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是長外套,如果要問“ 大衣跟風衣的區別 ”,很多人都能從面料到版型結構說出個所以然來。

但如果問大家“ 大衣跟大衣的區別呢? ”

先別莫名其妙 ······

雖說如今市場上的大衣種類琳琅滿目,可我們大多數人能夠認得的也只是 Duffle coat(牛角扣大衣)、Pea Coat(海軍呢大衣)以及 Polo Coat(馬球大衣)等等這些外觀差別明顯的大衣款式罷了。

而要是問外形差異不大的,就如 Polo Coat 與 Chesterfield Coat 有什麼不同? 相信不少人都會一時語塞。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 Chesterfield Coat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 Polo Coat


不知道小夥伴們發現了沒有,很多外觀看似“ 差別不大 ”的大衣,但實際給人的風格感覺卻是不大相同的,有的看起來要休閒運動一點,有的則要穩重正式得多。

這裡面除了搭配之外,更多也關係到了 大衣具體的版型問題。而我們很多時候以為長得一樣的大衣,本質上它們的版型結構都有著許多的不同。

所以,今天葉子就帶小夥伴們來認識一下那些長得很撞臉,但實際長得不一樣的大衣類型。想要穿好大衣,或許第一步搞懂了它的版型,對我們的幫助應該會更大: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Chesterfield Coat & Polo Coat

Polo Coat 馬球大衣 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大衣款式之一,尤其是它典型的雙排扣設計,更成為不少人辨別它的特徵之一。

不過,我們對馬球大衣的認識可不能僅僅停留在雙排扣上。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一開始,馬球大衣是沒有紐扣的,只有一條長腰帶,看起來跟長袍(浴袍)差不多,後來才逐漸改良加上了雙排扣,而單排扣就要到更後面了。現在無論單雙排扣的馬球大衣,有時都會加上腰帶。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要是省去腰帶的話,馬球大衣則會在後腰改以活釦襻出現。同樣的,這個細節無論單雙排扣都有。

並且還伴隨著後背暗褶、下襬開衩等細節,值得一說的是馬球大衣的下襬開衩裡面還會有紐扣設計,可以讓你自由決定開衩的長短。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正面上,大劍領是馬球大衣的標配之一,而且最初上領片會加入駝毛等皮草材質,現在比較少見一點。口袋為標準的翻蓋大貼袋,袖口是翻袖形式,有的會固定縫死,有的則可以隨意翻折。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跟 Polo Coat 比較相似的是 Chesterfield Coat(切斯特菲爾德大衣)。

按照時間來看,Chesterfield Coat 誕生要更早,於 19 世紀 40 年代出現在英國,它也是如今所有大衣的原型,由 Chesterfield 莊園的第 6 代伯爵 George Stanhope 發明。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比較不同的是,儘管 Chesterfield Coat 也有雙排扣,但它更多會以單排扣款式示人。

然而單雙排扣的不同,它所搭配的領型也會不同。

一般來講,單排扣的 Chesterfield Coat 搭配的是平領,雙排扣搭配的是劍領,這點跟西裝非常類似。事實上,我們也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 “ 加長版的西裝 ”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 雙排劍領 Chesterfield Coat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 單排平領 Chesterfield Coat


除了領子之外,包括它的側收腰以及背後的裁片,還有下襬的開衩都跟西裝非常接近,唯一的區別只有前面沒有胸褶,剪裁上比較寬鬆。

而這也正是它跟 Polo Coat 的最大差異:

Chesterfield Coat 的後背要更加乾淨利落,只有簡單的開衩而已,兩側的口袋也不是標誌性大貼袋,袖口沒有翻折的設計。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版型的差異,也造就兩者在風格上的截然不同:

正如西裝那般正式經典,最初的 Chesterfield Coat 被譽為是“ 紳士第一禮服外套 ”,屬於到禮服類別。因為在上領片中加入了天鵝絨,下領片有緞面貼邊,看起來尊貴無比,所以它很多時候會穿在 Tuxedo 禮服的外面。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不過到了現在,Chesterfield Coat 也逐漸走出了禮服的層面,領片上的天鵝絨材質和緞面貼邊也相對少見了很多。

但要論正式程度的話,在目前所有的大衣款式當中,Chesterfield Coat 仍然要列居首位,不少國際重要場合裡面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通常會跟西裝搭配在一起。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雖然馬球大衣也可以穿在西裝外面,但出生於運動的 Polo Coat 相比 Chesterfield Coat 來說, 給人感覺更像是紳士們日常休閒的便服。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 Polo Coat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 Chesterfield Coat


