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為家鄉點贊!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引進先進栽培技術推動設施農業發展

2018年,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加快“科技興農,人才強農”步伐,積極開展外培工作,引進國內先進設施栽培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路,推動設施農業長效發展。

為家鄉點贊!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引進先進栽培技術推動設施農業發展


三級聯動 實施精準服務

今年年初,科左中旗啟動旗鎮村三級技術人員包村聯戶活動,由嘎查村幹部匯聚溫室、大棚種植技術問題,由鎮級技術人員整理歸納,旗級技術人員以問題為導向,定期深入溫室、大棚開展技術指導服務,並針對關鍵性、區域性的設施栽培技術等方面的疑難問題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有效解決設施農業生產中的技術瓶頸,全力推動設施農業健康快速發展。

為家鄉點贊!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引進先進栽培技術推動設施農業發展


示範帶動 擴大宣傳效應

“領著農民幹,做給農民看”。今年,科左中旗選取保南村作為設施農業發展示範村,由村書記及種植大戶等10餘人組成科技示範小組,經過4個月示範演示、輻射帶動,帶動保南示範村的53個溫室、大棚由微噴改為滴灌,此項技術有效減少了原來由於噴灌澆水方向不一致,導致根部得水不均勻,致使棚內溼度過大等帶來的病蟲害問題,節約了生產成本,為提高產量提供了技術支撐。

為家鄉點贊!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引進先進栽培技術推動設施農業發展


觀摩學習 提高思想認識

為解決科左中旗設施農業發展瓶頸,今年遴選6名技術人員遠赴山東壽光學習先進蔬菜栽培技術,組織12戶示範戶到科爾沁區遼河鎮太平莊村等地的設施農業園區觀摩學習,使技術人員和科技示範戶開拓了眼界,擴展了思路,提高了認識,增強了理論和實踐能力,有效促進了設施農業發展。

為家鄉點贊!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引進先進栽培技術推動設施農業發展


科技引領 調整種植模式

發展好設施農業,科技是關鍵。旗設施農業生產辦定製了“1+1”的服務模式,即1名技術員對1戶科技示範戶,進行一對一的科技生產指導。自“1+1”模式制定以來,技術員們從管理和種植等方面顯身手、下功夫,順利的完成了香瓜倒茬種植。同時採取合理倒茬技術調整種植結構,由原來豆角、黃瓜、西紅柿等的單一種植模式,轉變為“黃瓜+辣椒、豆角+辣椒、豆角+苦瓜”等多種套複種模式。應用糞便發酵、落蔓、養根以及病蟲害防控等先進栽培技術,順利完成了溫室、大棚種植結構調整的配套技術服務,為農民增產增收奠定了基礎。

為家鄉點贊!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引進先進栽培技術推動設施農業發展


科左中旗立足設施農業生產實際,對準“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發展目標,忠於初心,砥礪前行,力爭使全旗設施農業的發展再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