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4节气怎么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

龙在天411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是一个很值得科普的问题。

上古三代以来,中国的核心区域主要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以河洛地区为中心,这一地区一年的气候变化是重点观察的对象。由此,当地人逐渐总结出一套标志性的事物,用于描述气候变化。这些记录经过整理提炼,主要保存在《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逸周书·时训》和《太戴礼记·夏小正》中。

上述文献的大致时代应该是战国时期。其中《逸周书·时训》正式将一年分解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专名,以此为纲,每五天为时间段,一月内分置六个物候,一年共七十二候,记录时令物候,及其反常所预兆的灾难和祸事。原本这些知识历史性、区域性的气候记录,被儒家理解为“天人感应”的象征,逐渐教条化、神秘化,上升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引入历法,作为指导农时的依据。随着中国疆域的扩大,二十四节气对应的物候变化显然已经不能代表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王莽篡位之前,曾经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诏书月令四时五十条》,敦煌悬泉置遗址发现了写在泥墙上的诏令墨书。诏条的内容基本是照搬与二十四节气存在关联的《礼记·月令》,然而远在西北的敦煌时令怎么可能与中原地区一样?其形式主义可见一斑。

二十四节气自从引入进历法,其意义也逐渐抽象化,毕竟时令的变化是由太阳的活动引起的,甚至设置闰月也要参考二十四节气。

早期确立二十四节气的算法是等分太阳年的“平气法”。不过,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不平衡,太阳在达到黄道德每个角度所经历的时间也是不均匀的。于是公元604年,隋朝的刘焯提出使用“定气法”来校正气节的时间点,不过没有及时推广。“定气法”直到1645年《时宪历》的颁布才得以采用。


彼得堡的肥天鹅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划分,即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节气;“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经历史发展,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的渊源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岁起摄提纪元)的基本内容,它在上古时代(或远古)已订立。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节气变化有密切关系。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节气的依据。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为一岁。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平均时间法”(又称平气法)划分节气。用立杆测影(土圭)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视太阳从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当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黄道圆周36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定气法”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规律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二者前后不差1-2日。地球每365天6时9分10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称为冬至。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时,分别为夏至和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古人所谓“日南至,日短之至),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循环往复。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越我国境内。北回归线代表了很多事物的分界线,是温度带(热带和北温带)的一条划分界线,是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北纬度线,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的时候,也意味着北半球到了夏至日(此时斗柄指向午位,太阳黄经达90°)。北斗、太阳等天体运行所标示的节气与这条线有着密切的关系,季节交替时很多物候现象、气候类型在这条北回归线附近渐变。

廿四节气的交节时间,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我国地域广阔,主要位于低、中纬度。低纬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30度间的空间范围,即30°N至30°S以内,包括热带、副热带(亚热带)两个热量带,是全球太阳辐射和热量比较集中的地带;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高、低纬度的盛行气团在这一带相互交迭,气旋活动频繁。不同的纬度地带,其气候有很大差异。我国低纬地区(南方地区),多雨、多风暴、光照足、湿度大,季节转换时光照、降雨量、风暴等变化明显;中纬地区(北方地区)少雨、少风暴,季节转换时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中纬地区四季温差大,气温变化分明。

二十四节气,是老少皆知的传统民俗概念。

它是民间用以指导农事活动的规律,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节气分类的依据。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气候悬殊,因此各地四季开始日期和其持续时间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四季分明,有些地区不甚明显,甚至某一整个季节都不出现。例如黑龙江省瑷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便没有夏季;而在青藏高原上流传着“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华南福州以南没有冬季,有些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云贵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无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称。所以“四立”虽是从天文上划分得来,却有很强的地区性,它不能适应于全国。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从农业生产上看,这三个节气的热量意义大于它们的水分意义,具体而生动。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同时,它还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现行的公历中,节气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不超过1—2天。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 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一年四季交节时间

春季

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定气法:太阳黄经为315度。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公历3月05-07日交节。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斗柄指向法:斗指乙;时间平均法:冬至后105天;定气法:太阳黄经为15°。公历4月04-06日交节。

