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民办学校小升初考试提前招生,而且考题很多都是奥数题,你怎么看?

秀美鹅城


对于有些学校,它在招生的过程中会对于入学的学生进行一定的选拔,这些选拔是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也是为了方便自己学校的教学,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理解,虽然说他们违反了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但其实对于。入学人数太多,也只能通过这种方法来解决。

对于一些私立学校,他们特别善于这样做,因为公办学校的9年义务教育,属于招生区域的学生都必须入学的一种行为,无法进行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筛选,因此公办学校是没有资格这样操作的,只有私立学校才能这样操作,题目中所描述的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当然对于一些教学质量差或者生源紧张的私立学校就没有必要这样了。

我们本地来讲,在我们市就有一所商业学校,也就是私立学校,它的招生比较严格,每年到暑假的时候,很多孩子为了报考这个学校,都会在学校附近的一些数学培训班里面进行学习,因此,培训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因为这些培训机构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所导致的,所有的孩子都在学习奥数。

这个原因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那就是对于只招收二三百名同学的初一来讲,有2000多人报名的时候,每个学校自然而然的就会操作这种方法,这不是金钱所能换来的,毕竟学校的招生对于金钱或者学费的收取是有标准的,很多人都可以拿出这么多的钱,学校方面只能从学生的成绩方面来进行选拔,如果用普通的实体来选拔的话,大多数孩子都是满分,到最后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将会同一个分数让学校最后无法招生。

因此这种选拔性质的一种考试方式是私立学校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无论家长理解或者不理解你必须遵守。


义诚老师


作为一个在课外辅导机构带了很多年奥数的老师,我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记得那一年我刚接触小升初考试,县里的一个重点中学组织了一次考试,我们给学生上的都是一些稍微比课本难一些的题目,但也没有达到奥数的难度,很多孩子的基础都还不错,课堂表现也很好,我们满怀信心的带学生去考试,可是很多学生从考场出来后都哭了,题太难了,大部分学生把六道应用题一道都没有解答出来,题型压根都没见过,很多题目连题都读不懂,考试成绩出来后简直是惨不忍睹,录取成绩差不多比往年降低了50分。

从那以后,很多家长和孩子开始学习奥数了,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在小升初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于是很多辅导机构陆续开设了奥数培训课程。

学习开展考试,出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题目,就是为了挑选那些学习比较具有潜力的学生,选拔高质量的生源,生源质量对一个学校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有了好的生源,一个学校就能很容易进入良性循环之中。为了从众多的学生中挑选出基础好,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举办招生考试,出一些比较具有难度的奥数题目就在情理之中了。这其中的利弊各有说法,但对一个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市里一个私立学校差不多十年时间,目前的中高考成绩已经把那些老牌学校拉开了几个档次,甚至都可以与省会城市的几所重点中学一较高下,所以这也成了很多私立学校发展的一种模式。

可是这也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了很多的负担和压力,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去报班学习,但是呢?大部分的学生是学不懂的,在课堂上迷迷糊糊 考试时也只是去凑个人头,碰碰运气罢了,于是很多人一边在责骂,又一边把孩子送去培训。




从自己所带的学生来看,在小学阶段能把奥数学懂的学生,大部分到了初中成绩都不会差,尤其在理科方面比较具有优势。毕竟能把奥数学懂,基础不错,接受能力很好,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依然不错,综合学习能力还是不错的,这都是后期学习所必备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不是很拔尖的学生来说,所需要做的是把基础打扎实了,初中才能跟得上,如果基础不牢,在初中的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学习起来会举步维艰。


胡老师数学教育


小学奥数的学习非常热,很多家长二年级就让孩子上奥数了。我看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够上最好的民办初中了吧。针对小升初考试大多是五年级就开始准备了。

很多家长不管孩子的实际情况,想通过小升初考取名校。要知道很好的民办初中是非常难考的,其考试压力不亚于中考、高考,甚至更难!



