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阿萨德在叙利亚最危难的时候能力挽狂澜,而卡扎菲不行?

环球热点汇


阿萨德和卡扎菲这二哥们能一样吗?看外形都知道不一样啊!叙利亚和利比亚,这二国家能一样吗?看地方你就知道不一样啊!阿萨德外交懂得投桃报李,卡扎菲外交善于过河拆桥,看手腕就知道不一样。以上三个不一样就让二人状况大不相同。

阿萨德叙利亚领导人,卡扎菲前利比亚领导人,这二个哥们共同点很多。比如都是国家领导人,都被冠以独裁统治,都是军人出身。

都在2012年前后这个时间点,国内动乱爆发,所谓彩色 革命开始。

以上相同点让他们应该是有很多共同话题和共性存在,可是事实并不如此。首先结局就不同,六年时间。

利比亚迎来了所谓的春天,卡扎菲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他的人民用黄金手枪给枪决,死的时候可谓英雄落幕,难看至极。

同样是六年,阿萨德的统治,还在战火硝烟中继续,并且不断前进,马上阿萨德就要迎来胜利,所谓的春天,估计遥遥无期。


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出现,为何惯于颠覆政权的,所谓战火中的自由还没来到呐?其实原因很简单无非以下几条。

第一,阿萨德统治基础更牢固,卡扎菲不如此

第二,阿萨德个人修养素质还有性格更好,卡扎菲不是如此。

第三,二者统治风格不同。

第四,叙利亚利比亚在地理区位不同,造成的国际影响不同。

第五,阿萨德会做人,卡扎菲作死。

第六,国际形式的变化给啦阿萨德生机。

以上就是我个人认为的不同点,下面让我们一条条分析。

第一,阿萨德统治基础更牢固,卡扎菲不如此

阿萨德,中东地区一个响当当的家族名字,一个被冠以独裁,其实也确实如此的国家统治家族。这是明面上的事情,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阿萨德家族还是派别首领,那个派别就是叙利亚阿拉维派,这个派别约有200万人口,占叙利亚人口约11%。这11%的叙利亚人口加上受其影响的相关派别和人口,就是阿萨德统治的基础,也是阿萨德家族的天然盟友。而通过政变及军事独裁统治上台的卡扎菲是没有这样的统治基础的。



第二,阿萨德个人修养素质还有性格更好,卡扎菲不是如此。

巴沙尔·阿萨德是叙利亚前总统老阿萨德的次子,一开始并没有当做接班人培养,这也给啦他更多自由空间,最开始的阿萨德励志成为一名医生,也在大马士革大学医学院学习,并去英国留学,学习的也是医学专业。良好的家庭联系和西方留学的经历决定了他不是一个粗鄙的武夫而是一个风度、有修养的男人。后来因大哥去世,才弃医从政,在军队中锻炼多年,之后才走上领导人岗位。

卡扎菲就不一样,典型军阀出生,早年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肄业)之后就参加军队,后来虽然也去过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但是军人本质不改,这一点从他的着装,外形还有言谈举止以及统治风格,都可以看出。

第三,二人统治风格不同。

阿萨德上任伊始,就开始改变叙利亚传统的个人崇拜风气,并进行命名为“阿拉伯之春”的内政改革举动。给叙利亚人民带来的直观感受,和之前完全不同。

卡扎菲,那就是典型独裁统治,这一点可以从他儿子,他自己的腐化生活,还有美女亲卫队看出来。

一个致力于改革,一个致力于享受,换你们,谁更亲民?谁更有支持率?


第四,叙利亚利比亚在地理区位不同,造成的国际影响不同。

这一点很重要,相对于以上三点都重要,叙利亚位于中东咽喉地带,是中东乃至全球地缘政治的关键点之一,就决定了叙利亚的地位非同一般。简单说吧。第一,他是俄罗斯在中东最后的征地。第二,他是俄罗斯在中东最后值得信任的盟友。第三,他是伊朗面对色彩革命的缓冲地带。没有叙利亚,伊朗直面威胁,没有叙利亚,俄罗斯将在中东无立足之地。于是从2015年9月开始俄罗斯正式介入叙利亚战争。力保阿萨德政权,IS开始走向覆灭。


伊朗和俄罗斯支持,确保了阿萨德政府的统治,同时也保证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还有伊朗的战略缓冲区。

反观利比亚,身处北非,远离欧亚政治地缘中东,在国际局势中地理位置并不重要,如此地位,谁又愿意跟卡扎菲出头咧?