谷雨: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公历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公历5月20-22日交节。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公历6月05-07日交节。

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公历7月06-08日交节。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公历8月07-09日交节。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公历9月07-09日交节。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具体交接时间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 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 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为什么是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

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古人渐渐形成了许多基于某个节气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这些方式、习惯慢慢就演变成了属于二十四节气特有的民俗,有的甚至还逐渐演变为了复合型的传统节日,这些习俗和节日无不寄托着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有些节气民俗已经逐步被简化,甚至消失殆尽,变成了一种淡淡的历史印记。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些有着高度社会性价值的节气民俗也应被重视起来,现将部分节气传统习俗略述如下。

其一,立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人在此日要举行迎春活动。据《史记》记载,周天子在立春这一天亲率三公九卿以及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祈求丰收。清朝时,各州县也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其中以“鞭打春牛”最为盛行。据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所谓“春牛”,就是用泥土塑成的土牛。立春正午,由官员执鞭抽打三下,其用意在于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将春牛打碎后,人们争抢春牛的土块,将其带回家中,或置于牲圈,或撒于田中,无非是要讨个吉利,企盼来年牧畜兴旺,粮食丰收。立春之日还有一种名为“咬春”的习俗,《明宫史》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相互请宴,吃春饼和菜。以绵塞耳,取其聪也。”《燕京岁时记·打春》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

其二,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立夏日”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围绕着这一节气形成了许多礼仪习俗,“称人”便是其中之一。《清嘉录·四月》载:“(立夏日)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蔡云《吴歈》云:‘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清人秦荣光的诗句中也有“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之说,即以体重增减来判断健康与否,如今这一习俗在某些地区仍习见之。在立夏时家中还要准备樱桃、青梅、麦这三种节物用以祭祖,称为“立夏见三新”(《清嘉录·四月》)。同时,适逢鲜蛋上市,孩子们在立夏这一天还要进行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斗蛋。斗蛋时,尖者为头,圆者为尾。蛋头对蛋头,蛋尾击蛋尾,两人相互使力,以蛋壳不碎者为赢。

其三,立秋。立秋日,周天子在此时要到西郊举行迎秋仪式。汉代则要举行田猎,以示秋来扬武之意。《梦粱录·七月》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又言:“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武林旧事·乞巧》云:“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除戴楸叶、饮豆汤外,立秋日还有“咬秋”的习俗,似与立春日“咬春”相对。《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反映了古人在立秋日防病的风俗。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还生动地描写了在芒种这天,大观园里女孩子们一起为花神践行的欢乐场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以上就是我对二十四节气的如何划分和来由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到你。


经商哲学88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在2016年,“二十四节气”还被列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确切是说哪二十四个节气么?它们又是如何来划分的呢?

现在就让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二十四节气”主要包括: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位于黄经315°,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公历3月5-7日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公历4月4-6日交节;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公历4月19-21日交节;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位于黄经45°,公历5月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公历5月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公历6月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公历7月6-8日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

立秋:都斗指西南,太阳位于黄经135°,公历8月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公历9月7-9日交节;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公历10月8-9日交节;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位于黄经225°,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位于240°,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就可以基本得出一个结论:当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位置就可以对应一个节气,同时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对应的日期也是相对固定的,前后不超过1-2天。

其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不但如此,从二十四节气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

比如反应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你瞧,原来二十四节气里还有这么多学问呀!古人真是太聪明了!