我就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五年级的时候我辅导她数学,从80分左右的水平提升到95分以上。到了六年级孩子妈妈想要她考民办,于是要辅导奥数。可是这学生我很了解,奥数对她来说实在太难,一道常规的奥数题给杯赛学生5分钟讲完,给她要讲一个小时才能明白,每次上课都要讲得特别细致才能理解的。以这样的速度学习是来不及的,她妈妈报了另外一个辅导班。结果孩子什么都没听懂,作业一题都不会。小升初模拟卷考个20多分,会做的计算题大多在我这里学会的。最后可想而知,小升初没考取,就不来了。我觉得很无奈,尽力了。

所以说别看孩子学校考试成绩满分或接近满分,对于小升初还是非常难的。只有杯赛成绩好,小升初才容易考。



民办学校小升初考试提前招生,而且考题大多是奥数题。我觉得这些都是符合他们利益的做法。

只有提前招生才能更好的选拔优质学生,才能不断的把学校名气提升起来,才能有利益可图。如果不提前招生,优质生源是很难保证的,个别优秀的学生早就预订了。有些辅导班与民办初中是利益结合的,是有名额的,这个很多家长都清楚。

想考取好的民办初中真是不容易的事情,除了小升初考试要好,还要面试,体育成绩过关,还有平时期末成绩,各种竞赛奖状等等。精挑细选,优中选优,这样的选拔,名气就会非常大。公办初中被民办初中挤压的不行。

名气大的民办初中的招生策略是非常厉害的,感觉有点像哈佛大学,不是高富帅、白富美、就是天赋异禀。一般的家庭估计是不用想了。不管是提前招生还是考奥数题,我觉得都是为了学校利益,能招到学习好,身体棒,家庭背景好的学生。


以上个人观点和经验,不到之处还望多多指教,欢迎交流评论。


徽乡小居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

民办学校小升初提前考试。因为民办学校需要生源,更需要优质生源。提前考试,势必会吸引很人关注。有慕名而来的,也有凑热闹来的。但不管你动机是何,来了就好。对于民办学校,这绝对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大好时机,宣传自己。

第二,为何小升初要考奥数。不考奥数考什么?

考英语?那是肯定会考的。但是说实话,小学英语就学了那么一点点内容,能考多少?有多大去区分度?不好说。

考语文?那也是一定的。尤其是现在,大语文,语文拖分,语文将是未来拉开差距的学科……各种说法,越来越重视语文了。不得不的,语文,其实是小学三门主课(目前应该全国都是这样的三门为主课)中最难的一门。但是,语文卷子又偏偏是最不好出,最不好考,而且最看不出学业水平的。说更直白一点,语文学得好的孩子,考得好的孩子,有一部分是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的孩子,但是也有一部分,就是那种喜欢自己天马行空,酷爱阅读,不受管束的孩子。试想一下,如果以语文的考分来作为入学的准入门槛,你可能招进来一个学习习惯非常好的孩子,你也可能并不一定是找到了你想要的孩子。自由散漫、天马行空的文人,未来也多是自主发展者。

考奥数,必须的。三门比较,惟有奥数有区分度。数学,是严谨的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数学学得好的孩子,那一定思维缜密,行为规范。这样的学生不招,招怎样的学生?必招之。

民办学校招生考试提前举行,考完后,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双向选择时间。好学生需要好学校来成就,同杨的,好学校也需要好生源来成就啊。如果真是苗子,任何一个学校都渴望拥有,民办、公办,都会给出各种有利条件留住优秀生源。所以相比于公办,民办势必要先下手为强,将强者拢入怀中。


沙砾1015


作为又是老师又是孩儿妈的我来谈谈我的真实想法吧。

说到小升初,每个家庭都要经历一次。说是在度劫,一点不为过。对于超级牛娃而言,早早地已经是各大名初碗里的,而对普娃们来说是水深火热是煎熬。作为教育资源不是那么均衡发展的当下,谁都想拼进名初进行初中三年的学习,为高中和考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好一点的初中都掌握在民办初中的手心,不管是武汉还是全国其他城市。所谓好一点的初中主要看普高升学率,目前在武汉市普高的整体升学率在46%左右,显然是不高的。正因如此,民办初中的竞争才如此白日化。