第五,阿萨德会做人,卡扎菲作死。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政治手腕,还有外交手腕问题了,阿萨德是坚定的联俄联中派领导人,他深切的知道,搞好大国外交的重要性。于是,在国际社会上,有五常中的二个为他撑腰。

而卡扎菲这方面就差强人意,大嘴巴容易得罪人,自以为和欧洲国家领导人都是朋友,殊不知别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除了几个非洲穷亲戚,在国际社会就没几个真朋友。不仅如此,他的外交政策还非常飘忽,典型的见风使舵类型,危急时刻没人来救,只能怪自己作死。不仅如此,他的内部政策也一团糟,在世俗华和原教旨主义间摇来摆去自以为二面逢源,其实是二年不讨好,这样情况下,如何挡得住背后有大金主的反对者,还有西方的不断策反?



第六,国际形式的变化给阿萨德生机。

随战争冲突引起的利比亚难民问题,让欧洲各国对颠覆行为有了严重分歧。你们打仗难民都往我这里跑,美国拍拍屁股不理不睬,这锅包袱太重,欧洲也不高兴啊。于是欧洲的政策开始转变,德国明确表达了希望叙利亚恢复和平的愿望,还有大量欧洲国家的支持。这也算阿萨德因祸得福吧。

以上就是阿萨德政权还屹立不倒而卡扎菲政权灰飞烟灭的原因。时局也许会有变动,但是叙利亚政权倒不了这个事情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希望叙利亚快点恢复和平吧。看着以下图片难受。


阿斗不傻


阿萨德和卡扎菲的不同遭遇,深刻说明五个道理:

第一,富二代比富一代好混

第二,读书多比读书少好混

第三,有关系比没关系好混

第四,有圈子比没圈子好混

第五,时势造英雄

一个一个说来。

第一,官二代比官一代好混。

卡扎菲是地地道道的官一代,他出身在利比亚中部的阿布哈迪一个传统的游牧家庭,全家靠出租骆驼维持生计,卡扎菲能够在27岁的年纪取代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其个人实力占据了绝大部分,当然,有人会提及他的老丈人,但要知道,他的老丈人也是他自己选择奋斗来的,在他往上爬的过程中,原生家庭几乎没有给他提供任何帮助。

阿萨德出身就好多了,6岁那年,父亲哈菲兹·阿萨德就已经当选叙利亚总统,并一直持续到2000年,可以说,阿萨德能有今日,父亲的因素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这倒不是说,阿萨德的能力就不如卡扎菲,但有父亲的地位在前,阿萨德做任何事情,都要容易不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父亲给他打下了深厚的权力基础,让他的权力地位具备更强的合法性和延续性,同时父亲还留下了一套完整的权力班子,辅佐他顺利度过各种政治危机。而卡扎菲一切都的从头开始,他的性格,注定他很难将重大事项交由别人处理,而自身能力的缺陷又让他无法将这些矛盾一一处理,许多久拖不决的问题,成为推翻其政权的隐患。

第二,读书多比读书少好混

卡扎菲虽然出身低微,但还是读过不少书的,他先是在苏尔特完成小学学习,后又到利比亚中南部塞卜哈读中学,再后来他来到了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读书,然后入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最后,他又进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总体来说,卡扎菲在利比亚的学历还是挺不错的,至少他接受了完整的大学教育,纵然在此过程中,他因为组织学生运动,多次受到学校处分。

