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减负?公立一直强调减负?

王勇波358


家长目标不同

公立学校很大程度上是老师或者学校求着家长求着孩子去学习。

而私立学校来说,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本身具有很高的要求,她希望孩子获得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所以说他是求着学校让我孩子去学习。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我只是在说一个比例问题,而且事实上有些私立学校压根也不是那种应试性质的学校不是吗?

“生存条件”不同

在从学校本身的对比来看的话,公立学校说不好听的话,他们可以旱涝保收,你即使教的学生再差,我是有编制的,我是有源源不断的生源的,我不用过分担心我的生源质量问题,不用担心我的毕业生考不上更好的学校。

比如你看在任何一个城市里,总是有这样的学校,他们从你小时候到几十年之后的现在教学质量始终没有变化过,就是那个样子。

私立学校则不然,因为它的费用会比较高,家长花了这么多钱,我是来让我孩子提高的,而如果你不能给予我孩子足够的成绩提高或者明显的这种效果的话,它的口碑一旦差了,那么很多人就不会去了,私立学校没有的生源他就无法生存下去了。


而且事实上,很多很多私立学校,他不仅仅会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加大力度投入,他在很多的素质教育上面的一些投入也非常的多。因为它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而私立学校的老师他们更多是合同制,也就是说当你达不到标准,我是可以把你解聘的,这一点跟功利有极大的区别,我们很少会见到公立学校开除一名老师,但是私立学校,如果我认为你不符合我的学校文化,或者说是违反了我的管理制度,那么我就把你开除,这个是非常正常的。

企业一样,企业其实也是这么管理的,而且呢,很多时候私立的学校的老师收入,他是跟学生取得成绩直接挂钩的,那么这样也能更大的激励激发老师的工作兴趣和工作热情。

所以我们看很多公立学校的老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存在也不是没有,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因为环境没有给他们足够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说到底了还是家长不同!比如我们会发现,往往那些越是重点学校的家长们,反而对学校的支持和信任的程度越高,越是那些普通学校的学生,家长们反而会对学校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各种异议,这里面说实话,既有学校的问题,也有家长的问题。我们没法说,学校就一定是对的,也没法说,家长就一定是错了,既然社会上已经给了我们这么多的选择,我想每个人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就行了。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私立学校,也就是民办学校,根本就没有减负这一说法,每天作业满满的,老师课业安排的好好的。学生的成绩都很好,教学进度也相当快,也不需要操心那些污七八糟的事。我是一线特大城市,孩子在民办学校每天上学非常高兴,早上还要提前到校,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也没有耽误孩子们做作业,他们的作业比公办学校多了去了,有教育局大纲里规定的,有自己学校里要学的一套东西,有自己的课本,也没听说有哪个家长要减负,当初进去的时候就凭了很多证书,奥数,英语是必须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很愉快,高兴,对家长来说是很欣慰的我们可是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到现在都在上培训班,从来没有星期六天,他学到了很多知识,爸爸妈妈和他一样,孩子从来不知道苦,而是觉得知识学不完。


大燕j


连续教育创业者,只想做教育资讯领域的一点清泉。

公立学校调整难,私立学校看政策。

公立学校教学模式已经固化,学校架构和政策应变能力已经跟不上社会理念的变化速度,想要做一个调整,没有教育局的红头文件,要一层一层向上批准,盖章部门和领导又要考虑到责任,舆论和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它稳,没有明面上的文件,校长能够变更教学模式的权利少之又少。好的公立学校,没有学区房想进去难之又难,稍微一般的公立学校的生源更难保障,于是,公立学校之间来了个连横,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某某某分校,然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可是,私立学校在不停的抢生源应该怎么办,减负便出来了。

私立学校则相对灵活很多,今年高考政策理科多了几个热门专业,好,马上增加五个理科班,八个核心老师,开展各类教学讲座等等。因为我国教育大环境还是以高考为选拔人才的核心标准,所以私立学校看的是政策,他们的目的就是高考,而家庭关心的也是高考,因为“只有高考才是证明学校能力和孩子寒窗苦读的唯一标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他们早晚自习加课,周六日补习,以高考成绩为唯一目标。

对于师资力量,私立学校可以以双倍于公立学校的工资待遇挖掘,培养更强的师资力量,收费多,挣钱多,投入也多,因为教育市场,早已是一场白热化战争。反观公立学校,无法增加或者降低教师的薪资待遇,没有强烈的绩效考核,怎么办呢,有办法:合同工!于是大批年轻人走进校园,干活背绩效(身边有很多朋友在走这条路,更多的原因是有寒暑假)。

所以说所谓的“增负”和“减负”,只是公立和私立之间的宣传战而已,旁观者没必要过于关心,只要选拔人才的标准,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体制和性质不改变,竞争将一直存在。


毅中海的产品进阶日记


减负减负,这似乎是这两年非常火热的话题。

然尔,强调减负,真的减成了吗?

