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苏群发文讨论中国男篮合并后大名单,认为韩德君很可能落选,你怎么看?

喝多不想家


先说说,韩德君的问题——以2.15米的身高加上300斤的体重,韩的横向速度比较慢,拉出来换防外线困难。但韩的体重让他很容易在低位中占到便宜,且比较会利用身材优势来阻挡对手,篮板也挺好。

在内线,中国队要把重心放在阿联和周琦身上,对这二位,韩都算一道可靠的屏障。阿联最舒服的是大前位置,有韩扛脏活,有利于解放阿联的防守压力。小周的缺点还是瘦,韩替他硬怼强壮型内线也是不错的选择。

苏群老师为何认为韩会落选呢?可能是觉得韩年龄不小,与他相似的还有王哲林可选,后者年轻,与小周配合比较熟悉,在国家队的时间更长。不过,感觉王近来在国家队表现缺少亮点。如果要选重量级内线,还不能不考虑老韩。


爱跑步的伍铱铱


如果中国男篮红蓝队合并后,一定会组建一支各位置上最优秀球员的国家队。当然,红蓝队都是由CBA最顶级的球员组成的,共有二十多人,合并后,由于各种原因必然有部分人被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比如中锋这个位置,优秀的球员特别的多,那样就必须根据球员的特点和中国男篮的建队要求来确定球员的选拔。很显然,当今中国男篮的建队要求必须是以小灵快为基础,所以,选拔中锋球员方面就必须配合这个要求。目前红蓝队的中锋有易建联;韩德君;周琦;王哲林共四人,他们都是CBA最出色的中锋,但这4人中各有优势,其中易建联的优势最明显,他不但有很多国际大赛的经验,而且技术全面,速度快,不论低位进攻、中投、还是三分的能力都是四人中最出色的,而且还可以突破得分,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防守能力都是中国队最出色的,值得一提的是,易建联还可以打4号位,这也是他的优势之一。..


然而,韩德君的身高体重是他最大的优势,低位进攻时国内的球员没有几人可有效的限制他。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体重问题速度太慢,跟不上小球快打的节奏,而且进攻手段不多,在面对欧美灵活的中锋时,更会显示出劣势,所以,韩德君在这四名中锋的对比上明显处于劣势,落选中国队征战2019男篮世界杯赛名单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9男篮世界杯赛将近,预估男篮名单应该是如下的球员:

中锋:易建联(兼任大前锋);周琦;王哲林,

前锋:胡金秋;周鹏;沈梓捷;阿不都(兼任分卫).,

分卫:吴前;刘志轩;

控卫:郭艾伦;赵睿;孙铭徽。


蓝天白云crc


我倾向于韩德君入围。

合并后中国男篮的内线,最完美的四人组应该是:易建联,周琦,王哲林,韩德君。



从李楠教练的执教思路看,向勇士球风看齐的小球战术是主导。防守时依靠集体轮转补位,进攻时抓转换得分。因此,机动灵活,速度快,有中远投射能力的“空间型”内线必将成为首选。所以易建联,周琦的入选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同时,出于丰富战术的考虑,我认为中国队必须带上两个传统型的内线。在考虑快速攻防转换的同时,如果出现节奏放缓,磨阵地的情况时,王哲林和韩德君都是很好的攻坚克难的选项,毕竟他们的站位都更靠近篮下,体型上也足够作为攻防的支撑。如果带上以上四人,至少在内线的组合和风格搭配上,会有如下几种丰富的战术搭配方式:

  • 空间型+空间型;
  • 空间型+传统型;
  • 传统型+传统型;

尤其是“空间型+传统型”的内线搭配,战术战略意义更大,可以针对不同的球队打出不一样的战术。有篮下,有中距离和突破的内线组合,给教练的战术布置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选择,比如高低位配合的战术,比如内线支点的策应与强攻等等。而个人认为,韩德君在篮下强攻与支点策应上的综合能力国内第一。



至于呼声很高的胡金秋,一是功能上的重合。有周琦,易建联就已经有足够的保障。一是除非打出现象级的表现,否则胡金秋在国家队得到的支持绝对不可能比在俱乐部多,这对于胡金秋这种风格的球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以往国家队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日不落的观球者