Covert Coat

跟 Chesterfield Coat 比較像的還有 Covert Coat

這種同樣會在領片上加入天鵝絨,剪裁也幾乎跟 Chesterfield Coat 一模一樣的大衣,乍看之下,兩者確實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但相信心細的小夥伴應該發現了,Covert Coat 的側邊多出了一個口袋。這也是它跟 Chesterfield Coat 的主要區別之一,多出的口袋通常會位於右側,但少見也有左側的。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除了這點之外,Covert Coat 在袖口和下襬處還會加入幾道縫線。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雖然沒有找到準確的資料說這幾道縫線是幹嘛用的,但葉子個人猜測是為了增加耐用性,防止這些容易磨損的部位被“ 蹭破 ”。因為 Covert Coat 本質上是狩獵裝,誕生於 19 世紀後期,是紳士們騎馬打獵時候穿的。

因此就正式程度而言,Covert Coat 也不及 Chesterfield Coat。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到了現在,Covert Coat 早就脫離了獵裝的範疇,紳士們一樣可以把它列入自己的日常當中去。雖然說不上多麼正式,但大衣上顯而易見的幾道縫線,卻不失為一個吸睛亮點,帶有一份陽剛硬派的感覺。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這裡要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文章都會說 Covert Coat 只有單排扣。

其實不然,它也有雙排扣,只不過是單排扣的款式更加多見罷了。跟 Chesterfield Coat 相同,單排 Covert Coat 配備的是平領,雙排扣為劍領,其它多出的口袋還有縫線都不變。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還有,這個 Covert 也是一種面料的名稱,質地更粗花呢差不多,多為棕色系,具有一定的防水防汙的效果。不難想到,這最初也是為了賦予大衣外套更好的戶外作用屬性。

但在現在來說,並不是所有的 Covert Coat 都會用到 Covert 這種面料來製作。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Crombie Coat

在眾多的大衣的術語當中,我們還能夠聽到 Crombie Coat(克龍比大衣)。一眼看上去它的外形看起來跟上面的 Chesterfield Coat 極為相似,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簡單來說,Crombie Coat 就是 Crombie 這個品牌在 Chesterfield Coat 的基礎上所生產出來的一種大衣款式,外形跟前者幾乎挑不出區別。只是

你可以把 Crombie Coat 看成是縮短了的 Chesterfield Coat,它的長度在膝蓋以上,剪裁也要更加貼身,收腰明顯。

這種類型大衣曾經廣受英倫光頭黨的喜愛,包括 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對它也是鍾愛有加。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 The Beatles 穿著 Crombie Coat


在 丹尼爾·克雷格 飾演的《007》裡面,很多人都說他穿的是 Chesterfield Coat,但實際上這件大衣要更加接近 Crombie Coat 的版型。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Ulster Coat

相信大家在看英倫古典劇的時候,一定會對裡面的斗篷裝印象深刻。

這種斗篷裝名字就叫 Ulster Coat(阿爾斯特大衣),也是網上經常提到的福爾摩斯“ 偵探式 ”外套。它最開始是一種騎(馬)車工作服,後背上有可拆卸的到達肘部的披肩斗篷,能夠應對惡劣的天氣。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但是現在你要是去搜 Ulster Coat 的話,結果大多出來的都是沒有斗篷結構,看起跟普通大衣沒什麼兩樣的款式,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目前我們看到的多數 Ulster Coat 都是已經改造進化後的款式了。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Ulster Coat 最早流行於維多利亞時代(19 世紀中到 20 世紀初)。在這個階段,它主要是隱藏式單排扣,背後有可拆卸斗篷的結構設計。

而到了愛德華時期,也就是 20 世紀開始,斗篷已漸漸失去作用被人給省去,同時這一階段也慢慢發展出來了雙排扣的 Ulster Coat。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 無斗篷的雙排扣 Ulster Coat


葉子舉兩個例子,大家應該更能明白:

英劇《神探夏洛克》

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也就是英國的維多利亞時期,裡面卷福穿著的就是最原始經典的 Ulster Coat 款式—— 單排扣,後背帶有斗篷。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而在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中,因為故事背景到了 20 世紀 30 年代,所以我們看到裡面包括小雀斑在內的絕大多數人穿著的都是改進過後不帶斗篷的 Ulster Coat,跟現在的樣子幾乎沒有任何差異。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 電影裡,鄧布利多 穿著的是燈芯絨材質 Ulster Coat


這裡要注意的是,如今的 Ulster Coat 看起來跟 Polo Coat 似乎一致,一樣是下襬開衩,背後有暗褶和活釦襻的設計。但 Ulster Coat 最典型的特徵就在於它那大大的翻領,也叫 Ulster collar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漲知識 | 這些很撞臉的大衣,其實“長得”不一樣

好了,以上就是這期葉子為大家介紹的外形比較撞臉,事實上又有著些許區別的大衣類型。

雖然現在的風格界限非常模糊,不管是正式的 Chesterfield Coat,還是運動的 Polo Coat,亦或獵裝 Covert Coat,它們都可以混搭起任何一種風格,並不只有一種,但是如果我們搞懂了它們的實質性區別,搭配起來無疑會更加得心應手。

那麼對你來說,更喜歡上面哪一款大衣呢?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TOPMEN男裝網(ID: topmencomcn),新浪微博:@TOPMEN男裝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