇上了改朝换代。但时代的变革并没有对窦家造成什么破坏性的影响。窦怀贞幼年、青年时候的生活还是十分优越的,各方面待遇也都优于同时代许多年轻人。但那时年轻的窦怀贞并未因为自己是个官二代就纨绔不化,他反而衣着简朴,从不铺张浪费。

在周围人眼里窦怀贞是个阳光少年,是新时代的青年楷模,当时他声誉很高。长大成年后窦怀曾在清河县担任县令一职,虽然是芝麻大的小官但窦怀贞却做的兢兢业业,勤恳本分的带领一方黎民政绩显著。后来他又接连升迁为越州都督、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但无论在哪儿,无论身兼何职官职大小,窦怀贞都兢兢业业本本分分,清廉为官颇受时人褒扬。

此人本来正直,但为了权势变谄媚不惜娶一老妇人为妻

但就是这样一位好官、好人、好臣子,在大唐经历了一代女主以后,却也变得谄媚起来,甚至为了权势不惜娶了一个老妇人为妻,还改了姓名。公元706年的大唐刚刚经历了神龙政变,一代女皇武则天成为过去时,唐王朝的国家权力虽然又重新回到了中宗李显的手上。但这个文弱的皇帝,并不能完全控制住皇权。不久便被自己的妻女,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架空。也就是在这时,窦怀贞被升任为御史大夫,兼检校雍州长史。时逢韦后和安乐公主干政的窦怀贞于是也变得谄媚逢迎,韦皇后的父亲名叫韦玄贞,窦怀贞为了避讳韦后父亲的名字竟然改名从一。

也就是从窦怀贞改名字那一年开始吧,他的名声就开始臭了。曾经正直无私的少年不见了,大唐的青天白日下,长安城的唐宫里多了个墙头草般的佞臣。后来窦怀贞为了更加紧密的攀附韦后,为了权他竟然娶了韦后的乳母王氏为妻,当时王氏俨然已是老妇人一个了。一陷入歧途,窦怀贞就越走越远了。不光如此,当时唐朝的官宦权势很大,窦怀贞便对官宦敬畏三分。平时审理案件,若是遇到没有胡须的人他就怀疑是官宦,于是就暗自枉法。公元707年监察御史魏传弓弹劾内常侍辅信义,窦怀贞却劝阻魏传弓说辅信义是安乐公主的人,不让魏传弓弹劾他。但魏传弓义正言辞,窦怀贞无言以对但还是极力劝阻。

此人本来正直,但为了权势变谄媚不惜娶一老妇人为妻

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韦后和安乐公主等党羽被李隆基诛杀。窦怀贞闻变并未誓死效忠他的主子,反而杀了妻子王氏提着王氏首级向李旦请罪。在窦怀贞的花言巧语和苦肉计下,李旦还真没有重罚窦怀贞。后来李旦即位后,只是贬窦怀贞做了濠州司马,并且又把名字改了回来。公元711年窦怀贞又被召回朝中,先认殿中监后又任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份又改任侍中,魏晋以后侍中实际上就是宰相了。那时唐隆政变虽然成功了,但大唐的权力又被太平公主给控制了起来。这时候窦怀贞又开始攀附起太平公主来,每次退朝后窦怀贞必到太平公主府中请安。

李旦的两个女儿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好道学,李旦曾为这两个女儿修建道观花费了不少银子。当时群臣百官都劝李旦三思而后行,只有窦怀贞是极力赞成。并且窦怀贞还主动请缨亲自监督道观的建设,他的族弟窦维鍌都有些看不过去了。窦怀贞阿谀奉承故作谄媚,但不久后却被李旦罢了相位。理由很简单,李旦上任后大唐各地灾害频仍,他觉得这跟宰相不称职有关。

此人本来正直,但为了权势变谄媚不惜娶一老妇人为妻

但公元712年窦怀贞的相位就又被恢复了,不久有相士告诉窦怀贞他要大祸临头了。窦怀贞为此很是害怕,于是赶紧辞官去了安国寺为奴。古时科学技术水平低下,莫说平民百姓了就是官绅皇族对占卜之术也都颇为信任。当时李旦也同意了窦怀贞的辞职,但不久又把他找回来委以了重任。公元712年八月,李旦把皇位禅让给了第三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窦怀贞被升任为尚书左仆射,进封魏国公。

​唐隆政变后太平公主走到了政治的前台,当时很有权势,大唐七位宰相有五位都是依附于她的。李隆基即位后太平公主有所不满,她也想如自己的母亲那样,尝尝最高权力的滋味。于是就召集窦怀贞在内的五位宰相商议废立之事。但事未行消息先泄露了出去,唐玄宗听说此事命人将一场宫廷政变止于了无形之中。参与谋事的多人都被杀害,后来窦怀贞得到消息逃到了沟里畏罪自杀自缢而死。窦怀贞死后,唐玄宗命人斩下他的首级,还改了他的窦姓为毒姓。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窦怀贞也堪称晚节不保了。官大官小的无所谓,一个本来可以流芳后世的阳光少年竟然成了后世的反面教材,实在令人叹惋。然而早就窦怀贞如此的,除了环境还有其个人认识上的诸多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