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高酒精度的葡萄酒一定更好嗎?

wdsas


無論是葡萄酒還是白酒,都不是酒精度高,它們的品質就好。酒好,是一個綜合概念,葡萄酒的好仍然在於口味協調,包括果香和酒體色澤。



葡萄酒作為發酵方法制作的酒精飲料,其酒精度一般在13度左右,口感為最佳。過高的酒精度,將掩蓋葡萄酒的風味,高酒精度,不是葡萄酒本身的屬性。


葡萄酒本身的製作方法就沒有白酒那樣複雜,發酵蒸餾勾兌,葡萄酒簡單的說就是發酵。眾所周知,葡萄酒的酒精就是就是靠糖分轉化,葡萄越甜,葡萄酒酒精度越高。但不是說酒精度高,它就諸味協調,就是好紅酒!

老王在此穿插一個橋段,年輕的時候老王在新疆吐魯番種過葡萄,八月中下旬採摘葡萄的時候,一些爛掉的葡萄會放在水桶裡,如果遺忘的話,沒過幾天水桶裡就會散發出一股濃濃的酒精味。在此不多贅述。



一般來說,選購葡萄酒沒有啥特別經驗的,可以選擇稍微高點的酒精度,基本不會失望。葡萄酒酒精度十度以下的肯定不是什麼好葡萄酒,酒體色澤和入口一定寡淡。


好的葡萄酒一定有這樣的特點,特別是乾紅,倒入分酒器經過醒酒後,色澤澄澈,散發著緩緩的果香,整體氣質都是緩慢的。沒有明顯的酒精味道,如果酒精味明顯,顏色紫黑,那一定不是什麼好葡萄酒。

如上所述,葡萄酒酒精度在13°左右的樣子,她的氣質和口感最和諧,最具入口特點,最符合果香和酒精的配比度。就像白酒,工藝和勾兌兩個條件都滿足時,52°和53°的白酒入口最佳。


老王一直說,葡萄酒是一種非常嬌氣的酒種,受制於葡萄種植條件,製造方法和儲存環境,以及工藝水平,甚至是欣賞水平。在過去,品嚐紅酒是一種非常小資的事情,紅酒在白酒的國度裡,只是一種陪襯的存在。儘管它的市場龐雜,銷售渠道密集。


從品嚐方法來說,以乾紅為例。乾紅並沒有明顯的甜味,而且有澀澀的感覺,這就是乾紅的屬性,乾紅和半乾紅都有不同的品嚐方法,那就涉及到西餐禮儀的那一套,老王做中餐的,自認為不是美食大家,在此就不多贅述。

總之,高酒精度的葡萄酒不一定是好酒,但是市面上,要是選購的話,可以買稍微高一點酒精度的葡萄酒,這一點和當下的啤酒很相像,在合理酒精度指數內,基本不會讓你失望。


樓蘭餐廳老王


高品質的葡萄酒一般度數都比較高,但是高酒精度的葡萄酒不一定是高品質。

近年來某寶上經常出現類似“14度葡萄酒”“高度數葡萄酒”的字眼。在商家的宣傳中給消費的感覺是高度數的葡萄酒就更好。

商家為什麼會這樣宣傳?高品質葡萄酒“惹的禍”!

要解釋這個問題,需要先從葡萄酒的釀造工藝開始。一般來講葡萄酒釀造主要分以下幾個環節:葡萄種植---採摘---破碎---發酵---壓榨---熟化---混合---裝瓶。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發酵。當酵母消耗掉葡萄汁中的糖分時,它們會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和熱量,將葡萄汁中的風味轉到葡萄酒中。也就是說葡萄中的糖分多少直接決定了葡萄酒的酒精度數的高低。

而從釀造角度來講葡萄中的糖分是一顆葡萄最重要的部分。因為一顆葡萄的品質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葡萄的品種,氣候,天氣,陽光(陽光是讓葡萄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糖分的能量來源),水分(水分過多會使葡萄發脹,葡萄酒的風味更少,酒體跟輕),溫度(溫度過高和過低都不利於糖分的合成),養分,栽培措施等,而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的對葡萄中的糖分產生影響,所以葡萄中的糖分是驗證一顆葡萄品質好壞的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很多高知名度,高品質的葡萄酒都是選用糖分適合的高品質葡萄釀造而成,所以這些高品質葡萄酒的度數一般都在13度以上。

高酒精度的葡萄酒不一定更好,因為酒精度是可以人為操控的。

但是反過來講高酒精度的葡萄酒就不一定更好。上文提到過葡萄酒的酒精度是在發酵過程中由糖分轉化而來的。而在發酵過程中加入蔗糖是可以調節酒精度的,也就是說葡萄酒的酒精度是可以人為操控的。單純追加酒精度,會造成葡萄酒的不平衡,會失去品味葡萄酒的趣味。

總結:高品質的葡萄酒一般度數都偏高,但高酒精度不一定是高品質的葡萄酒。單純提某一項因素出來說都是忽悠!


煙臺海鮮與海


在相同的國家,相同的產區,相同的公司或酒莊的不同年份的葡萄酒,我可以認為酒精度數越高,酒就越好,因為酒精度數高表明釀造這瓶酒的葡萄汁的糖分高,糖分高意味著葡萄成熟度好,葡萄很成熟就說明這瓶酒年份好,所以在這個前提下,酒精度越高葡萄酒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