如果说卡扎菲是土鳖大学生,阿萨德就是名副其实的海归派,无论是学历层次还是知识背景,都远胜卡扎菲。

阿萨德高中毕业后进入大马士革医学院进修,当时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但很快他又进入英国伦敦皇家学院进修,被选为接班人后,中断学业回到叙利亚,此后他进入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学习,直至后来接任父亲总统位置。

两者教育背景的差异,在其内政外交方面反映的十分明显,卡扎菲乖张暴力,对内完全一副暴君嘴脸,稍有不如意,就武力镇压,对外又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流氓架势,动辄以非洲解放者自居,不是穿奇装异服,就是搞一大堆美女保镖跟着,出入像个马戏团。

阿萨德就收敛多了,无论是仪容还是穿着,都散发出浓浓的现代政治家味道,他的美女老婆,也为他加分不少,至少从形式上感觉不到传统的政治独裁和宗教保守,在治国理政方面,阿萨德也较为理智,掌控政权的同时,尽量选择放松社会管制,刺激经济发展,内战开始前,叙利亚的国内局势较利比亚好不少。

第三,有关系比没关系好混

叙利亚最大的关系来自俄罗斯,早在冷战时期,叙利亚就与苏联建立了割舍不断的同盟关系,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队训练,都来自苏联的支持,苏联解体后,叙利亚一度失去了外部支持,但随着普京时代的崛起,双方又恢复了紧密的同盟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援手,叙利亚政权早已被颜色革命推翻。

卡扎菲的外部关系就差多了,由于他个人的狂妄自大,不仅没有建立亲密的外交关系,还处处树敌,五大常任理事国几乎全部得罪了一遍,洛克比空难就可以看做是其外交思维混乱的作品之一,在国际社会上,做流氓可以,但要有个限度,一旦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有十个脑袋,也不够人家砍。萨达姆就是个例子,可惜卡扎菲不能及时吸取教训,利比亚内战爆发后,阿拉伯兄弟几乎没有人支持卡扎菲,可谓众叛亲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四十年的执政生涯,把人品败光了。

第四,有圈子比没圈子好混

这个圈子不是上层社会的交际圈子,而是两者掌控权力的基础。利比亚是个严重依赖部落政治的国家,卡扎菲出身于卡达法部落,人口少,地位低,难以支撑利比亚的上层权力,为了拉拢其他部落,卡扎菲早期也推出了一系列利益均沾的政策,但随着权力基础的巩固,这些政策逐渐被废除,即便没有废除,也是束之高阁,利益分配的不均,让许多早年支持他的部落开始离心离德,内战后期呈现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就是这一趋势的产物。

阿萨德同样出身于人数较少的什叶派阿拉维特派,但这一派别近百年来精英辈出,是个值得依靠的团体,这一点,阿萨德父子早早意识到,所以在掌控权力以后,极力拉拢,将其作为自身的权力基础。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群体,这就好比是清王朝一般,之所以能够稳如泰山,与满人这个特殊群体分不开,在满人眼里,一旦皇帝被汉人推翻,自己就是汉人砧板上的猪肉,所以无论他们怎么内斗,都不会放弃对皇族权力的支持,在危机关头紧密团结。

正是因为这部分人的支持,让阿萨德牢牢掌控国内权力,即便反对派一度声势浩大,也难以动摇他的权力基础,这在颜色革命频频的手的阿拉伯世界,并不多见。

第五,时势造英雄

利比亚内乱虽然不是颜色革命第一个,但却赶上了颜色革命最为流行的那段时间,整个阿拉伯世界,仿佛被打了一针兴奋剂,所有人都在摇旗呐喊,企图将旧日的权力机构砸个粉碎,这种叛逆的思维,在西方媒体和政府的刺激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龙卷风,席卷整个中东北非,卡扎菲就倒在了这场风暴中。

阿萨德就幸运多了,龙卷风第一波并没有伤及叙利亚,等到第二波吹起的时候,无论是当地百姓,还是国际社会,都对这场管杀不管埋的运动感到了厌倦,大家逐渐明白,运动也许能够带来短暂的快感,但长期问题依然得不到任何改观,颜色革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等到叙利亚内乱四起,无论是国内民众,还是外部社会,积极性远逊第一波风暴,这也是阿萨德政权能够在拉锯战以后占据优势的重要原因。



