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祖国不会忘记」辽源公安的那年那事儿

小时候,就愿听故事,长大了,仍然愿意听故事。这是好奇心驱使吧!到公安局工作二年了,辽源公安陈列馆还是第一次进去,听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公安讲解馆藏和公安史,真让我听入了迷……

辽源公安七十三年不平凡的历史,每一个故事都生动感人,令人震撼,令人回味……

下面与大家分享几个有代表性人物的故事

“黄继光式英雄民警”——潘志山

1983年7月27日中午,在辽源矿山传来了一声巨大的惨烈的爆炸声,“出事啦!”、“有个民警被炸死啦!”……

案件发生在矿电大街四季香饭店,这天中午时分,潘志山身着便装与弟弟潘志成来到该饭店就餐,此时,饭店内包间有桌客人正在喝“讲和酒”,其中一人腰藏自制的火药枪1支和盗窃的9枚手榴弹,话不投机,“讲和酒”变成了“鸿门宴”,双方动起手来,其中,一人掏出火药枪,被另一伙人抢去,他穷凶极恶,拽出一枚手榴弹朝对方扔了过去,一声爆响,几个人倒了下去,炸死1人,炸伤4人。正在吃饭的潘志山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场恶性爆炸杀人案件。他应声而起,急速地冲向包间去制止已经发狂的凶犯。但凶犯已经跑到饭店大厅的人群中,正在拉腰间的手榴弹的导火线,妄图制造更大的流血事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潘志山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扑向凶犯,死死地将其抱住,但手榴弹已经爆炸了,硝烟过后,凶犯当场毙命,在场的50多名群众得救了,然而,年仅32岁的民警潘志山壮烈牺牲。

战友们在清理潘志山遗骨时,查出大大小小弹片32枚。1983年8月26日,公安部追授潘志山为“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同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祖国不会忘记」辽源公安的那年那事儿

全国特级优人民警察——郭心静

郭心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片儿警”。他责任区的居民习惯叫他“山东大老郭”,这个称呼透着亲昵和信任。他心系百姓,无私奉献,长年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为辖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万余件。二十年来,他破获案件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人。他的工作方法,被总结为“郭心静工作法”,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大老郭的荣誉多,立功受奖30多次,先后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2000年,国务院授予郭心静“公安系统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他担任“片警儿”期间,管区的两劳释解人员无一重新犯罪。管区有一位80多岁的王大娘,她无儿无女,是他为老人养老送终。管区偏僻区域新建了7栋楼房,600多户居民,没有路灯,案件多发,与建筑部门、市政部门沟通无结果,是他拿钱为小区安装了路灯, 确保了居民出行安全。

《吉林日报》曾以《平平淡淡才是真》为题整版的篇幅详实报道了“山东大老郭”亲民爱民助民的先进事迹。

「祖国不会忘记」辽源公安的那年那事儿

鲜血铸就警魂的二级英模——张志宏

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警察,在人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时,挺身而出,只身与3名手持刀枪的歹徒英勇搏斗。他身中两弹、被刺两刀,仍拖着重伤之躯向歹徒追去,身后留下了长达200多米的血带……

那是1995年8月9日中午,张志宏和民警宋福斌、姜洋为侦破一起盗窃案奔波了整整一宿带半天,连早饭都没顾上吃。11点30分,3人放下手头工作,走进一家小吃部,他们刚端起饭碗,店外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叫喊声:

“抢劫啦,快抓坏人啊!”

“不好,有情况!”

张志宏扔下饭碗,一个箭步冲到店外,循着声音几步追上了呼叫的女青年,大声地问:“怎么回事?”

“我的项链被抢了!”

“谁抢的?”

“就是前面穿黑衣服、剃平头的那个人。”

他立即命令宋福斌绕道堵截,转身带领姜洋向歹徒逃走的方向猛追过去。

在张志宏距离犯罪分子还有20多米时,眼看罪犯越过天桥,就要消失在密集的人流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身高1.68米的张志宏飞身跃起,一连跨过了3道一人来高的交通护栏,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罪犯扑去,一把揪住了“黑衣服”歹徒。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伙同“黑衣服”一起作案的还有两名歹徒,他们见同伙被抓,急忙回身相救。

一名歹徒掏出手枪,对准了张志宏的脑袋,另一名歹徒拔出了匕首,顶住了张志宏的后背,并猖狂地叫嚣道:

“放开他,不然就整死你!”

身处险境的张志宏毫不畏惧,他大声喝道:“我是警察,你们谁也别想跑掉!”

歹徒丧心病狂,狠下毒手,朝张志宏头部连开两枪、连刺两刀,张志宏摇晃着身躯奋力追击歹徒200余米……

追赶上来的青年民警姜洋扶住即将倒下的张志宏,可张志宏却对姜洋说:“别管我。快去追逃犯!”说完,他把手枪递给战友,昏迷过去。

姜洋继续追捕歹徒,击毙击伤歹徒各一名,另一名歹徒被赶来增援的民警抓获。

像这样的英雄事迹举不胜举,想知道更多的故事,快来辽源公安陈列馆亲自参观感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