男篮合并之后的12大名单,肯定是要经过认真的筛选和论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才能有初步的拟定。当然,这里边的选人标准或许与主教练的执教风格有很大关系,选择球员的类型也是根据主教练的战术体系而对号入座。而苏群预测韩德君可能落选依据,也许是考虑到大韩的移动速度,以及王哲林,胡金秋的年龄优势。


总的来看,韩德君能不能入选12人名单,与两个方面有直接的关系,第一是国家男篮的内线定员是几位,按着以往的惯例,国家队有五名内线的时候并不少,如果是定员五个内线,那么韩德君基本是能够入选的。

第二点要看主教练是谁,主教练是崇尚那种小球战术还是那种传统的大中锋型打法,这对韩德君能否被重视关系很大。
但我们不妨做个对比,王哲林能扛住老迈的哈达迪,如果放在昨晚他能扛住约旦的达瓦里吗?至少他能比韩德君


做的更好吗?我看未必,昨晚大韩在内线强吃,基本是依靠身高和力量上的优势,这是大韩的资本。

难道在男篮世界杯上中国队的对手,就没有强力大中锋吗?用谁去硬扛?胡金秋还是王哲林?即使周琦也很难在篮下硬顶。多说无益,昨晚比赛的现实就摆在那里,韩德君的作用有多大球迷们心里都有数。有韩德君,中国男篮就会多一种战术。


球体育


根据之前网友的说法,表面上看,欧美球队身材高大,力量十足,需要韩德君上去扛一扛,但个人认为恰恰相反,韩德君移动速度慢、阵地战防不出来是个明显的硬伤,也跟不上目前篮球“小球”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在红蓝两队合并、李楠上任提出要打小球后,并不觉得十分意外的事情。

对付亚洲级内线(特别是西亚球队)或者进攻速度慢的球队会有作用,但是对付欧美球队,你的身体再强壮也没用,核心力量差距摆在那里,况且目前世界篮球都往小球发展,攻防节奏越来越快,要求无论外线还是内线都要有脚步移动非常快和灵活的球员,所以会更加需要周琦、胡金秋、任俊飞、周鹏这样高瘦、移动快、臂展还很长的内线和锋线球员。当然,易建联是既有力量又有速度的特例。所以参加世界大赛(奥运会、世界杯),带上韩德君可能连用的机会都没有,还白白浪费一个名额,打亚运会、亚洲杯还是可以考虑的,毕竟对付传统打法的西亚球队还是需要肉盾的。这也是李楠亚运会带上韩德君,而这次不带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不要忘了,内线还有王哲林,这个移动能力比较好、身体对抗能力比较强、身高达到2米14的大个,可以内线扛一扛的。这样来看,韩德君是不是显得有点鸡肋了?

那其他球员怎么防守欧美高大的球员?身高、臂展(盖帽)、灵活脚步移动(协防、绕前干扰)、机动性(冲抢篮板、抢断)等等,防守的手段不要太多了。中国球员比欧美球员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速度,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然后利用冲击力很强的郭艾伦、吴前、赵睿等外线的突破和快速推进能力,丁彦雨航、任俊飞、周鹏、沙拉木等人的3分球,加上易建联、周琦、王哲林、胡金秋4位平均身高达到2米13、表现稳定的内线,跟欧洲二三流球队还是可以一战的。

这样可以想象一下目前中国队最强和最均衡的阵容:

1.内线:易建联、周琦、王哲林、胡金秋(有综合能力强的老大哥,有身高臂长、颜色地带防守能力强的,有身体对抗的,有篮板冲抢积极的)

2.锋线:丁彦雨航、周鹏、沙拉木、翟晓川(有持球进攻强的,有防守出色的,有出色的3D球员,有内切保护篮板意识强)

3.外线:郭艾伦、吴前、赵睿、赵继伟(有单打能力强的,有突分能力强的,有热血带动队友的,有稳重组织助攻能力强的)

以上球员,个人打球风格明显,而功能又不重合,个人能力强(个个都具备CBA场均20+的能力),互补性强,团队篮球意识也强。

大家觉得这套阵容怎么样?欢迎关注男人都爱球,一起探讨球类运动的乐趣。

结论:

世界大赛(奥运会、世界杯):不带韩德君

亚洲赛事(亚运会、亚洲杯):带韩德君

最后说一句,感谢姚明对中国篮球的大胆改革,特别是国家队。自从姚明退役后,青黄不接让男篮战绩一落千丈,老队员的求战欲望淡薄,红、蓝队让更多年轻球员加入国家队这个更高的平台得到了难得的锻炼,求胜欲望空前高涨,战斗力明显提升,其中几位年轻球员如沙拉木、吴前、赵睿等人不断涌现。其实在姚明之前,男篮内线强、外线弱(弱到什么程度?一旦紧闭,带球都难以过半场)的阵容结构,也是男篮一直无法突破的瓶颈,现在这些具有很强控球能力、突破能力的外线球员的涌现,正好弥补了过去男篮的短板。

假以时日,在现有的机制下,如果男篮有两三个内线、锋线和外线球员能在NBA站稳脚跟,不说能达到姚明的高度,起码进入常规轮换阵容,都有可能具备挑战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二流球队的底气,超越姚明等前辈的成绩(世界前8),值得期待。


男人都爱球


我也认为韩德君很可能无缘大名单,原因有三:

一、移动慢,体能差。因为合并以后的大名单应该会吸取里约奥运会的教训,改用4名内线,这其中易建联和周琦是肯定会入选的。而第四内线也大概率锁定胡金秋这名内线新星,而第三内线将在韩德君和王哲林之间进行取舍,而韩德君虽然在CBA和亚洲赛场堪称大杀器,但面对国际上的强队,他这种大吨位内线完全不好使,移动速度慢,很容易被针对,而且由于吨位太大,跑起来气喘吁吁的,体能偏差。在同为传统内线的王哲林在瘦身30斤后移动速度明显比以前快了不少,而且体能比近30岁的韩德君要好。



二、他的竞争对手实力王哲林较强,而且韩德君国家队资历尚浅。虽然韩德君是CBA大杀器,但王哲林作为成名已久的本土优秀中锋,实力不可小嘘,特别是他那赖以生存的内线脚步和中投,而且他俩同为传统内线,功能存在一些重叠的部分,而且王哲林自从2012年进入了国家队开始就成为了国家队常客,打过奥运会、亚运会、亚锦赛等很多大赛,而相比之下韩德君在国家队的资历和大赛经验远不如王哲林。



三、韩德君岁数偏大,锻炼价值小。韩德君已近30岁,而合并以后的12人基本上都是90后,甚至有一些95后,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中大多数人除了会参加2019年男篮世界杯和东京奥运会以后,他们还会参加一到两届奥运会,而在这一点上,篮协肯定更愿意选更年轻的王哲林进行大赛锻炼。



综上所述,我认为韩德君很有可能最终被王哲林取代,无缘大名单。


小王带你去旅行


蓝队最后逆转约旦队,“功夫熊猫”韩德君表现功不可没,但这样的强力中锋却多次无缘男篮国家队实属可惜。在这场比赛结束后,苏群发文讨论男篮合并后大名单的取舍,他认为韩德君将再次落选,这是怎么回事?

韩德君与现代篮球有点脱节

通过CBA多年的锻炼,大韩练出了出色的对抗能力,有着进攻万花筒的篮下技术,在本场比赛中,大韩的策应和对对手的牵制给了蓝队很大的空间,但这只是约旦队。上场对阵黎巴嫩时,对手的轮转换位速度很快,韩德君的身体根本无法保证他能全场跑个不停。世锦赛和CBA不一样,包括亚洲的几个轮转换位节奏快的球队都能让大韩受得了,大韩的体力,速度的劣势会暴露无疑。


和队友的竞争不占优势

在12人大名单中,内线可能占据4人,易建联和周琦是雷打不动,剩下的很可能就是王哲林,胡金秋,大韩三人去竞争了。胡金秋是属于摇摆人的角色,可以适应球队多个位置,他很可能会在这份名单中,至于王哲林和大韩,两人同属于传统内线,大王最近在国家队表现越来越出色,想比大韩来说,大王的天赋和年轻,体力充沛完全碾压大韩。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但我仍然承认大韩是不可多得的内线人才,如果面对欧美内线,让大韩上去抗两下子未尝不可,不知最终大名单会怎样,非常期待。


激活能量


在中国蓝队和约旦队的比赛过后,著名的篮球评论员发表了点评了蓝队球员的表现,并对中国男蓝合并后的大名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功夫熊猫”韩德君,苏群老师在文中字里行间都透露了会落选大名单的看法。那么作为中国男篮逆转约旦的功臣,你认为韩德君会不会入选中国男篮最后的12人大名单呢?