是的,因为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事生产需要依据一套完整系统的历法来作为参考,这也是二十四节气最大的作用。

现在再来说回到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刚才已经提到了,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时所到的位置,就会对应一个相应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最早被写于《淮南子 · 天文训》中,在汉武帝时,将节气编入了《太初历》之中,并将一年分为24段,每段约15天,每个月有两段,月初为“节”,月终为“气”,节为月之始,气为月之终。

后来又出现了“平气法”,主要是用测影来确定前一个冬至日再将到下一个冬至日的时间分割为24段,这种节气主要是用来记录和预测黄河流域的四季、气温以及物候,但它没有考虑到太阳在黄道上有可能快慢不均的问题,所以会出现与实际天象不符的情况。

我们现在采用到二十四节气是300多年前才出现的“定气法”,这种节气法主要根据天体的运行规律来确定,具体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一个360°圆周的黄道上划分了24个等份,每15°就是一等,以“春分点”作为0°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就是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古时先民们问天的智慧,在那个没有气象卫星、没有GPS定位的年代,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天体运行,认识到季节与物侯的变化规律,总结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法则,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Amy姐姐


(冬至一阳生,必刮东南风!

我孔明借风,助赤壁之战!

二十四节气,早在老諸心!)诸葛亮一个典范战例!赤壁之战借东风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功劳!


已经有友人详细的,用科学的数据说明白了,我就不重复了。

二十四节气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道至简:

今天我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说说二十四节气。


古代人把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一个圆周,一周角360度)平均分成三百六十等份,每一等份一度角。把一周分成二十四份,为十五度角对应一份。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或一气。一个节气大于十五天。

它对应的不是天数,而是角度。所以它能准确地反应太阳直射或斜射地球南北半球的位置。


把太阳光向北移动,直射赤道时的角度定为春分。此时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称为昼夜相停,昼夜平分。

把太阳光向南半球移动,且直射赤道时的角度定为秋分,此时白天晚上时间相等,也称为昼夜相停,昼夜平分。


把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的角度,定为冬至。为什么说冬至一阳升呢?是因为从这时开始,太阳光直射就向北移动了。

把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角度定为夏至。致此以后直射太阳光就要向南移动了。

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含六个节气。细分如下:

春季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四个节气(三节,三气。立春,惊蛰,清明为节,另外三个为气。)

夏季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夏,芒种,小暑为三节,另三个为三气)

秋季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秋,白露,寒露为三节,其余为三气)

冬季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小雪,冬至,小寒为三节,另三个为三气)

周而复始,运转不息。

由于阳光的直射来去,影响了南北半球的温度变化。从而引起了季节变化。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应了阳光的直射情况,又是决定气候的原因,所以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温带,四季分明的地区。很依重二十四节气。

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要植树,谷雨种大田;谷雨开犁,小满开产;处暑不出头,割了喂老牛;秋分无生田……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能这样准确的测知太阳的直射规律。太了不起了。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瑰宝!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不妥可以删除。


大美农村绿水


1、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在我国历法中,有独特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其他民族的历法中所没有的。二十四节气萌生于三千多年前,它的产生与太阳有关。古人经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发现每年腊月的某一天日影最长,六月的某一天日影最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被称为日长至,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最短的那一天被称为日短至,就是夏至。后来,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现了春分和秋分。这样,人们就最先确定了四个节气。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了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形成,名称与今天也完全一样。

2、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天气、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

3、二十四节气的精确时间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每个节气的时间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计算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约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360度又回到春分点。现在发布的每个节气的精确时间,是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部门计算的结果。而且每年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间,都会提前一两年计算出来,登载在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上。


游通天下


二十四节气

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9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初雪


二十四节气是咱们老祖宗用几千年的实际经历和逐渐严格的记录,最终在秦、汉时期确立的法历!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神州大地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后,我们的先祖就开始了驯养家畜和种植、培育农作物,以求食品的连续供应。

前几天说过一次游牧民族的事情,今天捎带说下我们的老祖宗是农耕民族的后裔!

我们的先祖最早就有结绳记事和壁刻记事这些最早的记录方式。

通过对日月转换有了日历,年历。这只是对时间的记录。

在面对不断丰富的农作物种植中,先祖开始根据气候变化来选择最佳的种植机会,毕竟那个时期粮食是最重要的生命支柱,不合时宜的种植会浪费种子,也就是浪费生命的延续。先祖们用生命逐渐总结出了各种植物的生长规律。

逐渐的这种规律被体现在了气候的变化之下,由什么时候种粮食是不行的,变成了什么时候应该种什么。对于人类几千年是个漫长的旅途,从开始有文字记录这一切到形成系统的规律记载,老总宗付出了多少真是难以想象!