日慕乡关


阿萨德和卡扎菲分别是叙利亚和利比亚两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这两个国家先后都在2012年前后被卷入“阿拉伯之春”的国内巨变中,国家陷入内战。但不同的是,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不仅依然牢牢掌控着权力,而且已经收复了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领土。

从统治者个人性格和行为做派上来看,巴沙尔·阿萨德算得上是有风度、有修养的男人。很多采访过他本人的中国记者,都觉得这位一米九的大个子总统很有风度,十分尊重女性、彬彬有礼、没有什么架子,表面上看的确同西方媒体描述的“邪恶的,沾满人民鲜血的独裁者”不太吻合。

当然对叙利亚危机构成战略转折影响的还是俄罗斯。在2015年9月俄罗斯正式介入叙利亚发恐战争之后,叙利亚战场发生了战略性转折,IS正式开始走向覆灭。利益是相互的。伊朗和俄罗斯的支持,确保了阿萨德政府的执政地位,同时也保证了俄伊两国在中东和叙利亚的战略利益。

反观卡扎菲,先后和五常闹翻,除了几个感激“撒糖”的非洲国家外几乎没有一个愿意填钱填命的真心朋友,关键时刻五常中三个助拳来打,两个冷眼旁观,自己又曾在世俗和原教旨间摇来摆去,如何挡得住背后有海合会大金主和瓦哈比支持的反对者。

而且随着颜色革命引起的利比亚、伊拉克等国的冲突,滋生极端势力的横行,带来了大量的难民问题,已经让欧洲各国对颠覆行为有了严重的分歧和抵制!叙利亚更多的是美国及中东大国在支持反政府力量,而欧洲从最初的参与打击逐步的转变为调停的角色!


环球热点汇


简单来说这个就是有没有抱大腿的问题,阿萨德一直有个坚实的后盾和强大的盟友,这个后盾是普京,盟友则是俄罗斯。正是因为阿萨德有了这件东西,使得他可以在俄军的帮助下力挽狂澜。而卡扎菲则没这么幸运了,挨打的时候几乎没一个人替他说话。一介小国,若是找不到自己可以依赖的大国,势必不能长久。

叙利亚作为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一直是俄罗斯保证中东力量存在的重要力量,但是在苏联解体的那一段时间里,叙利亚曾经也是渴望依靠西方,然而一个以色列的存在,使得叙利亚不得不去全面倒向俄罗斯。不过阿萨德这次可以力挽狂澜,还在于这次他的朋友是普京。

俄军介入叙利亚局势时,打着的是演习的名义,这说明对于介入叙利亚局势,俄罗斯也是保持着自己的担忧。而普京这一类强硬作风的领导人,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才敢于顶着制裁去介入叙利亚。所以这是阿萨德的幸运,叙利亚局势恶化之后,阿萨德曾经三次赶赴俄罗斯同普京会晤,其实就是希望俄罗斯介入。

而利比亚遭遇到西方国家打击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愿意援助,甚至联合国都没有表示谴责。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卡扎菲自绝于天下,几乎把能得罪的国家都得罪了,所以一出事一个朋友都没有。小国的处境只能是在大国之间玩平衡,这种平衡之下,小国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和安全,这一点其实叙利亚和利比亚都没有做好。


小司马迁论史


一个政治强人,背后有没有大国做靠山,很关键。

对于卡扎菲:五常里,三个铁了心要弄死他,两个表示路过而漠不关心。

对于阿萨德,五常里,三个一会要他下台,一会又默认他的位置,另外2个,一个直接扛着家伙撑场面,一个提供相应的“支持”。

大国的态度之下,2个人的命运自然迥然不同。

卡扎菲,凭借优势军力,对付国内那些反对派自然轻松碾压,没几天就把那些反对派要干趴下了,说实在的,卡扎菲那会可能压根就没把这些反对派当回事,但西方一看不对劲,立刻给利比亚划定禁飞区,制裁利比亚政府,然后卡扎菲的老朋友—法国第一个派轰炸机炸卡扎菲的军队和装备。