在我个人看来,韩德君无疑是目前CBA联赛最出色的本土中锋之一,但是我国历来都是在中锋位置上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和这些优秀的中锋竞争中,韩德君很有核能是最后被牺牲的那名球员。

韩德君面临的竞争非常的大,甚至可以说有点残酷。

在中锋位置上,易建联和周琦必定会各自占据一个名额。所以韩德君的竞争对手应该是胡金秋和王哲林。

在目前国际上中锋普遍轻型化的潮流下,中国队的内线已经有了易建联和周琦,从团队的需要出发,能够在4、5号位摇摆的胡金秋显然更有优势。

像韩德君这样的重型中锋,国家队最多会带上一个。也就是说韩德君和王哲林只能带一个人。大韩在蓝队一直没有得到重用,而王哲林在和周琦的搭档中,表现的越来越好。从这一点来说,韩德君很有可能在最后的竞争中败给王哲林。何况相比韩德居,王哲林更健康、更年轻!

在我看来,蓝队能够稳进合并后的大名单的,也就是一直没怎么打比赛的易建联和郭艾伦。如果周鹏能够保持健康,凭借他丰富的大赛经验和外线三分能力,也可能会占据一个名额。剩下的除了胡明轩和吴前,基本上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胖丁篮球


韩德君其实大概率落选。从国内比赛以及斯杯的比赛,我们看到韩德君的能力有,但是缺陷非常的明显。身强力壮,但是没有速度,没有弹跳,在男篮世界杯的比赛中如果遇到弹跳力以及身体素质非常强大的欧美选手,韩德君是非常吃亏的。

目前男篮世界杯的12人大名单已经出炉,当然这只是初步预订。我们看到名单,当中是没有韩德君的,反而出现的胡金秋的名字。详细队员爲:胡明轩、郭艾伦、翟晓川、周鹏、易建联、孙铭徽、胡金秋、阿不都沙拉木、赵岩昊、沈梓捷、王哲林、吴前。



韩德君的落选是意料之中的。毕竟韩德君的缺点还是非常的明显与其带着现在的韩德君,我觉得用一用胡金秋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在国际比赛中中国的主力还是以易建联。阿不都沙拉木王哲林郭艾伦还有丁彦雨航,周琦为主。

目前这个阵容也只是初步打比较弱一些的队伍用的阵容,因为周琦啊以及丁彦雨航都没有在CBA打球。还有CBA的比赛在举行,等到赛季CBA结束之后。然后正式的比赛进入淘汰赛中国队就会拿出正式最牛的阵容。反正我觉得胡金秋是比韩德君更适合进入12人大名单的,虽说胡金秋非常依赖于后卫的助攻,但是他毕竟很年轻人需要机会。



家乡体育


同意苏群老师的这个观点。

假如说,国家队合并只剩下12人大名单的话,韩德君要想留下,不出意外的话,基本没有可能。

先来大致看一下在内线位置,易建联和周琦肯定是各自锁定了一个位置。

除此之外,男篮基本上最多会再带两名内线球员。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都是打小球;再一个则是锋线上的球员,可以顶到内线上来,比如说:阿不都沙拉木、翟晓川、周鹏等基本上会进入大名单的三号位球员,也可以打到四号位。

在这种情况下,内线最后两个席位最具竞争力有:王哲林、胡金秋、邹雨宸和韩德君。

在这里面不难发现,王哲林和胡金秋留下的可能性最大。

  • 一来,邹雨宸过去这个赛季遭遇伤病的困扰,赛季报销。目前恢复情况如何,新赛季能不能够复出,还是不得而知。无疑,这将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

  • 二来,韩德君和王哲林属于风格类似的传统型中锋,但王哲林更加年轻,也就意味着其体能更好。在今年亚运会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两人选其一的话,王哲林的概率更大。

  • 三来,为何说胡金秋会比韩德君入选的概率更大,原因也很简单,除了年龄因素之外,那就是胡金秋的技术特点是和其他内线球员所不同的,他的终结能力和方式还是很多样化的。再加上,他在场上的拼劲以及对于二次篮板的拼抢,也能够带给球队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男篮在内线带上王哲林和胡金秋,是相对更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