有了日晷后,时间被有规律的分段了,形成了年。一年中根据最长和最短的日晷轨迹,确定了冬至和夏至。在冬至和夏至之间再利用分段记录日晷的轨迹分成两段,有了春分和秋分。这个时候中华文明到了商代!商代以后有了“春夏秋冬”四季。

四分为八,到了周超有了八个节气!

八到二十四,秦、汉时期就有了严格的有完整规律的二十四节气了!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

现在二十四节气已经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前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不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更是奉献给世界的伟大发明!


小时候大家都学过二十四节气歌!


杜陵闲人


二十四节气是依据什么得来的?

一、黄道

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但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却是,太阳天天都在绕地球转,这样,一年之中,太阳就要绕地球转365或366圈。但每一圈太阳的位置都有变化,比如从冬至到夏至,在我国的位置上看来,太阳就是逐渐从南往北偏移的,直到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二、二十四节气

历法起源于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认识,从黄帝“迎日推策”,到夏代“柱缝迎日推策”,到后来的“立竿测影”,后来的“晷”“尺”等观测和计算手段,古人发现太阳的运行规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最先发现的当是“二分二至”。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春分点,为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从此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个回归年,为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三、二分二至

春分点,为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

秋分点,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二分二至,特征性突出一些,容易通过观测发现其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天气、物侯变化、农事生产等划分出了二十四节气。

四、其余20个节气的划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情况。

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小满、芒种反映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雷动惊蛰,春天到来。清明则表示天气清明。

五、二十四节气主要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充分反映了我国祖先的高度智慧。


水煮周易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也是长期以来指导我们农事生产的重要依据之一,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大多数人只知道其名而不知其所由来!那么,堂哥简要谈谈二十四节气的来龙去脉,供大家参考!



一般来讲,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基于古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务必了解太阳运行规律,俗话说靠天吃饭就是这意思,因为古代农事是根据太阳进行的,在历法中加入准确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显得十分重要,并据此确定闰月。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利用日晷测量日影,用来确定太阳的天文位置,很早就确定了春分和夏至这两个分界点(关于此论述,我已有专门的文章分析,可关注参考),经过发展完善,至迟在公元前104年左右,汉初制定《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即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着黄经运行十五度所需的时日即称为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气代表着固定的位置,每年运行三百六十度,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每月分布两个。 依据春夏秋冬四季按顺序分布,第一个节气为立春、雨水,其中每月第一个来临的成为节气,第二个成为中气,后也有人统称为节气,就是现在的二十四节气的节本源流。有歌诀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从太阳运动的角度来讲,其直接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转,一般从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来进行区分,所以节气在现代公历的时间相对固定,上半年一般在6、12日交替,下半年一般在8、23日交替,前后相差幅度为1-2天。从时间来讲,因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均匀的,导致节气的时间长短不一,基于14-16日之间,平均15天左右。所以其在反映地球季节变化和冷暖交替时有很大作用的,也是比较准确的。



但是二十四节气的提出却是出自于《淮南子·天文训》,但在《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二十四节气并非一开始就有二十四个的而是慢慢发展而来,后相对固定延续,上千年未曾改变,到现在仍然非常准确。



尽管二十四节气是以中原地区的观测为依据的,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实用的,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季节、物候现象、气候三种变化。也就说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将季节变换的,所以称八位;而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的是物候的变化;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反映的却是气候的变化,其三者相互补充,构成了古代对太阳规律掌握和指导农事生产的完整模型,至今对我国的农业仍有极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简要分析,欢迎关注朴易堂国学易学文化,分享交流你的观点!


朴易堂国学易学文化


一:首先来说说二十四节气有哪些: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然后来看看二十四气节的涵义和代表什么:

0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0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0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0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0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0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07立夏:夏季的开始。

0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0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最后来说说二十四气节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表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四:总结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