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歡迎戳右上方加關注!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三篇優質文章~本文共計966字,閱讀僅需2分鐘~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天津博物館藏顧從義摹刻石鼓文硯,由徐世章親屬於1954年捐獻。石硯為圓柱體,上下微收,石質蒼黑純淨。硯面及硯背直徑約18、硯體厚約10釐米,重6860克。硯面、硯背、及硯側面周圍均有銘刻。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圖1

硯面開月牙形水池及孤形硯堂。水池上方刻有一枚“內府之寶”方印。在印兩側各縮刻一篇 “石鼓文”,右側為“而師”鼓、左側為“馬薦”鼓(圖1)。硯體側面一週縮刻六篇石鼓文,依次為 “吾車”、“汧殹”、“田車”、“鑾車”、“霝雨”、“作原”(圖2-4)。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圖2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圖3

硯背中部縱開長方形凹面,凹面內上刻隸書“石鼓”兩字、中間刻篆書“子子孫孫用之永保”八字,仿效先秦鳥蟲書,下落“東海顧從義摹勒上石”三行九字小字楷書款。凹面兩側又分別縮刻一篇石鼓文,右為“吾水”、左為“吳人”。至此,十鼓內容俱全。凹面上方另有朱善旂題銘一段,文曰:“道光辛丑以重資得於曹文正公之孫紹橚字粹庵,當湖朱氏善旂珍藏。”(圖5)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圖4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圖5

石鼓硯外配木盒,紫檀木質。盒蓋覆蓋硯體,盒底託有子口,與蓋合為鼓形。硯蓋側面上下邊沿環周雕刻鼓釘。中間一週刻清代學者程瑤田的長跋《石鼓硯記》和孫效曾的題詩小字楷書。硯蓋頂部雕刻牡丹花卉紋飾,中間鑲嵌螭紋白玉環裝飾,中心鑲嵌圓形螭龍白玉雕飾(圖6)。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圖6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圖7

徐世章於1936年初獲得該硯,再加櫝。據天津博物館老一輩工作者介紹,此櫝原有蓋,蓋上刻乾隆年間翁方綱題跋,惜此蓋今匿。然而,此翁跋幸有拓本傳世(圖7)翁跋文曰:“乾隆辛丑春,新安曹竹虛侍郎購得此研,其‘辛鼓’之首‘工’字從來諸家所未言也。丙寅春仲,方綱。”下刻有“覃溪”印章。外櫝上還刻有徐世襄作銘文(圖8),記錄了該硯的遞藏情況。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圖8

天津博物館藏石鼓文硯背後的故事

圖9

石鼓硯拓,天津市博物館亦藏一件,立軸(圖9),畫心長167、寬67.5釐米。題簽“顧汝和精刻十石鼓研磨拓本,壬午(1942年)重陽濠園題記”。拓本上有詩堂,篆書“顧刻石鼓硯”。落款:“濠園十弟屬題,戊寅(1938年)春首,兄世襄。”鈐印:“襄印”、“樸園五十後書”。墨拓有翁方綱銘、程瑤田銘、孫效曾詩銘,硯拓包括硯面、硯底、硯周及硯身立體拓。鈐收藏印“石鼓研齋”、“天壤之寶”、“如此至寶存豈多”、“濠園秘笈”、“徐世章印承天德獲休禔永安康傳無期”四枚。另鈐周希丁印一枚“臨川周康元手拓顧刻石鼓硯”。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5年7月刊《淺談天津博物館藏顧從義摹刻石鼓文硯》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