不管是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说实话,最终还是以成绩说事,就算有些公立学校称要全面发展,要弱化分数概念,可是,对于我们孩子而言,对于家长而言,最终什么决定高考的命运呢?

是分数!

没错,分数其实和能力是成正比的,当然,也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在此不再多言。就目前现状来说,大的高考规则没有变,冀希望喊几句减负口号,就真正地减负。

可能吗?

我在小学教书,的的确确,减负口号开始后,作业是不让多留。可是,更多的时候,实际上一线老师留的作业量和往常并无什么区别。至于说多与少,这个怎么说呢?全班六十人,有五十四人都能够在晚八点左右完成,有四五个写到十点,或者更晚,你说,是多,还是少呢?

当然,这不是我要说的关键,我要说的关键是,小学可能是在减负,可是到了中学后,几乎日日作业写到夜里十点。这是绝大多数的情况,更晚者比比皆是。

这 个时候,就很少见到家长喊着要减负了。

因为,马上面临的就是中考。中考决定着是否能够去当地或外地的名校,可以说,此时是拼成绩的重要时期,其它什么的,都是浮动,都是胡扯。

而这一点呢,私立看得非常清楚,再者,人家私立学校是私人办学,是市场化运营,跟公立学校有所区别。

毕竟公立学校,上面有一层又一层的领导者,今天一道文件,明天一封文件,你只能照办,否则的话,校长直接免掉,换成别人。

在这种规则下,公办学校只能根据文件办事,减负,减负!

至于说,效果吗?

我想大家心中都有杆称,都心知肚名!你说呢?


说文写作


对于减负,我是深恶痛绝的!

先来看看“减负”是从哪来的?

这其实是舶来品,这是西方教育思潮忽悠我们的产品。号召我们减负,推行快乐教育!

笔者曾经到英美国家考察过教育,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从大学到教育部。笔者发现,英美的公立学校确实是“快乐教育”!学生不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学生与老师打成一片,确实快乐!但是,学生计算能力却低的吓人。初中生的计算能力不及中国三年级的学生。相反,英美的私立学校却一点都不快乐!非常的辛苦!从成材的结果来看,上剑桥、牛津、哈佛等重点高校的,几乎都是私立学校的学生。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里藏着一个惊天秘密:阶级固化!有钱人上私立,接受最好的教育,上最好的大学,做最成功的人。穷人的孩子上免费的公立学校,快乐学习,最后“快乐”的去做工人!

我们的教育最大好处就是公平,给处于底层的人们,留了一条向上的通道!也就是说,不论穷人还是富人的孩子。都得认真苦学才能上大学!很公平!现在却变了,公立喊“减负”,减的老百姓负担越来越严重!富人却利用财力,使孩子处于一个有利的竞争位置。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相信所谓减负、所谓快乐教育!

正确的做法是,取消所有现在培训机构。重新开启校内补课,让老师们使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当然,这个要自愿)不要将孩子推向社会化竞争,毕竟穷人真的负担不起那么昂贵的补课费的!

大家说是不是这回事呢?


姑苏讲堂


能上私立学校的经济条件不会差,而且有的私立学校还是贵族学校 ,家长也是精英阶层,这些阶层的父母说白了,就是站的高看的远,也有能办负担高昂的学费。对子女的要求更高,更具体,将来有一技甚至多技之长,能进入名校,有价金光闪闪的学历,进入社会在家人的人脉圈子站住脚,基本上就在主流甚至上流社会站稳脚跟了,这可能是下层阶层的子女苦苦挣扎一生不可能做到的。

公立学校呢?除了公立的重点学校,其它的学校生源基本上就是平民阶层或者是低产者的子女为主,要么是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有限,要么是人际资源或者是经济能力有限,或者是前面三者全部有之,对子女的前程并不能有效规划或是掌握,增负或者是减负对他们来说关系不大,反正以后的出路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变数,即使是持反对意见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最后国家层面来说,也要加以分流,不可能让更多的中下阶层涌入上层,一个政权上层的容量是有限的,中下层涌入上层的路线是什么?一是联姻,可惜的是人家也讲门当户对,要通过这条路线可能性极低,你现在见过有几个高官大贾跟平民或者是低收入阶层联姻的?二是读书,如果是你进入的是国内或者是国外牛逼闪闪的名校,有了金光闪闪的学历,进入主流社会就好比拿了一块敲门砖,不敢说进入门一定能挖到宝,但是相比之下还有更多的人连敲门的门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更多人你也是幸运儿了。所以私立学校(并非草台班子式的民办学校,而是硬件优,师资优的双优学校)的学生在中小校玩了命式的增负,因为明天要担当更大的责任,今天的积累是值得的,这些学生家长都非常明白。而另外一边的公立学校很多家长在要求减负,因为不准备或者是没机会担当更大的责任,他们正在说感谢政府出台了减负政策,让我的孩子快快乐乐学习,开开心心成长。


决不淹死的鱼


减负就是一个扯淡的政策,是歪嘴和尚念歪了好经。

我们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负担?第二中国学生的负担重吗?第三,谁在给中国学生增加负担,第四,减负应该怎么减?

