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水肥一體化中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水肥一體化中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水肥一體化:

狹義來講,就是將肥料溶入施肥容器中,並隨同灌溉水順管道經灌水器進入作物根區的過程叫做滴灌隨水施肥,國外稱灌溉施肥(Fertigation),即:根據作物生長各個階段對養分的需要和土壤養分供給狀況,準確將肥料補加和均勻施在作物根系附近,並被根系直接吸收利用的一種施肥方法。通常,與灌溉同時進行的施肥,是在壓力作用下,將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輸水管道而實現的。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過灌水器(噴頭、微噴頭和滴頭等),將肥液噴灑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區。

廣義講,就是把肥料溶解後施用,包含淋施、澆施、噴施、管道施用等。

擴展開來講,就是灌溉技術與施肥技術的融合,包括水肥耦合技術,水肥藥一體化技術以及葉面肥施用等。

水肥一體化的理論基礎簡單的歸結為一句話就是:作物生長離不開水肥,水肥對於作物生長同等重要,根系是吸收水肥的主要器官,肥料必須溶於水才能被根系吸收,施肥亦能提高水分利用,水或肥虧缺均對作物生長不利;將灌溉與施肥兩個對立的過程同時進行,並融合為一體,實現了水肥同步,水肥高效。

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目的就是灌溉施肥,針對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特點和不同植物生長需要,其用肥料施用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則包括:

(1)因土施肥。土壤理化性質很大程度地決定了土壤肥力,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狀況。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時,首先要掌握土壤本底值,確定單次水肥用量時需要扣除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的土壤本底值;其次要掌握土壤酸鹼性,根據土壤酸鹼性選擇適合的肥料或者肥料施用時間。

水肥一體化中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2)因作物施肥。目前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作物種類非常多,每個作物,甚至每個品種都有特殊養分需要規律和養分敏感點,因此水肥一體化中肥料選擇和施用要結合作物需肥規律。

水肥一體化中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3)因灌溉水質施肥。結合灌溉水的水質及離子含量,綜合考慮肥料類型及其最高濃度,避免發生水中鈣等陽離子與磷酸根、硫酸根等陰離子反應,產生不溶物或者微溶物,堵塞滴頭。

水肥一體化中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4)因肥料特性混合。化肥是否可以相互混合要以方便施用,不發生養分損失為原則。要注意三種情況:一是可以混合,混合後既不發生化學反應給養分造成損失,又不吸溼結塊給施用帶來不便;二是可以暫時混合,即現混現用,不要久放。多數肥料的混合都屬於這種情況;三是不可以混合,混合後會發生化學反應,造成養分損失,以銨態氮與鹼性混合後造成氮損失最為常見。

水肥一體化中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5)結合灌溉系統選擇肥料。根據灌溉系統的抗堵塞性能和滴灌帶使用年限,結合肥料成本,綜合考慮肥料中的水不溶物。

水肥一體化中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6)根據養分運移及根區分佈,安排加肥時間。由於滴灌隨水施肥的特點,養分也集中分佈在由滴水形成的溼潤體內。對於單個灌溉週期,隨水施肥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先滴清水,第二階段將肥料和水一同施入土壤中,第三階段用清水沖洗施肥系統並將肥料運移到作物根區。大田土壤中的養分運移規律遵循“鹽隨水來,鹽隨水走 ”的規律。隨著灌溉施肥時間的增加,溼潤鋒水平、垂直運動距離均在不斷增大,氮磷鉀雙向遷移的距離增加。目前第二個階段一般採取的是氮磷鉀複合肥或者單質肥料混合施用,然而氮磷鉀養分在土壤中的運移距離和速度不同,尿素隨水滴施後容易隨水分運移;磷肥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移動性相對氮素而言較弱;鉀素的移動性相對氮素而言較弱,而較磷素強。由於灌水量以及肥料元素中不同分子量的移動特點,及灌溉施肥的三個週期分配不合理,氮磷鉀在根區分佈出現五種情況包括氮磷鉀都未到達根區,氮到達根區磷鉀未為到達根區,氮鉀到達根區磷肥未達到,氮鉀超過根區磷肥剛好到達,但是我們最理想的方式是氮磷鉀均在根區。在相同的施肥量和灌溉量下,不同的運移速度往往造成氮磷鉀分佈區和作物根系分佈不一致,不利於氮磷鉀的吸收,抑制了水肥效率的提高和作物增產。

水肥一體化中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作者: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本文部分內容節選自本人主編的《水肥一體化實用問答及技術模式、案例分析》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