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品177206512


何南回答

很简单的,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03年,他分封了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他在位期间没做过啥大事儿,就这一个被司马迁、司马光记下来了-----估计他刨过司马家的祖坟。

这三个人是谁啊?

这三个人是晋国三个家族的族长,晋国在这之前一直很乱,原来有六家.......还是说七家吧,公元前550年栾氏被灭了后才成为六家的,分别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这六家又相互使绊子打来打去,最后剩下了三家,就是魏氏、赵氏、韩氏,历史上称为三家分晋。

需要着重说的是,在此之前,大家打归打,但是谁都不能不顾国主的脸面和命令,更多的是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宋襄公的仁义之师、晋文公的退避三舍等都是那时候大家相互谦让的美谈。也就是大家还讲点儿理和礼,故此之前的阶段史学家称之为春秋,以孔子春秋经典命名也是一种认可和赞誉。

而威烈王分封的这三个族长-----也就是后来的魏国、赵国、韩国,可是分了他们君主的地盘儿立国的,晋国国君剩下极小的一个城郭,不久就被灭了。就这么几个以下犯上的家族竟然得到了最高的周天子的认可,一方面说明周王室衰微的厉害,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社会对礼乐这些东西已经不在乎了,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武力说话。

这也是史学家为什么叫这段时期为战国的原因,打来打去,最后剩下七个比较牛的国家,也就是战国七雄,再打来打去,七个打成一个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战国结束、周朝结束、所有权力归集到一个人身上。

等于是恢复出厂设置了。

我是何南,一个伪史学家。


精锐高考志愿


为什么要将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在周王朝的历史进程中阶段性的几个历史大事决定的。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看,这两个时期的划分即合理又科学,为后来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历史分界线。

周武王姫发于公元前1046年推翻商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王朝。在周武王死后成王即位是谓周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当国。周公旦摄政期间,平乱建都,大行封建,制作礼乐,调整、规范国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奠定、夯实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是整个周王朝的全盛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此后,周王朝渐渐衰弱,至第十二代周王姬宫湦,史称周幽王,因其不务朝政沉溺美色导致亡国,周幽王死于骊山,西周灭亡(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0年共275年。

此后,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历史上将东周建立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三年)共294年时期划为春秋时期。

话说建立东周、建都成周(今洛阳)的是原废太子宜臼,他是在郑国、申国、秦国、晋国和卫国几个大诸侯的拥立下才得以上位,因诸侯拥立有功,周平王又将洛邑周边几个大城池分别分封给几个有功诸侯,这样,在东周分封的大小170多个诸侯国中,作为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面积甚至小于几个大诸侯国,其国家实力进一步衰退,堪比一个小诸侯国了。几个老牌诸侯便仰仗威望骑到周平王的头上,其西周之初建立的礼制也逐渐受到挑战,礼崩乐坏,特别是楚国熊通无视周王朝自封为王后,周王室的威望也如日落西山一日不如一日,不能担负起天下共主的责任。

当时,中原各国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犬戎的侵扰,中原各国联合起来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共同对付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袭,所以,东周王朝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在这个时期,虽然天下骚乱已现,但王朝天子名份尚在,没有一个诸侯独大敢于觊觎天子之份。这段时间,各诸侯国都在积蓄力量,虽然为争夺土地人口各诸侯战争频发,但都是小规模战场,虽然称不上和平年代,但战乱尚未波及整个中原各国,所以,历史将这段时期分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先后有五国称霸,分别为齐恒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还有另五霸说,这里暂不论)。

从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原前)称为战国时期。

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战国时代正式揭开了历史的大幕,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为代表,小诸侯纷纷被大诸侯吞并,形成了较大的几个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分别为秦、齐、楚、魏、赵、韩、燕。同时期虽然还存在越、巴、蜀、宋、卫及中山国等几个小诸侯,但其实力远远不及七雄,并最终被七国所灭。

这一时期,以李悝在魏国变法成为七雄首霸开始,依次是吴起在楚国变法兴楚,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图强,齐威王行赏罚强齐,再到商鞅变法彻底改变秦国,最后一扫六合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史集权王朝止。

如果说春秋时期是旧体制旧秩序经受挑战的时期,那么,战国时期则是彻底粉碎旧体制旧秩序的时期。

这个时期,是所谓但有血性必有纷争的金戈铁马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学术风气大兴的时代,是诸子各显其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大开放,文化大争鸣的时代,是一个彻底打破旧传统旧秩序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代大进步的时代。