小升初就此成为了家常饭后的主要议题,各大小升初的群更是从白天到黑夜地聊得地老天荒,特别是目前正在经历小升初的家长们更是深有体会。每天就怕自己错过了一条小升初的消息就像错过了一个亿一样;就怕自己洗个澡的功夫接漏了哪个民办初中的电话,从此手机也要带进洗手间;就怕自己娃拼不上名初,各种班,报;各种坑,占;各种卷,刷;想想这画面,是一个大家庭的战役。

今年武汉的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招生时间同步,所以今年的小升初注定了是熬。而民办初中今年开始已经在政策的大方向下开始弱化奥数学习。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如此多的家长们非常看中孩子学习奥数呢?根本到底还是民初的选拔机制换汤不换药,大家心知肚明。

各大名初需要选拔到优秀的人才,拿什么来选拔呢?校内语数外虽然有一定的考核因素,但必定有限,想选拔出优秀的孩子只靠校内是肯定拉不开挡次的。而民办名初的游园活动就真的只是让孩子们去参加参加校园?听听讲座?显然不是,名初的老师也没有火眼金睛般像X光一样扫射一下孩子就能辨别,kaoshi在所难免。而kao的内容肯定离不开语数外的拔高,在校内基础上进行拔高,考察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作为不管是奥数的学习,还是奥语的学习,甚至是提前抢跑学习初中的英语,更有小学开始学习编程等等,我觉得只要孩子的学习能力可以达到,提前学,深层次的学都没有问题,前提是孩子愿意学,学中寓乐,不反感就行。谁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既有孩子的努力学习,也有家长的努力付出。

僧多粥少的当下,如果国内高考是大多数家长目前的选择,恐怕这也只是目前唯一的路。额外学了拔高知识的孩子肯定是比没有学的孩子更有优势,趋势所在,不是我们目前想摆脱就能摆脱的局面,全国的小升初都是如此。好的学习氛围,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是终身受益,就算结果是残酷的,至少我们在该努力的学生时代拼过。

在此也提前预祝所有孩子们小升初学有所成,心想事成!


小雅老师课堂


首先说说“民办学校小升初提前招生”的问题。

1.目的?当然是为了抢夺优质生源。

有了优质生源,民办学校才能取得好成绩,在当地教育市场上站稳脚跟,占据一席之地。

2.这种提前招生的做法有悖教育公平,会破坏当地的教育生态环境,所以,近年来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已经纷纷发文禁止民办学校提前招生,提倡公民办学校平等招生,公平竞争。

3.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民校开始用“面试”、“面谈”等招数,代替考试招生,希望仍能通过这种方式提前圈定优质生源。所以,很多地方又开始实行小升初电脑派位,由电脑随机分配孩子进入哪一所初中。这样,“面谈”也便没有什么市场了。

再说说民校小升初考试为什么数学要考奥数题。

1.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区分度最高。

小学语文、英语作为语言学科,比较简单,考查的点比较多,也比较琐碎,一次考试成绩往往有一定的偶然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学最能看出一个学生的基础和智商、思维水平。

2.数学考一些较难的奥数题,本来的目的是要挑出那些智商最好的学生。

当家长有了这方面的需求时,培训机构便抓住商机,大量开展奥数培训。

但是当很多孩子通过培训都能做出奥数题的时候,那些智商很高但没有上过培训班的一些孩子,很可能会被淹没在其中,或者被淘汰。这就是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而家长和孩子,也为之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时间、金钱、精力等等。

3.“剧场效应”使得大部分家长被陪绑,加重了家长负担,强行拔高,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正常发展,被社会所诟病。所以,教育部叫停了很多学科竞赛。

我认同教育部的做法,希望孩子们能健康快乐成长,希望教育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戚老师说


民办初中不光是和公办初中在竞争,民办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每年中考过后,学校的“成绩单”也会第一时间呈送到公众面前。中考平均分,各高中名校录取人数/比例,高中录取总人数/比例。学校质量看什么,说到底大多数人最在乎的就是中考成绩。