结果,昨天还是胜券在握的政府军,面对西方的立体式轰炸,自然一败涂地,西方对卡扎菲军队的打击,堪比降维打击,被炸的一塌糊涂,人员死伤惨重,重型装备几乎全部被毁。而反对派武装跟在西方轰战机后面一路攻城略地。

卡扎菲的军队,最后只能拿着轻武器和叛军对攻,卡扎菲昨天还在首都的黎波里载歌载舞,没今天就在反对派的攻击下仓皇逃出的黎波里,他的上万军队几乎被全部击溃。

最后,在苏尔特,卡扎菲和接班人穆塔西姆被反对派枪杀,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真正为卡扎菲发声的国家没几个,他的那些邻国们也没一个愿意为他提供庇护。

卡扎菲的人缘为什么这么差?

他反对法国的地中海计划,得罪法国,下令在利比亚驻英国大使馆内架起机关枪扫射馆外的利比亚流亡者,结果打死了英国女警察,得罪了英国,还有洛克比空难,不仅炸死了机上300人,还让地面上的11名英国人死于非命。

至于和美国,恩怨就更多了,他对美国军人搞恐袭,美国人反手过来对利比亚搞了2次空袭。

卡扎菲出于宗教因素,赞美追求独立的车臣武装,这可把俄罗斯气晕过去。

而在与我们交往中,某些关键问题上态度不端正,闹着玩,那就别怪大国不给面子。

阿萨德,历经8年残酷内战,国内死亡民众上百万,一半国民逃亡国外,国内所有城市变成废墟,上百支武装力量,几十万军队在这片土地上反复折腾,就这样,他没倒下,也算是个奇迹。

他能活到现在,最惨的时候占据叙利亚几分之一的国土,目前已占据9成左右土地,稳操胜券,占据了叙利亚局势的主动权,这不能不说是俄罗斯和伊朗在战场上死撑的结果。

简言之,叙利亚内战打到2014年8月,那时IS已经形成一个“强大国家”,几乎一半的叙利亚国土被IS控制,阿萨德政权真要断气了,此时,普京适时地入局叙利亚战场,理由很正确:应叙利亚合法政府的请求,打击恐怖主义。

没多久,伊朗因伊核协议被解除制裁,伊朗能往外卖油了,被冻结的资产也纷纷解冻,伊朗政府手里有钱了,不过伊朗人不够聪明,没有及时地把钱用来发展生产,而是投到叙利亚战场上去了。

就这样,普京出钱出枪出人,先后花了至少上百亿美元,投入数万军事人员和相应装备进入叙利亚进行轮战,顺便把这里当成实验新式武器的训练场,俄罗斯的武器出口这2年也是成倍增长。

而伊朗最多时,出动了8万人在叙利亚。按照两国官方的说法,这几年,他们协助叙利亚政府消灭了10万恐怖分子。

反观美国,这段时间正好是奥巴马离任—特朗普上任期间,奥巴马无意在中东再多搞事情,更不想扩大介入叙利亚乱局,而特朗普在叙利亚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

就这么的,普京成为叙利亚内战的最大赢家,到了2018年,叙利亚局势基本平稳下来,到现在,其实叙利亚真没美国什么事儿了。

阿萨德,执政十多年。一直很低调,所以英美法倒也不是很反感他,不至于想弄死他,对俄,他给基地给港口,这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对大国,邀请参与战后重建等核心利益事项,他会做人,当然有大国愿意帮衬他了。


云中史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搞笑的事儿。

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是出了名的铁腕人物,在他掌权利比亚之时,曾在联合国大会上严厉批评五大国的一票否决权,当然结果是被一票否决。再后来利比亚内战爆发,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是否授权西方国家打击利比亚时,五大国也如他所愿没有动用一票否决权,不久后他就去天堂寻找偶像萨达特去了