正是以新旧二个体制的更替,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为代表,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二个时期。


天涯孤旅a


东周之所以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因为这两个时期存在一些本质的不同。

简而言之,虽然同样是“礼崩乐坏”,但春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由有秩序向无秩序的发展阶段;而战国时期,整个社会是由无秩序向有秩序的发展阶段。

周朝是由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分封诸侯而建立的封建制“邦联”国家,虽然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但各诸侯国实际上各自为政。在周天子有足够的能力(人、财、物力)能够维持其权威的时期,各诸侯国还能尊奉周天子为共主,听从周天子调遣,比如西周时期;而在周天子没有能力维持其权威的时期,各诸侯国就开始离心离德。

齐桓公等“春秋五霸”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谋求自己诸侯国的利益时,还说明周天子有其利用的价值,但这样的价值利用一次就少一点,而周天子的权威也就逐次降低一点,由此往后,周朝立国初期建立的“礼乐典章”等制度就一步步走向瓦解。所以说春秋时期整个社会是从有秩序走向无秩序。

而由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可以说各诸侯国基本上抛弃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抛弃了周朝的立国基础,也就是“封邦建国”,因为韩赵魏三家自己就能够决定自己的疆域和“建国”,只不过让周天子走程序象征性的认可一下就行。自此往后,各诸侯国相互征伐,也不用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赤裸裸的为了各自的利益。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而这样的无秩序局面注定是要走向终结的。“百家争鸣”就是为终结无秩序局面提供思想武器,而无论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也好,还是各国“变法图强”也好,无不是向着终结无秩序局面的政策努力。最后,只有秦国的努力收到了成效,一统天下,但最终终结无秩序局面的却是汉朝。

因此,将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是很有道理的。




老璞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管是西周还是东周,春秋还是战国,都是后人为了方便区别历史阶段而称,所有的这些时期,当时的人们还是称为“周”,其中秦提前灭周王朝再灭诸侯这一段比较特殊 。下面就以纲要的形式简单解释一下。

一、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

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灭了商朝,周王朝开始建立,定都镐京(今西安),由于堵城地理位置在后来的洛阳在西边,所以历史上称为“西周”。周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因此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在周公旦的努力下,西周采取了很多符合当时环境特点的措施来巩固统治,包括我们熟悉的分封制、礼乐制和井田制等。

二、周武王的子孙无能误国

经过两百多年的统治,和历史上大多数朝代一样,周武王的子孙越来越无能。在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被少数民族势力犬戎攻破都城,周幽王被杀死。

三、周王朝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周幽王死后,周平王继位。为了躲避犬戎,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签迁到了洛邑(今洛阳),由于洛邑在镐京的东边,所以历史上把迁都后的周王朝成为“东周”。

四、东周在历史上被人们分为两个阶段: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一)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是东周前半期的历史阶段,时间从迁都洛阳到三家分晋。由于这段时间,鲁国史官(也有人认为是孔子所修订)编写了编年体史书《春秋》,记录了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所以历史上把这段时期成为“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是一个诸侯开始无视周王朝,相互征伐的年代。后来南边楚国、西边秦国逐渐强大,也加入了争霸,于是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的局面,史称春秋五霸。

(二)战国时期

经长期相互吞并,诸侯国越来越少。尤其是三家分晋、齐国田氏取代姜姓后,诸侯主要剩下了强大的七个国家长期争霸、连年战争,所以历史上把东周后半期的这一阶段称为“战国时代”。前256年,东周最终被秦所灭,再后来 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

严格的说,周王朝应是前1046年武王伐纣到前256年秦灭周,之后到秦统一中国前的三十几年已不在周朝范围里。





戴草帽的小老鼠


东周被为分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其实,春秋与战国在时间上是延续的,并不存在改朝换代的巨变。那么,为什么会人为划分两个历史阶段呢?

