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所有家長都應該告訴孩子: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你就有多不爽!

幹嘛非要熬夜寫那些永遠寫不完的作業,早早躺下多好!嗯!身體要緊!

幹嘛非要逼孩子努力搞得關係緊張,安逸待著多好!嗯!心情重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整個社會都在給人們講述這樣一個奮鬥努力的故事。人們一遍遍地講著比爾蓋茨、喬布斯、馬雲的故事,告訴所有人:你不努力就一定不行。事實上,誰都清楚,當下不努力有多爽!

任何年齡的人都會在放縱中找到歡愉,哪怕是病危嚴重的病人,也會因為偷偷的抽支菸而竊喜。他甚至在拿生命放縱,可這種放縱就是很爽!

不努力,不逼孩子學習,快快樂樂傻玩,把學習的時間用來打遊戲,用來旅遊;這麼一對比,與那些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在學習上跟孩子死磕的家長相比,簡直是天堂一樣的人生。

可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每個家長要付出總量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前期過得越省心、越偷懶,後期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大。沒辦法,世界總是公平,你前期輕鬆,後期必然要多付出!

所有家長都應該告訴孩子: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你就有多不爽!

提到幸福這麼哲學的東西,事實上有些難辨。幸福到底是什麼?或許我們沒有人能夠說得清。

每個人對於幸福的理解和定義都不同,但我們不得不提一提,畢竟這是所有父母的終極目標。

什麼是幸福?高學歷?好工作?高收入?這些表象的背後都是父母希望孩子幸福的心意,那什麼真正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呢?

孩子的幸福來自於什麼?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裡面,寫給兒子的信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你會發現,幸福一定跟兩個指標密切相關——尊嚴和自由

尊嚴不用講了,與一個人的德行和社會地位密不可分,光是德行好並沒用,你所處的階層會深深影響到你得到的尊嚴,這是定律。

自由呢?人都有自由意志,但是這個社會給你的自由是有限的,財富和地位決定了很大程度的自由,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

所有家長都應該告訴孩子: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你就有多不爽!

年輕人面對那些”二十歲就看到死的職業和人生”、“面對社會中的冷眼”、“面對我們口中的平凡人生”的時候,是有多麼的不滿和無助。

越無知的人,越會為自己找藉口?

還記得那個道出社會真相的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嗎?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

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

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

所有家長都應該告訴孩子: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你就有多不爽!

此言一出,立刻在網絡激起渲染大波。

有些人讚揚這熊孩子小小年級就有如此見識,說出了大人不敢直面的現實問題;有人批評他言語偏激,是對農村大學生的貶低;更多人則是感慨: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有些人就住在羅馬。

當人們對現實憤憤不平、怨天尤人的時候可曾想過自己真的努力過?有人覺得:高考狀元都這麼說,認命吧,反正努力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但總有另外一部分人,在這個還看不清未來的現實裡,還在拋頭顱,還在灑熱血,還在上演熱血屠龍的故事。

而學校無疑是要教我們的學生做這一部分人。

這一部分堅持的人,從這段看不見未來的現實裡脫穎而出,到了現實的另一部分。在這一部分裡面,命運有很多漏網之魚,有很多機遇之門敞開,有無數的希望精靈追隨。

就像北京文科高考狀元的最後一句話說的那樣: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只要你還在努力,人生就有無窮的可能。和時間競爭,在概率中突圍,做上帝手中的漏網之魚。

無知,讓人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世界

“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新聞不知道被人說了多少年,很多人覺得,“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北大畢業又怎麼樣,還不是去賣豬肉!我小學畢業,也一樣賣!”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那個“賣豬肉的”北大學生,叫陸步軒,而有一個叫陳生的人,最先發現了他的厲害之處:

“一個檔口,自己一天賣1.2頭豬,這已經算相當了不起了;而這小子居然一天能賣12頭豬,太厲害了。”

陳生後來和陸步軒合作成立“屠夫學校”,再後來,他們開了幾百家連鎖店,陸步軒和陳生雙雙身家過億。

所有家長都應該告訴孩子: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你就有多不爽!

一個沒怎麼讀過書,只知道賣豬肉的人,可能他只會守著一個豬肉攤,把豬肉攤打理好;但是一個讀過書的人,就會想到開連鎖店,把生意越做越大。這就是思想的不同。

所謂即便考上了名校,也未必能過好這一生;所謂名校畢業生素質不行,都是考試機器,其實都是非常極端的例子。

而無知的人,最喜歡扯虎皮當大旗,用極小概率的事件,去為自己辯護,並以惡意揣測他人。

請給孩子傳遞正確的信息:你需要對自己負責!

那麼,教育和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是為了拿高分?考大學?不,絕對不是這樣。至少,不只是這樣。

讀書,絕不只是為了混一張大學文憑,開啟順風順水的世界。

讀書,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是為了讓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讓你在未來,能獨自混過那些漫長幽暗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

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和你的愛人,不止討論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

再精緻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顏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讀過的書、寫過的字,都會逐漸積累在你的身體裡,變成你的財富。

所有家長都應該告訴孩子: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你就有多不爽!

請記住: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以前從未注意過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鮮活,手機屏幕之外,自有一番萬水千山;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在無涯的知識海洋麵前,再大的煩惱,也只是滄海一粟。

就算最終你跌入繁瑣,洗盡鉛華,面對同樣的工作,你會有不一樣的心境;面對同樣的家庭瑣事,你會有不一樣的情調;培養同樣的後代,你會有不一樣的素養。

這,就是世界對努力學習、重視教育的人最大的獎勵。

所有家長都應該告訴孩子: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你就有多不爽!

孩子是一個生命體,TA在生長,要矯正,但不能捆綁。那些小時候成績不錯,就沾沾自滿不花更多的努力去提高自己,年紀大一點之後,拿什麼跟其他更優秀的人競爭!

有的孩子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堅持不努力;

不要以為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有用,當你用這樣的態度對待考試,對待讀書,那你收穫的只能是應試技巧,可能偶爾一兩次你會成功,但你想走到更高更遠的位置是不可能的!

努力很累,教育孩子很累,陪伴孩子成長很累。但這一切一定是值得的。別怕累,別怕時間多,別怕貴,也別怕麻煩。

每一種選擇都有代價,千萬別嘗試無知的代價,會很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