中考成绩靠什么,靠教学质量,更得靠“原料”质量。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青菜萝卜怎做得出满汉全席?如果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样的生源,再有天大的本事也弄不出那样的业绩。



所以,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招生掐尖是他们的命根子!三年之后,都靠这批招来的精兵强将去帮学校打天下撑场面。




因为小学知识比较浅,按大纲走的普通考试难以拉开差距。乖巧听话的分数都差不到哪里。这就让特别聪明的那些显不出来。所以民办择校考题才会弄出奥数题、初中题,目的是挑出好苗子。


站在民办学校的立场这么做一点没错。而问题是太多的家长一方面怨声载道,一方面又要随这个大流。大量明明资质不够的孩子都被送去学奥数,学的一知半解,一头雾水。于是,奥数变成了名校的敲门砖,变成了教育机构的摇钱树。



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我们太过焦虑了。


我是倾城小团圆,70后985理科生,初中生家长。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和观点,请关注我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倾城小团圆


很正常,前提此学校是优势教育资源。既然是选拔考试,肯定出一些难一点的题了,不过现在对于奥数的认识有点不全面,课外的,难一点的就都是奥数?奥数课程体系是跟随国内杯赛发展起来的。我觉得应该换成课外数学,从我的观察分析来看,小升初难度级别在杯赛之下,但题量大,考察综合实力,从本市的一些学校真题分析,近些年题型逐步也在变化,更多形式新颖的题型出来,比如一些考察空间推理能力的综合题型。不管民办还是公办,只要排名前几位的。每个大城市小升初竞争都是异常激烈。课外知识点都是课内的拓展和延伸,更要求基础要好。如果外国语性质的,还会以英语来命题。

小升初数学

很多小升初选拔题型也经常出现在公考行测和大公司面试,那你怎么看?

课外数学只要孩子有兴趣,可以买书或头条上来学的。你发现没有,考察是综合数学实力。这个综合数学实力也得有个检验的载体,每个学校出题风格是不同的,最有效的就是去研究你想报考的学校,你不想,更没这些顾虑,小升初肯定会有学校上的。不过逃过小升初,还有分班考呢。

附小升初真题。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干货知识


一学堂王老师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现在不光是民办学校在这样做,公办学校也是如此。



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常常取决于本校的升学率。然而没有好的生源,即使你学校各方面的设施建设都很完备,依旧不会对学校的升学率有多大的改善。

因此通过某种方式去筛选出更加优质的学生,就成为了学校的当务之急,甚至是重中之重,考奥数试题就成为了校方青睐的一种方式,并积极推广。



我上初三的时候,在一所公办学校里学习。当时为了迎战中考,每一天的学习都不敢放松,为了让自己时刻处于备考的状态之中,我每天都会逼着自己去做一些训练的试题,以便让自己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弥补。

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之下,我在全县的大型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成绩排名非常不错,就因为这样,我获得了提前参加中考的机会。



在中考的前三周,我们提前被筛选出来的人的人便参加了了一次由重点一中组织的考试,可惜的是,由于试题的难度过大,几乎就是奥数试题的等级,因此我最终没能获得提前进入重点一中的机会。

那些最终被提前录取的人,则被提前安排进入了火箭班。通过中考进入高中的人,则被按照成绩分在了重点班和普通版。

最后:选拔优质生源是每一个学校都非常重视的事情,它关乎于学校的名誉,为了这场名誉之战,每一所学校都不甘愿成为落后者。


行止将将


这是小升初考试的一个潜规则。

历年都会有名校的招生考试,从18年开始面试后,加上教育主管部门的打击力度加大。此种现象有所退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

站在学生家长角度:小升初考试,想考名校的家长太多,但是名校学位有限。所以,就是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来抢占名校资源。(这里不讨论关系户)对于这种状态,家长也很无奈,面试出现后,相当于间接的增加了招考难度,那么提前招生考试(名校往往很看重)就显得尤为重要咯!

站在名校角度:中考,或者高考,要出成绩,那么就必须有好苗子。但是常规的小升初考试,很难选拔出适合名校的优秀孩子,所以,提前招考,成了名校的香饽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