1、春秋之时间,与《春秋》一书的历史编年大体吻合,史料详细清晰;战国阶段的史料则混乱、破碎、不完整

我们对春秋历史的了解,要比对战国的历史清楚得多。这是得益于孔子所编的《春秋》以及其衍生作品《春秋左传》。

孔子编撰的《春秋》是在鲁国史书的基础上,加上微言大义,实际上包含了孔子的政治见解与观点。《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但是《春秋》这本书,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十分简略,于是《左传》就应运而生,实际上是对春秋历史事件的详细记录。《左传》记叙时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比〈春秋〉一书要多记了十几年。

现在我们所说的“春秋时代”,一般是指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总共295年,约为三百年。除了前四十八年的历史外,其余年份的重大历史事件都记录《左传》里。为什么春秋时代选择公元476年作为终点呢?这个时间点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其实并没有,这一年只是周敬王去世。为了彰显“尊王”的大义,把周天子的去世,作为一个时代的终点。

进入战国时代后,由于《左传》结束的时间是公元前468年,故而战国前八年的历史事件还是比较清晰详尽的。在前468年之后,战国的史料开始变得混乱,特别是前期的史料十分简略。这是战国与春秋的区别之一。春秋的历史是完整的,清晰的;战国的历史,特别是前期的历史,是不完整的,破碎的。

2、春秋的政治格局与战国有比较大的不同

三百年的春秋史,霸业为先。

从郑庄公牛刀小试,驰骋中原始,一代代的霸主,你方唱罢我登台。真正的霸业,肇始于齐桓公,他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开创春秋霸业的模式。然而真正的重头戏,却是晋、楚百年争雄,这两个国家均人才鼎盛,明君辈出,势力此消彼长,实力不分伯仲,晋国的杰出君主有晋文公、晋襄公、晋悼公等,而楚国亦涌现楚武王、楚成王、楚庄王等一代枭雄。晋楚争霸,将春秋之勇武精神推向极致。

弭兵之会终结两强相争的格局,齐、吴、越的相续崛起,打破了长期以来北晋南楚的局面。齐景公狙击晋国的霸权,而吴王阖闾则以气贯长虹之势,捣破楚都,几灭强楚,吴国之霸业由此树立。越王勾践则上演最精彩的谢幕之剧,从而登上了春秋霸业的最末班车。

这是个混乱的时代,这又是一个自由的时代;这是打破旧秩序的时代,这是建立新秩序的时代;这是铁血与权谋交织的时代,这也是文明与智慧发展的时代。春秋开始了诸侯间的兼并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这又为战国时代更大规模的兼并战打下了基础。

尽管都是诸侯争雄斗霸的演义,但春秋与战国还是有很大不同:春秋时代还坚守着仁义的底线,传统的精神仍被奉为圭臬,残酷战争表面上还披着一层文明的袈裟;相比春秋,战国时代多了几分冷酷与血腥,实用主义兴起对抗道德主义,思想突破传统的界限,更加自由奔放与丰富多彩,平民阶层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登上原本属于贵族的政治舞台,中国大地的巨变进一步加剧着……

与春秋时代崇尚“仁义”相比,战国时代“唯武力论”的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这是对春秋仁义思想的一种反动。生活在战国晚期的韩非子曾经讲过:“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竞于仁义道德的时代已渐行渐远,逐于权谋与争于武力的时代渐行渐近,战国是一个个人野心与权力膨胀的年代。

战国的血腥味远远浓过春秋时代。在春秋,几乎看不到大屠杀的场面,战争虽然频繁,实则规模不大。到了战国时代,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残酷,发展到后期,甚至出现屠杀数十万战俘的现象,这才春秋时代是没有的。

春秋贵族主义强调礼法,尊重对手的人格是文明的表现,比如晋国与楚国交锋时,两军高级将领在血战的同时,还可以在战场上互相敬酒,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到了战国,贵族的气质已荡然无存矣,人道与宽容不再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杀戮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代名词。


君山话史


西周与东周,包括西汉与东汉,乃至西晋与东晋等,都是后世对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划分而已。

当然,春秋与战国,并非指朝代名称,而是指同属于周王室东迁洛邑之后至秦王朝一并天下之前的那段时间。那为何,又要将东周那段时期分为春秋与战国呢?

之所以将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比较长,约有550年之久(前770年--前221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与不同。

春秋的得名,源於孔子著《春秋》一书,《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而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源於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其记录的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至秦朝一统。

而另一部史籍鸿篇《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其记录的年代是从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室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即三家分晋),而到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北宋建立的前一年)。《资治通鉴》记录到959年,很好理解,是为了不述及当代(宋代)。那为何又从前403年开始记录呢?