明确了以上的问题,我们的才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

1、什么是负担?不愿意干的事才是负担,乐于做的事,不是负担,学习肯定是负担,学习没有吃喝玩乐那么舒服,学习本来就是苦差事,是苦差事就要减负吗?那就不用学习了。

2、我觉得我们学生该有的负担并不重,不是学业重,而是心理压力大,不该有的负担特别多,小学生没有阳光,负担沉重像个小老头。

3、现在学生的压力不是来自学校,其实学校d对学生的压力是越来越轻的,不能考试,不能排名,不能留作业,成绩是隐私,纯属扯王八蛋学生就该考试,排名,就该留作业,就该有三六九等,学习不好的就该努力。

现在学校给学生的压力已经小到没有了,但是家长给学生的负担超乎想象。

4、我们的减负,首先是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减负,尤其是家长给孩子报的各种培训班,这才是负担。

我们的学校,不但不该减负,反而还要加负,首先要留作业,其次要考试,第三要排名,这才是正常的学校。


韩东言


所谓减负,是从国外回来的考察西方公立学校教育的专家提出来的。

西方私立学校发达,教育质量很好。有钱人都上私立学校。穷人的孩子上公立学校,因为公立学校是免费的。公立学校推行所谓的快乐教育,纪律松弛,教育质量差。中国的专家学习人家的公立教育模式。哪里知道人家是通过教育完成社会分层的。上私立学校的上好大学,进入社会上层;上公立学校的上较差的大学,是社会的底层。中国教育专家们瞎了狗眼🐶,在中国硬推所谓的快乐教育,素质教育,以改革的名义贩卖新概念,遗害无穷。

再说所谓减负,实质上与人的期望密切相关。你的孩子想上清华,你让他减负试试?你压根不想让孩子好好上学,根本就不用减负,因为孩子本来就没有学习压力。所以,想想真正减负,就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吧!哈哈😄


冷眼看世界149749599


减负是喊给别人听的,补课是给自己孩子的要求。这个就和读书无用论盛行的道理一样,有人泡制读书无用论,然后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努力读书。我怀疑减负是给补课打掩护的,减负就是教育界恶性竞争的遮羞布。


如果真的减负,受到伤害的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普通人家没有很多的资源,又不努力工作,怎么可能有好的未来!这个社会最可怕,最无助得就是比你,平台高的人比你还要努力!想出人头地,你就绝望吧!真减负了,普通人的孩子还是普通人,大咖的孩子还会成长为大咖!减负的结果是让阶不变下去!

如果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就别天天喊着减负。你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了,比你强的人还在老驴拉磨似地努力。你凭什么和别人竞争,凭你那80万像素的脸吗?凭你那发达的四肢,简单的头脑吗?



我是老师,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我绝对不会提减负的,虽然减负后,我会成为既得利益者。工作轻松,工资不变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不好意思,我有良心,我会为学生负责,给学生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提减负的都是其心可诛,他们背后藏着的是暗流竞争!

好了,就到这里,如果有什么不妥,敬请指正,评论区交流讨论。


克格勃头号炮灰


减负这个词,非常荒唐!

我们知道,工人替资本家干活,每天都有工作任务和工作量。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工人拼命干活,工人的负担越来越重。工人为了生存,肯定会喊出“我要减负!”

农民给地主干活,地主为了省钱,节约成本,肯定减少雇佣人员,那么,给地主干活的农民,压力大,工作量大,不堪重负,肯定会喊出“我要减负!”

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减负,是被压迫者或者被剥削者,在负担过重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劳动强度,而发出的呼声!

学生被谁压迫了吗?

学生被谁剥削了吗?

学生真的不堪重负了?

所以,所谓学生要减负,说这话的人,本身就是不怀好意,或者胡搅蛮缠!

学生有负担吗?当然有!

学生有压力吗?当然有!

学生的压力,是学校给的?是老师给的?

肯定不是!绝对不是!

学生的压力,是谁给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是我们的统治者!是你们给的!

我们以后有饭吃吗?孩子在问您!

我们以后有工作吗?孩子再问您!

我们以后能像您一样,有医疗保险吗?孩子在问您!

我们的父母您帮着养吗?孩子还在问您!

我们以后有房子住吗?结婚,不需要准备住房吗?孩子在问您呢!!!

……孩子有负担吗?孩子有压力吗?

谁给他们的负担?是老师吗,放屁!

孩子有压力吗?是学校给的?放屁!

减负?您的孩子减负了吗?别谎话连篇了,积点阴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