资料图:利比亚已故前总统卡扎菲

而叙利亚与利比亚不同,叙利亚虽然内战打得如火如荼,但由于安理会两大国的因素,每次西方国家在安理会上讨论对叙利亚的政策时,往往都会由于两大国的一票否决权而无法成行。

资料图:利比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所以这就是巴沙尔和卡扎菲的区别,卡扎菲虽然在非洲是出了名的大哥大,后面跟了一堆小弟,但真正和西方国家动起手来,很多小国家连口头声援也指望不上。

而巴沙尔和他的叙利亚就不一样了,不仅是因为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最忠实和可靠的盟友,而且俄罗斯在叙利亚还有不可放弃的利益。所以有俄罗斯这么个强大的靠山,让巴沙尔政府军从几乎被赶下台又重新掌权叙利亚,毕竟没有那个西方国家敢冒着核战争的风险同俄罗斯硬碰硬。

资料图: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

所以巴沙尔和卡扎菲的不同遭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在自身实力不够的情况下,选一个靠谱的老大很重要,虽然不敢保证他一定会为了你拼命,但起码不会让你凉得那么快。


青年视纪


因为阿萨德会做人,不作,始终懂得和中俄搞好关系。

作为阿拉伯国家,这两个领导人,都是属于中东强国。在十年前的阿拉伯之春中,先后受到自身面临被颠覆的威胁。但两者的最终结局截然不同,一个被杀,另一个仍然稳稳当当地继续担任总统。

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处理与五常的关系上,两人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是阿萨德。不管美国人如何威逼利诱,始终和中俄,尤其是俄罗斯走在一起,这也是关键时刻,俄罗斯果断出兵的一个原因。毕竟在中东这种战略要地,少一个敌人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吧。

而卡扎菲呢,有个外号叫卡大佐,又叫卡大作。这个人作到什么情况,那就是同时得罪五常,动了大佬的蛋糕,没人愿救,被杀也就成了必然。

比如,卡大佐对北非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武装输出,意图在非洲民族解放中,获得比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这样一来,就动了原宗主国法国人的蛋糕。

搞石油金融,摆脱美元和欧元的结算权,但这样一来就动了美国人、英国人这些金融大佬的蛋糕。

同时,卡扎菲颇有点忘恩负义的特点,早年曾积极与苏联进行各项贸易,情报合作等,后来抛弃了俄罗斯。在我们的核心利益上,利比亚又对台岛关系暧昧,自然无法取信于中方。

这样一来,利比亚危在旦夕时,所有大国都当了回吃瓜群众,对叙利亚却纷纷伸以援手,这就决定了两个领导人命运的不同。


兵说


咋一看,两国的遭遇都很相似。都是倒向西方。开启了轻率的改革。自以为民主。事实上是让国内的部族势力壮大,极端势力壮大。内外勾结,发动内战。

但是两国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第一,人口不同。利比亚只有五六百万人口。叙利亚有将近3000万人口。人口就是战争潜力。

第二。国力不同。叙利亚有几十万军队。而卡扎菲实际掌控的只有1万多军队。

第三,开战初期面对的对手不同。卡扎菲是直接面对北约的联合打击。与国内部族作乱。而叙利亚。前期并没有面对西方国家的直接打击!

第四,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了地缘政治价值的差别。利比亚偏处北非。并不是什么必争之地。也不是什么交通要地!而叙利亚。历来就是欧亚大陆必争之地。交通要地。国际政治势力不能放弃。

第五,两国领导人不同。卡扎菲东摇西晃!结交新朋友,投靠西方。背叛老朋友得罪东方!做人不地道,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都被他得罪光了。作为小国立场不坚定,这很要命。

巴萨尔对西方国家实行缓和。同时也没有出卖老朋友,也没有对俄罗斯。进行背叛。

当西方国家翻脸不认人的时候,出于地缘政治利益。俄罗斯伊朗等国还愿伸出援手!