因为,在司马光这些儒生看来,孔圣人已经著了《春秋》,而后世孺子是不能比拟“圣人”的。故而,孔圣人写过的那段时期历史,后世儒生是不能轻易动笔的。

故而,《资治通鉴》的记录年代,只能从《春秋》之后的年代开始。但是,《资治通鉴》又没有紧接着《春秋》之后的年代(前481年)开始,而是从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记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司马光等人把“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当成一个时代的分水岭。

后世也基本上都认同,“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春秋迈入战国的重要标志事件。

春秋与战国的不同,背后的本质在於社会形态体系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周王朝建立的时候,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天子将部分土地封赐给宗室勋臣,以建立邦国,而称诸侯。诸侯再将自己的部分领地封赐给各卿大夫以作采邑,而称为家。诸侯的疆域(国)与各卿大夫的采邑(家),就共同构成了“国家”一词。


将夏商周称之为奴隶社会,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期,称之为封建社会。但实际上这种划分,并不适用於中国。

如果,对比东西方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发觉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其实与西方中世纪那段时期更为相似。且“封建”一词,源於《诗经·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封建的本义,就是指封邦建国。春秋时期,虽说周王室已然式微,但在社会结构体系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仍是那种封建体系。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却发生了变化。各诸侯纷纷实行变革,魏有李悝,齐有邹忌,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赵有肥义,燕有乐毅。虽变革的措施不尽相同,但其变革的核心就是:加强君权、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权力。

故而,在战国时期,虽也有分封采邑制度,但已经不占据主流。而渐渐实行了郡制、县制(县制始於楚,郡制在秦盛行),即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这样,君权才得以渐渐加强,而世族卿大夫的实力却渐渐削弱。这也是为何鲁国三桓,在春秋时期权势熏天,而到战国时期,却渐渐没有影响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战国中后期,封建制在各诸侯国都已基本解体,这也是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突然变大的根本原因所在。再至秦始皇统一天下,而在天下范围内确立了集权帝制的形式。简单地说,春秋时期,仍为封建制度。而到了战国时期,已悄然成为了君主集权制。正是这内在的变化,而导致了社会的更加动荡,从而凸显出了时代的变化。


超凡博弈


春秋和战国,史学界一般以公元前403年为界(如司马光写资冶通鉴,即以此年为开篇)。是年,周天子分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战国正式拉开序幕。

东周之所以分为两段,主要是春秋和战国的形势截然不同,可以从社会制度、政治、军事与文化认同(周天子地位)上区分。

一、社会制度上

春秋时各国基本上以奴隶制为主,各国改革后逐步向封建制过渡,各国治国主要依赖贵族阶层(如公族,世袭卿族);而战国基本上都是封建制,平民阶层兴起,治国以"士"为主,各国人才流动频繁。

二、政治上

春秋时诸侯国众多,强国打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称伯",以打服对方为主,灭国而不绝嗣,比较讲究礼仪,是谓"春秋五霸";弱国依附于强国,尚能生存。

战国时打仗主要为了统一天下,灭国之战不绝,血腥四起,诸候国迅速减少,连礼仪之国鲁国及周天子亦被灭,后来剩下七国,是谓"战国七雄"。最终六国入秦。

三、军事上

春秋时打仗时讲究礼仪,以车战为主,贵族仪式感强,强调"不擒二毛,不二伤敌",甚至在晋楚争霸泌之战中,晋国兵败,士卒于逃跑途因车子陷入泥中而不能动,追上的楚国士兵竞停下追击,教晋卒如何弄出车子,然后等晋卒跑远后再追赶的行为。这在杀人如麻、动辄斩首数万的战国是不可想象的。

战国打仗主要目的就是杀人灭国,以步战为主,如魏武卒、秦锐士等。战争中诡计百出,不择手段,血腥残忍,毫无道义可言,甚至出现了秦将白起坑杀40多万赵国降卒的恶性事件。这种事在春秋也是绝不会出现的。

四、文化认同上

整个春秋时期强调礼仪,周天子还是各国认可的天下共主,争霸战争多在"尊王攘夷"口号下进行,争取到周天子的支持,无疑会占据道德优势,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如齐、晋,晋更是称霸中原百年之久;而楚国僭越称王,遭到了中原各国鄙视,被视为蛮夷,屡受打击,虽称霸而时间很短。

战国时周天子地位芨芨可危,强国竞相称王,不断挑衅天子,对周天子名义上的尊重也没了,最终在战国中期,秦灭周,历史进入秦王纪年。

以上就是拙见,请有识之士多加指教。




投笔客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星夜史话


春秋和战国,主要是从鲁国的春秋史记开始记载的。确切的说,东周因为周王朝的衰落造成的,春秋是因为春秋五霸的存在导致周王朝大权旁落,战国直接无视周王朝的存在,周王朝只不过是个象征性的存在而已。我觉得春秋应该从第一代霸主诞生算起,而战国从三家分晋开始。至于具体年份,这得看当时史官的记载,因为每一个诸侯国的历史记载不一样,我们不能期望现代的历史学家去为古代的历史作划分,因为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历史记载的事件,年份,而不是凭着自身的判断去划分!


黄土高坡西北娃


东周王朝的出现源于西周时代的衰败以及创立分封制的逐步瓦解。而在东洲这一个时期当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收天子的权威已经慢慢的得到了削弱,各大诸侯国已经不会再像建国之初那样定期的向周王室朝贡。

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的时间当中,又被人们分为了春秋和战国时代,那么同样是东周时代的这500年,为什么又会被细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呢?

历史上认为东周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776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尽管当时的周平王在自己外祖父的扶持之下重新登上了天子大位,但是他对于一些实力强大诸侯国的控制,已经不会再向自己的先祖那般有力了。而从这一时期到公元前476年,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代一样,春秋之时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思想大繁荣的时代,在周天子大权旁落的背景之下,当时的大地上存在着数百个诸侯国,他们或大或小都有着自己分封的土地和相应的人民,而在这一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则出于扩大自己统治疆域的需要,频繁的发动战争,不断的兼并一些小的诸侯国家。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春秋无义战,在春秋时期,每一场战争似乎都并不是出于正义的目的而发起的。

而在春秋时期,极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兼并,达到了一个高潮,据春秋所记载,在春秋时期亡国的君主高达70余位,这其中有很多是为自己的大臣或者是亲属所涂擦掉的。势均胜负也成为了一种时常发生的现象,这也是孔子极力想要推行周礼的原因,因为在他眼中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不愿意恪守理智的规范作出了逾越礼制的举动。由此带来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君主权力的分散以及诸侯国内世家大族对于整个诸侯国权力的把控。在孔子生活的时代,鲁国的大权完全是由当时的三桓所把持的,孔子本人屡屡在鲁国得不到重用,很大程度上就是侵犯了三桓的利益遭到了这样世家大族势力的排挤和打压才被迫出游列国,寻求一个君主能够接受自己的主张。

但是到了战国之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根基莫过于穿衣吃饭,而在西周社会所确立的井田制,在战国时代已经走向了瓦解的阶段,私田的出现以及铁犁牛耕技术的进步,逐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教育上私学的出现,已在某种程度上壮大了士族阶层的实力。而这样一个阶层的不断壮大,也迫切的寻求着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获得和认可。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传统的以血缘作为主要标准的世袭制度,则再一次得到了冲击。以秦国的商鞅变法为例,世卿世禄制很快就被商鞅用军功制所代替,普通平民百姓凭借自己积累所得的军功,依旧可以跻身上层社会之中,而与此同时,还在战国时期诸多诸侯国家当中出现了郡县制,这是一种相较于传统的血缘政治而突出的官僚体系。他的出现确保了一国之君能够将任免官员的巨大权力牢牢的把控在自己的手中,从而避免自己手下的一些秦桧们凭借这样的权力而做大,进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据限制的出现和发展阶段,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这个时代君主集权的迫切需要,随着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的不断减少,昔日周王是纷纷的,诸多诸侯已经减少到数十家,在战国时期突出表现为战国七雄,而当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天下一统成为了不可抵挡的大趋势,而在战国末期想要统一七国的关键,就在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君主能够把握至高无上的权利。这也就要求一些在春秋时期散落在世家大族贵族中的权力,必须要集中在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手中。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之下才得以完成的。所以说东周时代之所以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完全由当时不同的社会环境所造就的。他们都分别拥有各自的时代背景和显著的社会特征,这才是造成他们彼此不同的关键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