最后一点。天救自救者。叙利亚政府坚决的抵抗。自我的救赎。让国内民众以及国外势力。看见了他们值得期待与扶助。叙利亚军队。甚至在弹尽援绝的地方。坚守数年。精神不可为不顽强。

叙利亚成功的坚持到了颜色革命的浪潮退去。这场革命只留下了一地鸡毛,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而卡扎菲在第一时间就被打倒了。

以上几点决定的。两个国家的下场截然不同。





庄楚狂


这其实就是有大哥和没大哥的区别。

利比亚内战的时候,世界各国是眼睁睁看着美英法支持反对派干掉卡扎菲的。

2011年的利比亚内战期间,北约对忠诚于卡扎菲的利比亚政府军一共出动了2.6万架次空袭,共摧毁5900多个目标,给利比亚政府军以毁灭性打击。

(北约空袭利比亚)

所以,当被武装起来的反政府武装开始发动总攻的时候,卡扎菲几乎已经成为孤家寡人,只能往下水道里钻了。

北约在军事上的打击,其他各国的低调处理,也让利比亚上上下下认清了局势:卡扎菲的命保不住了,这个家族一定会被铲除。

到4月份,就有大批高层变节,而利比亚国内的部族也一窝蜂倒向反政府武装。5月下旬,上百名部族首领齐聚伊斯坦布尔,与反对派代表会晤,商议建立战后新秩序。

所以,卡扎菲的失败就是形势比人强,墙倒众人推的过程!当然,这也和卡扎菲惹毛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做法有关。作为一个只有600万人口的小国,敢把各大强国得罪个遍,除了冈比亚总统,可能就属他了。

阿萨德就不一样了,在反政府武装得到了外部支持的同时,阿萨德也收到了外援

叙利亚内战几乎与利比亚内战同时爆发。在逊尼派国家和美国的支持下,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迅速壮大,但与此同时叙利亚政府军也得到了外部的有力支持,伊朗和俄罗斯及时入场,稳定了政府军军心和支持阿萨德的力量。

虽然叙利亚政府军遭到了西方国家的轰炸,但俄罗斯也对反政府武装进行了空中打击,双方一比一平。

后来美国打算直接出兵,俄罗斯威胁这可能会引起新的世界大战,美国只好作罢!这种情形下,阿萨德一方很难出现大规模变节事件。因为,在俄罗斯的支持下,阿萨德仍然控制着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并且胜算极大!

(叙利亚内战地图)

目前来看,阿萨德领导的政府军已经控制了该国60%的土地,叙利亚民主力量控制了27%的土地,反对派控制了10%的土地,剩下的则由伊斯兰国控制。应该说,阿萨德处于绝对优势的位置。但是,各派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还有一战之力,叙利亚内战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7年来叙利亚已经有50万人因战争死亡(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7%),760万人无家可归(大约占全国人口的42%),希望这场战争早点解决,还当地人平静的生活吧!

以上!


历史风暴


这个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一个内因,两个外因。

一、卡扎菲和阿萨德的不同。

卡扎菲和阿萨德是明显不同的两类领导人:卡扎菲太爱咋呼,是世界国家领导人里的一朵奇葩,他的性格倒很有点特朗普的意思,但特朗普的家底雄厚,怎么没谱都只会逐渐消耗美国的国力,而不会出现像利比亚那样大的闪失。

而阿萨德却要靠谱的多,他既有人民的拥护,也有军队的跟随,不会像卡扎菲那样出现人设的崩塌现象。

二、俄罗斯对待利比亚和叙利亚态度的不同。

对于利比亚,俄罗斯明显不太顾得上。就算顾得上,也是鞭长莫及。而叙利亚靠近俄罗斯,更主要的是叙利亚对俄罗斯来说显得更加的重要,作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最后的一颗钉子,普京是不可能让叙利亚再成为美国的囊中之物的。

三、对美英法来说,先打的是利比亚。


那时美国其实已经力有不逮了,而英法更愿意为美国充当马前卒。经过这么一次“黑道合作”,大量的利比亚难民涌向欧洲,这个亏欧洲国家吃的着实不轻。如此在叙利亚问题上,英法德就只是意思意思,再不肯真的替美国火中取栗了。那么对于叙利亚,美英法都是意思意思,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